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文 沈彭
[摘要]云南省永德縣布朗族的“貢母”節(jié)起源于送歸布朗族傳統(tǒng)的“拱木”會,是永德布朗族重要的民俗信仰活動。當地布朗族文化精英為了在現代社會變遷中拓展布朗族文化的生存空間,弘揚和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與地方政府合力推動重構了“貢母節(jié)”,由此重塑了地方社群的傳統(tǒng)儀式與文化空間,并使之成為維系布朗族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的重要標志。這種“傳統(tǒng)的發(fā)明”、節(jié)日的再造和“非遺化”的傳承不僅有助于提高布朗族的民族自豪感和社區(qū)凝聚力,維護中華文化多樣性,而且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紐帶,為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永德布朗族民族文化的傳承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路徑。
[關鍵詞]送歸布朗族;“拱木”會;“貢母”節(jié);民間信仰;文化變遷
中圖分類號:C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21)11-0070-08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越、老、緬跨境民族地區(qū)民間信仰數字地圖集”(17ZDA210)、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與中緬跨境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治理研究”(18XMZ057)以及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團隊科研項目“布朗族傳統(tǒng)文化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的價值及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2020tdxmy18)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黃彩文(1970-),
男,云南永勝人,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族學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學、文化人類學;沈彭(1993-),女,山西榆次人,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云南 昆明 650504
民間信仰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社會基礎,指的是流行在中國一般民眾尤其是農民中間的(1)神、祖先、鬼的信仰;(2)廟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life cycles)儀式;(3)血緣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廟宇的儀式組織;(4)世界觀和宇宙觀的象征體系。[1]從民間信仰變遷的內在邏輯來說,主要有兩個層面的變遷動力。一方面,由于受“文革”期間政治運動的批判和壓制,我國各民族的民間信仰曾經被視為“封建迷信”遭到取締而一度失去了生存空間。不過,20世紀80年代以來,民間信仰因應于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確立而漸次恢復,更因民俗文化地位作用的彰顯而迅速擴長。[2]相關研究表明,在我國民族社會中,民間信仰不但沒有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消亡,反而在經過短暫的斷裂之后迅速復興,在現代社會變遷之中獲得了生存和發(fā)展,并逐步參與到國家的活動中,充分展示了民間信仰面對社會變遷和國家力量所表現出來的極強的適應性。[3]換言之,中國當代社會的現代性成長或將持續(xù)激發(fā)傳統(tǒng)民間信仰內部發(fā)展和自主發(fā)展的動力。[4]另一方面,從民間信仰作為文化特征來說,民間信仰在本質上也會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而產生相應的變遷。例如歷史上洱海流域的水神呈現出階段性流動的特點,但是各階段的水神元素卻在白族人的宗教實踐中迭代并存,相互融合,最終在現實中構建出一個多元的水神信仰結構。[5]再如,金平傣族多種信仰文化通過長期交融與變遷,呈現出以民間信仰和南傳佛教信仰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6]因此,中國當代民間信仰通過哪些方式得以重構與復興,又將表達出何種信仰實踐特征,皆是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7]近年來,邊疆民族地區(qū)的村落文化精英與地方政府合力推動民間信仰“節(jié)日化”與“非遺化”傳承發(fā)展,從而導致民間信仰及其儀式變遷的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探討。
“貢母”節(jié)是近年來在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布朗族文化精英與政府合力推動下重構的一個民族節(jié)日,起源于送歸布朗族傳統(tǒng)的“拱木”會,是永德布朗族重要的民俗信仰活動。送歸行政村地處永德縣永康鎮(zhèn)西南部,全村轄大送歸、小送歸、落阿洼、南木丘、蠶豆園和小白水6個自然村,截至2017年底,全村共有393戶1545人,其中布朗族1528人,①是一個典型的傳統(tǒng)布朗族聚居區(qū)。2017年至2018年,筆者三次到永德縣送歸村進行關于“貢母”節(jié)的田野調查,運用參與觀察法和訪談法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本文通過永德縣送歸布朗族重構“貢母”節(jié)的個案,從集體記憶和文化變遷的角度探討送歸布朗族歷史記憶中的“拱木”會是什么?布朗族文化精英與當地政府如何再造傳統(tǒng)?其再造的過程是什么?如何重構“貢母”節(jié)要素?從而為我們理解邊疆少數民族社會的民間信仰與文化變遷提供一個鮮活的案例。
一、布朗族集體記憶中的“拱木”塔與“拱木”會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認為,集體記憶是一個社會建構的概念,既是一種物質客體、物質現實,比如一尊塑像、一座紀念碑、空間中的一個地點,又是一種象征符號,或某種具有精神含義的東西、某種附著于并被強加在這種物質現實之上的為群體共享的東西[8]。送歸布朗族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集體記憶是“拱木”塔和“拱木”會?!肮澳尽币辉~在永德送歸布朗語中是“佛塔”之意,最初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產物,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在地化為永德送歸布朗族的民間信仰。當地村民解釋說,“拱木”山遠遠望去與佛塔有些相像,因此而得名?!肮澳尽睍c“拱木”山、“拱木”塔息息相關,在送歸布朗族村寨中,流傳著一個關于“拱木”塔起源的神話故事:
傳說在很久以前,送歸布朗山寨突發(fā)瘟疫,不少村民死于這場瘟疫,姓金的總寨頭也不幸染上瘟疫去世。有天夜里,觀音菩薩托夢給金夫人說,布朗山寨有一座形似佛塔的山峰,只要讓一個佛爺到山峰腳下誦經祈福七天七夜,瘟疫便可消除。為了挽救布朗族村民,金夫人帶著是佛爺的兒子來到山下誦經祈福。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染上瘟疫的村民也逐漸康復。到了第七天晚上,晝夜不停地誦經祈福的佛爺已經累得睜不開眼,金夫人一邊看著兒子一邊心疼得流淚。當佛爺誦經祈福的聲音戛然而止,金夫人的淚水也已流干,佛爺顫巍巍地站起來向母親跪拜。突然,一道祥云從天而降,托起了這對母子向天上飛去……后來,各寨頭召集布朗村民商議,大家一致同意將形同佛塔的山峰稱為“拱木”山,并在山下建造一座佛塔,以感恩成仙的金夫人和佛爺,同時希望布朗族子孫后代永遠銘記母愛的偉大以及對母親的感恩之情。[9]
實際上,在永德縣送歸村曾經有兩座古老的佛塔,每年堆沙節(jié)后附近相鄰村落的各族群眾都會在此處舉行盛大的“拱木”會,是整個永德地區(qū)南傳上座部佛教信眾以及布朗族群眾共同參與的一項民俗活動,主要內容是祭拜“拱木”塔,祈求平安,后來逐漸演化為送歸布朗族的民間信仰。
送歸村的布朗族老人介紹,以前“拱木”山有很多堆起來的小“拱木”,也就是當地人所說的“師傅壇”,傳說有各路神仙棲居于此。手藝人或習武之人若想讓自己的手藝、武功超人一等,在勤于學習和實踐的同時,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日子祭拜“師傅壇”。除此之外,寨子里或村民家里遇到麻煩事或家運不順時也會去“拱木”山祭祀祈福。祭山神的主祭人蔣金貴向筆者講述:“以前村子里的老人都會說起‘拱木山的故事。以前村子里誰家的牛找不到了,走丟了,他們就去‘拱木山那里跪拜,祈求‘拱木山神把牛送回家里,結果過了幾天家里走丟的牛回家了。還有要是有人生病了,吃藥很久都不見好轉的話,家人也會去‘拱木山那里祭拜祈禱”。②在布朗族人的心中,“拱木”山是他們的保護神棲息之地,是必須心存敬畏而絕對不可冒犯的神山。因此,當地大多數布朗族都會自覺保護“拱木”山的一草一木和鳥獸奇石,不會隨便砍伐“拱木”山的樹木或采挖山上的花草和石頭。若有違犯,將會受到神靈的懲罰。
“拱木”塔。從前“拱木”山腳下有兩座佛塔,塔依山而建,送歸布朗族稱之為“拱木”塔,是送歸布朗族祈福拜神的重要信仰空間。據送歸布朗族文化精英、云南省布朗族研究會副會長、曾任永德縣工會主席兼人大副主任委員的金常學向筆者介紹,“拱木”塔大概建于南詔時期的公元851元,據說當時建“拱木”塔的工匠師傅是村民專門到大理請來的,南詔匯集了大批從四川等地來的能工巧匠?!肮澳尽彼伞肮焙汀澳杆苯M成,因此民間也將其稱為“公母塔”。位于小山坡上地勢較高之處的為誦經塔,一般誦經祈福等活動都圍繞誦經塔展開,人們習慣稱之為“公塔”;位于地勢較低處的為舞擺塔,人們會在塔周圍跳舞玩樂,人們習慣稱之為“母塔”。“原來的塔有兩個呢,有的人也叫它公母塔。在山上那座叫公塔,顏色是磚紅色,整個塔都是圓(柱)形的,越往上越尖,一般祭祀去世的人,給過世的人送一些金銀財寶啊,或者是吃的東西,就要在那里祭祀,消災解難祈求平安也是在那里禱告。下邊那座是母塔,是黑色的,整個塔都是那種大石條建的,底部是方形的,越往上越圓,底部是實心的,年輕人嘛,去了以后想跳舞跳擺啊,就在那邊敲鼓跳擺”③。此外,離“拱木”塔約兩百多米遠的地方,有一眼青龍泉,泉水被送歸布朗族視為圣水,以前每年“拱木”會時人們都要用青龍泉的水來滴水祈福。
“拱木”會。“拱木”會一般于堆沙節(jié)即潑水節(jié)后三天(有時為兩天)在“拱木”塔旁舉行。堆沙節(jié)在永德布朗語中被稱為“過賽”,民間也稱之為“鬧拱木”。堆沙節(jié)時各自然村的村民聚集到有佛寺的村寨,各家將洗凈的沙子集中堆成五堆沙,上插鮮花等物以及蠟燭、粑粑、水果等供品,老人前往寺內“賧佛”,聽佛爺和尚念經,年輕人“跳擺”和戲耍,三天之內人們不做農活,穿新衣服,吃肉飲酒,大家互相潑水祝賀。各村寨的村民在寨子里過完堆沙節(jié)后相聚于“拱木”塔,并開展以下活動:一是要拜塔祈求平安,村民們各家準備好水果、鮮花、粑粑等供品用來獻塔。二是佛爺誦經為信眾求福,誦讀的經書由佛爺抽簽決定。三是跳擺慶祝,據說以前跳擺的均為男性,女性不得跳擺。四是年輕男女舉行對歌或“串姑娘”等活動,“拱木”會為未婚青年男女交友戀愛提供了空間。五是潑水祝福,“拱木”會為堆沙節(jié)的一項活動,因此延續(xù)了堆沙節(jié)最有特色的活動——潑水祝福。六是進行商貿活動。老人們回憶說,“拱木”塔被毀之前,每年“拱木”會都會聚集很多本地村民和外地商販進行商品貿易,主要銷售衣服鞋帽、農產品、小食品及各種手工藝品,大概要持續(xù)七天之久,十分熱鬧。此外,周邊村寨信眾甚至耿馬、緬甸等地的僧侶每年“拱木”會期間也會聚集于此,拜佛祈禱,做齋供佛,祈求平安??上А肮澳尽彼в?967年,“拱木”會也從此停辦。
二、傳統(tǒng)的再造:從“拱木”會到“貢母”節(jié)
在現代化與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變遷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人類學家認為,文化變遷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現象,就是指或由于民族社會內部的發(fā)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間的接觸,因而引起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改變。[10]從田野調查的情況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經常處于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其中包括文化持有者對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解構與重構。隨著現代性的日益滲透以及國家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永德布朗族文化精英與地方政府圍繞“拱木”會這一布朗族的民間信仰展開了一系列的社會動員和儀式重構,并通過申報為縣、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將傳統(tǒng)的民間信仰活動“拱木”會建構成為屬于自己的民族節(jié)日,其重構與再造主要有三個標志性的事件。
(一)成立布朗族文化傳習所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布迪厄提出了文化實踐及其再生產理論,以便獨到地揭示當代社會的基本特征。他指出,當代社會是一個以文化實踐及其不斷再生產作為整個社會的基本運作動力。[11]14換言之,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國家和民間力量的參與下,不同區(qū)域的民族文化經歷了從“無意識的傳承”到“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這一過程,正是一種“文化的生產”與“文化再生產”的過程。[12]永德縣送歸布朗族“貢母”節(jié)的現代重構,是在當地布朗族文化精英的大力推動下,以傳統(tǒng)“拱木”會為基礎對其民族文化進行“生產”與“再生產”的結果。在民族文化保護傳承過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精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族文化精英可分為各種符號、知識領域內的專家和文化秩序的闡釋者兩類。[13]永德布朗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離不開本民族文化精英金常學的努力與推動。出生于送歸村的金常學,早年曾到部隊當兵服役,退伍轉業(yè)后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并在鄉(xiāng)鎮(zhèn)和縣里的多個部門擔任領導職務。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永德縣于2012年4月14日在德黨鎮(zhèn)石門寨自然村成立了布朗族文化傳習所,金常學兼任布朗族文化傳習所名譽所長及顧問。布朗族文化傳習所成立后,在縣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對永德縣各布朗村寨的民族文化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和挖掘保護工作,為傳承和發(fā)展布朗族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重建“貢母”塔
民俗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力量,總是作用于一定的民眾群體,或者說,一定的民眾群體總是建構、流行自己特色的民俗慣習,或行為模式。[14]早在2002年,送歸村委會就集資對小送歸的佛寺進行了翻修,2008年集資塑立了一尊高2.16米的大佛,2010年又在小送歸佛寺內建造了一尊傣式佛塔——平安塔。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布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促進永德布朗族民俗文化旅游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傳習所決定在“拱木”塔遺址處建立一個集布朗族文化傳習培訓、布朗族民俗展示以及布朗族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等為一體的文化園,由此展開了恢復重建“拱木”塔的工作。布朗族文化傳習所在永德縣旅游局的支持下擬定了《關于修建永德縣“貢母”文化園的項目書》,經多方論證后開始實施。2013年1月21日,重建“拱木”塔工程啟動儀式在佛塔遺址處舉行。送歸布朗族村民不僅積極集資捐款,而且還投工投勞幫忙施工建塔,經過兩年多的緊張施工,2015年4月底完成了“拱木”塔的建設。新建成的“拱木”塔為磚混結構,共計七層六角,占地面積約50平方米,寬5.8米,高21米。塔身一層為空心結構,實際為一座佛寺,供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
(三)舉辦節(jié)日活動
2015年佛塔建成后,金常學與永德縣文體局分管副局長、送歸村委會書記、祭山神主祭人蔣金貴以及布朗族教師楊正發(fā)等人商議,決定將以前的“拱木”二字改為“貢母”,將重建的佛塔更名為“貢母”塔,并策劃在佛塔開光當天舉行第一屆“貢母”文化旅游節(jié),以此延續(xù)送歸布朗族歷史上傳統(tǒng)的“拱木”會。當問到為何要將“拱木”改為“貢母”時,金常學向筆者解釋說:
用“貢母”二字代替“供木”,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永德布朗語中的佛塔發(fā)音為“拱木”,“貢母”二字由此音譯而來;二是送歸布朗族關于“拱木”塔的神話傳說也是講布朗族母親和她的兒子為了拯救遭受瘟疫的村民而化為神仙的故事,因此用“貢母”二字更能體現布朗族孝敬母親的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秀品質,孝敬母親有積極的寓意,與主流文化價值觀相適應;三是“貢”有無償的意思,即孝敬貢奉母親是不講條件的。歸根結底,以上這些想法都是為了更好地與主流文化接軌,更好地把布朗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代代相傳下去。④
格爾茲認為,文化是“從歷史上沿襲下來的體現于象征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由象征符號體系表達的傳承概念體系,人們以此達到溝通、延存和發(fā)展他們對生活的知識和態(tài)度”[15]103。文化通過符號傳遞并發(fā)展,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一個簡單的文化事項要通過一定時間來豐富意義,才能建構為一種符號?!柏暷浮惫?jié)就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在金常學等人的精心籌備下,2015年5月3日舉辦了首屆“貢母”文化旅游節(jié)暨“貢母”佛塔開光大典,有來自送歸和周邊村寨的布朗族、佤族、傣族、彝族、漢族以及耿馬、施甸等地的近三萬各族群眾參加。除了舉行傳統(tǒng)的祭塔儀式、千人點油燈、跳擺等活動外,還舉行了盛大的文藝演出活動。佛塔重建和首屆“貢母”節(jié)的成功舉辦,使“貢母”節(jié)成為永德布朗族標志性的文化符號以及維系布朗族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的重要標志。
為了進一步拓展布朗族傳統(tǒng)文化的生存空間,布朗族文化精英還利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和社會關系網絡,積極推動“貢母”節(jié)的“非遺化”進程,繼2016年永德布朗族“貢母”節(jié)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之后,2017年又順利入選臨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類)保護名錄。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貢母”節(jié)先后入選縣、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除了得到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外,布朗族文化精英在重構“貢母”節(jié)的過程中也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貢母”節(jié)儀式實踐與文化展演
隨著首屆“貢母”節(jié)的成功舉辦以及入選臨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永德布朗族的“貢母”節(jié)在臨滄地區(qū)少數民族村寨的影響逐漸擴大。從2016年開始,“貢母”節(jié)的舉辦時間定為每年農歷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三天,但主要的儀式活動主要在農歷十六日這天舉行。2017年4月12日(農歷三月十六日),筆者參加了永德縣第三屆“貢母文化旅游節(jié)”,第一天的主要儀式活動過程如下:
一是祭祀山神。上午十點,首先要進行祭祀山神儀式,祈求山神保佑來參加節(jié)日的人都平平安安。祭祀山神的主祭人是蔣金貴,主祭人屬相必須屬龍或屬蛇。祭祀需要準備的供品主要為:紅毛的公雞一只,大米和米飯各一碗,臘肉一塊,香三炷,蠟燭兩支,食鹽少許,一些白酒和茶葉水。祭山神分“領生”和“回熟”兩個環(huán)節(jié),“領生”即生祭,首先將青蒿放在燒紅的犁頭上,然后用沸水澆灌其上,謂之“打醋湯”,以示除穢和清潔。之后點燃三炷香供在“貢母山山神之位”的石碑前,分別代表天地、神、人。再點燃兩支蠟燭放在香的前方,并把裝有大米和食鹽的碗擺放于“貢母”山神牌位前。最后將公雞殺死并滴血,將雞血置于有食鹽的碗中供于山神牌位處。擺好祭品后,主祭人一邊撒谷米花一邊開始禱告:
尊敬的天神、地神及各路神靈,就舉辦貢母節(jié)的美好日子,現在為你們舉行生祭禮儀,點燃香火為你們鋪路,點亮蠟燭為你們照明。大紅公雞的鮮血象征感恩的誓言,我們永遠銘記你們的護佑。在這個清秀明凈的環(huán)境里,我們向你們真心祈禱,請你們,護佑人間的太平美好,保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保佑貢母節(jié)圓滿舉辦,保佑參加貢母節(jié)的人吉祥平安。[9]
主祭人禱告完畢,將公雞拔毛處理后,與米飯、臘肉放在一起煮。待米飯、臘肉和雞煮熟,就要進行“回熟”,即“熟祭”。之后將茶水和白酒分別灑在香和蠟燭的下方。最后在茶杯和酒杯里放入白米飯和雞肉等,然后對著大山祈禱,并將杯子里的東西全部潑灑出去,意為分給周圍的孤魂野鬼,告訴他們不要來和山神搶食吃。
二是祭祀龍神。祭龍神也就是祭水神,目的是祈求水神保佑布朗族村寨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祭龍神活動一般在祭祀山神活動之后進行,其儀式過程比較簡單,需要準備的祭祀用品一般是蠟燭、谷米花、鮮花還有三面小白旗,其中一面白旗做成龍的形狀,另外兩面白旗為三角形。先將三面白旗依次(左右為三角形,中間為龍形)插在青龍泉石碑前,然后點燃蠟燭,插好鮮花,將谷米花灑在空中和石碑前,還有青龍泉中,并向龍神祈愿:
尊敬的龍神,就舉辦貢母節(jié)的美好日子,我們虔誠地祭拜您,美麗的鮮花代表對您的贊頌,點亮的蠟燭為您照明,純凈水為您洗塵和解渴。我們永遠銘記您的護佑。在這個清秀明凈的環(huán)境里,我們向您真心祈禱,請您護佑人間的太平美好,保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保佑貢母節(jié)圓滿舉辦,保佑參加貢母節(jié)的人吉祥平安。[9]
三是趕集交易。商貿活動是“貢母”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早晨九點左右,貢母塔附近就聚集了一些來趕集的小商販,有一些是從附近的端德、端楞等傣族寨子過來的,有一些是從縣城里過來的。傣族村民大多銷售手工刺繡品和具有傣族特色的風吹粑粑,從縣城來的大部分是漢族,他們主要出售各種小吃及小商品。據說從前的“拱木”會就在“拱木”塔旁邊舉行,一般會持續(xù)七天,有很多商品都在這里交易,現在縮短到只有三天的會期。
四是祭塔拜佛?!柏暷浮彼仍O有佛堂,內供釋迦牟尼佛?!柏暷浮彼胺绞菭T臺,人們前來焚香拜佛。燭臺右方是天地神,主要保佑天地平安,大眾平安。從早晨開始就陸續(xù)有周圍村寨的群眾前來祭塔拜佛,拜佛的群眾以女性居多,她們先在燭臺處點燃兩支紅色或白色的蠟燭,并將帶來的糯米飯、粑粑和鮮花等物供奉于此,然后面朝佛塔跪拜,叩頭祈福后起身。接著脫鞋進入佛堂內,每個人將帶來的糯米粑粑、水果、生米飯還有少量現金聚在一起,面朝釋迦牟尼佛像,跪坐在周圍叩頭祈福,安章坐在旁側誦經祈禱。走出佛堂后,人們沿順時針方向繞塔祭拜一周,在六面佛像前祈禱許愿,之后又到天地神處,點兩支蠟燭供奉,并放一些糯米飯、水果、鮮花等,祈求平安。最后來到誦經塔舊址處,再次祭拜祈禱。
五是樹立幡桿。大約中午十二點以后,送歸各村寨村民便紛紛出發(fā)前往“貢母”塔。出發(fā)之前由各村寨的“穡長”(送歸布朗族村寨保護神“穡神”祭祀儀式的主持者)帶領幾個青壯年砍一棵大約六米高且筆直順滑的龍竹竿,然后前往“貢母”塔。到達“貢母”塔后,各村寨“穡長”在附近的空地上選一個地點開始挖樹幡桿的坑,村民則從竹竿頂部往里面塞幾元現金,之后用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木魚封頂,并在頂部插上鮮花,同時用鮮花枝沾水灑向竹竿,滴水祈福;接著在挖鑿好的坑里放入一些零錢,并用葫蘆在竹竿底部和坑里滴水,灑入一些谷米花后,伴隨著陣陣歡呼聲,村民們合力將幡桿豎起來,再灑水慶祝。之后,各個村寨的村民圍著幡桿跳擺慶祝,祈求村寨來年吉祥如意。
六是誦經祈福。大約下午三時許,兩位佛爺和幾位安章陸續(xù)來到佛堂并開始誦讀《平安經》。經文《平安經》主要是為前來參加“貢母”節(jié)的村民和外地群眾祈求平安。整個誦經過程持續(xù)了將近三個小時,誦經過程中也不斷有人拿著鮮花、粑粑等供品去佛堂里拜佛祈愿。
七是文藝會演。到了下午兩點左右,“貢母”文化旅游節(jié)文藝會演便在“貢母”塔的小廣場上正式開始。文藝會演共有十余個節(jié)目,分別是布朗族的“葫蘆舞”以及傣族、佤族的傳統(tǒng)歌舞等節(jié)目。整個文藝會演持續(xù)兩個多小時,舞臺周圍聚滿了前來觀看表演的村民與游客,有時臺上的演員還會與觀眾互動,為演出增添了不少娛樂性。
八是“貢母”儀式。文藝會演結束后,還要在“貢母”文化廣場舉行“貢母”儀式,即致敬母親,主持人一般由寨頭擔任。在儀式中通常會選一位年紀較長且德高望重的婦女作為母親代表,接受晚輩的叩首禮和獻花。母親代表端坐“貢母”塔前不遠處,面前是跪在地上手捧鮮花的晚輩們,在主持人的指引下,晚輩們向這位德高望重的婦女三叩首,以表達對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
九是跳擺狂歡?!柏暷浮眱x式結束后,大家便在貢母塔附近的小廣場上圍成一個大圓圈跳擺,中間有幾名男性,有人背著象腳鼓,手上纏著白布用來敲擊象腳鼓;有人負責敲大铓和小铓。布朗族女性,年長者一般身著深藍色上衣和黑色筒裙,用黑布包頭,年輕者身著顏色較為靚麗的上衣及筒裙,用橙色或者黃色帶花毛巾包頭;傣族女性,年長者一般身著白色上衣和黑色筒裙,用白布包頭,年輕的穿著顏色鮮艷的傣裝,直接盤頭發(fā);佤族女性一般用各式各樣的布來做包頭。各民族群眾以及外地來的游客跟著象腳鼓的節(jié)奏載歌載舞,共同歡慶“貢母”節(jié)。跳擺進行一兩個小時后,大家漸漸散去,第一天的“貢母”節(jié)儀式活動全部結束。
農歷十七、十八日這兩天,送歸村的布朗族群眾主要在村寨里舉行樹幡桿、跳擺和打陀螺等慶?;顒?,一些村民也會到“貢母”塔進行滴水祈福以及趕集交易。從傳統(tǒng)“拱木”會到當代“貢母”節(jié),送歸布朗族不僅建構了屬于自己的民族節(jié)日,而且地方文化精英還在傳統(tǒng)民俗活動的基礎上對活動形式以及內容進行了解構與重組,由此導致其節(jié)日時間、節(jié)日內容以及節(jié)日內涵等方面也發(fā)生了流變。
一是節(jié)日時間的變化。布朗族傳統(tǒng)的“拱木”會一般在堆沙節(jié)后兩天或三天舉行,重構后的“貢母”節(jié)則將舉辦時間固定在每年農歷三月十六日。金常學告訴筆者,將“貢母”節(jié)的日期固定在這一天舉行的原因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農歷三月十五當地有“供土佛”的活動,“貢母”節(jié)日期定在“供土佛”后一天,那些來“供土佛”的人也可以順道前來歡度“貢母”節(jié),有助于擴大節(jié)日參與群體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是因為農歷三月十六為準提菩薩誕辰日,佛教徒認為準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眾生至為關懷的大菩薩,更是三世諸佛之母,其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能滿足眾生愿望。
二是節(jié)日內容的重組。以前的“拱木”會祭祀山神是在“拱木”山下路邊的一塊石頭處進行,且沒有固定的主祭人和祭祀流程。如今的“貢母”節(jié)將祭祀內容重新整合,重新塑造了“貢母山山神”之牌位和“青龍泉”之牌位,有了固定的主祭人和規(guī)范的祭祀流程?!柏暷浮惫?jié)還增加了文藝會演、旅游文化宣傳等環(huán)節(jié),從而使“貢母”節(jié)具有悅神與娛人相結合的特點和功能,“貢母”塔也成為神圣與世俗相互轉化的儀式活動空間。自第一屆“貢母”節(jié)舉辦以來,吸引了周邊漢族、傣族、彝族、德昂族、佤族等民族的廣泛參與,并逐步演變?yōu)橐粋€集祭祀儀式和旅游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性民間信仰節(jié)日。
三是節(jié)日內涵的彰顯。“節(jié)日作為集體共享的特殊時間,它需要有特定的精神核心,以實現對群體的吸附與主導。精神是文化的核心,節(jié)日精神是凝聚群體、組織儀式活動的心理保障。如果節(jié)日失去精神核心,節(jié)日也就成為沒有意義的空洞符號,它離消亡的時間也就不會太遠了?!盵16]在費瑟斯通看來,民族文化通常與國家形成過程相伴隨,文化專家們在此過程中重新創(chuàng)造傳統(tǒng)、重新塑造和修整人們的族群精神內核[17]124。送歸布朗族的“貢母”節(jié),蘊含了布朗族“供奉母親,孝敬母親”的傳統(tǒng)道德觀與倫理觀,順應了當今社會大力提倡的“孝敬父母”的思想道德主流。在“貢母”儀式中向母親獻花叩拜的儀式展演,更是充分彰顯了布朗族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對年輕一代起到了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良好示范與教育作用。
四、結語
在現代化與全球化背景下,要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更新我們的文化,從傳統(tǒng)向現代轉化,將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體系中,并在這里找到自己文化的位置與坐標。[18]隨著現代性的日益滲透以及國家關于民族文化保護工作的深入推進,永德縣送歸布朗族也在積極尋求保護、傳承和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布朗族文化精英利用各種資源對其傳統(tǒng)的民間信仰“拱木”會進行了建構,通過“傳統(tǒng)的發(fā)明”重構了永德縣送歸布朗族“貢母”節(jié),并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與時代意義??梢哉f,這是送歸布朗族文化精英在現代社會變遷中為了拓展本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而采取的一種應對策略。成功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政府主導下的“貢母”節(jié)“非遺化”傳承以及每年定期舉行的儀式實踐活動與文化展演,既不斷強化著永德布朗族對傳統(tǒng)民俗“拱木”會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記憶,也成為地方民族節(jié)日文化再生產的重要動力。[19]
霍姆斯鮑姆曾經指出,“被發(fā)明的傳統(tǒng)”意味著一整套通常由已公開或私下接受的規(guī)則所控制的實踐活動,具有一種儀式或象征特性,試圖通過重復來灌輸一定的價值和行為規(guī)范,而且必然暗含與過去的連續(xù)性。[20]2不過,“我們不應把這些儀式和慶典被發(fā)明的事實當做是憑空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們借用了具有某種合理性的傳統(tǒng)與族群文化”[17]131。永德布朗族“貢母”節(jié),正是借用了合理性的傳統(tǒng),隱喻著與過去的關聯和對傳統(tǒng)的接續(xù)。因此,一方面,送歸布朗族文化精英與地方政府通過有選擇的行為實踐建構了布朗族的文化符號,重塑了地方社群的傳統(tǒng)儀式與文化空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送歸布朗族“貢母”節(jié),成為“在特定的時空中為特定的群體、個人所傳承,是維系地方社會歷史記憶、文化認同的重要標志”[21]。這種“傳統(tǒng)的發(fā)明”、節(jié)日的再造和“非遺化”的傳承不僅有助于提高布朗族的民族自豪感和社區(qū)凝聚力,維護中華文化多樣性,而且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紐帶,為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永德布朗族民族文化的傳承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路徑。
注釋:
①資料由送歸村委會2017年12月提供。
②訪談對象:蔣金貴,男,布朗族,1964年生,永德送歸村委會南木丘村民。訪談時間:2017年3月29日。
③訪談對象:李有明,男,布朗族,1943年生,永德送歸村委會落阿洼村民,訪談時間:2017年7月10日。
④訪談對象:金常學,男,布朗族,1957年生,永德布朗族文化傳習所顧問。訪談時間:2017年7月23日。
參考文獻:
[1]王銘銘.中國民間宗教:國外人類學研究綜述[J].世界宗教研究,1996(2).
[2]張祝平.論中國民間信仰的現代化轉型及其限度[J].青海民族研究,2018(4).
[3]黃彩文.民間信仰與社會變遷——以雙江縣一個布朗族村寨的祭竜儀式為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
[4]崔應令,何菊.民族宗教的自主性發(fā)展——以大理周城白族村本主信仰變遷為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
[5]楊躍雄.白族水神的歷史嬗變及其意義[J].民族學刊,2020(2).
[6]和光翰,和少英.金平傣族多重信仰文化探析[J].民族學刊,2020(1).
[7]張曉藝,李向平.民間信仰的當代建構與信仰實踐——基于津、閩、粵三地媽祖信仰的比較研究[J].河北學刊,2016(3).
[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李有旺.感恩祈福貢母節(jié)[J].中國西部,2016(6).
[10]黃淑娉.文化變遷與文化接觸——以黔東南苗族與美國西北岸瑪卡印第安人為例[J].民族研究,1993(6).
[11]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12]麻國慶.全球化:文化的生產與文化認同——族群、地方社會與跨國文化圈[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13]高永久,柳建文.民族政治精英論[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14]萬建中.民俗的力量與政府權力[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3(5).
[15][美]克利福德·格爾茲.文化的解釋[M].納日碧力戈,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6]蕭放.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復興與重建之路[J].河南社會科學,2010(2).
[17][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現代主義與認同[M].楊渝東,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8]方李莉.“文化自覺”與“全球化”發(fā)展——費孝通“文化自覺”思想的再闡釋[J].民族藝術,2007(1).
[19]黃彩文,于霄.地方節(jié)日的歷史記憶與儀式表征——以廣南壯族皇姑節(jié)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
[20][英]E.霍布斯鮑姆,T.蘭格.傳統(tǒng)的發(fā)明[M].顧杭,龐冠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21]劉曉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性與公共性[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收稿日期:2020-12-20 責任編輯:許瑤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