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旭初
教育不能脫離生活
教育不限于在校園里,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能否將它轉(zhuǎn)化為教育內(nèi)容,就看教師是否有關注天地、觀察生活的意識。優(yōu)秀的教師不見得擁有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論、多么高超的教學方法,但總能做到教育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譜寫出令人難忘的教育佳話。
教育不等同于讀書。正如古人所說,受教育者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行路,就是生活,就是接觸身邊的人、事、物。人,包括父母、長輩、老師、朋友;事,包括家庭的事、學校的事、居住地的事、社會上的事;物,包括居住環(huán)境、當?shù)孛麆佟v史遺存、山川風物。這其中不僅有豐富的知識,還有生動的故事。教育離不開這些,語文教育尤其是寫作,更離不開這些。
要了解變化了的學生
凡老師都知道,要上好課,一要備教材,二要備學生。備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教了若干年書,不少老師自以為很了解學生,其實不然。學生在不斷長大,不斷變化;只有適應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有實效。當下的中學生至少出現(xiàn)了以下變化:(1)意識增強,權(quán)利意識覺醒。(2)榜樣變得多元,選擇開始多樣。(3)對父母一代的艱辛缺少體驗。(4)對老師的看法常懷質(zhì)疑。(5)自我表現(xiàn)欲增強,喜歡表達己見??傊?,自尊與脆弱并存,質(zhì)疑與困惑同在。這是時代的烙印,也是歷史的必然。
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新要求:不能用家長制作風壓制學生的合理訴求,不能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框定學生的探索,不能用空洞說教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
對語文老師來說,無論是講解課文還是向?qū)W生提問,也不管是啟發(fā)思考還是組織討論,都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權(quán)利,都要創(chuàng)造寬松與和諧的學習氛圍,都要體現(xiàn)向善崇美的人文胸懷。跟學生多溝通、多互動,隨時肯定學生哪怕是點滴的合理看法,就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做人比名校重要
同處一個辦公室的李東平教授每周總有兩三個下午要接受家長的咨詢。他很認真,很耐心,有時談話要持續(xù)兩個小時,真不容易。昨天我問他,家長經(jīng)常問些什么。他笑著說:“問得最多的,是怎么提高我孩子的分數(shù)。這幾乎成了永恒的話題?!彼€告訴我,不少家長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寄希望于老師能幫他解決問題。
家長們的追求使我想到半個世紀來中國教育的兩個極端:前30年,不太重視知識,讀了幾年書,有個普通工作,就行;近20年,太重視知識,把分數(shù)和上好的大學看得高于一切。這跟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狀況基本同步。家長手里有了點錢,就想提高社會地位;自己無法實現(xiàn),就把希望全壓在孩子身上。大多數(shù)家長都不愿自己的孩子今后只是個普通人。這是很不正常的。其實,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能成為“人上人”的只是極少數(shù)。這反映了整個社會的極度功利化。當人們普遍認識到人品比分數(shù)重要,做人比名校重要,那我們的教育就真正是教育了,整個社會就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