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倩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國內外學界對哈姆萊特的延宕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大多認為其存在延宕,“延宕說”在我國也流行了近五十年。然而當“延宕”成為各學者論述的前提,我們往往忽視了“是否存在延宕”這一根本問題,從而脫離文本語境走向形而上的論證。
19世紀中葉卡爾·魏爾德《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中對復仇正當性的討論促使我們思考哈姆萊特到底是否存在延宕。國內學者楊秀波擲地有聲地提出:“哈姆萊特并未延宕”“他對事件進行調查取證尚需一定時間,造成了延宕假象[1]”。孫振虎在《哈姆雷特:有勇有謀,審慎而殘酷》一文中也指出:“首先,應該把哈姆雷特放到他復仇的情境中去分析他復仇的過程;其次,判斷他的復仇過程是否存在延宕”。因此,本文將從莎士比亞“美在和諧”的美學理想入手,深入哈姆萊特的復仇語境,窺探其內在自我的發(fā)展歷程,論證其處于動態(tài)抗爭中的“自我和諧”及“自我與社會和諧”,在斗爭中趨于自我完善,探索人文主義道德理想實現(xiàn)的途徑。
歌德說“莎士比亞的劇本全部圍繞著一個秘密點旋轉,這一點還沒有哲學家看見和確定過”。這一秘密點是什么?張泗洋等人認為:“我們姑且可以認為它的答案可能是人性或歷史的規(guī)律、倫理的變化等[2]。”筆者看來,這一“秘密點”即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精神軸心”——美學理想。
張曉陽在《莎士比亞美學思想管窺》中談到:“通過對它的宗教哲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風俗情趣的研究,可以確認‘美在和諧’是這個時代的美學理想”。而筆者認為,“美在和諧”不僅是這個時代的美學理想,在西方美學史上也有深厚的思想淵源。莫其遜在《從畢達哥拉斯學派之馬克思:西方美是和諧說的歷史演變》中將西方“美在和諧”思想發(fā)展的演變軌跡作圖如下[3]:
莎士比亞所處時代與其他時代的思想并不存在斷裂,“美在和諧”的內涵在文藝復興時得到進一步豐富,伊麗莎白時代的人們在現(xiàn)世的生活中看到了美,在個性解放中發(fā)現(xiàn)了完滿人性的美學價值,使得精神和肉體、理性與情感之間的和諧關系成為美的重要組成部分[4]。莎士比亞的美學理想更多以人文主義的人性論與倫理觀為基礎,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尋求“和諧”。因此,“美在和諧”是莎士比亞美學思想的核心,與西方美學的核心理念一脈相承。
作為莎翁創(chuàng)作的“精神軸心”,“美在和諧”思想貫穿其作品?!豆啡R特》則具體表現(xiàn)為在動態(tài)抗爭中“自我和諧”“人與社會和諧”的人文主義美學理想。
哈姆萊特的性格是復雜而真實的,在自我與外部雙重斗爭中趨于平衡,這一形象實際上注入了莎士比亞的美學理想。很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亞的人物,像實際生活中的人一樣,常常被誤解,幾乎總是被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5]。因此,哈姆萊特的延宕問題要落實到劇本的復仇語境去判斷。
羅伯遜認為“總的說來,本劇實際上沒有多大耽擱:其實除在第一、二幕之間有一大段時間空隙外,本劇就沒有過耽擱[6]?!倍P者認為,第一、二幕之間也不存在空隙。
哈姆萊特:趕快告訴我,讓我駕著像思想和愛情一樣迅速的翅膀,飛去把仇人殺死。
鬼魂:我的話果然激動了你;要是你聽見了這種事情而漠然無動于衷,那你除非比舒散在忘河之濱的蔓草還要冥頑不靈。(第一幕第五場)
從這里可以看出:憤怒使哈姆萊特急于復仇。面對殺父之仇,常人不可能泰然處之,盡管哈姆萊特時而悲觀,但不至于超然到不想復仇。此時,他不知道仇人是誰,所以情感戰(zhàn)勝了理智。
哈姆萊特:天上的神明??!地??!再有什么呢?我還要向地獄呼喊嗎?啊,呸!忍著吧,忍著吧,我的心?。ǖ谝荒坏谖鍒觯?/p>
當哈姆萊特得知仇人是國王克勞狄斯時,在巨大的沖擊中,在復仇的欲望與理智的對抗中,他還能盡力使壓制怒火、忍耐克制。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沖擊,他反倒有超乎年齡的審慎,體現(xiàn)出一個幼稚少年向肩負責任的父之子、國之棟的撕裂與蛻變。
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ǖ谝荒坏谖鍒觯?/p>
針對這樣的心理活動,歌德認為他不能勝任重任,也有學者認為他不想承擔殺死克勞狄斯后的國家責任,或是懼怕死亡,或是由于絕望而解構了復仇的意義。他的內心確實失去了平衡,準確來說是處于動態(tài)的自我抗爭中,但哈姆萊特不是神化的英雄,是一個有普通情感的人,他生出這句牢騷恰恰是重大災變時的自然反應,并不意味著憂郁、絕望或是延宕,只是一種痛苦的自覺,正是在痛苦中我們感受到了自己的主體性[7]。
英國學者布拉德雷曾提出:“哈姆雷特干嗎不聽從鬼魂的吩咐,立即動手復仇?這樣就不用一死就是八條命,另外七條人命可以保全了?!贬槍@一說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反駁:
首先,哈姆萊特不能確定鬼魂所言的真實性。雖然文藝復興時代沒有完全拋棄中世紀的神學觀,但僅憑鬼魂之詞顯然不能使人信服,這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取證。
其次,哈姆萊特并不是完全沒有行動。在鬼魂吩咐之后,他立即要求霍拉旭等人保守秘密,提醒他們不要驚訝于自己今后的第一步行動——裝瘋,而后他便開始裝瘋、疏遠奧菲利婭等一系列取證前的準備行動。
最后,相較于福丁布拉斯和雷歐提斯,哈姆萊特的復仇不是不明就里地盲動,也沒有索性放棄,而是在抑制最初的怒火后開始有謀略的冷靜行動。福丁布拉斯輕易被說服,放棄復仇;而雷歐提斯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不查明真相就向國王宣戰(zhàn),又被克勞狄斯利用而陷入害人害己的境地,他忘卻了父親的忠告“不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凡事必須三思而行(第一幕第三場)”,這是缺乏理智的表現(xiàn),而理智正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極為推崇的。
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第二幕第二場)
因此,不是哈姆萊特不立刻行動,而是在不能確定真相情況下的行動是盲動,盲動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相比之下,哈姆萊特能用理智戰(zhàn)勝情感,經過審慎的思考后付諸冷靜的行動,不失為最理智的一種復仇行為。在理智與情感的斗爭下,哈姆萊特的自我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
莎士比亞以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見長,劇本中有大量哈姆萊特的自白。如:
?。统?!——嗨,我真是個蠢材!我的親愛的父親被人謀殺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復仇(第二幕第二場)
針對其自我反省,有學者認為哈姆萊特因為自己的延宕而自責,而實際上在還未確認鬼魂所言真實性前,這只是他不斷鞭策、剖析自己的心理寫照。莎士比亞刻畫人物的藝術關鍵不在于怎么寫出人物之所說,而在于怎么寫好人物之所做[8]?!皯蛑袘颉笔枪啡R特取證的手段,如果說之前他不確定鬼魂所言的真實性,那么在取證后他更加堅定了方向。
現(xiàn)在我可以痛飲熱騰騰的鮮血,干那白晝所不敢正視的殘忍的行為。(第三幕第二場)
持“延宕說”的學者認為哈姆萊特在克勞狄斯祈禱時不動手是最大的延宕,錯失了最好的機會,不是因為顧及宗教,而是怯于行動的借口。然而,從整部劇來看,“他不僅是全劇中最有思索的人物,而且是最有行動的人物”[9]。從勇敢迎接其他人都害怕的鬼魂、裝瘋、疏遠奧菲利婭、設計“戲中戲”、刺死偷聽的波格涅斯、調換書信要求立即處死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接受雷歐提斯的比劍挑戰(zhàn)、最后一劍刺殺克勞狄斯,可以看出他并不是軟弱的人,反倒是敢于斗爭,步步還擊的勇敢者。
歸根究底,“戲中戲”和放過祈禱的仇人是哈姆萊特對自己行為是否正當、合理的考慮,他不愿“玷污”自己高尚的心靈。
心?。〔灰ツ愕奶煨灾?,永遠不要讓尼祿的靈魂潛入我這堅定的胸懷;……在行動上卻要做得絲毫不讓人家指摘。(第三幕第二場)
不,那還要考慮一下:一個惡人殺死我的父親;我,他的獨生子,卻把這個惡人送上天堂。啊,這簡直是以恩報怨了。(第三幕第三場)
從宗教角度來說,不殺是依據(jù)天主教信仰行事[10],哈姆萊特的父親死前沒有禱告而進入煉獄,所以他不想讓兇手有贖罪的機會,寧愿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大多數(shù)作家都以符合時代精神的,也就是殘酷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莎士比亞以前也已經出現(xiàn)了對這問題的人文主義的處理態(tài)度:復仇必須有正當?shù)睦碛?,必須是對于與人所遭受的災害的一種懲罰[11]。在莎士比亞崇尚“和諧”與“秩序”的美學理想下,哈姆萊特不想以暴制暴。撇開宗教思想不談外,任何心地高尚的人也都要有所顧忌的[12],他的選擇與雷歐提斯又構成對比,雷歐提斯“一概不顧,只要痛痛快快地為我的父親復仇”,從這里可以看出哈姆萊特的道德觀對內心欲望的壓制與調和。
克勞狄斯說:“我要是處罰了他,他們只看見我的刑罰的苛酷,卻不想到他犯的是什么重罪(第四幕第三場)”,同樣,如果此時哈姆萊特殺死克勞狄斯,民眾是不知道事情真相的,他反倒犯了僭主的罪惡,而且“他不能像一般庶民一樣為自己選擇,因為他的決定足以影響到整個國本的安危(第一幕第三場)”。
當他在酒醉以后,在憤怒之中,或是在亂倫縱欲的時候,有賭博、咒罵或是其他邪惡的行為的中間,我就要叫他顛躓在我的腳下,讓他幽深黑暗不見天日的靈魂永墮地獄。(第三幕第三場)
這段話不是憂郁延宕的借口,在他看來,丹麥是一所牢獄(第二幕第二場),因為他不僅要消滅克勞狄斯,而且必須消滅一切和殺人犯、暴君有關聯(lián)的罪惡[13]。此時,哈姆萊特把個人復仇的任務升華至根除社會罪惡的責任,意識到改良社會才是人文主義道德理想的終極目標,他已然從自我和諧升華至尋求社會和諧的更高層次。
哈姆萊特羨慕霍拉旭能把欲望與理智處理得當,而在不斷自我斗爭、與外部斗爭的過程中,他也在不斷成長、蛻變,調和個人復仇的欲望與根除社會罪惡的重任,不斷尋求“自我和諧”“自我與社會的和諧”。
斯珀津教授統(tǒng)計《哈姆萊特》中疾病意象的隱喻總數(shù)為114處,認為這部劇的主導意象不是痛苦而是疾病、骯臟、腐敗、腐朽[14]。哈姆萊特盡管時而流露對周圍人的失望、對社會的悲觀,但他終究還是看到了“善”的復歸。
王后啊,哈姆萊特!不要說下去了!你使我的眼睛看進了我自己靈魂的深處,看見我靈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點。(第三幕第四場)
此時的哈姆萊特更堅定了理想,他看到了善被喚醒的可能,恢復了對人性的信心:我愛奧菲利婭;四萬個兄弟的愛合起來,還抵不過我對她的愛(第五幕第一場)。當福丁布拉斯率領軍隊去奪一小塊土地,他再次鞭策自己,哪怕不得不流血,也要時刻準備著。
我總是隨時準備著,除非我喪失了現(xiàn)在所有的力氣。(第五幕第二場)
哈姆萊特迎接雷歐提斯的挑戰(zhàn),最終用毒箭、毒藥結果克勞狄斯。他沒有退縮、沒有所謂的延宕,而是在危機中不斷進擊。個人的復仇任務已然完成,但作為一個有更高理想的人文主義者,改造社會的任務任重而道遠,于是他讓霍拉旭告知世人事情始末,試圖喚醒人性向“善”復歸,他的理想并沒有跟著消逝,而是留在了世間,重新開始尋找自己的代理人[15],繼續(xù)朝人文主義道德理想奮斗。
莎士比亞的倫理體系正是建立在這種人性平衡規(guī)律上的,而他的理想是作為個體的人和整體的人在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平衡與充分完滿的實現(xiàn)[16],在哈姆萊特身上,我們看到了合乎美學邏輯的動態(tài)抗爭,體現(xiàn)了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的平衡。
莎士比亞的美學理想與時代發(fā)展密不可分。創(chuàng)作《哈姆萊特》時,正處于伊麗莎白統(tǒng)治末年,社會矛盾尖銳,人文主義信仰發(fā)生動搖,莎士比亞對社會罪惡的認識不斷深化,但他對人文主義沒有失望,使他失望的是現(xiàn)實,是還沒有條件實現(xiàn)人文主義理想的那個現(xiàn)實[17]。因此,莎士比亞在哈姆萊特的身上注入了時代精神與人文主義道德理想。
沒有人比莎士比亞的人物更是自然的了[18],莎士比亞美學原則創(chuàng)作出來的人物符合藝術的規(guī)律——真實與自然。哈姆萊特“自我的和諧”“自我與社會的和諧”處于抗爭與發(fā)展中,這里的“和諧”是動態(tài)的和諧。因此,莎士比亞使哈姆萊特故意延宕,或者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的傳聲筒[19]這一說法顯然不成立。劇中哈姆萊特對戲班子的指導透露出莎士比亞的藝術美學原則。
因為任何過分的表現(xiàn)都是和演劇的原意相反的,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一看它自己演變發(fā)展的模型。(第三幕第二場)
從當時的戲院來看,三面受觀眾包圍,演員可以說站在觀眾之中[20],戲劇人物的獨白無疑是向觀眾傳遞關鍵信息的藝術手段,尤其像哈姆萊特這樣有著動態(tài)自我斗爭的角色。劇本中一些看似無關要緊的對話,容易讓人產生哈姆萊特故意延宕的錯覺,實際上也符合自然原則。譬如鬼魂第三次出現(xiàn)前的對話,不僅能讓觀眾看到鬼魂時仍然感到突然,而且符合人的心靈法則——每當面臨任何嚴肅的企圖,或將臨的大事時,人們幾乎常常把注意力轉向無關緊要的瑣事或熟悉的環(huán)境,借以岔開他們自己思想的壓力[21]。
李賦寧認為,相較于開創(chuàng)英國復仇悲劇傳統(tǒng)的《西班牙》,《哈姆萊特》對復仇問題有更清醒的認識,認為不分青紅皂白的復仇是不道德的邪惡行為[22]。歸根究底,是莎士比亞在哈姆萊特身上灌注了基于人文主義的道德理想——“美在和諧”。因此,哈姆萊特并不存在延宕,他符合和諧原則與藝術真實,在內外部雙重斗爭中獲得平衡與和諧。
莎士比亞繼承西方傳統(tǒng)美學思想并拓展了“和諧”的內涵,形成基于伊麗莎白時代人文主義道德理想的美學原則,《哈姆萊特》則體現(xiàn)了這一創(chuàng)作原則。因此,哈姆萊特不存在延宕,其思想與行動體現(xiàn)了動態(tài)抗爭中的“自我和諧”及“自我與社會的和諧”。
哈姆萊特并不是軟弱無能的憂郁王子,反倒是全劇中最具思想、最具行動力的勇敢者。在遭受現(xiàn)實的重創(chuàng)后,他能盡力保持冷靜并且理智地行動。在復仇的欲望與理智的調和下,他意識到更大的社會責任——根除社會罪惡。當然,這一理想任重而道遠。在自我與外部的雙重斗爭中,哈姆萊特也流露出失望與悲觀,但他看到了人性向“善”復歸的可能性,看到了理想的光輝,于是“自我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在這一堅定的理想追求中得以實現(xiàn)動態(tài)的平衡。
莎士比亞的美學思想也符合藝術原則,其戲劇創(chuàng)作真實且自然。因此,哈姆萊特不存在故意延宕,而是同時滿足了“美在和諧”的美學原則與藝術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