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眾心理是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因此應充分利用從眾心理的積極影響,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分析學生產生從眾心理的主客觀原因,以及使用觀察法和交談法,得出學生的從眾心理和學習生活有密切關系??陀^地看待從眾心理對學生的影響,利用正面影響、減少負面效應,引導他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攀登知識高峰,成為高素質專業(yè)人才。
關鍵詞:從眾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影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64
美國心理學家謝利夫為了研究群體情境下人的行為效果與單個人情境下的差異,提出社會標準化傾向,這就是一種從眾行為,“即人們在對外界事物的共同認識和判斷上,發(fā)生類化想象,彼此接近,趨向一致,從而導致模式化、固定化?!睂W生中普遍存在著從眾心理,把從眾心理積極影響運用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將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一、學生產生從眾心理的原因
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而實驗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獨立性,沒有被從眾,所以從眾心理是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
(一)客觀原因
1.學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近年學校擴招,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大量學習目的相同的學生聚集,就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處境、共同的心理狀態(tài)。相似的學習狀態(tài),容易造成行為、心理、意識、性格、個性、態(tài)度相同的學生聚集,結成非正式群體,學生從眾心理突出,從眾行為是大多數同學的一種習慣。
2.傳統習慣
跟隨大多數人的意見,沿襲著中國人的傳統處事習慣,在學校中屢見不鮮。比如我們的思維習慣,少數服從多數。例如班級中重大事件,都聽從大多數同學。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從眾給人的好處是:使個體有一種莫名的心理安全感,滿足感,甚至可以回避責任,俗話說“法不責眾”。
3.封閉管理模式
除了完成學習外,很多事情都能引起好奇或跟隨,比如假期兼職、校園戀愛、網絡游戲、穿衣打扮、逛街購物等,優(yōu)秀的學生緊迫感強,目標明確,學習緊張,奮力拼搏;有的學生上課睡覺、玩游戲,學習松弛,沒有緊迫感,虛度光陰。
(二)主觀原因
1.缺乏自信
一部分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家庭條件差,來自經濟落后地區(qū),有著強烈的挫敗感和自卑感,所以有的學生不自信,個體信心缺失,猶豫不決,受群體的壓力影響較大,輕易地受別人左右,習慣跟從。
2.害怕孤立
為了不被群體孤立,個體都能跟隨群體的意見和行為。大多數同學能遵守共同的行為規(guī)范,在學習中獲得知識,生活中獲得友誼,享受學習、校園生活的樂趣。不遵守紀律,不能約束自我、不思進取的同學,慢慢被同學孤立。每個人都有被群體生活接納的渴望,都有情感依附的需求?!岸鴱谋姷恼嬲騽t是,害怕同群體存在分歧,雖然事后常??梢哉页鲆恍┘傧氲脑騺斫o自己進行合理化解釋,但是,始終難以改變因為害怕孤獨而表現出的從眾行為。”
3.能力局限
有的學生習慣舒適、安逸的生活,內心脆弱,缺乏艱苦奮斗精神,好逸惡勞、依賴思想嚴重,生活不能獨立,遇到問題沒有主見,聽從父母、朋友的意見,看待問題比較片面,跟風現象突出,喜歡隨大流。
4.思想局限
部分學生知識面狹窄,沒有形成良好的“三觀”,分辨力弱,欠缺分析問題的能力,極易受周圍事件、偶像劇情節(jié)、不良思想的誘導,在同學之間、朋友之間進行盲目效仿、跟風。
從個人的主觀因素來說,“個人在團體中的地位是越低越易從眾;個人智慧與能力是越低越易從眾;個人情緒是越不穩(wěn)定、不自信就越易從眾;重視人際關系的程度越高越易從眾;個人整體觀念越強越易從眾。”
二、學生從眾心理的表現
(一)積極方面
1.學習從眾
學生從眾心理,主要表現為學習從眾。學校校風優(yōu)良,同學之間勤學好問、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努力奮斗、勇攀知識高峰的精神互相影響,學生素質好,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積極性高。
2.生活從眾
學生活動豐富多彩,各種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志愿活動,鍛煉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力、合作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增加社會閱歷,有效提升社會實踐能力,充實業(yè)余生活,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二)消極方面
1.不良學風
有的課堂,學生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好逸惡勞,學習效果較差,影響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
2.消費從眾
現在的學生,沒有正確的消費觀,為了面子購買名牌服裝、包包、化妝品、鞋,穿著打扮太過成人化,常常被許多同學效仿、跟從。學校和家長對學生消費不予以控制和引導,就會助長學生金錢至上、好逸惡勞的思想。
3.不良行為習慣從眾
有的學生抽煙、喝酒,熱衷于戀愛,泡網吧、酒吧,引起同學效仿,不良風氣不加以遏制,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4.戀愛從眾
學生在學習之余,對異性充滿好奇,相互尋找慰藉,因此學生談戀愛非常普遍。在學生的非正式群體、實際群體或小群體中,成員沒有戀愛對象,都會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因為某些隱性的規(guī)則會對成員造成無形的壓力和隱性的誘導。
三、學生從眾心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積極方面
在群體的影響和壓力下,健康上進的思想容易得到認可,很快就在個體心理內化成做事的準則外化成行為,通過學校課程和班團活動,向學生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生參加黨團活動、社團活動或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協作能力,有助于增強集體意識,積極的從眾心理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增強主流價值認同,對思想教育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彌補傳統德育強制、死板的缺點。不良思想或行為的不認可是很難流行或發(fā)展的,從眾心理有時可以抑制不良的思想或行為發(fā)生、擴散,利于學校、班級群體抵制不正確的道德觀念,形成良好道德環(huán)境和道德風尚。
(二)消極方面
有的學生認識有限,沒有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不比學習認真、做事努力、艱苦樸素,只比吃、穿、用、玩,容易形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這些不良的思想。很多同學容易受煽動,跟隨大眾起哄、曠課、懶散、夜不歸宿、消費攀比、遲到、早退,形成不良的班風、學風;從眾心理使多數學生對校園不良現象視而不見,學生缺乏正義感和責任感,不利于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的培養(yǎng)。
因此,學生的從眾心理有兩重性,對于“從眾”這一社會行為,有更多的歷史淵源和民族特點,把握學生的從眾特點,更好地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運用從眾心理的積極影響,進行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素質教育、艱苦奮斗教育,樹立正確的“三觀”,發(fā)揮輿論的導向作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揚長避短,消解從眾心理的消極影響,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力和良好品質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2] 王瑞欣《從眾心理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
[3] 曾新田《當論從眾心理及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邵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3期。
[4] 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5] 楊韶剛《道德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 郭立軍、陳獻莉《當代大學生職業(yè)選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科教文匯》2011年第2期。
(楊志敏,1981年生,女,白族,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