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蘇軾寫于黃州的小品文《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特殊心境的映照,具有極高的賞讀價值和闡釋空間,借助宋代青原惟信大師提出的三重境界說來對文本進行三番涵詠觀照,能夠感悟到蘇軾月下獨特的生命情懷的層次性展露,即初讀欣喜、再讀悲涼、三讀曠達,這一審美情感體驗的轉(zhuǎn)換過程也是作者當時心路歷程的映射。
關鍵詞:蘇軾 《記承天寺夜游》 三重境界 欣喜 悲涼 曠達
文言文誦讀,就像一扇別有洞天的窗,推開它,滿世繁花,心中盡是璀璨暖日,令人久久回味。正如國學泰斗葉圣陶先生所說:“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深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禮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盿而蘇軾作于黃州的《記承天寺夜游》本身居于不可小覷的地位,全文雖沒有一個“月”字,但作者卻處處給我們傳達了月下獨特而又復雜的生命情懷,在摭拾誦讀中激蕩著每一個人的心聲。尤其是那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讀來更是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禪宗典籍《五燈會元》卷十七中記載禪宗史上著名的青原惟信禪師曾提出三重境界的說法:“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边@段話道出生命認知體驗的三個階段。
筆者以此思維觀照《記承天寺夜游》,進入作者創(chuàng)設的語言與審美情境,觀照作品中所展露的作者心路歷程,發(fā)現(xiàn)恰好也是一個正反合的“三段論”。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一重生命境界——初讀的欣喜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一種初見人世、內(nèi)心澄澈的直覺所感?;凇扒榫呈健遍喿x,觀賞周圍的一切景致和賞月的人,即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作為文本,初次誦讀蘇軾的“月下情懷”,讀出的都是作者月下賞景的悠閑以及遇知音的欣喜。
雖然處于這樣一個寧靜而又寒意不淺的深秋之夜,蘇軾卻看到了屋外的明月,當“月色入戶”的時候,內(nèi)心不禁激動起來,于是高興的“起行”。一種美的感受隨即出現(xiàn),這樣的地方竟還有如此的明月照耀窗前,這月光似乎也照進了蘇軾頗不寧靜的內(nèi)心,喚起了他愉悅的心境。于是就想到了這樣優(yōu)美的月色,當然要與人分享,這樣美好的心緒,更應該與寓居于承天寺的朋友張懷民共賞,而且讓蘇軾更為欣喜的是“懷民亦未寢”,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呀。因此兩人在庭院中悠閑地漫步、賞月,在閑游的過程中美好的月色為這兩個賞月之人平添了幾分閑情逸致。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眼前的月光是如此的澄澈,灑落在庭院中,好似積水一般,竹子和柏樹的影子斑斑駁駁,在水中搖曳生姿。蘇軾完全沉浸在這樣一個如夢幻般的美景中,如癡如醉,物我兩忘。隨后他才幡然醒悟,一個“蓋”字更是詮釋了蘇軾的內(nèi)心。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言:“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眀一個人的感情往往會通過外化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他眼中的景色都會帶有類似的感情色彩,而且蘇軾本來一直主張的就是內(nèi)容決定形式。此時之所以有了這樣一個空明澄澈、竹影斑駁的美景,正是基于蘇軾偉大而富有趣味的生命境界。
中國人的人生觀歷來是一種藝術的人生觀,而月作為一種物我兩忘、契合天機的神秘啟示物,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參與了中國士大夫的人格塑造。此時的那一句月下抒懷就有了更為深切的審美情趣、摯友情趣和人格象征。就如蔣孔陽在《美的創(chuàng)造中》所言:“我們不但要承認自己的渺小和丑,更要追求那閃爍著人生光輝的偉大和美?!眂蘇軾其實是一個挺“挑剔”的人,他之所以在賞月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張懷民,正是因為在他內(nèi)心深處認為懷民也是位不庸俗的同道中人。此時此刻此景之下,面對著這樣一個志同道合的知音,實乃人生之一大幸也,還有什么比有生之年遇到知音、共賞月色更讓人欣喜的事呢。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二重生命境界——再讀的悲涼
待到再次摭拾誦讀蘇軾的“月下情懷”,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基于“知人論世”的了解,深深地被文中的悲涼所包圍。正如禪境一樣“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元豐二年(1079),“烏臺詩案”的爆發(fā)使蘇軾遭遇誹謗,在獄中被嚴刑拷打、受盡折磨,真是“垢辱通宵不忍聞”。后經(jīng)多方努力,才從獄中出來。被貶至黃州后,雖有職位,卻不得“簽署公事”,實際上做得是閑官,無居所、無俸祿、無自由,生活清苦,內(nèi)心悵然。
文章開篇的“元豐六年”交代了時代背景?!盀跖_詩案”對于蘇軾來說,可謂一次沉重的打擊。而宋代優(yōu)遇士大夫,勝于前后列朝??墒钱敃r的蘇軾還是毅然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在萬念俱灰中寫給弟弟蘇轍的那句“以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來生為了因”,讓那個與他“相須為命”的弟弟蘇轍涕淚四流,這首陰差陽錯的訣別詩也引得“上覽之,凄然,卒赦之”d。隨后,蘇軾帶著內(nèi)心無限的悵惘被貶至黃州,在黃州的幾年,他生活凄苦,生計難以維持,甚至主動申請了種地養(yǎng)家。對于蘇軾這樣一個深受儒家“丈夫重出處”的進取意念影響的人,他內(nèi)心的隱痛和凄涼是不言自明的。此時再讀“月下抒懷”時,已然能夠感受到文章中濃濃的寒意以及蘇軾內(nèi)心巨大的孤獨凄涼、落寞沉痛之情,沒有了之前的那么多美好,字里行間也許都是作者血淚的傾訴和無言的痛楚。
讀罷全文,每一句,甚至每一個字眼都能感悟到蘇軾月下的百無聊賴,而這一切都源于他被貶的心境。其實初貶黃州期間,蘇軾白天大多閑來無事睡覺,晚上睡不著就一個人到處溜達,直到家人到來之后,為了維持生計,他白天都在躬耕,本來是很忙、很累,可是他還是睡不著呀??粗焐系哪禽喢髟?,他百思不得其解,有太多的不甘。下床來,在屋子里踱來踱去,卻想不到一個可以和他解悶的朋友。蘇軾貶謫黃州,正如他寫給李端書的信一樣,“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e,想來讓人很是震驚,這該是怎樣的悲涼和孤獨。眾所周知,蘇軾的一生,一半都是為朋友活著,他本是一個喜歡應酬唱和、結(jié)交朋友、重視友情的人。他的好朋友畫竹名家文與可去世后,他一直哭了三天,以至于后面看到文與可畫的竹子,都會不覺流下淚來,但自從出事后,他的身邊沒有了所謂的朋友,有的只是太多的不幸,漸漸地,他重新認識了更多的事和人。正如那首肝腸寸斷的《卜算子》一樣,用極美的意境道盡了他內(nèi)心的凄楚。
但在難言的孤獨中,他終于還是想到了和他一樣遭貶到黃州承天寺的朋友張懷民,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去“尋張懷民”,想碰碰運氣,看看懷民是不是也沒有入睡。這兩個境地相同、感受相似的悲苦之人還真是同病相憐。于是他們便漫“步”在庭院中,這種看似清閑、內(nèi)心卻風起云涌的感受,也只有那時的他們才深有體會,這一“步”一“步”踏得很慢、很重,甚至是心緒重重,每一步都在蘇軾的心中流淌著隱痛的淚,可謂悲之至極。
“月下之景”將悲涼又提升了一個境界,看似寫景,實則感慨人生。筆者認為,這空明澄澈的月亮不正是蘇軾清澈澄靜、心性洞徹而靈明的內(nèi)心映照嗎?這縱橫交錯的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不正象征著那些官場上微風作浪的形骸之人嗎?他將自己壯志難酬的落寞和悲涼,影射于優(yōu)美的文章中,正是一種對于凄苦的掙扎和寫照,也似乎在向一些人表明著自己的無辜和忠心。最后的“月下抒懷”更是直接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郁郁不得志,尤其是“閑人”一詞更加意味深長地將這樣一個年輕有為、壯志滿懷的蘇軾,從春風得意的科場奇才,貶為落寞的戴罪閑官的痛苦、孤獨、自嘲、悲涼展示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后背發(fā)涼、情難以抑。
“月亮”歷來在古代文人筆下被賦予特殊的含義,反映著文人墨客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也是那些失意者尋求慰藉與訴求解脫的心理狀態(tài)。此時的蘇軾更是如此,他有著濃濃的月亮情結(jié),常有唯恐空度月夜之感。正如潘知常所言:
一切的煩惱郁悶,一切的歡欣愉悅,一切的人世憂患,一切的生死別離,仿佛往往是被月亮無端地招惹出來的,而人們種種縹緲幽約的心境,不但能夠假月相證,而且能夠在溫婉宜人的月世界中有響斯應。f
再讀“月下情懷”,似乎有了更多的意味,讀出的都是這“一把辛酸淚”般的孤獨無告,對于蘇軾這樣一個有濟世情懷的文化人來說,沒有什么比精神的寂寞更痛苦的了。
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三重生命境界——三讀的曠達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禪境的最高生命境界,一般處于這個境界的人都是在經(jīng)歷過很多事情之后看開、看穿了世事,比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即可稱為此境之人。而采用聯(lián)想法三讀蘇軾的“月下情懷”卻不得不感慨他的“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被貶黃州,遭遇劫難,蘇軾卻以豁達之心看人生起伏,以閑適之情待世間萬物,是何等灑脫!此時的欣喜已然不是初讀的“山水”之欣喜,更像是前兩境交融而成的一種“喜出望外”的曠達。這也正是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志士尤喜蘇軾的原因。
文中最后的“月下抒懷”,盡顯了蘇軾在面對人生挫折的釋然開懷。筆者認為,“閑人”之“閑”和“神仙”之“仙”有諧音,陸游曾在《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中有言“神仙須是閑人做”。清代張潮《幽夢集》有言“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所閑”。這句話正體現(xiàn)了一種超脫的思想和境界,正所謂超然物外,乘物由心。蘇軾的一生正是因為對佛儒道思想的融會貫通,才使其在談世事的超脫中頗有生活的玄思。林語堂先生記載說,蘇軾曾經(jīng)看見兩只孤零零的仙鶴伸展著翅膀從東方飛來,這情境仿佛神仙的白袍飄動,于是回家后做夢便看見了兩個身披雨衣、狀若仙人的道士,他本身也自號為“道人”,而且世人稱他為“蘇仙”。其實,這些應該都是在暗示道家的一種神仙境界。而蘇軾寧愿做一個“閑人”,也不要為生計而忙、為權位而忙,為算計攻訐而忙,為不知所忙而忙……蘇軾恰好追求的是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故而能忙世人之所閑的人生境界,他甚至還認為自己很可能前身是神仙,所以下一輩子也會再度是曠達樂觀的如神仙一般的生活狀態(tài),不為世事所累,他的一生傳達的就是這種似乎攜帶著某種“禪意玄思”g的生命超越。正如《行香子·述懷》所言:“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贝碎g曠達,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刻,品讀蘇軾的這篇小品文,更像是在讀世事變遷,短短幾十字,幾千年的世事浮沉誰能看得清?可是蘇軾看穿了,也看破了,人生一味追求地所有浮華,就如這庭院中如夢幻般的竹、柏影一樣,終究是水中月、鏡中花,虛幻一場。而人只要在所謂的牽絆中如履平地、自由自在,只要是想開了,就可解脫了。此時,“人影在地”h,來回間,影中人,心事干凈了許多。
蘇軾成全了黃州,成全了《記承天寺夜游》,黃州也成全了蘇軾,成全了承天寺,成全了蘇軾月下的獨特生命境界,這實在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有趣關系。蘇東坡寫于黃州的杰作之一《記承天寺夜游》,使他經(jīng)歷了一個整體意義上的重生,與古往今來的很多大家一樣,成就于一場災難之后,宣告著黃州進入了一個美的藝術世界,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美的生命境界。
三讀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三品蘇軾月下情懷,三悟蘇軾生命境界,這一次次靈魂的洗禮和陶醉,就像走入了一個不斷地與智者對話的禪音中。在常讀常新的誦讀、細品之下,明白了這種初讀的欣喜、再讀的悲涼、三讀的曠達中隱含著太多的生命境界和審美禪境,才明白了蘇軾的一切:他的惜墨如金,他的行云流水,他的“但常行于所當行,所止于可不可不止”;他的苦中作樂,他的逆境中尋出路,他的超越生死的心境;還有他那一顆敏感的心、曠達的心、佛者的心,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況味,甚至超越了白居易的“知足保和”的閑適姿態(tài)。從而在不斷地摭拾誦讀中,明確了在文本閱讀中學會欣賞生命情懷的重要性,進而激勵著每一個面對人生諸多困境的個體,在每一段尋常的生命境界背后,努力地找尋著一種似乎在激蕩、在渴望、在不止息的聲音,呼喚著自己精神的月亮和家園,呼喚著文言文的審美境界,呼喚著語文的幸福和溫暖!
a 張兆懇:《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魅力獨具——〈記承天寺夜游〉朗讀教學案例描述》,《現(xiàn)代語文》 2008年第5期,第38頁。
b 沈曉梅:《怎一個“閑”字了得》,《學語文》2016年第3期,第47頁。
c 蔣孔陽:《美在創(chuàng)造中》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頁。
d 溫穎文:《“適”之三境——蘇軾心態(tài)的三重境界》,《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年第32期,第67頁。
e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頁。
f 許兆真:《隨物賦行 空靈撥俗》,《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2期,第26頁。
g 李澤厚:《美的歷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版,第167頁。
h 林語堂:《蘇東坡傳》,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206頁。
參考文獻:
[1]蘇軾.東坡志林[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19.
[2]蘇軾.蘇東坡集[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8.
[3]許棹云.萬古江河[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
[4] 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
[5]林語堂.蘇東坡傳[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
[6]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7]余秋雨.蘇東坡突圍[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
[8] 許兆真.隨物賦行 空靈撥俗[J].古典文學知識,2001(2).
[9] 吳思科.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及對策探究[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 (6).
[10] 錢揚珍.“快”意處閑 “樂”之泰然[J].語文教學通訊,2011(5).
[11] 周奇.“月色”不如“欣然”,“景色”不如“人情”[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2).
[12] 劉中黎 .遷移與轉(zhuǎn)化:從日記到小品文[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12(3).
[13] 蔣興超.《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J].中學語文教學,2017(1).
基金項目: 寶雞文理學院2020年校級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YJSCX20YB18)
作 者: 楊占妮,寶雞文理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育。
編 輯: 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