王楊
內(nèi)容摘要:引導學生檢索和理解兩篇知識性讀物的主要信息,通過比較兩位科學工作者的精神品質(zhì)、比較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使學生學會從多重視角整合處理相關(guān)信息,在感受科學精神的同時掌握知識性讀物的閱讀方法。
關(guān)鍵詞:課程整合 科學精神 閱讀方法
課程整合是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根本問題之一。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作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是在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中被提出,并引起廣泛關(guān)注的,它將在打破“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的傳統(tǒng)課程理念,構(gòu)建新的開放而又充滿活力的課程內(nèi)容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語文課程資源內(nèi)容繁雜多樣,為了提高其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及其有效性,必須首先解決它與課堂教學的容量限定和學生的可接受學習之間的矛盾,為此,有必要對語文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并將其作為從開發(fā)到利用的過渡階段。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本C合性強調(diào)的就是課程內(nèi)容的整合。尤其是在2020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中,課文的呈現(xiàn)方式更多體現(xiàn)出了整合的特征。課文不在像以往那樣基本是單片成課,或多以文體聚合,而是以主題、內(nèi)容或?qū)懛ň酆?,以單篇加多篇的方式組合成單元教學資源,帶有明顯的整合性質(zhì)。因此,本文將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的兩篇知識性讀物進行了課程整合,通過比較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多視角多角度整合處理相關(guān)信息,掌握知識性讀物的閱讀方法,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以下為《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課程整合第二課時的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了解其中的科學事實和科學道理,感受作者的科學精神。
2.學會檢索和理解文章重要信息,進而掌握知識性讀物的閱讀方法。
3.體會文章的語言風格。
【學習過程】
一.導入
郭沫若曾說:“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苯裉煳覀兙蛠砝^續(xù)學習《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走進兩位科學家的世界,去感受科學工作者的艱辛與樂趣,去體驗學術(shù)研究的價值與魅力!
二.整體感知
回顧上節(jié)課梳理的兩篇文章中展示的科學研究、早期探索的過程,標出對科學家的發(fā)現(xiàn)有重要啟示的節(jié)點?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發(fā)現(xiàn)青蒿素抗瘧療效的突破口。
2.成功分離提純青蒿素,標志著抗瘧研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3.找到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試用青蒿素膠囊,并在疫區(qū)試用取得了明確療效,標志抗瘧疾新藥物研究任務的圓滿完成。
4.發(fā)現(xiàn)雙氫青蒿素,將其發(fā)展為新藥物,是對原有研究的一個很大超越。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1.童年時,對鯉魚世界的觀察和想象,認識到人類認知的局限性,從而對高維世界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2.童年時,對愛因斯坦的好奇和崇拜,讓作者決心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完成愛因斯坦未竟的事業(yè)。
3.高中階段,通過努力成功建造電子感應加速器,儀器成功產(chǎn)生了比地磁場強兩萬多倍的磁場,使理論得到驗證。
三.深入研讀
1.科學工作者的艱辛與樂趣,是怎樣從這些節(jié)點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從中可以看出科學工作者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或科學精神?(小組討論研讀)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在第一階段,我搜集了2000種中草藥,挑選出可能具有抗瘧作用的640種,從其中的200種中草藥中提取了380余種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測試抗瘧效果,然而進展甚微?!蓖ㄟ^列數(shù)字,說明第一階段研究工作的廣泛性和復雜性。付出的努力巨大,但收效卻甚微。可以看出科學研究的艱難,這考驗著科研工作者百折不撓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2)從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中的記錄,獲得研究工作的啟發(fā)。“以水二升漬”,就是將青蒿浸泡在二升水里。這里的“水”指的是常溫下的水;如果是熱水,古文中會說“湯”。屠呦呦正式因為察覺到了這點差別,所以才拋棄了常用的加熱提取的方式,從而找到了提取青蒿的突破口。從這里可以看出科學工作者的嚴謹和細心。
(3)面對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危險性的新藥臨床試驗,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勇敢地做志愿者,親身試藥??梢钥闯隹茖W工作者高度的責任感和不記得失的獻身精神。
(4)“523項目”團隊成員在四川找到了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這件事看似簡單,被作者一筆帶過,但可以想象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整個團隊成員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這可以看出科學工作者不辭勞苦的拼搏精神。
(5)1973年秋,青蒿素膠囊試用成功,標志著抗瘧疾新藥物研究任務的圓滿完成。從1967年啟動項目,到1973年完成任務,長達近7年的時間,可以看出科學工作者堅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6)發(fā)現(xiàn)雙氫青蒿素比青蒿素效果提高近十倍,并且治療的病人復發(fā)率更低,屠呦呦團隊就將雙氫青蒿素發(fā)展成新的藥物,并嘗試用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治療其他疾病,可以看出科學工作者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1)童年從觀察池中鯉魚想象鯉魚“科學家”的思維活動,可以看出科學是充滿樂趣的,看出作者超凡的想象力;通過這一趣事認識到人類的認知是有局限的,可以看出作者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精神。
(2)由對愛因斯坦的好奇到?jīng)Q心學習關(guān)于愛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未竟的理論,再到我決心要對這一秘密刨根問底,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可以看出作者少年時對科學的強烈好奇心和急切的求知欲望。
(3)高中時,在車間建造了一個230萬電子伏特的電子感應加速器,說服父母幫助我纏繞22英里長的銅線。把整個圣誕假日(15天左右)花費在這條50碼長的線路上,最后建成了300磅重、6千瓦的電子感應加速器??梢钥闯鲎髡吣_踏實地的執(zhí)著精神和不懼艱險的堅強意志。
這些精神品質(zhì)這也促成了他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物理科學家。
1.通過兩篇文章的對比分析,總結(jié)成為一名科學工作者應具有的科學精神?
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高度的責任感、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有百折不撓、不畏艱險的拼搏精神……
2.兩篇文章如何深入淺出地介紹研究過程和其中的科學道理的?對比分析其相同點和不同點?(語言特點)
四.合作探究
1.屠呦呦和加來道雄兩個科學工作者的經(jīng)歷帶給你什么啟示?(學生自由發(fā)揮,言之有理即可)
2.通過兩篇文章的學習,你覺得科學性知識性讀物的閱讀應該抓住哪些要領(lǐng)?
(1)梳理文章內(nèi)容,篩選整合文章關(guān)鍵信息
(2)善于發(fā)現(xiàn)人物的閃光點
(3)學習人物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zhì)
五.作業(yè)
借鑒兩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語言,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你們所了解的其他科學工作者,搜集資料,為他們的科研之路寫一篇科普交流稿?(注意語言要清晰易懂且風趣幽默,下周在班級內(nèi)開一次科普交流會)
六.結(jié)語
屠呦呦曾說過:“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艱苦的努力,要堅持不懈、反復實踐,關(guān)鍵是要有信心,有決心來把這個任務完成??茖W研究不是為了爭名奪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腳踏實地!”其實做任何事,包括我們學習需要的不都是這些精神品質(zhì)么!愿大家向這些科學工作者學習,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未來可期,但看諸君風流,人生芬芳!
【課后總結(jié)及反思】
由于課程資源類別的復雜性,它們之間存在著多種組合方式,為了理解的方便,我們根據(jù)復雜度將其進行層次化分析。條件性課程資源多為物化的實體,分布在不同的活動空間中,比如普通教室里的黑板桌椅、多媒體教室里的影音設備、圖書館里的各類期刊等,它們之間的組合使語文課程實施的活動空間,由班級教室開放至其他場所,為語文的教學和學習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性條件,同時也催生了新的教學行為和學習行為。
1.本課教案中的兩篇文章《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為精讀課文,《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為帶星號的自讀課文。因此,在課程整合學習中教師的引導要有側(cè)重點,涉及到《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的內(nèi)容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加以適當引導,而《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的內(nèi)容則要大膽放手,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學會自主總結(jié)概括相關(guān)內(nèi)容。由于學生對知識性讀物的興趣不高,對課程整合形式學習也比較陌生,因此在學習中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尤為重要。
2.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的學習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以核心任務為引領(lǐng),整合單元學習內(nèi)容進行學習設計,怎樣讓學生從課程整合學習中學會知識的遷移,享有學習的獲得感,這條漫漫長路需要我們一同努力探索,只要我們共同實踐,分工合作,相信一定會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編著.普通高中教科書教師用書語文必修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劉增利.教材解讀與拓展高中語文必修下冊[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9.
[5]譚潔,易曉.讀文常識,追問中走向深刻——以實用類文本《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教學為例[J].語文學習,2017(9).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