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劉烽
摘要:在工業(yè)革命之后,人類為了追求經濟的發(fā)展和城市化的建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同時在這過程中也造成了環(huán)境大量被污染和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在進行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的同時人們開始追求自然化與綠色化,并提出了海綿城市的理念。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不僅僅促進了我國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同時也在市政道路設計方面影響頗深。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應用探析
引言
在我國城市現(xiàn)代化快速發(fā)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方面。同時,過快的城市化發(fā)展也造成了城市周邊的環(huán)境遭到污染和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破壞。并且城市道路建設能間接的反映一個城市的發(fā)展理念,所以在城市道路設計過程中引用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是我國未來城市市政道路建設的一個必然趨勢。
1 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與市政道路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城市用地面積在不斷地縮小,道路硬化面積在不斷增加,導致路面的透水率較低,市政道路排水壓力增大,尤其是在夏天大暴雨時,道路上積滿雨水,影響城市居民的出行。其次是汽車排出的廢氣、工業(yè)廢物、生活垃圾、農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都會隨著流水一起進入到道路表面,造成道路土壤基本結構破壞。并且我國大部分城市道路排水管道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水資源的儲存量較低,城市容易出現(xiàn)缺水現(xiàn)象。另外一方面,在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噪音污染,地下水緊缺,導致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這在各方面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同時也導致城市生產水平降低,阻礙了我國社會的進步。
2 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2.1改善我國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
國民經濟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也造成生活垃圾的增多,使環(huán)境遭到污染。而在城市道路設計融入海綿城市理念能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改善,這也響應了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政策。既能對城市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同時也能改變城市的精神面貌,促進城市綠色化發(fā)展。
2.2提升市政道路設計效果
設計人員通過對海綿城市理論和實踐的學習,能對市政道路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同時設計人員在海綿城市理念的影響下,會充分考慮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是否會對環(huán)境和水資源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另外一方面,在給城市道路排水系統(tǒng)進行設計過程遵循節(jié)能環(huán)保原則,進行合理設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用水緊張的情況。
3 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
3.1優(yōu)化機動車道路
我國大部分機動車道路使用的材料是非透水性的,因此在下雨天時,雨水不會滲透到地表面,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甚至還可能導致熱島效應。根據海綿城市的設計思路,可以在路面表層選擇滲水性較好的材料,而地基層與中下層選擇防水性較好的材料,這樣做既能夠解決機動車道積水的問題,同時也達到了地下儲存水資源的目的。
3.2優(yōu)化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
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也承擔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大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瀝青與泥土相結合的方式。透水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雖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以更快進行排水,避免雨水積聚,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雨水的儲存利用問題,所以一般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輛兩旁進行綠化種植,通過種植大量的花草樹木,既能夠去凈化道路附近的汽車尾氣,同時還能夠利用植物根系洗吸收大量雨水,達到儲存地下水資源,緩解城市用水短缺目的。
3.3優(yōu)化綠化帶
我國進行傳統(tǒng)市政道路設計中,會出現(xiàn)道路路緣遠高于路面水平,在下雨天時,雨水只能通過道路排水進入雨水管道系統(tǒng),而道路旁邊的綠化帶只能接受附近范圍內的雨水量,達不到道路附近蓄水的作用。所以市政道路設計人員在進行道路設計過程中可以將綠地的平均高度低于路面,讓樹木能夠在下雨時,充分的利用和儲存雨水。同時,綠化帶的樹木也可以選擇凈化和吸收出水能力較強的灌木或地植被,利用綠化帶中的樹木耐灰塵耐輻射的作用,能更好地起到防霧防霾作用。
3.4優(yōu)化附屬設施的設計
在進行附屬設置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在融入海綿城市理念之后,可以使整個市政道路的設計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設計人員要在路緣石進行通透設計,可以在路緣石中設置預留孔,雨水能夠通過預留孔進入到綠化帶,然后通過綠化帶樹木對雨水進行吸收、利用與儲存。同時,設計人員可以將路緣石進行隔離設計,這樣能將雨水隔離,同時還能進行車輛和人流的隔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設計人員在進行路肩邊溝設計時,可以通過對路測地表面進行合理勘測,然后根據實際的道路需求進行設計,既能增加市政道路應對雨水過多的能力,同時也增加城市的水資源儲存量。
3.5優(yōu)化綠化植物配置
在進行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到綠化帶植物的配置情況,一個良好的綠化植物配置情況既能夠凈化道路周圍的汽車尾氣,同時還能增加城市水資源的儲存量。首先,對綠化植物的選擇要考慮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以及城市的降水量,避免綠化植物因為氣候和降水量不足而死亡。其次,要注意綠化植物的搭配。一個城市市政道路的情況能夠反映這個城市的面貌,所以設計人員要重視對綠化帶植物形象的搭配。在滿足城市綠化基本需求的同時,也要提高綠化帶的美觀度。最后綠化帶中的花草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植物的根系都會進行向外拓展,會在各方面降低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植物的根系向外拓展的情況,盡量減少對旁邊周圍道路結構的不利影響。
4 結束語
通過在市政道路設計中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可以對城市道路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包括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的路面材料選擇,路兩旁和路中間的綠化林帶等多個方面,最終提高市政道路設計效果。在市政道路建設完之后,既能夠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保護,同時也增加對水資源的儲存和利用率,在一定程度緩解城市的水資源短缺情況,幫助城市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晨,劉榮強,董鑫,李鵬飛.關于“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1(03):78-79.
[2]齊萱.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運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1,6(02):208-209.
[3]侯劍.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7):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