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潤
摘 ? 要:“批注式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在未經(jīng)教師講讀之前,潛心研讀文本,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它改變了學生一貫依賴教師講解、分析、提問等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閱讀”。有了自主和個性,就有了實現(xiàn)閱讀教學多方對話、有效對話的保障?!霸谘袑W后教的課堂模式下,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批注式閱讀教學”,是建立在學生自主進行“批注式閱讀”基礎上的一種全新閱讀教學模式。
關鍵詞:課堂模式;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批注式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近年來,我們嘗試了在研學后教的課堂模式下,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批注式閱讀教學,在自主閱讀、有效對話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研學后教的課堂模式下,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批注式閱讀教學”出現(xiàn)了以下現(xiàn)象:
1.深入細部不夠:學生的自主批注是一種精讀,要求潛心默想,沉入到字里行間去涵泳,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但在實踐中,學生往往是邊讀邊批注,對某處有所感悟就開始寫,記錄下的是初始粗糙的感受。大多是對句、段的總體、模糊的感受,尤其缺少對詞語的批注。即便是對詞語進行批注,也只是淺層次的,未經(jīng)過多思考與深入理解的。要沉入文本,潛入到語言的深處與細部,就必須通過對詞語蘊含的精細寓意的理解來達到。
2.缺少質疑環(huán)節(jié):缺少質疑,其實是閱讀教學長期以來的一個基本現(xiàn)狀。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掌握著課堂的提問權,學生習慣了答疑。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盡管將“質疑法”作為一種批注方法總結出來,但在實踐中,學生的質疑批注從量上和質上都不理想。調查發(fā)現(xiàn),中高各年段學生在自主批注過程中,僅有50%左右的學生作了質疑批注。其中30%左右還是在課題處完成的,而有一定思維價值的僅占10%左右。這說明學生還不具備質疑的能力,而質疑又是通向深度閱讀、獨立思考的主要途徑。
3.忽略個體差異:在“批注式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自主批注是第一位的,但問題也就出在這里,學生的語感、閱讀能力有強有弱,直接導致批注質量的差異。交流中如果能力低的學生再不主動匯報,教師就無法發(fā)現(xiàn)批注的無效——為批注而批注,僅將文本內容換個說法寫在空白處,未經(jīng)思考,所謂批注只是一種簡單的內容搬家;批注的無用——有的學生批得過于膚淺,進入一種模式,經(jīng)常用簡單的“太美了”“太好了”等毫無意義的感嘆詞來批;批注的錯誤——沒有關照全文,錯誤地解讀文本。對這些能力較低的同學如何在自讀批注和交流環(huán)節(jié)予以關照,達到閱讀批注的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是一個難點。
4.主導作用不力:主要體現(xiàn)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即學生交流批注,教師順學而導上。容易出現(xiàn)被學生牽著走,導致對課文理解的零亂無序和支離破碎;學生間就批注進行平行交流,對重難點的理解各抒己見,沒有交叉深化。
在研學后教的課堂模式下,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批注式閱讀教學如何避免以上現(xiàn)象呢?學生在批注式閱讀過程中勢必產(chǎn)生許多個性化的觀點。這些個性化閱讀的觀點,如何呈現(xiàn)并得到提升呢?
1.交流。學生相互交流的前提就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對課文內容自讀自悟、深切感受的過程。拿什么去與別人交流探討?這就讓學生先把自己的見解及時批注,學生才能在小組中更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學生在小組內充分地發(fā)言,各抒己見,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暢所欲言的機會,都能表達自己讀書的收獲,組長隨時記錄下組員精彩的發(fā)言,在大組進行交流匯報。大家可以就某一文本的內容各抒己見,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在欣賞別人的創(chuàng)意及成果,獲得別人的贊同與理解的同時,也學會欣賞別人。同時也真正學會了分享。教師可有重點地參與“薄弱小組”活動,并相機點撥、調整學生思路,使討論朝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延伸。同時,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在分享過程中普遍性的疑點,進一步挖掘文中有較高思維、情趣等價值的問題,為導評做準備。
2.合作。由于在研學后教的課堂模式下,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批注式閱讀教學增強了學生閱讀的深度,擴大了學生閱讀的廣度,客觀上使學生產(chǎn)生了合作學習的需要。批注式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個體封閉式的自學感悟,而是在進行一種群體性的自主合作學習。學生可根據(jù)自身的需要與同伴交換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別人的見解,吸取他人的觀點,以達到批注的內容更加完善、具體。也可以從他人的表達中發(fā)現(xiàn)獨特之處,使自己的批注更加深入。合作性還體現(xiàn)在大組交流時互相的合作與提升。
“在研學后教的課堂模式下,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葉圣陶語)”。過程則是讓學生在精讀、略讀、瀏覽中,不斷反復親歷閱讀實踐,學習并運用這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方式,來完成從課內到課外的閱讀任務,具有極強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成績與問題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5期.
[2]孫立權.“語文教育民族化”的一個嘗試——批注式閱讀[J].東疆學刊.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