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泉
2019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向意大利總理孔特談起如何看待發(fā)展變化的“中國視角”時指出,“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明確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的提出,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的雄心壯志,宣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獻身于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認真解讀和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我們黨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對于進一步謀劃和走好我們黨下一個百年征程,實現百年千年為計長期執(zhí)政,最終完成黨的歷史使命,具有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的緣起
百年千年為計,是相對于十年百年為計的較短時間而言的,意指悠遠、長久甚至永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永久奮斗、國家長治久安等,就是對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的具體解說。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時間觀的概括和具體解說,具有深刻的理論、歷史和實踐緣由。
首先,我們黨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基礎上的。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共產黨是肩負光榮和神圣使命的黨,最終歷史使命是實現共產主義。從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共產主義,要廢除私有制,發(fā)展生產力,消滅階級對立、階級差別和階級,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在現實中將經歷一個極其艱難而漫長的過程”。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從一成立開始,就把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不是來源于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發(fā)達資本主義,而是來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它更具有恩格斯形容社會主義“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的特征。基于這樣的國情和基礎,我們黨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終極目標,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上看,必須以百年千年為計,進行長期、復雜、艱巨而偉大的斗爭。
其次,我們黨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的確立,是為了避免歷史周期率。歷史周期率是指歷史上農民起義、王朝興亡和政權更迭的一種現象,也叫怪圈。我國歷史上的王朝長的達幾百年,短的只有幾十年甚至10多年?,F代世界政黨連續(xù)執(zhí)政時間更短,持續(xù)執(zhí)政過百年的政黨寥寥無幾,蘇共連續(xù)執(zhí)政74年,連續(xù)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利比亞真正獨立黨也只有110年。這是困擾歷代統(tǒng)治者和當今政治家的疑難癥結,也是我們黨所致力于解決的重大執(zhí)政問題。從毛澤東開始,黨的歷代領導核心都對跳出歷史周期率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深刻的論述和艱辛的實踐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反復強調歷史周期率問題,認真總結和充分吸取歷史經驗尤其是蘇共垮臺、蘇聯(lián)解體的經驗教訓,反復強調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的“趕考”遠未結束、永遠在路上,并從思想建黨、制度治黨和組織強黨等各方面創(chuàng)新性探索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這條成功道路歸根結底,就是要在百年千年為計的時間長河中“確保中國共產黨不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倒”。
最后,我們黨確立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是著眼于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一貫初心和使命。為了實現這個初心和使命,在中華民族進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撓斗爭的基礎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28年艱苦卓絕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才贏得了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國家統(tǒng)一。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把實現初心和使命與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融為一體,領導人民70多年如一日地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早在1960年,毛澤東就指出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經過了好幾百年,我國要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會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按照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總目標而不懈奮斗。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決不能掉以輕心。”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說:“幾十代人,那是多么長??!從孔老夫子到現在也不過七十幾代人。這樣看問題,充分說明了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上的清醒?!笨梢?,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我們黨始終下定決心,不惜用百年千年為計的時間,真可謂是“不破樓蘭終不還”。
二、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的基本意蘊
時間是有限與無限的統(tǒng)一。我們黨確立百年千年為計的時間觀,是總結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主義發(fā)展規(guī)律和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而得出的真理性認識,不是指我們黨所進行的某個具體事件所需要的時間,而是指我們黨所進行的整個偉大事業(yè)所需要的時間,是指我們黨為完成最終歷史使命所需要的時間,包含著黨的奮斗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和新中國歷史三層意蘊。
1.百年千年為計的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從空想社會主義算起,已經有500年歷史了,但從具體實踐算起,即從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社會主義建設算起,才100多年,以我國的實踐計算,才70多年。盡管在我國70多年的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我們創(chuàng)造了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社會長期穩(wěn)定兩大奇跡,用幾十年的時間跑出了資本主義幾百年走過的路。但由于我國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底子薄、人口多,發(fā)展又不平衡,因此我們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還將長期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還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也就是說,需要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計算。可見,對于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回顧過去,是以百年為計,展望未來,還要以千年為計。
2.百年千年為計的黨的奮斗史。歷經百年奮戰(zhàn),我們實現了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迎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成績,令人驕傲。但是,就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而言,就我們黨最終目標而言,這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長、更艱巨、更偉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要乘勢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歷程,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即使實現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黨還要繼續(xù)奮斗,因為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會有新要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會有新目標。誠如鄧小平所說的那樣:“現在要建設社會主義,將來再由社會主義發(fā)展到共產主義。這樣就能把中國人民引導到完全脫離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建設共產主義的幸福生活。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和任務。”也就是說,我們黨的事業(yè)是一個接續(xù)奮斗、永久奮斗的歷史過程,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復興,是歷史與現實、現實與未來的統(tǒng)一,需要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承先啟后、前赴后繼奮斗。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3.百年千年為計的新中國史。新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就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幾十年革命的最偉大果實,是黨領導人民建立的人民政權,以社會主義為根本制度??梢姡轮袊盐覀凕h與人民、與社會主義緊緊連在一起,是我們黨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初心和使命的母體。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黨的執(zhí)政和人民政權,也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不可能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強調黨要長期執(zhí)政,就是指新中國要長治久安;我們強調人民要幸福、民族要復興,就是指新中國要國強民富、國泰民安;我們強調黨要跳出歷史周期率,就是指新中國要天長地久不變色。我國歷史上有多個封建王朝長達幾百年,當今世界上也有好幾個資本主義國家長達幾百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的新中國,無論是從理論指導、歷史付出、制度設計和實踐基礎等各方面看,都具有封建王朝和資本主義國家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一定會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留下經久不息的輝煌篇章。
三、中國共產黨人實現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的基本方略
我們黨強調百年千年為計時間觀,是為了爭取更多時間更好實現初心和使命,不是為了貪圖安逸、頤養(yǎng)天年。在百年千年為計時間長河里,我們黨始終面臨“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始終面臨歷史周期率的考試。為此,為了確保我們黨能有百年千年為計時間實現初心和使命,從黨的自身建設來看,必須進行與社會革命同步的自我革命,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1.在內心深處,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皥远ɡ硐胄拍睿瑘允毓伯a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蔽覀凕h一百年來不斷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理想信念是最根本的依靠和動力源頭,我們靠理想信念鑄就了鋼鐵般的革命意志,凝聚起氣勢磅礴的偉力,開創(chuàng)出光明似錦的中國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中國成就,成就了令人羨慕的中國模式。蘇聯(lián)共產黨偌大一個黨,執(zhí)政70多年后,亡黨亡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丟掉了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我們要避免重蹈蘇共覆轍,走好下一個百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新長征,最根本的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強基固本,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現實目標三者有機統(tǒng)一起來,始終做到不迷失方向、不走錯道路、不放棄目標,始終校準歷史方位,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的堅定源于理論的清醒和思想的成熟。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在新的偉大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牢牢占領科學理論制高點,為占據人類理想制高點和道義制高點夯實思想基礎。
2.在執(zhí)政理念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永遠獲得人民的支持和擁戴。在過去百年歷史中,我們黨之所以能在國內黨派林立中嶄露頭角,能夠挑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并成功走出關鍵幾步,譜寫輝煌的百年史,就是在于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我們黨一切事業(yè)的根本標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我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之所以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就是沒有以人民為中心,沒有把人民當主人,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當主人。蘇聯(lián)共產黨之所以在執(zhí)政70多年后分崩離析,就是因為隨著執(zhí)政時間的延長,逐漸脫離了人民。據蘇聯(lián)解體前蘇聯(lián)社會科學院關于國內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認為蘇共代表全體人民的人數僅占7%。這樣一個心中沒有人民的黨、不代表人民利益的黨,人民又怎么會支持和擁護它呢?又豈能不下臺呢?我們黨是肩負實現共產主義、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型馬克思主義政黨,獲得人民的支持和擁戴,就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法理合法性所在。但是人民過去支持擁護我們不等于現在也支持擁護我們,現在支持擁護我們不等于將來也支持擁護我們。只有永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永遠堅持和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在實踐中讓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建設等各方面不斷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走好百年千年的執(zhí)政道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過去打江山,靠的是人民的支持;今天和今后要守江山,就是要守住民心。
3.在管黨治國上,以制度為本,與時俱進推進管黨治國現代化。理想信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要整體持續(xù)發(fā)揮作用,不僅要靠工作熱情,更要靠制度。只有把黨的宗旨、初心和使命轉化為制度,才能轉化為全黨的行動,才能轉化為國家意志和全國人民行動,黨才能長期執(zhí)政,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鄧小平總結“文化大革命”經驗教訓后深刻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是關系社會主義能否贏得對資本主義的比較優(yōu)勢的關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多次強調過,制度是關系我們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問題,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我們黨百年輝煌史,新中國70多年來世所罕見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與我們黨建立并不斷改革完善黨和國家制度體系分不開。但與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新中國成立時間還比較短,從百年千年為計時間長河看,黨和國家制度還不夠完善、不夠成熟定型。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就黨和國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具體制度建設作出一系列改革和完善,為管黨治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根本保障。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我們一方面要不斷推進黨和國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另一方面要不斷推進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與時俱進實現制度管黨、治國現代化,為我們黨和國家實現百年千年為計的繁榮昌盛而不斷發(fā)揮制度優(yōu)越性。
作者系杭州師范大學紀委書記、研究員
責任編輯:雙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