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合唱這一教學形式是音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形式,其中包含了獨特的魅力,因此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重視。合唱形式中還融合了相當多的聲樂技巧以及原理,是初中生進行音樂知識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的重要方法。所以說,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合唱教學加強重視,使學生能夠在對音樂理解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對教學形式進行豐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
對音樂知識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并且為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強大動力以及內(nèi)在的情感基礎(chǔ)。在合唱的課堂教學時也是這樣的,大部分的學生因為合唱排練的過程比較枯燥,逐漸喪失了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使得合唱教學無法順利地完成。教師應(yīng)該在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以此來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合唱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地感受音樂所帶來美的熏陶,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
比如說,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進行“迎風飄揚的旗”這一首歌曲的課堂教學時,首先可以將歌曲的背景知識以及相關(guān)的故事與學生進行介紹,以此來充分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來為學生介紹一下中國國旗的顏色、形狀以及圖案,并且將這一圖案所包含的特殊意義為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對國旗有更深刻的認識。之后可以接著為學生介紹一下國旗的含義,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國旗不僅僅只是代表著國家的一個標志,更重要的是象征一個國家的尊嚴,這樣一來可以真正地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愛國情感。接下來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guān)的圖片,其中包括登山運動員在登上珠穆朗瑪峰山頂?shù)臅r候,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插在山頂?shù)膱D片,還有體育競技運動員在參加奧運會比賽獲勝以后,國旗冉冉升起的圖片。在這些圖片中都能夠充分展示一面國旗所包含的真正魅力,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自豪之情和崇敬之感。當學生學習的熱情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時,課堂教學的氛圍也會隨著高漲起來,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順勢地進行后續(xù)的教學活動,首先帶領(lǐng)班級中的學生來對這一首歌曲進行學習,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就這一首歌曲來展開合唱練習。如此一來,通過為學生介紹與這一首歌曲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以及熱情,當學生在興趣的引導(dǎo)下進行學習時,就會非常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中。當然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小組合唱的比賽,這樣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進行合唱的積極性,比如說,教師在進行“新世紀的新一代”這一首歌曲的課堂教學時,首先可以通過錄音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對這一首歌曲進行全面的認識,通過帶領(lǐng)學生對這一首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進行感受,其中演唱的力度、速度以及情緒都能夠很好地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教師還可以簡單地為學生介紹一下這一首歌曲所具有的特點,并且要求學生對其進行反復(fù)練唱,以此來熟練地完成演唱。當然教師還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來展開合唱練習,并且對小組中每一位學生在進行合唱時的節(jié)奏把握、氣息調(diào)整等一些方面進行綜合性的點評,并且從中選擇唱得最好的一組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都能夠認真地完成練習,并且積極參與合唱,如此,便能夠真正地促進課堂教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對合唱技巧的指導(dǎo)加強,幫助學生掌握合唱技巧
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還應(yīng)該適當?shù)貙W生進行合唱技巧的指導(dǎo),以此來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合唱這一技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合唱的過程中更好地將自己的唱歌水平進行發(fā)揮。所以說,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就應(yīng)該靈活地運用不同形式教學方法來展開理論知識的教學,以此來為合唱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陽光路上”這一首歌曲的課堂教學時,首先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一聽這一首歌曲的錄音,以此來幫助學生對這一首音樂的速度以及情緒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控。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下這一首歌曲各個組成部分,也就是歌曲的兩部分,一部分是獨唱,另一部分是合唱,并且其中所包含的音樂旋律主要處于高音的部分。之后可以帶領(lǐng)學生對這一首歌曲進行反復(fù)的練習,以此來幫助學生對這一首歌曲熟練地掌握。教師如果想要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合唱方面的練習,可以選擇讓班級中的女生完成演唱中的高聲部,然后讓男生完成歌曲的低聲部,并且為學生介紹一下合唱歌曲存在的特點和合唱過程中需要達到的具體要求。教師在進行實際合唱教學時,可以通過彈琴伴奏的方式來帶領(lǐng)學生進行發(fā)聲的練習,并且告訴學生應(yīng)該在進行演唱時注意氣息的控制以及氣息運用的一些技巧。有一部分學生會存在氣息淺或者是不會保持氣息的狀況,所以要讓學生運用喉嚨中的“高位置”來進行演唱,并且引導(dǎo)學生運用自己所能夠理解的方式以及方法展開相應(yīng)的練習。通過運用鋼琴來為學生進行伴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首歌曲的音準以及節(jié)奏,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合唱訓(xùn)練。所以說,教師對學生的合唱技巧進行指導(dǎo)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合唱的要領(lǐng),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開展一些音樂聽賞的活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一些音樂聽賞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的合唱意識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合唱能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正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學業(yè)比較繁重,并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音樂的學習,從而使得學生對于合唱這一種形式了解不多,合唱的意識以及能力也就會薄弱一些。因此,教師應(yīng)該充分地運用課堂中的時間來進行合唱聽賞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對合唱作品中所包含的藝術(shù)的魅力進行充分的體會,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保衛(wèi)黃河”這一首歌曲的課堂教學時,由于這是一首較為經(jīng)典的合唱曲目,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根據(jù)這一首歌曲帶領(lǐng)學生展開聽賞能力的練習,并且在學生聽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為學生講解一下這首歌曲中與合唱相關(guān)的一些重要的基礎(chǔ)知識,通過讓學生對合唱的歌曲進行反復(fù)地聆聽,可以促進學生對此歌曲形成深刻的認識,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合唱的練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一些著名的交響藝術(shù)團以及合唱團的演出資料為學生進行展示,從而可以促使學生對指揮者控制各聲部進行演唱的過程進行直觀地觀看,以此來體會合唱所帶給人的力量和震撼,當然學生也能夠從這首音樂本身所獨有的旋律中體會到合唱藝術(shù)所富含的美。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只有對合唱這一種音樂形式進行深刻、全面地了解之后,才能夠真正地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
立足于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應(yīng)該采用多元、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展開課堂教學,通過對合唱教學的重視來幫助學生掌握演唱的方法以及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