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芳
摘要:三讓助學的教學方案:讓看、讓做、讓評,幫助、扶助學生有效學習,改教為幫扶解難,優(yōu)化美術課堂。要全面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質量,還需轉變“旁觀”生,讓他們在美術課上比較有“闖勁”。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方法,精心設計適合旁觀生的教學內(nèi)容,并且關注旁觀生的心理,力求最大限度體現(xiàn)美術教學“以生為本”。
關鍵詞:旁觀生;以生為本;兒童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4-0123
小學階段兒童的造型往往憑印象,不準確或者很夸張。美術課堂里,要有想象的影子,有自己的快樂,有自己的感受?!叭屩鷮W”在這一基礎上,在教師的幫扶下,把課堂完全讓給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注學”。正如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認為的: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jīng)驗獲得較高的創(chuàng)造力,并將之運用于生活和職業(yè),那么,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達到了[1]。然而,美術課堂上部分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美術,缺乏積極參與學習的內(nèi)驅力。如何有效地轉化“旁觀”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的學習呢?筆者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設置旁觀生應有的位置
在美術課堂中,把旁觀生放到應有的位置上,是轉化旁觀生必做的工作。要讓旁觀生有機會、有條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有個性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想象力的表現(xiàn)實施。
1.精心設計適合旁觀生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法
案例:設計綜合課《小盒子大舞臺》時,對班級中的孩子是否熟練使用剪刀、空間感強弱、動手能力好壞、坐不坐得住等因素綜合考慮,把具有互補性的學生湊成一個小組,然后分工合作。
你一句我一句:“我喜歡叢林……”“我喜歡外太空……”筆者拋出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帶你的朋友在這個場景里做什么?”這下可炸開了鍋,熱鬧非凡。有說自己,有說同學,有的說要去建設高樓大廈,有的說要設計宇宙飛船去外太空探險……在這樣的啟發(fā)下,平時習慣“旁觀”的孩子思維也一下子變得活躍了,在小組內(nèi)發(fā)揮各自的長處,展現(xiàn)自己的亮點。
評析:在上述的合作互動情景中,尤其考慮旁觀生在小組合作中的位置,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扶助學生有效學習。
2.把旁觀生放在優(yōu)先的位置上
從幾年的教學中,對兒童美術的認識有兩條:一是兒童畫的畫符合大眾欣賞習慣,也就是畫得很像的;另一條是畫的自我,不是給別人看的,只為自己高興及內(nèi)心需要畫的。前者可能獲得的贊揚要多、獎勵要多,后者或許沒有什么贊美,因為他們看不懂,不懂什么樣的畫好,也慢慢地在美術課堂中選擇“旁觀”。
案例:《我心中的太陽》時,小B拿著筆戳前面的孩子,筆者走過去,發(fā)現(xiàn)他就畫了一把槍,他覺自己的槍畫得真不錯,還一直發(fā)出“嗒嗒”的聲音把筆當槍戳人,筆者邀請他,“請這位太陽勇士上來添畫”。他聽自己是勇士,洋洋得意地上臺,在黑板上畫他心中的太陽勇士,設計太陽的頭盔、鎧甲、刀劍等等。下面的學生有的說,他畫的太陽好威風啊;有的說,那邊有點空,可以在旁邊加個盾牌……這節(jié)課小B的作業(yè)獲得了大家的贊賞。以前他對課堂上的內(nèi)容沒興趣就不想?yún)⑴c,還想讓旁邊的學生也不要去學,跟他一起玩,以這種形式旁觀。為了避免他的“旁觀和搗亂”,筆者跟他溝通后,支持他畫自己想畫的武器,用繪畫紙來獎勵他,讓他畫自己。只有畫自己,才會有沖動,才會永遠有說不完的話,以后才會有自己的掌聲。帶這個孩子所在的班級有五年多,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畫武器,但也慢慢地在課堂中參與進來,帶著他的新奇想法。
評析:正如尹少淳教授在《關于兒童美術的幾個問題》中提出:“我們對兒童美術的夸獎,除了其純真的品質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種“鼓勵”[2]。這說明兒童美術有“有闖勁”的表現(xiàn)力需要教師多個方面去鼓勵,而不是讓孩子“被孤立”后的旁觀。要讓旁觀生優(yōu)先有機會,有條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有個性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想象力的表現(xiàn)實施。
3.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針對部分旁觀生基礎能力較差的特點,我們對旁觀生采取多層次教學——設計預學單或學習單。
案例:在《剪紙喜花》一課中,課前教學設計了一張導航卡,在解決前面兩個的重難點后——知道開口和封口,剪一個喜花。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去做,選擇后面在造型、色彩、寓意上的創(chuàng)新。
評析:作業(yè)多層次,引領共同發(fā)展。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部分學生坐也坐不住。該怎么辦呢?美術教師必須面對現(xiàn)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人為本,區(qū)別對待作業(yè),有一個從扶到放的過程。
二、關注旁觀生的心理
在旁觀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愛為基點,師生增強相互理解,要以教師的榜樣為導向,促進旁觀生的轉化。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說師生互相理解就是教育成功的一半。教師自覺地作為心靈工程師去理解學生,是以對學生的愛為起點的。
案例:在《泥塑大象》這課中,學生小C一直在拍泥,發(fā)現(xiàn)他就揉了一個長條,他覺得捏錯了。筆者告訴他:“泥塑沒有對錯,你揉的大象鼻子很生動哦!只要你把你想捏的捏出來就是最好的?!惫P者在她耳邊悄悄地說了一句“你能行”就走了。等到展示環(huán)節(jié)時,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變成四只形態(tài)各異的大象,大的大象沖在前面,小象跟著在后面跑,畫面感非常強。
評析:上述案例表明,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旁觀生,讓旁觀生體驗到歸屬和自信。那種枯燥的言語教育是沒有力量的,因為那樣學生不但不會尊重教師,甚至還會增長對教師空口說教的逆反心理。
美術課堂中粗細變化的線條、五彩斑斕的色彩、形象各異的圖形都是讓學生著迷的美術因素。我們應該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精心設計,努力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師除了要有豐富的美術學識、引人入勝的教學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品質、作風。這樣才能使旁觀生熱愛教師,使師生達到真正的相互理解。因此,教師的師德和自身素質修養(yǎng),是轉變旁觀生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因素。
參考文獻:
[1]羅恩菲德.創(chuàng)造與心智的成長[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2]尹少淳.關于兒童美術的幾個問題[J].美術,2007(6).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育英學校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