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琴 丁研
(北京交通大學 語言與傳播學院, 北京 100044)
飽和度的概念源自轉換-生成語法,表示所生成語言意義和形式的完整性,包括意義飽和度與句法飽和度(Heim & Kratzer,2000:3)。作為當代認知主義理論的基礎,生成語法的語義理論認為,語言中具有指謂功能的詞所代表的是集合概念,本身不飽和,需要有其他成分提供限制域和轄域使其飽和(Chung & Ladusaw,2004:8);意義飽和的基礎是謂詞+論元飽和,完整的概念與意義的形成是飽和的謂詞結構不斷進行組合擴張的過程(Kearns,2011)。對意義飽和度的討論多見于跨語種的語言現(xiàn)象分析和特定語言現(xiàn)象飽和度構建與表達效果的研究,如Primus(2011)對不同語種被動結構主語論元飽和度的探討,以詞匯為核心的意義飽和度構建對表達效果的影響分析(Depraetere & Salkie,2017),以及動詞意義網絡構建與意義飽和度生成的研究等(Zafari & Hourali,2019)。
生成語法認為,在不考慮語用因素的條件下,句法飽和與意義飽和是并行的,具有同質性,謂詞+論元飽和結構是意義、句法的接口(Chung & Ladusaw,2004)。謂詞作為句子成分使用時,自身會帶有價位(valence),決定論元的個數(shù)和位置,價位的填充是句法飽和度的形成過程(Plank & Lahiri,2015)。近年來針對句法飽和度的研究從之前的謂詞論元層面逐漸轉移到句子整體層面,如Wetta(2015)對句法片段飽和的研究,Scontras(2014)句內連接標記飽和的提出,Walker(2017)對關系從句飽和原則的分析等。在Ackerman & Webelhuth (2019)最近的研究中,提出了謂詞論元飽和、所屬標記飽和與修飾語飽和等相關參數(shù)和投射組合原則。
上述研究從跨語種和語用實踐等視角,對意義和句法飽和度的構建途徑和形態(tài)以及表達效果進行了分析,為轉換-生成語法的研究開辟了更為廣闊的視角,擴展了這一理論的研究深度和范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上述研究對象或為某一意義功能和句法范疇的跨語言對比分析,或是針對本族語語料庫進行的意義、句法飽和度研究,對基于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語料庫的對比研究幾乎沒有,而作為一個語言生成概念,針對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意義、句法飽和度構建的對比應當是二語習得研究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當代二語習得的認知理論肯定了生成語法的組合觀,在擴展后者語言官能理論的同時,提出語言輸出過程包括概念化、意義組合和句法生成三個核心階段(Skehan,2014),并認為與本族語者意義、句法體系相互促進的線性發(fā)展模式不同,二語學習者意義、句法體系的發(fā)展是相互制約、螺旋式上升的雙相模式。針對上述觀點,代表性的研究層出不窮,如二語學習者概念、意義與句法發(fā)展之間的代償現(xiàn)象(Robinson,2005;Skehan,2014),概念信息復雜度與句法構建折損(Bunger et al.,2013)等。盡管上述學者針對意義和句法體系發(fā)展的研究或多或少都借鑒了生成語法和組合理論的相關原則與方法(如二語學習者意義成熟度和句法成熟度的比較),但直接針對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意義、句法飽和度構建的對比研究幾乎沒有。李芝與戴曼純(2009)的研究指出,在轉換-生成語法視角下,二語習得與一語習得的狀態(tài)、習得過程也必然大不相同。在這樣的背景下,從意義、句法飽和度入手對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的目的語生成規(guī)律進行挖掘和分析,是對生成語法和二語習得理論的有益探索。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轉換-生成語法和二語習得的認知理論為基礎,從多源語料庫提取there be句型為研究對象,通過標注、統(tǒng)計和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對英語本族語者和中國二語學習者輸出文本中意義、句法的飽和度進行對比分析,并對其背后的深層作用機制進行探討,具體回答以下問題:
(1)二語學習者輸出文本中there be句型的句法飽和度與本族語者有無差異?
(2)二語學習者輸出文本中there be句型的意義飽和度與本族語者有無差異?
(3)影響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意義、句法飽和度構建的深層認知原因是什么?如何產生影響?
出于數(shù)據統(tǒng)計經濟性的考慮,本研究先行處理句法飽和度。在存在句研究領域,較多學者認同的是there be句型的基本結構包括空主語there,表存在的系動詞be和由NP構成的支柱詞結構,具備上述三者的存在句稱為獨立存在句(bare existentials),支柱詞之后還有根據需要而存在的結構,統(tǒng)稱為尾部結構(coda),而對there be句型謂詞結構的確認是長期爭論的問題。本研究采用最新相關理論,認為支柱詞位置的非限定性廣義量詞結構是謂語,系動詞和支柱詞之間的是修飾成分,尾部結構是謂詞的隱性論元(Francez,2010;Mcnally,2016)。根據Ackerman &Webelhuth(2019)的研究,常用的句法飽和度參數(shù)包括謂詞論元飽和、所屬標記飽和與修飾語飽和三種。結合上述學者的研究與存在句本身的非限定特征,本文舍棄所屬標記飽和,設定謂詞論元飽和與修飾語飽和兩個主體參數(shù)來表征there be句型的句法飽和。謂詞論元飽和包括基礎結構飽和與深層結構飽和兩個參數(shù),其中基礎結構飽和包含四個因子:空主語、系動詞、支柱詞與可選尾部結構。每個因子均包括0與1兩個值,任一句子若包含上述某一因子,該因子值即為1,否則為0。深層論元結構飽和因子為尾部結構長度,修飾語飽和參數(shù)統(tǒng)計因子為支柱詞前修飾語長度。參照Charlene(2017)的研究,本文采用there be句型的T單位長度做為基礎比較變量,并對二語學習者的句法正確率進行隨機抽樣檢測,考查其there be 句型輸出的句法相對飽和度。
在Heim & Kratzer(2000)和Kearns(2011)等人的研究中,意義是由性質(property)和關系(relation)構成的。表示性質的詞即廣義上的謂詞,代表具備某種性質的個體集合,如普通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等。關系的來源有兩個,即詞匯與句法結構。本研究討論的是單一的there be句型,因此舍棄句法關系,采用表示關系和性質的詞匯做為意義飽和度統(tǒng)計因子。本文對意義飽和度的分析包括兩部分,通過謂詞+論元結構中性質與關系詞匯的統(tǒng)計分布和深層意義模型的析取,來表征句子內部詞語意義之間的分配關系和意義組合擴張的過程。
依據體量對等的原則,本研究在對多個語料庫的容量進行對比考查后,選擇BROWN、FLOB、FROWN、LOB、LOCNESS做為本族語料來源,選擇WECCL和CLEC做為二語學習者語料來源,并使用蘭卡斯特大學開發(fā)的標注軟件claws7對所選語料庫進行整體標注,在此基礎上用課題組自行開發(fā)的軟件Hooks對所有標注為EX0的句子進行提取,并將提取結果導入Eviews 數(shù)據庫。本族語語料庫提取there be句型共計7863個,二語學習者語料庫提取there be句型共計9642個。課題組對所提取的句子進行了初步的篩選,剔除嚴重錯誤影響解讀的句子,最終得到本族語者there be 句型7456個,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7559個,生成兩個子庫。選擇這七個語料庫為數(shù)據基礎的原因是上述語料庫均為封閉語料庫,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為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本研究選用COCA語料庫2012-2017子庫做為對比語料庫,隨機提取there be句型8000個,用于統(tǒng)計數(shù)據的對比。
在Eviews環(huán)境下,本研究將兩個子庫置入根據成分功能設定空位的數(shù)據庫,在支柱詞前后賦空位值,然后以句子為單位將所有單詞按結構順序入位,并進行特征統(tǒng)計,得出描述性結果如下:在本族語子庫中,9.6%的句子為獨立存在句,即空主語、系動詞和支柱詞位為非空,尾部結構為空。這一類型在二語學習者子庫中占比為11.3%,經Z檢驗確認,二者沒有顯著差異。本族語there be句型的90.4%和二語學習者的88.7%尾部結構均為非空位,沒有顯著差異。由此可見,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在基本結構的使用頻率上沒有顯著差異,均表現(xiàn)為下述句法結構的飽和態(tài)。
[空主語] [系動詞][支柱詞](尾部結構)
對句子結構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顯示,本族語子庫there be句型的T單位平均值為15.96,支柱詞前修飾語非空位的平均值為4.93,尾部結構非空位的平均值為10.68;而二語學習者子庫的上述值分別為10.76、3.76和6.31,COCA語料庫隨機提取there be句型的上述值分別為14.93、4.78和9.85。經Z檢驗,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單位長度差異性顯著,前置修飾語差異性不顯著,尾部結構長度差異性顯著。圖1是尾部結構長度序列和出現(xiàn)頻率的柱形圖。圖中顯示,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尾部結構非空位序列的交叉點出現(xiàn)在8的位置,即尾部結構長度是8個詞位以下的there be句子數(shù)量,二語學習者使用頻率高于本族語者,峰值出現(xiàn)在3和4附近;尾部結構長度是8個詞位及以上的,本族語者使用頻率高于二語學習者,峰值出現(xiàn)在10和11附近。
經統(tǒng)計,本族語子庫中尾部結構長度是8個詞位及以上的句子數(shù)量占比為59.8%,8個詞位以下的句子數(shù)量為30.6%;而在二語學習者子庫中,尾部結構長度是8個詞位以下的句子數(shù)量為62.5%,8個詞位及以上的句子數(shù)量為26.2%??梢钥闯?,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的主體句式在尾部結構非空位的長度序列上,幾乎呈現(xiàn)倒置的比例,二語學習者尾部結構的句法飽和度顯著低于本族語者。
圖1 CODA長度序列和出現(xiàn)頻率
上述分析顯示,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在基本句法層面飽和度沒有顯著差異,在深層結構層面,二語學習者尾部結構的句法飽和度顯著低于本族語者。
本文將Claws標注后的句子置入Eviews表格,每詞一格,并對所有表示性質和關系的詞匯進行分類提取,非空位的詞匯共提取出133個細分類。參照Kearns(2011)的研究,本文根據詞性與功能將所有細分歸結為19個大類,其中表示性質的八類,表示關系的十類,其他詞匯一類。表示性質的包括形容詞、數(shù)詞、名詞、人稱代詞、表性質的副詞、實義動詞謂語、實義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形式;表示關系的包括定冠詞、不定冠詞、不定代詞、并列連詞、從屬連詞、疑問代詞、介詞、表關系的副詞、不定式標志和助動詞;其他類包括存在句標志EX0和無分類標志詞匯等等。
通過Eviews對所有分類統(tǒng)計顯示:在基本結構層面,空主語、系動詞、支柱詞和前置修飾語位置上詞匯的性質和功能分布差異不顯著,而支柱詞后尾部結構中表性質與關系的詞匯分布差異顯著。本文分三步對尾部結構即深層論元意義飽和度進行對比。
圖2 表關系的詞匯頻率平均值
圖3 表性質的詞匯頻率平均值
第一步,對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尾部結構表關系和性質的詞匯數(shù)量進行比較,得出圖2表關系的詞匯頻率平均值和圖3表性質的詞匯頻率平均值。圖2、圖3顯示,本族語者單位句子表關系和表性質的詞匯使用頻率平均值均高于二語學習者,其中前者定冠詞、不定冠詞和從屬連詞接近后者的5倍,介詞和助動詞接近后者的3倍;本族語者名詞、數(shù)詞、形容詞、謂語動詞的平均值是二語學習者的4到10倍。
第二步,對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尾部結構意義分配的規(guī)律進行比較,得出關系類詞匯分布和性質類詞匯分布。為了節(jié)省篇幅,本文只列出支柱詞后八位表關系類詞匯分布。表1顯示,在支柱詞后的八個非空位中,本族語者表關系的十類詞匯的出現(xiàn)頻率半數(shù)以上高于二語學習者,隨著非空位的向后延續(xù),本族語者呈現(xiàn)相對穩(wěn)定的波浪形增減或穩(wěn)步減少的態(tài)勢,而二語學習者除不定式之外,全部快速降低,二者差距迅速拉開。表現(xiàn)特殊的有:介詞,疑問代詞、助動詞前一到三位二語學習者頻率出現(xiàn)高于本族語者的情況,之后本族語者使用頻率穩(wěn)步增多;不定式,第一位至第五位二語學習者使用頻率高于本族語者,從第六位開始,二者均緩慢下降。
表1 關系類詞匯分布
表性質類詞匯分布顯示,在支柱詞后的八個非空位中,本族語名詞、數(shù)詞、表性質的副詞和過去分詞的出現(xiàn)頻率始終高于二語學習者。隨著非空位的向后延續(xù),本族語上述詞匯的使用頻率表現(xiàn)出波浪型穩(wěn)步下降或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二語則表現(xiàn)為下降趨勢。表現(xiàn)特殊的有:二語形容詞、現(xiàn)在分詞、謂語動詞和人稱代詞第一位至第四位使用頻率高于本族語者,之后本族語上述詞匯使用頻率穩(wěn)步增加或保持不變,二語則快速下降。
總量求和顯示,在第一和第二非空位,二語表關系和表性質的詞匯總頻率均高于本族語者,從第三位開始,本族語關系和性質詞匯的使用頻率高于二語且保持穩(wěn)定,后者使用頻率則急速下降。在后續(xù)表格中,本族語上述詞匯分類表現(xiàn)出穩(wěn)定的延續(xù)性,明顯的下降趨勢出現(xiàn)在19到21位之后。這表明本族語者傾向于將尾部論元的擴張鋪陳于后續(xù)的非空位中,二語學習者則將意義集中于貼近支柱詞的非空位。
第三步,本研究對二語學習者子庫中there be句型的正確率進行了補充驗證:以8個詞位為界,隨機抽取尾部結構8個詞位以下的句子200個,連續(xù)抽取5次;再抽取尾部結構8個詞位以上的句子200個,連續(xù)抽取5次。此項驗證的目的是,考查在意義飽和度與本族語者接近的情況下,二語學習者能否進行正確的句法編碼。結果顯示:尾部結構8個詞位以下的句子5次抽取的正確率分別為87.0%、65.0%、81.5%、93.5%和76.0%;尾部結構8個詞位以上的句子5次抽取的正確率分別為23.5%、14.5%、28.0%、26.0%和18.5%。這一結果表明,部分二語學習者表現(xiàn)出了增加意義飽和度的趨勢,進而寫出了較長的句子,但是句法飽和度的增加是相對的,即填充了更多的位置,但同時導致了錯誤率的升高。
本研究選擇Francez(2010)和McNally(2016)的理論來構建存在句的原子概念,即支柱詞本身是謂語,指謂廣義量詞結構,尾部結構是謂語支柱詞的隱性論元,為廣義量詞提供轄域。近年的認知語言學和計算語言學研究均發(fā)現(xiàn),認知模型和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之間有著很強的聯(lián)系,通過對自然語言成分進行模型算法構建,可以使句子和篇章的深層意義和概念得到清晰的表達,揭示傳統(tǒng)研究方法無法發(fā)現(xiàn)的深層規(guī)律,如Kurdi(2017)和Fauconnier(2018)對DRS模型和謂詞函數(shù)升級算法的運用。這些模型方法與轉換-生成語法的邏輯函數(shù)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本文沿用上述學者的模型架構理念,對二語學習者和本族語者的高頻句式進行深層意義的提取。在前文描述性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分別從二語學習者和本族語者子庫中尾部結構長度的最高頻率聚集區(qū)間隨機抽取句子進行比較分析。
結合上文,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呈現(xiàn)如下三種型態(tài)。
第一種,獨立存在句。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這一類型的使用頻率沒有顯著區(qū)別,代表句子如There is a shop。該句的概念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
[[There is a shop]]=λP(e,t)[a(λx)[shop(χ)],P)](D)
該模型式構建了如下意義結構:表達量詞a所轄下普通名詞集合shop與語境場P的交集,D是所有組成語境域的集合。廣義量詞表達的是集合的集合,語義類型為
式一:
λP(e,t)[Q(λx)[N(χ)],P)](D)
第二種,尾部結構簡單的存在句,二語學習者的主體句式,尾部結構長度頻率峰值出現(xiàn)在3到4,代表句型There are two volunteers in the hospital。該句概念模型如下:
[[hospital ]]@([[there are two volunteers]])=
the(λm[hospital(m)],λy[two(λn[volunteers(n)],λm[in(m,y)])])
該模型式表示量詞two所轄下普通名詞集合volunteer與語境場P的交集,P為與話語參照體hospital存在in關系的所有物體集合,在模型式中進行了λ還原運算,因為尾部結構中包含的定冠詞the本身需要轄域,而在該句中the的轄域是開放的,依托的是更大的語境。這一類別所表達的意義可以用如下模型式概括:
式二:
(λm[N1(m)],λy[Q(λn[Np(n)],λm[R(m,y)])]
第三種,本族語者主體句式,尾部結構長度頻率峰值出現(xiàn)在10到11,支柱詞后為多個參照體—關系詞構建的集合矩陣,代表句型There were no tracks in the snow that had drifted across the long doorstep。為了閱讀方便,本文將模型式分層表達:
[[across the long doorstep]] @([[ that had drifted]] @([[ in the snow]] @([[there were no tracks]])))= ……
the[λv[doorstep(v)&long(v)],λu[across(u,w)])
λT((e,t)t)[a(λi[i?J],λj[(λq[drift(q),(j)])])]
λj((e,t))[the(λm[snow(m)]λq[that(q,j)])
該模型刻畫了一個內部存在多個層次的意義結構:普通名詞集合track與語境場P的交集構建no的轄域,P表述為與話語參照體snow存在in關系的所有物體集合,在模型式中進行了λ還原運算;第二級尾部結構為定冠詞the和否定詞no提供了轄域,表示第一級尾部結構所提供集合在某一時間段內所具有的性質(drifted),j為該性質存在的時間,J為該句子生成時的大時間域,第三級尾部結構引入新的參照體doorstep,通過across構建更大的集合s,進行λ還原運算λu[across(u,w)],限制第二級尾部結構并為之前的冠詞和否定詞提供轄域。集合s應當有一個更大的語境,此處在還原運算中省略。這種意義結構類型符合Francez(2010)所提出的累積效應(stacking effect),即多重尾部結構中,后續(xù)的尾部結構限制前一級尾部結構的語境場,同時為支柱詞中的量詞提供構成轄域集的條件。這一類型的模型可以概括為:
式三:λCn+1[Qn(λv[N(v)],……λy[Q0(λz[Np(z)],λu[R(u,y))])……
上述分析表明,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的意義構建有著很大的差異:本族語者傾向于使用多個性質—關系詞結構形成嵌套矩陣鏈,盡可能包含大的信息量,為謂語提供隱性論元,這一結論符合Francez(2010)提出的本族語者閉合語境場使用傾向;而在二語學習者的主體句式中,尾部結構論元與謂詞是開放的線性關系,很少形成嵌套矩陣鏈,對廣義量詞轄域的限制信息較少,意義表達對更大語境的依賴度較高。也就是說,本族語者there be 句型深層意義的飽和度要高于二語學習者。
綜上所述,在基本結構層面,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 句型的意義、句法飽和度構建沒有顯著差異;在深層結構層面,本族語者there be句型尾部論元意義、句法飽和度要高于二語學習者,前者尾部論元傾向于使用信息量較高的集合矩陣鏈,為支柱詞位置的廣義量詞提供邊界清晰的轄域,對大語境的依賴性較低,二語學習者傾向于使用開放的線性尾部論元,轄域邊界模糊,對大語境的依賴度較高。隨著意義飽和度的增長,二語學習者的句法飽和度會相對增加,但句法錯誤率也會升高。
上述結果可以通過認知關系的深層構建和前語言輸出階段的內化過程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認知關系的深層構建是意義飽和度構建的基礎。Culicover & Jackendoff(2012)的研究指出,相同表層語言現(xiàn)象的內核是同一種認知關系(cognitive relation),對同一認知關系的內部處理過程會產生類似的、程式化的語法輸出結構。在對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深層意義的模型構建中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對這一句式的內部關系認知存在差異:二語學習者傾向于表達的是世界集或者某一時間或空間集與支柱詞參照體集合的關系,世界、時間與空間本身的其他特征在這一關系之外,屬于更大的語境;而本族語者傾向于表達的是支柱詞話語參照體與多個特征集合的關系,世界、時間與空間本身的關聯(lián)特征是內部關系的組成部分。簡而言之,二語學習者表達的是話語參照體的存在和存在性,而本族語者表達的是話語參照體以什么樣的方式、在什么樣的地方存在和與周邊參照體的關聯(lián)性。
本研究認為,這一差異源自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母語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英語there be句型的概念核心是支柱詞參照物與語境集合的關系,以及集合與更廣域集合矩陣的關系,是其存在方式、性質或事件性和評論性趨向等與其他參照物的上述特征共同構成的概念網絡(McNally,2016)。漢語存在句核心概念表達的是某地存在、發(fā)生或消失某物或某事,是由存在動詞、參與者和地點構成的小句概念體系(何偉、王敏晨,2018),與語境相關的其他參照物信息多數(shù)處于存在句之外,與英語廣義量詞所引入的核心參照物及其限制域和轄域所構建的嵌套語境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
深層認識關系的不同使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自然生成了差異化的語法結構,即二語學習者簡化的尾部結構論元和本族語者嵌套的復雜尾部結構論元,進而使二語學習者there be 句型謂詞論元的意義飽和度遠低于本族語者。
第二,前語言輸出階段的內化過程決定了句法飽和度。Skehan(2014)的研究指出,二語輸出要經過概念化、公式化、詞元提取、再公式化和句法編碼的過程。概念化即深層意義的構建,包括所表達時間和空間的構建、核心意象與參照體的數(shù)量選擇、組織關系、運動與過程等(Fauconnier,2018)。做為語言化(verbalization)的前期階段,深層意義構建會啟動使用者的記憶存儲,激活大腦中相關參照體、時間、空間和性質等意義節(jié)點(nodes)及其與詞匯和表層句法工具的聯(lián)系,推動句法編碼的實現(xiàn)。
本研究認為,本族語者的隱性習得背景使其對事物的概念和規(guī)律具有強大的長期記憶存儲,在輸出階段的內化過程中,能夠激活大量的關聯(lián)信息,并且迅速檢索詞匯存儲,尋找與意義匹配的公式化句法編碼工具,最終推動句法的飽和。二語學習者在輸出過程中首先受到母語存在概念的影響,其意義構建時對信息的挖掘和關聯(lián)模式具有局限性;同時,二語學習者目的語記憶存儲有限,詞匯的檢索與公式化句法編碼工具的匹配相對受限,只能生成較為簡單的表層結構,句法飽和度較低。
最后,二語學習者尾部結構8個詞位以上的句子正確率較低,表明當部分二語學習者所輸出的there be句型在意義、句法飽和度上表現(xiàn)出與本族語者接近的趨勢時,其句法的錯誤率就會上升,引發(fā)相對的句法不飽和,制約意義的表達。這一結論表明意義飽和度的構建一方面是句法飽和度的推動力,能夠促進句子內部結構的擴張,但是會以降低相對飽和度為代價,增加句法的錯誤率。而對于本族語者,概念化、公式化、詞匯提取等是線性生成的過程,意義的飽和度會直接驅動句法飽和度的發(fā)展。
本研究以轉換-生成語法和二語習得的認知理論為基礎,從多源語料庫提取there be句型為研究對象,通過標注、統(tǒng)計和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對英語本族語者和中國二語學習者輸出文本的意義、句法飽和度進行對比,并對其背后的深層作用機制進行探討,得出結論如下。
在基本結構層面,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there be句型的意義、句法飽和度構建無顯著差異。在深層結構層面,本族語者there be句型尾部論元意義、句法飽和度要高于二語學習者,前者尾部論元傾向于使用信息量較高的集合矩陣鏈,為廣義量詞及支柱詞結構提供邊界清晰的轄域,對大語境的依賴性較低;二語學習者傾向于使用開放的線性尾部論元,轄域邊界模糊,對大語境的依賴度較高。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意義、句法飽和度的差異性源自二者深層認知關系和內化過程的不同;關聯(lián)性認知構建和廣域的概念化推動意義和句法的飽和,是二者發(fā)展的源動力。Orta?tepe(2013)認為,深層概念構建的相似性是二語學習者實現(xiàn)熟練目的語輸出的必然途徑,本研究結論與其相似。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二語學習者意義、句法飽和度的增加會以句法錯誤率的上升為代價。
本研究的意義在于將轉換-生成語法和二語習得的認知理論相結合,通過對英語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輸出文本中意義、句法的飽和度構建和深層認知關系的作用機制進行分析,從新的視角對二語學習者表層句法輸出的提高途徑進行探索。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there be句型只是二語學習中眾多值得關注的語言現(xiàn)象之一,還有其他內外因素會影響意義、句法體系的發(fā)展。隨著相關理論和方法的不斷更新,有關生成語法和二語習得的認知研究在微觀和宏觀層面都有著更加廣闊和深入的探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