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霞
摘 ?要:專題復習課是初三數學課的主要課型,在授課過程中適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可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幾何畫板;圓周角定理;第一輪復習
初三數學第一輪復習的主要目標是鞏固基礎、歸納方法和提高能力。而勤于練習是提高數學成績的最重要手段,但多練并非盲目的“題海戰(zhàn)術”,由于初三的時間有限,所以每一個專題的選材、歸納和講解過程都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第一輪復習專題,以“圓周角定理”為例,就如何借助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簡錄
(一) 溫固基礎,圍繞課本定理與推論復習相關知識點
回顧基礎知識是第一輪復習的必備環(huán)節(jié),直接陳述知識點不夠形象生動,收效甚微,有些知識點的梳理借助一些“工具”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前復習:(九年級上冊86頁)
圓周角定理: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圓周角定理推論: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半圓(或直徑)所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圓內接四邊形性質: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
活動1:教師用幾何畫板畫出以下圖形并標記角的度數,拖曳點A并引導學生把圓周角定理改寫成數學語言:∵AB=AB,∠ACB= ? ? ∠AOB。
設計意圖:通過幾何畫板的標記角度和拖曳功能,拖曳點C,讓學生直觀感受同弧所對的圓心角和圓周角之間的關系。
活動2:在ACB上再取一個點D,連接AD、DB,拖曳點C、D,讓學生觀察當∠AOB不變,∠C、∠D的度數是否發(fā)生改變;改變∠AOB的大?。ò?80°的情況),讓學生觀察∠C、∠D的的變化,并引導學生把推論改寫成數學語言:
∵AB=AB ∴∠C=∠D= ? ? ∠AOB;
∵AB為直徑,∴∠C=90°(∵∠C=90°,∴AB為直徑)。
設計意圖:“幾何畫板”動態(tài)演示當∠AOB不變時,改變點C、點D在優(yōu)弧的位置,∠C、∠D度數不發(fā)生改變,讓學生再次直觀感受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活動3:繼續(xù)拖曳點D,使點D落在劣弧AB上,讓學生觀察∠D的變化,找到∠C、∠D之間的關系;拖曳點B,改變∠AOB的大小,讓學生體會∠C、∠D的關系及變化;單擊OA、OB、角標記、文本,選擇“顯示”“隱藏對象”功能,讓學生觀察休會∠C、∠D的位置及數量關系,并得出圓內接四邊形性質。
設計意圖:通過把點D從優(yōu)弧拖曳到劣弧,從一般到特殊的變化的過程中,一、可以強化同弧所對的圓周角、圓心角的定義;二、可以加深圓內接四邊形的定義;三、還可以形象得出圓內接四邊形性質。
(二)問題探究,體驗用相關定理解決與圓周角有關計算問題探求
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記住相關定理和推論,更重要的是通過習題讓學生掌握定理的應用。由于初三的課時十分有限,在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整合教學內容,對知識點進行壓縮和精選,通過變式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來源和思想方法。
例題講解:例1:如圖,⊙O中,弦BC與半徑OA交于點D,連接AB、OC,若∠B=30°(1)求∠AOC的度數(2)若∠A=26°,求∠ADC的度數。
變式1:如圖,⊙O中,弦BC與半徑OA交于點D,連接AB、OC,若∠A=32°,∠ADC=86°,求∠C的度數。
變式2:如圖,⊙O中,弦BC與半徑OA交于點D,連接AB、OC,若∠B=30°,⊙O半徑為2cm,求弦AC的長度。
變式3:如圖,⊙O中,弦BC與半徑OA交于點D,連接AB、OC,若,⊙O半徑為2cm,AC=2cm,求∠B的度數。
變式4:如圖,⊙O中,弦BC與半徑OA交于點D,連接AB、OC,若,⊙O半徑為2cm,∠B=30°,點A為BC中點,求弦BC的長度。
課堂展示:
師:例1第(2)問中,∠ADC是圓心角或圓周角嗎?這個角該如何求?
生1:這個角既不是圓心角,也不是圓周角,結合圖象,∠ADC是△ABD的外角,可以用三角形外角定理求。
師:很好,變式1中∠C的度數也可以用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嗎?
生2:可以,∠ADC也是△OCD的外角,根據題目條件可以先求∠B,然后根據圓周角定理求出∠AOC,最后用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出∠C。
師:變式(2)和變式(3)中,∠B是圓周角,所對的弧是哪一段?可以怎樣作輔助線?
生3:∠B所對的弧是AC,連半徑OA、OC。
師:對!解決圓中線段長度問題時,“連半徑”是最常使用的輔助線作法。變式(4)中多了什么條件?這個條件怎么用?
生4:多了點A為為BC中點,連OA后根據垂徑定理得到OA⊥BC。
師:非常棒!求弦長通??梢杂么箯蕉ɡ斫鉀Q。
設計意圖:例1是圓周角定理和三角形外角定理和垂徑定理的復習和簡單的應用,通過幾何畫板的“隱藏和顯示”功能,隱藏OA、OC、交點D,連接AC,可以輕松地轉換兩個圖形,既可以節(jié)省上課時間,又可以讓學生輕松掌握“連半徑”輔助線的作法,變式2和變式3通過∠AOC的度數和△OAC是等腰三角形這一特性,解決∠B、∠AOC半徑和弦AC之間的關系;變式4在變式2和3的基礎上增加了點A為弧中點這個條件,結合垂徑定理,解決了圓心角、圓周角、弦AC、弦BC和半徑之間的關系。
習題1:(課本89頁第5題)如圖,⊙O中,OA⊥BC,∠AOB=50°。求∠ADC的度數。
變式:如圖,⊙O中,OA⊥BC,∠D=30°,半徑為2。(1)求∠B的度數;(2)求弦BC的長。
習題2:如圖,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都在⊙O上,∠BCD=120°,求∠BOD的度數。
變式:如圖,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都在⊙O上,∠ABC=60°,AB∥CD,求∠BOD的度數。
習題3:如圖,A、B是⊙O上兩點,點C是AB的中點,∠AOB=120°。
(1)求證:四邊形OACB是菱形;(2)延長OA至P使得OA=AP,連接PC,PC= ?3 ,求⊙O的半徑。
課堂展示:
師:習題1,根據OA⊥BC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生5:可以得到OA平分弦BC、平分弧BC。
師:對,求角的度數,選哪個結論更合適?
生6:根據圓周角定理,弧相等可以得到圓心角和圓周角之間的關系,所以我想選擇AB=AC這個結論試試。
師:習題2∠BOD和∠BCD所對的弧是同一條嗎?∠BCD怎樣求?
生7:不是,∠BOD所對的的是劣弧BD,∠BCD所對的的是優(yōu)弧BAD。先根據同弧所對的圓周角是圓心角的一半求∠A,再用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求出∠BCD。
師:很好,習題3用同樣方法求出∠ACB可以解決問題(1)嗎?可以怎樣解決?
生8:不能。根據條件點C是弧AB的中點,連OC,得到∠AOC=∠COB=60°,可以得到△OAC和△OBC是等邊三角形,易證(1)。
師:好!充分并合理利用條件是做幾何題的關鍵,下面就請大家用規(guī)范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解答習題3.
設計意圖:前兩道習題除了繼續(xù)鞏固例1復習的知識點外,還加深了對“同弧或等弧”的理解、復習了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和平行線性質。習題2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的“隱藏”功能,隱藏AB、AD邊,激發(fā)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例2:如圖,AB是⊙O的直徑,點C、D都在⊙O上,若∠ABC=60°,求∠BDC的度數。
變式1:如圖,AB是⊙O的直徑,點C、D都在⊙O上,若∠DCB=120°,求∠CAB的度數。
變式2:如圖,AB是⊙O的直徑,點C、D都在⊙O上,若∠BAC=30°,BD平分∠ABC,(1)求∠DCA的度數;(2)若AC=6,求BD的長度。
變式3:⊙A過點O(0,0),C( 3 ,0),D(0,1),點B是X軸下方⊙A上的一點,連接BO,BD,求∠OBD的度數。
課堂展示:
師:AB是直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生9:根據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可以得出∠ACB=90°。
師:很好,變式3中有直徑嗎?
生10:有,連接DC,圓周角∠DOC是90°,所以DC是直徑。
師:不錯,當圖中出現(xiàn)直徑時,要會找到90°角;反過來見到90°的圓周角,要知道它所對的弦是直徑。下面就就同學們根據我們復習的內容完成下面的練習。
設計意圖:例2主要復習了推論半圓(或直徑)所的圓周角是直角,變式2復習了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變式3通過引入平面直角坐標系復習了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用幾何畫板“迷你坐標系”畫圖,既標準又方便。
(三)深化拓展,領悟數學思想方法和提升思維品質
初三數學復習課的模式基本是以考點為主線,用習題貫穿整個課堂,再加上相關的鞏固練習用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的目的。
課堂習題1:如圖,等邊△ABC中內接于⊙O,P是AB上任一點(點P不與A、B重合)連接AP、BP,過點C作CM∥BP交PA的延長線于點M。(1)求∠APC與∠BPC的度數;(2)求證:△ACM≌△BCP;(3)若PA=2,PB=4,求四邊形PBCM的面積。
課堂習題2:如圖,△ABC內接于⊙O,AB為直徑,∠CBA的平分線交AC于點F,交⊙O于點D,DE⊥AB于點E,且交AC于點P,連接AD。(1)求證:∠DAC=∠DBA;(2)求證:P是線段AF中點;(3)若⊙O半徑為4,AF=6,求tan∠ABF的值。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是一堂復習課的鞏固和升華,設計的問題難度應稍高于例題,同時涉及的知識點也應更全面,這樣才能達到深化拓展的效果,讓學生領悟當中的思想方法和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
二、教學反思
專題復習課是初三課堂比較有效的課堂形式??v觀本節(jié)課,筆者基于基礎與經驗,在課堂中借助了多媒體工具“幾何畫板”,使圖形的生成過程可視化,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以圓周角定理為生長源,在變換生成不同圖形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讓抽象的數學思想變得清晰直觀,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想方法及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實行教學過程可視化,使知識梳理更有效
“幾何畫板”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可視化,例如,在活動1、2、3的過程中,通過簡單的拖曳功能,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更清晰直觀,在反復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直觀并深刻地掌握枯燥的理論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讓概念教學自然地生長和流淌。
(二)實施知識探究延伸化,使思維發(fā)展更優(yōu)化
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后,還要能利用積累的數學活動經驗類比遷移、探究新知,把學過的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提升自身數學素養(yǎng)的效果。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注重生成、理解和應用模型,例如在選取例題與練習的過程中精心篩選,層層深入,借助幾何畫板的隱藏與顯示功能,把相關的題型有效地整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類比、化歸,把方法轉化為思維,滲透到以后的數學學習中。
(三)實現(xiàn)教學技術信息化,使教師實現(xiàn)再成長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探究的主人,教師則是探究的“引路人”,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大膽嘗試新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引導功能,學會使用多媒體,例如幾何畫板等,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業(yè)務水平,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的作用。
三、結語
“成績”對畢業(yè)班的學生來說,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要提高中考成績,就要提高解題能力,而第一輪復習就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專題復習要精心選題,內化解題方法,深化拓展知識點,提煉數學解題思維,力求突出中考疑難問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將信息技術(如幾何畫板等)與內容進行深度整合,還原知識的本源與生長,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最終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目。
參考文獻:
[1] 朱麗華.好題積學,以題促知[J].數學教學通訊(中旬),2020(7)
[2] 喬琦花.運用“幾何畫板”,凸顯數學思想方法教學[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中旬),2020(3)
[3] 王文泉.“三個理解”指導下的“圓周角”教學探討[J]. 數學教學通訊(中旬),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