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作水平能夠綜合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wù)之一。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成了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注重語文素材的積累,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實踐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等,均可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 寫作教學;觀察;積累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寫作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寫作教學中,應(yī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教學應(yīng)抓住取材、立意、構(gòu)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闭\然,新課標十分重視語文寫作教學,寫作水平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寫作教學可謂語文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在課堂寫作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成了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當下學生的寫作問題
(一)作文內(nèi)容空洞,選材陳舊
學生作文中的素材往往過于陳舊,給人積累淺薄的印象。學生不注重平時的生活積累,缺少生動、鮮活的素材,僅僅記住了有限的事例,一用便是一個學期甚至幾年。材料盡管取自現(xiàn)實生活,但被濫用且形式老套。作文的語言浮華卻空洞,大多句式整齊,只注重外在形式,忽略了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例如,以“感悟春節(jié)”為題,學生如此描述自己在鄉(xiāng)下過春節(jié)的情形:“循著新年的氣息,祝福問候歡聲笑。開門問聲‘新年好,一年到頭心情好;打開賀卡,字里行間……飄著祝福的馨香;電話鈴響,祝福的歌聲在春光里飄蕩。”這段作文言辭華美,注重形式,但核心內(nèi)容十分空洞,讓人難以領(lǐng)略鄉(xiāng)間春節(jié)的特色。
(二)作文內(nèi)容雜亂,中心思想不明,條理混亂
不少學生在寫作時十分隨意,邊寫邊想,缺少提綱;一旦詞窮,便東拉西扯,東拼西湊,讓人不知所云。學生在構(gòu)思時常常只知粗略地理解題目大意,確定大致的寫作方向,不知從文章的整體布局上下功夫。這必然會造成文章思路不順、內(nèi)容不協(xié)調(diào),或文章的結(jié)構(gòu)不嚴謹。
(三)語言平淡無文采,缺少文化底蘊,不夠生動
作文反映了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運用能力?,F(xiàn)今,大多學生作文中的語言直來直去,不夠含蓄、委婉,表意過于直白,一覽無余,了無趣味。語言平平淡淡,宛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各種句式手段和修辭方法沒有得到靈活運用,會出現(xiàn)語言生硬、用詞不當?shù)默F(xiàn)象,難以吸引讀者眼球。
二、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因素
學生的生活圈子小,每天只在校園和家庭范圍內(nèi)活動,與外界接觸少,對名勝古跡、人文景觀了解或欣賞得不多;視野狹窄,閱歷有限,難以做到“胸中有丘壑”,自然難以形成文章的氣勢。生活閱歷不夠,生活感悟貧乏,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經(jīng)常無話可說,不是矯揉造作,就是無病呻吟。
在封閉式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大量刷題,閱讀時間被擠占,閱讀量遠遠不夠。僅有的課內(nèi)閱讀“杯水車薪”,既不能滿足學生寫作的需要,又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課外閱讀更是貧乏,有的學生甚至還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名著,根本達不到新課標對學生課外閱讀總量的要求。
閱讀環(huán)境的缺失影響了學生的寫作。閱讀需要場所和氛圍。社會、學校、家庭中若缺少閱讀的氛圍,學生難以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沒有閱讀,何談寫作?只有多讀多練,融會貫通,學生才能愛上寫作。
三、寫作教學的策略
(一)細心觀察,獲取生活素材
細心觀察生活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金鑰匙”。每逢寫作文時,學生最頭疼的是缺少典型事例和生動的材料。其實,日常生活并不缺少感人事跡,只是缺少善于捕捉靈動事物的雙眼。只要留心生活,用心觀察,處處皆是生動的材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生活,從紛繁精彩的生活中收集和獲取各類寫作素材。新課標要求:“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要求學生在寫作時要說真話、抒真情。只有讓學生投入生活,回到廣闊的天空下,自由自在地感悟人生,才能獲得豐富的體驗。
唐代詩人李賀為了寫好詩,每天早上騎著馬,沿著小溪閑游,細心觀察沿途的自然風光, 有時還即興吟詩。每每想到佳句就立刻記在紙條上,裝進口袋,由此積累了大量的素材,為他的詩歌提供了豐富的“源頭活水”。正因李賀不辭辛勞地積累素材,勤奮刻苦地創(chuàng)作詩歌,精雕細琢,他的詩篇才得以千古傳誦??梢?,觀察生活是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更是寫作的重要源泉。
(二)勤寫日記,注重“一記一得”
俗話說:“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是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堅持寫日記,把自己每天的收獲、見聞、感受記下來,結(jié)合生活實際,思考身邊的問題,提高分析社會問題和觀察生活的能力,促進自我進步。這是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寫日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定一個主題,采用短片訓練和專題訓練,截取事物的一個側(cè)面、一個特點,或是一件事、一個場景(如運動會);還可以描寫人物(如同桌)的外貌、神態(tài)、對話、心理活動、動作(如跳繩、打籃球),或?qū)懢盃钗铮ㄈ缁ǘ?、小草、大樹)。在描寫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只要每篇日記都有重點,即便僅寫了一句優(yōu)美的話,也算是一種收獲。
(三)多寫多評,在實踐中提升
新課標要求:“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寫作沒有捷徑,既要多讀,更要多練。課堂上,教師應(yīng)多給學生提供話題或?qū)懽鞑牧?,要求學生一氣呵成,完成寫作。筆者通常只給大約5分鐘讓學生審題、選材、構(gòu)思,并要求學生列出作文提綱,然后用35~40分鐘完成500字左右的作文。訓練伊始,總有學生不適應(yīng),但經(jīng)過多次練習,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完成高質(zhì)量的作文。日積月累,學生定能熟能生巧,寫作水平自然會得到提高。
每次完成寫作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遣詞造句、篇章結(jié)構(gòu)、選材主題等方面,自評、互評,要求有旁批、眉批和總評。新課標提出:“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又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可見新課標十分重視讓學生修改作文。每篇作文必須由3位同學互相批改,同時,每位學生也必須批改、點評其他3位同學的作文。自評可以給學生自我審視的機會,強化學生對寫作標準的理解,以熟練掌握寫作技巧?;ピu效果更好,能取長補短、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激活思維,增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作文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展示自我風采,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是每位學生內(nèi)心的渴望。即便是寫作能力不強的學生,也有這種強烈的欲望。對此,筆者經(jīng)常在課堂上組織相關(guān)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精彩作品的機會。例如,口頭現(xiàn)場作文,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佳作,可以直接看圖說話,也可以指物說話;課前三分鐘精彩演講,讓學生交流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學生依次輪流演講,爭取每個學期每位同學都能上臺,這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又促進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班刊、墻報、手抄報,鼓勵人人參與辦刊、設(shè)計、投稿、組稿,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采納并貼在墻報上,心里會比吃了蜜還甜,成就感滿滿,勁頭十足,興趣高漲。教師應(yīng)多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學生的寫作興趣才會越發(fā)濃厚,學生也會情不自禁地愛上寫作。
葉圣陶先生有言:“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教師應(yīng)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大量積累素材,讓寫作走進生活,執(zhí)筆來描寫生活;以我手寫我心,多讀多寫,寫出精彩的人生。如此,學生的作文水平才能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會得到全面發(fā)展。
[作者簡介] 張小仙(1976—??? ),女,江西廣豐人,上饒市廣豐區(qū)實驗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