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華
河南再次因傳統(tǒng)文化“出圈”。
端午假期,河南衛(wèi)視推出《端午奇妙游》,在對總共7個單元內(nèi)容進行投票時,開場舞《洛神水賦》(原名《祈》)以絕對領(lǐng)先優(yōu)勢,成為最受網(wǎng)友喜愛的節(jié)目,《端午奇妙游》因此也繼《唐宮夜宴》之后再次出圈,火爆全網(wǎng)。
《洛神水賦》取材自《洛神賦》,把洛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舞姿,通過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當(dāng)舞者從《洛神賦圖》古畫效果畫面里翩然而出的時候,就制造了先聲奪人的驚艷效果。在短視頻時代,《洛神水賦》是當(dāng)之無愧的精品。來自《新京報》的報道稱,“創(chuàng)作者借用先進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技術(shù)手段,‘復(fù)活了洛神,并在洛神與觀眾之間,建立了有效的銜接,使得久遠的《洛神賦》以及它承載的古典浪漫主義元素,瞬間到達了觀眾的內(nèi)心。這是一次當(dāng)代審美與傳統(tǒng)文化的巧妙結(jié)合,亦是古典美與當(dāng)代性的一次‘美美與共”。 [1]
關(guān)于河南衛(wèi)視一段不到2分鐘的水下中國風(fēng)舞蹈視頻《洛神水賦》,在社交媒體留言中,觀眾的溢美之詞比比皆是?!拔沂且姷缴裣山憬懔藛幔俊本W(wǎng)友評論,河南正開啟“寶藏網(wǎng)紅省”的進擊之路,找到傳統(tǒng)文化“今”起來的有效“打開方式”,并進一步提升形象、凝聚文化吸引力、強化旅游品牌號召力。
《洛神水賦》出圈,不只是一場“視覺奇觀”。根據(jù)河南衛(wèi)視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自播出以來,《端午奇妙游》微博相關(guān)話題閱讀量達到35億,48小時內(nèi)熱搜上榜19次,視頻的播放量也超過1億。
據(jù)主創(chuàng)人員介紹,《洛神水賦》事實上是《唐宮夜宴》前傳,而此后,七夕、中秋、重陽以及2022年“春晚”還將繼續(xù)延續(xù)這一主題,打造更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節(jié)目。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本身美,如何通過年輕的團隊展現(xiàn)美,讓年輕觀眾感受美、自發(fā)贊揚美,最終形成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如何在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老家底上打造吸引現(xiàn)代年輕人的地方文化IP,河南開了一個好頭。
很多人認(rèn)為,晚會就要靠明星帶動,而且還得是流量頂點的明星,這就造成了明星出場費水漲船高的惡性循環(huán)。事實上,制作費用與發(fā)達地區(qū)不能相比的河南“春晚”,同樣制作出了《唐宮夜宴》和《洛神水賦》這樣的爆款產(chǎn)品,也讓晚會制作團隊和衛(wèi)視看到了,在不斥重金聘請大牌拼陣容之外的另一條出路。正如河南衛(wèi)視在其官方微博上寫到的那樣,“我們既要有文化傳承的自覺,更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p>
習(xí)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指出,要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堵迳袼x》較好地踐行了這一重要論述,也為推進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探索了路徑,為大力弘揚黃河文化提供了啟示。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最早的中國”所在地,是“黃河邊上的中國”,也是新時代中國的縮影和代表。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具有厚重的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和黃河文明。中原文化是扎“根”系“魂”的重要文化。
黃河文化的主要文化精神,包括源頭精神——人文化為剛健自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河匯百川的精神——人文化為胸懷坦蕩、兼容并蓄的精神;澤溉萬區(qū)的精神——人文化為無私奉獻精神;奔騰不羈、懷山襄陵的精神——人文化為無畏奮進、萬難不屈的精神。這些自然和人文精神,體現(xiàn)在河南黃河文化的各層面,貫穿于河南黃河文化的全過程。
弘揚黃河文化是實現(xiàn)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黃河文化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而且是中華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河南文化IP開了一個好頭。
《洛神水賦》“爆款”出圈,其熱度直逼十多年前央視“春晚”“爆火”的舞作《千手觀音》。與其說,火出圈的,是《洛神水賦》;倒不如說,火出圈的,是其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
為啥河南臺的節(jié)目拍一次火一次?有人說,這是因為河南本就是文化大省,“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毕忍熨Y源稟賦固然重要,但能讓“挑剔”的網(wǎng)友集體點贊,說到底還是在于匠心與創(chuàng)新。
“洛神一舞”再出圈,傳統(tǒng)文化成“頂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chǔ)、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從對《唐宮夜宴》到《洛神水賦》分析來看,這兩個節(jié)目中所包含的傳統(tǒng)元素其實大家都耳熟能詳。通過對《洛神水賦》的出圈現(xiàn)象點評、挖掘、梳理、鑒賞和體味,從中發(fā)掘更深的文化意義和思想內(nèi)涵,正是本文要努力達成的目標(biāo)。
——題記
一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洛神水賦》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撥裙回轉(zhuǎn),或剛勁有力,或娉婷裊娜,整個舞蹈使寓意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與驚艷眾人的視覺效果高度統(tǒng)一?!拔沂强吹搅松裣蓡帷薄霸谒袇s有飛天的氣勢”……
在我們傳統(tǒng)文化里,洛神其實就是水神,一個水下的神,她很抽象,很唯美,美得靜謐,美得圣潔。在《洛神水賦》中,端午栓絲線祈福的文化習(xí)俗也被巧妙融入。
半年前,河南“春晚”舞蹈《唐宮夜宴》,一改傳統(tǒng)宣講式的說教姿態(tài),突出文化背后的趣味性和美學(xué),VR、AR等技術(shù)手段讓那些古樸的文明穿越了歷史,更穿透了熒幕的隔閡,從而也更拉近了與年輕人的距離。難怪,一經(jīng)播出就好評如潮,無數(shù)“自來水”將這段舞蹈送上了熱搜。
繼春節(jié)晚會、元宵、清明之后,河南衛(wèi)視“厚積薄發(fā)”,《端午奇妙游》再次獲得好評。
如果說河南衛(wèi)視春節(jié)期間的《唐宮夜宴》是被動出圈的話,《洛神水賦》 則是有意地后續(xù)出擊。從故事本身來看,這次的《端午奇妙游》,本身也是打著“唐宮夜宴前傳”的副標(biāo)題,在策劃階段就參考網(wǎng)友意見對節(jié)目進 行了篩選,四位“唐小妹”主角的名字“唐小玉”“唐小彩”“唐小可”和“唐小竹”也是從網(wǎng)友中征集而來的,演員也都是素人。沒有說教,沒有冗長、乏味的刻板操作,有的是有血肉的落點。舞蹈《洛神水賦》它采用的拍攝角度,包括演員的穿著,都更像是敦煌壁畫里“飛天”的景象,展現(xiàn)的是飄逸的感覺。
河南衛(wèi)視能如此巧妙地借助于自己出圈的紅利,持續(xù)打造出令人驚喜的藝術(shù)產(chǎn)品,的確令人刮目相看。河南在傳統(tǒng)文化上的出圈就像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已被推倒,后續(xù)也產(chǎn)生一系列連鎖反應(yīng)。不少游客慕名而來,在河南博物院前大排400余米的長龍,只為一睹《唐宮夜宴》中出現(xiàn)過的鎮(zhèn)館之寶,這正是“春晚”節(jié)目出圈后的積極效果。
《韓非子》載:“上古有湯,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說至圣,然且七十說而不受,身執(zhí)鼎俎為庖宰,昵近習(xí)親,而湯乃僅知其賢而用之。”也就是說,伊尹剛到湯王家里時,在廚房掌勺,先用可口的飯菜抓住了商湯的胃,后用高明的治世之道抓住了商湯的心。
伊尹對湯王說:“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處,火候也掌握得合適,菜才能好吃又有味道。這和修身、齊家、治理國家是一個道理,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拖沓懶散,只有張弛有致,才能把事情辦好?!边@便是伊尹“以鼎調(diào)羹”“調(diào)和五味”的歷史典故,也就是后來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
伊尹的“調(diào)和五味”,對我們傳播傳統(tǒng)文化同樣非常有啟發(fā)。《洛神水賦》之所以能夠引起當(dāng)代青年的共鳴,就是因為洛神的柔美、靈動、輕盈、淡雅,合乎了他們的“口味”。
人人都知道傳統(tǒng)文化是一座“富礦”,但是怎么挖就變成了一件很講究的事情?!芭掠^眾不喜歡”,就是動力。不妨看一組數(shù)據(jù):《洛神水賦》的水下跳舞的舞者,要帶2至10公斤的配重,水下拍攝50秒到1分鐘換氣一次,6個小時水下不脫妝導(dǎo)致舞者毛細血管破裂眼睛發(fā)紅、流鼻血,不到2分鐘的視頻拍攝了3次共花費了26個小時……
記不清誰說的一句話,“真正能使自己強大的不是別人也不是心理醫(yī)生,是自己”,這句話我信。
《洛神水賦》表面上在堅持做文化,實則給尋找文化的民眾提供了窗口。年輕人通過這個窗口,尋求文化歸屬感和民族認(rèn)同感。
屢屢出圈,原因幾何?河南的“流量密碼”究竟是什么?如果說,傳統(tǒng)文化的再造有密碼的話,密碼就藏在《洛神水賦》和《唐宮夜宴》展示出的舞姿、韻律和視覺效果中。我們嘗試著將兩臺舞蹈中的“文化密碼”一一拆解開來,那就是:技術(shù)為先、IP為用、藝術(shù)為體、文化為魂。這個很棒的說法,來自《南方都市報》2021-06-14張晨昊撰寫的一篇深度報道:《唐宮夜宴》姊妹篇出圈,《洛神水賦》為什么能?請允許我引用這篇報道中的部分原文:“河南衛(wèi)視《端午奇妙游》火了,節(jié)目《洛神水賦》像是一捧傳統(tǒng)文化的活水,砯的一聲,在青年網(wǎng)民心中濺起了點點水花。自此,中國又多了一臺國民級舞蹈,像它的前作《唐宮夜宴》,也像年歲更久些的《雀之靈》《千手觀音》。有所不同的是,《唐宮夜宴》和《洛神水賦》離開了楊麗萍、邰麗華等舞蹈家的光環(huán),仍然憑借著寄寓其中的文化精魂而具備相當(dāng)?shù)挠绊懥?、感染力和生命力?/p>
“如果說,傳統(tǒng)文化的再造有密鑰的話,這把鑰匙就藏在《洛神水賦》和《唐宮夜宴》展示出的舞姿、韻律和視覺效果中。嘗試著將兩臺舞蹈中的‘文化密碼一一拆解開來,那就是:技術(shù)為先、IP為用、藝術(shù)為體、文化為魂。
“新技術(shù)環(huán)境下的青年人正在同步推進著彼此依存但互有特色的兩場‘新文化運動:一場以互聯(lián)網(wǎng)‘新文化為主體,二次元、飯圈、共享、網(wǎng)紅、萌等等網(wǎng)絡(luò)文化眾聲喧嘩;一場以‘新文化為旗幟,神話、典籍、詩詞、漢服、禮儀等等傳統(tǒng)文化重綻新芽。
“新技術(shù)是傳統(tǒng)文化再造的驅(qū)動力量,與各色技術(shù)相結(jié)合繼而收獲新生命是傳統(tǒng)文化不可錯失的機遇。不只是河南衛(wèi)視推出的兩臺舞蹈,央視制作的《典籍里的中國》《中國詩詞大會》,共青團和嗶哩嗶哩聯(lián)合發(fā)起的‘中國華服日都是擁抱新技術(shù)的典例,精良的服化道、高水準(zhǔn)的攝影和后期、全媒體的呈現(xiàn)、多平臺的推廣一道構(gòu)筑了‘新傳統(tǒng)文化參與度、收視率和關(guān)注量的神話。長期沉睡的傳統(tǒng)文化能夠享有如此這般的影響力,哪怕在十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并不容易引人注意的是,河南衛(wèi)視的《端午奇妙游》也被冠以《唐宮夜宴前傳》,這直接反映了創(chuàng)作團隊想要打造文化IP的愿望。事實上,傳統(tǒng)文化再造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其本身的龐雜。
“中華五千年文明沉淀下來的文化形式、種類是難以盡數(shù)的,即便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何嘗不讓國人目眩。哪些傳統(tǒng)文化具備再創(chuàng)造的價值?答案是,具有被開發(fā)為IP潛質(zhì)的文化。畫作如《唐宮夜宴圖》、文章如《洛神賦》可以再創(chuàng)造。
“富有生命力的‘新傳統(tǒng)文化必然具有被大眾分享或消費的可能,早在鄧麗君演唱《水調(diào)歌頭》《幾多愁》時,這一原則就已經(jīng)顯出端倪。今天,各地博物館、紀(jì)念館推出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屢出爆款,以‘白蛇‘哪吒‘齊天大圣等為主人公的電影頻上銀幕正是傳統(tǒng)文化IP化的最好體現(xiàn)。
“必須承認(rèn),即便明確了IP化的方向,傳統(tǒng)文化也必須尋找到適合的藝術(shù)形式作為載體,一種傳統(tǒng)文化必然有其特定的表達方式,但‘特定不是一成不變,要是河南衛(wèi)視在《端午奇妙游》上請專人來朗誦《洛神賦》,恐怕不會獲得《洛神水賦》這樣廣泛的影響力。轉(zhuǎn)變并為傳統(tǒng)文化賦予新的藝術(shù)敘事是再造的剛需。
“當(dāng)然,一切對傳統(tǒng)文化的再造都不能背離文化的精魂,所有的創(chuàng)造都要建立在繼承的前提下。‘新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是一種平衡,平衡傳統(tǒng)與時代,平衡歷史與青年,平衡理念與手段。
“相較于時代感極強的‘新傳統(tǒng)文化形式,其背后恒常不變的文化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源。沒有千年不易的中華審美,《洛神水賦》的柔美、靈動、輕盈、淡雅不會引起當(dāng)代青年的共鳴?!盵2]
二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2021年端午節(jié)假期,火爆出圈的除了全國各地的龍舟大賽以外,還有河南衛(wèi)視端午節(jié)特別節(jié)目《端午奇妙游》。一段唯美曼妙的水下舞蹈,重現(xiàn)了“獨占天下八斗才”曹植的名篇——《洛神賦》,驚艷眾人,網(wǎng)友們紛紛驚嘆“如見天神”。不少網(wǎng)友看完,直呼不夠過癮,發(fā)問“河南衛(wèi)視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而@河南衛(wèi)視也發(fā)文回應(yīng),并表示“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讀過這兩句詩的人都知道,這是源自三國時期曹植的《七步詩》。
漢末三國,是一個風(fēng)流人物頻出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演繹空間,而曹操的兒子曹植就是其中之一。被鐘嶸贊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曹植,七步成詩,才思敏捷,天資聰穎,其詩篇堪稱“建安之杰”,其賦作開魏晉抒情賦的先河。
一曲傳世《洛神賦》,傳唱一千七百余年而不衰,賦中“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的女神,千百年來已成文學(xué)畫廊中不朽的人物形象。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之次子,是建安文學(xué)中之佼佼者,他在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不僅超過父兄,也超過建安七子及其他作家,這是大家所公認(rèn)的。謝靈運稱贊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碑?dāng)時有人掐著手指一算說:“八斗哩,剩下的二斗去哪兒啦?”謝靈運眨著眼睛說:“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鐘嶸把曹植比作“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這評價是很高的。劉勰雖然為曹丕抱不平,認(rèn)為“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但他也承認(rèn):“陳思,群才之英也。”曹植的詩賦,慷慨多氣,情思婉轉(zhuǎn),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可稱得上是“建安風(fēng)骨”的代表。是故,鐘嶸稱他的作品“骨氣奇高”。
說曹植不談《洛神賦》固然無味,論漢魏小賦而不及《洛神賦》,也同樣如登泰山而不至極頂?shù)倪z憾。曹植所寫《洛神賦》,金句頻出,比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秀美多姿,為歷代賦家所稱賞。
曹植在《洛神賦序》里這樣介紹:“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p>
小序中交代,這篇賦作于“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為什么要寫這篇賦呢?原因之一,因“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原因之二,因入朝京師洛陽后,在回封地-城途中,經(jīng)過洛水時,正值寒食節(jié)?!叭魡柟沤衽d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大儒邵雍《春游》詩云:“人間佳節(jié)惟寒食,天下名園重洛陽。金谷暖橫宮殿碧,銅駝晴合綺羅光。橋邊楊柳細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墻。白馬蹄輕草如剪,爛游于此十年強?!边@首詩的意思是說:說起各種節(jié)日,還是寒食節(jié)最好,清明時節(jié),草長鶯飛,萬物清明,最適合春游了。若論天下名園,也是洛陽最好。寒食節(jié),過洛水。曹植停車飲馬,漫步之時,恍惚間看到了洛神宓妃,“感宋玉對楚王說神女之事”,因而寫了這篇賦,創(chuàng)作了一個他與洛神之間人神戀愛的浪漫故事。前者主要是指屈原,是為賦作的內(nèi)因 ;后者指戰(zhàn)國時著名美男宋玉《神女賦》之作,是為作賦的觸媒。
《洛神賦》里提到的“洛神”,傳說為古帝伏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為神,所以稱為洛神。說到伏羲,傳說是這樣的:伏羲自幼明敏,觀察事物,眼光獨到,而且他自有抱負,具有圣者德行。一日,他站在這高臺之上,由近及遠,看到洛河清清,奔黃河而去,兩河相交,形成太極圖。伏羲覺得奇妙,又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水紋有數(shù)理之象,河岸阡陌有經(jīng)緯之美,諸物關(guān)聯(lián),竟有邏輯,他忽然靈機一動,畫出了太極圖,構(gòu)演出八卦。后世學(xué)者認(rèn)為,伏羲演八卦代表著華夏民族最早的心靈思維,開啟了先民的思想閘門,繼而產(chǎn)生的《周易》,成為群經(jīng)之首,這是古代河洛先民的杰出貢獻,特別是《周易》中的“自然與人和諧”理念,在今天仍有著積極意義。
話題說回曹植。曹植和屈原雖生異世,兩人在不少方面卻比較相似,比如在“人神戀愛”方面。
曹植創(chuàng)作的《洛神賦》,熔鑄神話題材,通過虛幻的境界,設(shè)置了“相遇”“驚艷”“陳情”“相戀”“分別”“思念”等系列故事情節(jié)。前人常把《洛神賦》與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賦》相提并論。宋玉筆下的巫山神女和曹植作品中的洛水女神,雖然在出身、死因和人神之戀各方面有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神女自由大膽、熱情奔放 ;洛神恪守禮教、舉止端莊。而屈原筆下的“人神戀愛”,則體現(xiàn)了楚地以巫史文化為特征的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
曹植描寫的“人神戀愛”,是對屈原《離騷》的接受和發(fā)展。《洛神賦》是一首以“人神戀愛”悲劇為題材、具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的象征性抒情詩。它的遠源為《國風(fēng)·漢廣》,近源是《九歌·山鬼》。
洛神誕生后,引起文人們競相演繹。舉凡詩詞、文賦、繪畫、書法、雜劇、傳奇都有涉及洛神故事的情節(jié)。在不同的時期,洛神形象以不同的面貌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彼時的社會風(fēng)尚和價值判斷。在洛神故事的演變中,“人神戀愛”的主題是貫穿始終的。
《洛神賦》的巨大藝術(shù)魅力,不僅在于創(chuàng)造了一個“東方維納斯”(美神)形象,更重要的是,它象征并寄托了曹植自己的美好政治理想。這是《洛神賦》的魅力所在。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p>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zhuǎn)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薄捌留枋诊L(fēng),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
“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fù)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p>
曹植《洛神賦》中洛神(宓妃)形象,明眸、皓齒、云髻、修眉、削肩、束腰,總之,一切都美好。你看,他筆下的洛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皎若太陽升朝霞”……“洛神”,身著寬大華麗的衣服,步履輕盈,凌波而行,有著飄逸的神韻。
洛神的華容婀娜,讓曹植廢寢忘食。
面對“姣如朝霞、純潔如芙蓉、風(fēng)華絕代”的“洛神”,愛情來得很突然,那情感真摯、純潔。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以致離別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斷,“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浪漫而苦澀,心神為之不寧,徘徊于洛水之間,不忍離去。曹植的苦澀之情,原因有二:一是人神有別,有情人不能成眷屬;二是“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現(xiàn)實中難以找到,于是,失落。
三
《洛神賦》,可以說達到描寫“女神”的最高境界。兩千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那種令人窒息的美。
重讀曹植的《洛神賦》,我莫名想起《紅樓夢》第四十二回寫寶釵論畫的話:這園子卻是像畫兒一般,“你就照樣兒往紙上一畫,是必不能討好的。這要看紙的地步遠近,該多該少,分主分賓,該添的要添,該減的要減,該藏的要藏,該露的要露?!边@番話不但表現(xiàn)出寶釵博學(xué)多識,還凸顯了她裝愚守拙、富有機心的個性。
《洛神賦》不是言情小說。如果把《洛神賦》當(dāng)成言情小說,境界就太低了。所以,曹植盡管浪漫,不必談人物的生計問題,只需:朝看花開,夕看花落,不過須臾。前生今世,緣起緣滅,不過彈指。看世間浮生眾象,只得一曲《洛神賦》。曹植《洛神賦》的開篇這樣寫道:“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jīng)通谷,陵景山?!?/p>
王國維先生說:“凡一代有一代文學(xué),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睗h代代表文體是賦,而不是史傳散文(《史記》《漢書》)之類,也不是漢樂府。漢賦能區(qū)別于其他文體,建立自己的特質(zhì)。它充分吸收了《楚辭》與戰(zhàn)國縱橫家言語之長,加以改造,使之成為新文體。漢代文化雍容富貴,而擅長鋪陳的賦,無疑與此種文化相稱。
《洛神賦》雖不是小說,但對后世小說的寫法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其所設(shè)立的美女標(biāo)準(zhǔn),塑造人物采用的先總后分原則、仰觀俯察周流回環(huán)的觀照方式,以及其創(chuàng)立的“遇艷”類題材結(jié)構(gòu)模式等,都對后世小說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王安憶講,小說要解決人物的生計問題,就是說,人物要現(xiàn)實地存在,具有毋庸置疑的可信度。馮至先生把“可信度”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在《隴右的邊警與艱難的山川》中這樣寫道:“在杜甫的一生中,759年是他最艱苦的一年,可是他這一年的創(chuàng)作,尤其是‘三吏‘三別,以及在隴右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詩,卻達到最高的成就。這年他48歲。”公元759年初冬,那時是十月月份,杜甫從秦州赴同谷,又于十二月起程入蜀兩段路程,杜甫沿途寫下二十四首紀(jì)行詩,其中有云:“磎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青陽峽》)、“白馬為鐵驪,小兒成老翁”(《泥功山》)、“終身歷艱險,恐懼從此數(shù)”(《龍門閣》)……夾敘夾議間,歷史畫面如臨紙上。
古代小說,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經(jīng)史等強勢文體以自高,并在小說中談文論藝,以示博學(xué),提高小說的品位,因此,小說中蘊藏著豐沛的文論資源,值得挖掘和利用。
馮夢龍在《警世通言敘》中說,小說中的“事”真假不重要,關(guān)鍵在于“理”是否“真”?!秲号⑿蹅鳌返谑兀骸斑@稗官野史雖說是個頑意兒,其為法則,則與文章家一也;必先分出個正傳、附傳,主位、賓位,伏筆、應(yīng)筆,虛寫、實寫,然后才得有個間架結(jié)構(gòu)。”這乃作者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之談。比如《紅樓夢》作者想脫去“傷時罵世”“干涉朝廷”的罪名,免遭文字之禍,稱小說“無朝代年紀(jì)可考”,不得已,才想出這樣的名目。第十三回秦可卿的喪榜上書有“奉天永建太平之國”、第十四回出殯的銘旌上也大書“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等字樣。表面上仿佛都是歌頌升平,放在具體事件、環(huán)境中,恰恰又成了絕妙的嘲諷?!都t樓夢》第四十八回寫香菱學(xué)詩,黛玉稱自己喜歡山水詩人,主張寫詩不必有太多的束縛,立意最為要緊,若“意趣真”,平仄可以不拘,詞句不必修飾。她的文學(xué)主張與寶玉相似,寶玉創(chuàng)作《芙蓉女兒誄》,“隨意所之,信筆而去,喜則以文為戲,悲則以言志痛,辭達意盡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間哉?!?/p>
《紅樓夢》雖為小說,但文備眾體,詩詞曲賦對聯(lián)不僅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其最精華的部分。正如脂批所言,“雪芹撰此書,中亦為傳詩之意?!薄都t樓夢》第七十八回中《芙蓉女兒誄》一文繼承了楚辭《二湘》和曹植《洛神賦》“人神戀愛”模式的祭歌傳統(tǒng),實現(xiàn)了由凡人相戀向人神之戀的轉(zhuǎn)化,其人神相戀悲劇所表現(xiàn)的是整個現(xiàn)實社會的悲劇,無論是從模式結(jié)構(gòu)看還是從意蘊內(nèi)涵上看,誄文都是對《楚辭》和《洛神賦》的拓展和超越。
我們看一下《芙蓉女兒誄》原文:“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jǐn)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
“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六載。其先之鄉(xiāng)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zhì)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娣悉慕媖嫻,嫗媼咸仰惠德。
“孰料鳩鴆惡其高,鷹鷙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蘭竟被芟鉏!花原自怯,豈奈狂飆;柳本多愁,何禁驟雨!偶遭蠱蠆之讒,遂抱膏肓之疚。故爾櫻唇紅褪,韻吐呻吟;杏臉香枯,色陳顑頷。諑謠謑詬,出自屏幃;荊棘蓬榛,蔓延戶牖。豈招尤則替,實攘詬而終。既忳幽沉于不盡,復(fù)含罔屈于無窮。高標(biāo)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于羽野。自蓄辛酸,誰憐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難尋。洲迷聚窟,何來卻死之香?海失靈槎,不獲回生之藥。
“眉黛煙青,昨猶我畫;指環(huán)玉冷,今倩誰溫?鼎爐之剩藥猶存,襟淚之余痕尚漬。鏡分鸞別,愁開麝月之奩;梳化龍飛,哀折檀云之齒。委金鈿于草莽,拾翠盒于塵埃。樓空鳷鵲,徒懸七夕之針;帶斷鴛鴦,誰續(xù)五絲之縷?
“況乃金天屬節(jié),白帝司時,孤衾有夢,空室無人。桐階月暗,芳魂與倩影同銷;蓉帳香殘,嬌喘共細言皆絕。連天衰草,豈獨蒹葭;匝地悲聲,無非蟋蟀。露階晚砌,穿簾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芳名未泯,檐前鸚鵡猶呼;艷質(zhì)將亡,檻外海棠預(yù)萎。捉迷屏后,蓮瓣無聲;斗草庭前,蘭芳枉待。拋殘繡線,銀箋彩縷誰裁?褶斷冰絲,金斗御香未熨。
“昨承嚴(yán)命,既趨車而遠陟芳園;今犯慈威,復(fù)拄杖而近拋孤柩。及聞蕙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zāi),愧迨同灰之誚。
“爾乃西風(fēng)古寺,淹滯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颯颯,蓬艾蕭蕭。隔霧壙以啼猿,繞煙塍而泣鬼。自為紅綃帳里,公子情深;始信黃土隴中,女兒命??!汝南淚血,斑斑灑向西風(fēng);梓澤馀衷,默默訴憑冷月。嗚呼!固鬼蜮之為災(zāi),豈神靈而亦妒?箝诐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在卿之塵緣雖淺,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諄諄之問。
“始知上帝垂旌,花宮待詔,生儕蘭蕙,死轄芙蓉。聽小婢之言,似涉無稽;據(jù)濁玉之思,則深為有據(jù)。何也:昔葉法善攝魂以撰碑,李長吉被詔而為記,事雖殊其理則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茍非其人,惡乃濫乎其位?始信上帝委托權(quán)衡,可謂至洽至協(xié),庶不負其所秉賦也。因希其不昧之靈,或陟降于茲,特不揣鄙俗之詞,有污慧聽。乃歌而招之曰:
“天何如是之蒼蒼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駕瑤象以降乎泉壤耶?望傘蓋之陸離兮,抑箕尾之光耶?列羽葆而為前導(dǎo)兮,衛(wèi)危虛于傍耶?驅(qū)豐隆以為庇從兮,望舒月以臨耶?聽車軌而伊軋兮,御鸞鹥以征耶?聞馥郁而薆然兮,紉蘅杜以為纕耶?炫裙裾之爍爍兮,鏤明月以為珰耶?借葳蕤而成壇畤兮,檠蓮焰以燭蘭膏耶?文瓠瓟以為觶斝兮,漉醽醁以浮桂醑耶?瞻云氣而凝盼兮,仿佛有所覘耶?俯窈窕而屬耳兮,恍惚有所聞耶?期汗漫而無夭閼兮,忍捐棄予于塵埃耶?倩風(fēng)廉之為余驅(qū)車兮,冀聯(lián)轡而攜歸耶?余中心為之慨然兮,徒噭噭而何為耶?卿偃然而長寢兮,豈天運之變于斯耶?既窀穸且安穩(wěn)兮,反其真而又奚化耶?余猶桎梏而懸附兮,靈格余以嗟來耶?來兮止兮,卿其來耶?
“若夫鴻蒙而居,寂靜以處,雖臨于茲,余亦莫睹。搴煙蘿而為步障,列蒼蒲而森行伍。警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素女約于桂巖,宓妃迎于蘭渚。弄玉吹笙,寒簧擊敔。征嵩岳之妃,啟驪山之姥。龜呈洛浦之靈,獸作咸池之舞。潛赤水兮龍吟,集珠林兮鳳翥。爰格爰誠,匪簠匪莒。發(fā)軔乎霞城,還旌乎玄圃。既顯微而若通,復(fù)氤氳而倏阻。離合兮煙云,空蒙兮霧雨。塵霾斂兮星高,溪山麗兮月午。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歔悵望,泣涕彷徨。人語兮寂歷,天籟兮篔筜。鳥驚散而飛,魚唼喋以響。志哀兮是禱,成禮兮期祥。嗚呼哀哉!尚饗!”[3]
《紅樓夢》第四十三回,賈府為鳳姐慶壽,眾人吃酒看戲,寶玉卻偷溜出城,祭祀因他投井而死的金釧兒。荒野郊外,人煙稀少,買不到香,只好用荷包里的香料代替。爐炭也沒有,便再走了二里路到水仙庵借了一個香爐,撿了一處干凈地,焚香含淚施禮。寶玉自認(rèn)為雖有不恭,然而內(nèi)心還是歡喜的,因為了結(jié)了一樁心事——追悼故人,也表愧疚之情。緊接著第四十四回,黛玉看戲時,評價《荊釵記·男祭》一出對寶釵說道:“這王十朋也不通得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作什么!俗話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了,也就盡情了?!眲偱艹龀怯执颐s回來參加宴會的寶玉聽到了這句話,必定醍醐灌頂,原來剛剛往城外跑的那幾里路是可以免了的。此后寶玉的祭祀行動更以黛玉的理念為指南——不拘泥于禮法,隨時隨地,盡情足矣。日后寶玉在屋里案上設(shè)一爐,不論日期,時常焚香。每次焚香,便是他在追思故人了。但他對晴雯祭祀是個例外,也最為特別。
晴雯死后寶玉痛苦不堪。寶玉在他爸爸面前寫完《姽婳詞》以后,對晴雯的思念不可抑制地涌上心頭,但他不敢聲張,甚至不能讓襲人知道,“眾人皆無別話,獨有寶玉一心凄楚,回至園中,猛看見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說晴雯做了芙蓉之神(《芙蓉女兒誄》是從一個小丫頭的謊言開始的,晴雯死后也并沒有成為掌管芙蓉的花神,一切都只是賈寶玉的一廂情愿罷了。晴雯并不是花神,她也代表不了芙蓉花,因為《紅樓夢》里,曹雪芹先生心目中的芙蓉只有林黛玉一人,書中第三十六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是林黛玉擲出了芙蓉花的簽字,寶玉說除了她別人不配做芙蓉。《芙蓉女兒誄》,有紅學(xué)家認(rèn)為明祭晴雯,實祭黛玉),不覺又喜歡起來?!薄澳丝粗饺剜祰@了一會。忽又想起死后并未至靈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之前一祭,豈不盡了禮同,比俗人去靈前祭吊又更覺別致?!?/p>
晴雯是大觀園中個性極其鮮明、最具反抗性格的一位女子。她的美麗動人、聰明伶俐、高潔自尊的品性,堅貞不屈的反抗斗爭性格,還有她的“爆炭似的脾氣”、她的尖酸刻薄……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共同構(gòu)成了她人性內(nèi)涵的豐富性和復(fù)雜性。在面對不公正的待遇時,她表現(xiàn)出了其他女子——甚至是須眉男兒也很難展露的剛烈與決絕。她總是想以一個真正的“人”的身份出現(xiàn),要獲得別人對她的認(rèn)同,渴望時刻能有一種“我是人”的生命歸屬感,向往這種美好的人生,當(dāng)然,最終,在現(xiàn)實面前,她被剝奪了生和愛的權(quán)利。
寶玉對晴雯的祭奠,飽含了無限深情。他想起丫鬟說“晴雯做了芙蓉之神”,便決定在芙蓉花前祭祀。祭奠之物不在于貴賤,全在于心之誠敬,故他將與晴雯相與共處五年八個月的點滴,晴雯的身世遭遇、慘死經(jīng)過……信筆寫成誄文挽詞一篇,并用晴雯素日喜的冰鮫縠一幅楷字寫成,名曰《芙蓉女兒誄》,又備了四樣晴雯所喜之物,將誄文掛在芙蓉枝上,然后泣涕念之……
寶玉自稱怡紅院混跡于濁世的“濁玉”,他一直認(rèn)為所有的女孩子的生命都是干凈的,自己卻掉在一個骯臟的世界里。面對一片芙蓉花,寶玉獨自面對活著的悲哀,他在那里自言自語,說,我們有緣塵世中相遇,卻成為了彼此生命中匆匆的過客??墒窃谖倚闹型qv了太多的美好,無限的懷戀,刻骨的思念豈有終了。內(nèi)心蓄積的太多情意,忍不住就想對你傾訴:想當(dāng)初你活著的時候,黃金美玉怎么好意思和你比。你的心地,晶冰白雪難以比喻其純潔;你的神智,明星朗日難以比喻其光華;你的容貌,春花秋月難以比喻其嬌美。姊妹們都愛慕你的嫻雅,婆媽們都敬仰你的賢惠。
“竊思女兒自臨人世,迄今凡十有六載?!ㄔ郧樱M奈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驟雨!偶遭蠱蠆之讒,遂抱膏肓之疾?!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與人交往總是要受傷害。有人說跟別人打交道其實就是受傷害的一個過程,仔細想一想,不無道理。不管你的人際關(guān)系處得怎么樣,總免不了別人對你的傷害。原因是:一.利益為先。有的人,活著就是為了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甚至?xí)顺踔浴]有平白無故的交往,更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利益。有時候,有的人會為了得到利益而失去本性,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受到傷害也是不可避免的。二.遇到特別難纏的主,就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你沒有辦法提前知道對方怎么想,所以在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而這些矛盾很有可能會成為你們繼續(xù)交往下去的障礙,比如說會出現(xiàn)一些小摩擦。三.兩敗俱傷,得不償失。當(dāng)兩個人都不愿意放手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這個結(jié)果。因為對方內(nèi)心想的是什么,可能每個人也都清楚。所以,當(dāng)情況發(fā)生意外的時候,沒有人不會主動地為自己爭取。當(dāng)任何一個人都不愿意“退一步海闊天空”時,就很有可能導(dǎo)致雙方什么都得不到。四.有的人情緒敏感,特別容易激動,聽風(fēng)就是雨,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特別是,當(dāng)出現(xiàn)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自己就會想得特別多,心里特別亂,直到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當(dāng)再有人跟你交往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話,可能惹得你發(fā)怒。五.選擇障礙,困難重重。當(dāng)恐懼和利益計算讓一個人失去了分析的能力,就會出現(xiàn)這種選擇障礙。其實他還是為了想獲取更多的利益。所以,當(dāng)他跟對方在一起時,會特別在意對方的每一個行為,甚至每個眼神??此颇闶菫榱吮Wo自己,其實是在折磨自己。
如果,我說一些“心靈雞湯”的話,那大概意思就是說:人生就像湍急的河流一樣,有跌宕有平緩,不管是蜿蜒起伏,還是飛流直下,或是困臥湖潭,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本性是不能改變的。人生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目標(biāo)永遠是前面。從沒有人能一帆風(fēng)順,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坎坷波折,大喜或者大悲。喜之,可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悲之,也不必“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記得有一句話:“過分地追求完美,世間的種種終必成空。”每一件事不能完全盡如人意,更多的時候不能以自己為中心。每一顆流星的劃落,都是上天的眼淚兒,瞬間的劃落,然后消失在天空的盡頭。是完美也是缺憾。此時,我讀懂了:最美的東西也許不僅僅因為它的美,還因為它的短暫與唯一。有時缺憾也是一種美,就如斷臂維納斯?!按河邪倩ǎ锿?,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jié)。”簡單單純的生活,可以像一滴水,讓人心醉。每個人手上都抓著這樣一“把”讓人覺得幸福的事兒,我們不斷地把它往懷里揣,將它珍藏。結(jié)果,衣服破了一個洞,幸福全丟了。憂傷被刻上眼角,悲傷便不能平靜純白。所以,幸福的事兒,不能追求太多,而往往一件很小的事兒,便足以讓我們歡呼雀躍。如此,便是讀懂了“知足者常樂”。人活在這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我們不知足,我想我們這一生也只能活在惆悵之中了。泰戈爾說,“生如春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別讓過分追求完美的心,占據(jù)我們的幸福。世間圣賢皆寂寞,自古才子難為用。古來圣賢,肯定寂寞孤獨。問題的關(guān)鍵是,一些自信者把自己當(dāng)圣賢。沒有人因為重視養(yǎng)生而傾家蕩產(chǎn),卻有太多的人因為失去健康才人財兩空的。古人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不是嘴上念念就可以的,你必須真正參悟透徹才行,那就是大徹大悟,那就是永生的實現(xiàn)。人命危脆,誰也不確定明天會發(fā)生什么,要修行、參悟。陷在世俗的煩惱瑣事中,陷在情愛的無謂糾纏里,那就是沒有休止的輪回苦海。古人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聽聞道法的機緣,不是每生每世都有的。了斷生死只在不惑,不惑的要義就在于不被各種復(fù)雜關(guān)系迷惑,不被復(fù)雜關(guān)系迷惑的要義就在“參悟”這一念的玄機。那么這個玄機是什么?莫說,莫說,天下本無事。不如閉上眼,深吸一口氣,感覺風(fēng)的溫柔。請認(rèn)真去詮釋那不完美的瞬間,一切將會煥發(fā)幸福的色彩!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脫俗的清幽與恬靜,那“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則是另類的清新幽靜;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是對錢財?shù)膮⑼概c領(lǐng)悟,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則是人生的積極與樂觀。且歌且飲,何等快活。
問題在于,“心靈雞湯”的話往往說給他人聽,自己未必能做到。道理人人會講,遇到事,不少人還是放不下個人利益。于是,清純的晴雯妹妹遭遇了:惡鳥仇恨高翔,雄鷹反遭到網(wǎng)獲;臭草妒忌芬芳,香蘭竟然被人剪除?;▋涸瓉砭颓尤酰趺茨軐Ω犊耧L(fēng)?柳枝本來就多愁,如何禁得起暴雨?遭受如此惡毒的誹謗,你患上了不治之癥。你哪里是自招罪愆而喪生,實在乃蒙受垢辱而致死。你既懷著不盡的憂忿,又含著無窮的冤屈。
你眉毛上黛色如青煙縹緲,昨天還是我親手描畫;你手上的指環(huán)已玉質(zhì)冰涼,如今又有誰把它焐暖?爐罐里的藥渣依然留存,衣襟上的淚痕至今未干。鏡已破碎,鸞鳥失偶,我哀傷不已。
現(xiàn)在正是秋天,五行屬金,是白帝掌管的季節(jié)。孤單的被褥中雖然有夢,空寂的房子里已經(jīng)無人。種著梧桐樹的臺階前,月光暗了,你的芳魂與美麗的倩影一同消逝。繡著芙蓉花的紗帳里,香氣已經(jīng)消散。你嬌嗔的喘息和柔聲的話語也都滅絕。一望無際的衰草,又何止蘆葦蒼茫。我就將無邊的情寄托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幻影中吧!遍地凄涼的聲音,無非是蟋蟀悲嗚;夜中的露水悄悄地漫過長滿苔痕的石階,搗衣的寒砧聲已穿不過簾幕;秋雨越過長滿薜荔的墻垣,斷斷續(xù)續(xù)聽到隔院傳來哀怨的笛聲。屋檐下那只鸚鵡還在咿呀學(xué)語,喊著你的芳名。你的生命行將結(jié)束,檻外的那棵海棠預(yù)先枯萎。我們嬉戲的那些時光,穿過記憶的長廊,清晰如昨。過去,你躲在屏風(fēng)后捉迷藏,現(xiàn)在,聽不到你的腳步聲了。斗過草的庭院前,你如蘭花般的笑靨還會重現(xiàn)嗎?那些刺繡的絨線早已丟棄,還有誰來裁紙樣、定顏色?潔白的絹已經(jīng)斷裂,再無人去燒熨斗、燃香料了!
活著時,你既與蘭蕙為伴;死了后,就請你當(dāng)芙蓉主人。上天傳下旨意,封你為花宮待詔。起初聽說以為只是小婢戲言,實屬無稽之談。然我仔細想來,覺得這樣的說辭有依有據(jù)。為何呢?李長吉將死時,一個穿紅衣、騎赤虬、手持詔書的人,從天上來,告知天帝建成了白玉樓,要召他去作文記述其事。這雖然是不一樣的事,但其中的道理是相同的。所以說什么事物都要找到能夠與它相配的人,不可濫竽充數(shù)。我始終相信天帝委任、權(quán)衡,合情合理,不會埋沒每個人的天賦,芙蓉花神非你莫屬??!希望你不滅的靈魂能降臨到這里。我不想再用鄙俗的語言,污濁你聰慧的傾聽。
就讓我來為你歌一曲,迎接你的來臨吧:天空為什么這樣蒼蒼?。∈悄泷{著玉龍在天庭遨游嗎?大地為什么這樣茫茫?。∈悄愠酥笱赖能嚱蹬R九泉之下嗎?……白白地哀嘆悲號有什么用呢?你靜靜地長眠不醒了??!難道說天道變幻就是這樣的嗎?既然墓穴如此安穩(wěn),你死后又何必要化仙而去呢?我至今還深受桎梏而成為這世上的累贅??!你的神靈能有所感應(yīng)而到我這里來嗎?來呀,來了就別再去了?。∧氵€是到這兒來吧!……人們呵,早已進入夢鄉(xiāng);竹林呵,奏起天然樂章。只見那受驚的鳥兒四處飛散,只聽得水面上魚兒喋喋作響。我寫下內(nèi)心的悲哀呵,作為祈禱,舉行這祭奠儀式,期望吉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匆匆來匆匆去。花開花落,物是人非。晴雯死時是十六歲。這個祭文,有著他們之間最親密的回憶,也是一曲真正的青春挽歌。
在寶玉看來,晴雯就是他的“女神”。
“女神”意象成為中國文學(xué)中較早出現(xiàn)、并傳述不絕的女性形象?!峨x騷》《九歌》《河伯》《云中君》《東君》《大司命》《少司命》中描寫的“女神”,浸透著迷茫、感傷、孤獨等情緒,而這些,也是詩人屈原的情感底色。從中可以看出,屈原只是沉浸在短暫、虛幻的愛情體驗中,而無法獲得實體性的接觸。這種愛情的悲劇體驗,實際是屈原人生挫折和壓抑的投影。屈原對愛情的追求不在于愛情本身,而在于情感的安慰作用,于是“人神戀愛”成為情感的載體,成為個體情緒的寄托或發(fā)泄方式。
我們看,《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小丫頭靈機一動,無中生有編排出了晴雯臨終遺言,“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敕命我去司主?!鼻琏椤败饺鼗ㄉ瘛边@個情節(jié),應(yīng)該是受了屈原《離騷》的影響?!都t樓夢》整部書自開篇女媧補天、絳珠下世始,再至第五回寶玉夢游太虛幻境,都可見仙幻神話于人間之“統(tǒng)攝”;晴雯之為天上花神之下界,自必順理成章,納入此一仙幻神話“統(tǒng)系”。《離騷》“由人世而天上”結(jié)構(gòu),對于后世浪漫主義文學(xué)影響深遠。白居易《長恨歌》自開篇“漢皇重色思傾國”至“魂魄不曾來入夢”,乃唐明皇楊貴妃人間故事;自“臨邛道士鴻都客”至“此恨綿綿無絕期”,則成了二人天上故事。
屈原筆下的“女神”“香草”意象,在“人神戀愛”的抒寫中,包含了宗教意味。《離騷》中的幾位女神,屈原也通過她們,寄予了孤獨無奈的情感意緒。
屈原之愛“香草”,正像魯迅之愛蘭花——先生一生養(yǎng)蘭,據(jù)說,這恐怕與紹興人愛蘭的風(fēng)氣相關(guān)。除此而外,屈原筆下的“香草”,還具有宗教或巫術(shù)的意義,它不僅是人神相戀時愛情的信物,更是凝結(jié)著愛和美、具體和抽象的象征。我們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九歌》《離騷》中的“人神戀愛”,蘊涵著相對穩(wěn)定的情節(jié)模式,即以熱烈的追求始,以哀婉的失落終。曹植在《洛神賦》中也繼承這一情節(jié)模式。你看,曹植眼前這位美貌的女神,“儀靜體閑”,他一看就心動了,于是“解玉佩以贈之”;而女神呢,則心有靈犀,“抗瓊珶以和予兮 ”,也舉起自己的佩玉相贈。
以佩傳情,贈玉為信,這個傳統(tǒng)盛行于《詩經(jīng)》時代,“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等等描寫,不勝枚舉。
《洛神賦》之后,洛神,成了中國古代文學(xué)與繪畫創(chuàng)作反復(fù)表現(xiàn)的對象。洛神,多存在于男性作者創(chuàng)作的文圖文本中,且多顯現(xiàn)于男人的夢境或如夢的幻想之中,反映了男人潛意識中諸多自性化信息。其精神內(nèi)涵不僅源自個體潛意識,也散發(fā)著集體無意識的光芒?;脡糁械穆迳瘢w現(xiàn)了集體無意識中男人對美人的幻想與欲望,暴露了洛神“原型”的初始樣式。
那么,洛神究竟有沒有“原型”?如果有,“原型”是誰?李商隱詩中有云:“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dāng)時賦《洛神》?!痹娭械穆迳瘢傅木褪钦珏担╢ú)。曹操將曹植一見鐘情的甄宓,嫁給了曹丕。可甄宓愛的卻是曹植。這段緋聞越傳越廣,以至于,人們“寧可信其有”,大約生活太枯燥了,需要加一點“緋聞”,權(quán)當(dāng)調(diào)味品好了。也有人說,曹植的傳世情書《洛神賦》就是寫給甄宓的,甄宓就是洛神。曹植和曹丕的關(guān)系,也因為這個女子而失和。
《洛神賦》,由于和曹植的私生活扯上了某種神秘的聯(lián)系,從而逗發(fā)了人們的好奇心。不禁要問:甄宓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女子,竟然生出這么多的事端。
甄妃原本是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十幾歲就嫁給了袁熙。在一次戰(zhàn)斗中,曹操打敗袁紹,曹丕闖入鄴城(今河北臨漳)袁氏宅邸,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甄氏(甄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曹丕二話不說,直接將甄宓納入房中。到許昌之后,曹植見了甄宓,同樣心生愛慕。
身為袁熙的妻子,曹丕第一次見甄宓時,就知道她已有身孕。甄宓生下的孩子,就是后來登上帝位的魏明帝(曹睿)。不用說,曹睿應(yīng)該是袁熙的兒子,反正不是曹丕的親生子。這個秘密,曹丕是知道的,所以,他堅決不讓曹睿繼承曹家的家業(yè)——曹睿是袁熙的兒子,流淌的可是袁氏家族的血脈。他害怕曹植的《感-賦》,怕被有心人讀出端倪,遂下詔改為《洛神賦》。
這便是《洛神賦》的由來。
為了不讓曹睿登基,曹丕拼命地生兒子。無奈,天意弄人,越想阻止的事情,越事與愿違。一心想成的,反而成不了;堅決不想成的,往往成了。曹丕一生,除了曹睿之外,共生了八個兒子。可是,這八個兒子里,有三個早夭,剩下的個個身體羸弱。除曹霖外,沒有一個活過二十歲的。但曹霖與曹睿至少相差了十五歲以上。一直到臨死時,曹丕都盼望著曹霖能夠快快長大??上觳凰烊嗽福茨艿鹊讲芰亻L大,就撒手人寰了。最后選無可選,只好讓曹睿登基。
有人認(rèn)為,所謂的“洛神”是現(xiàn)實存在的,那就是曹植的嫂嫂甄氏。關(guān)于曹植與甄宓的這段緋聞,已經(jīng)傳說了一千多年了,難怪《洛神賦》始終有“感甄”一說。當(dāng)然,也始終有另外一種聲音,說所謂的“洛神”并不是甄氏,理由如下:首先,即使曹植愛上他的嫂嫂,他也沒有那么大的膽量寫《感甄賦》。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為政治的斗爭,本來就很緊張,曹植寫《感甄賦》,豈不是色膽包天,不怕掉腦袋了嗎?其次,“14歲的曹植不大可能愛上一個已經(jīng)24歲的已婚女子”。
《洛神賦》:曹植的傳世情書是寫給她的嗎?這是《光明日報》一篇文章的標(biāo)題。文中說:“甄宓就是洛神嗎? 解題的關(guān)鍵,正是‘甄宓這個名字。其實在各類正史之中,我們只能知道此女叫甄妃或甄氏、甄夫人、甄皇后、文昭皇后,有姓無名。愛玩游戲的人都知道,三國殺、王者榮耀這些涉及三國人物的游戲里,都叫她‘甄姬,姬是古代對婦女的一種稱呼,相當(dāng)于‘甄女士。這也從側(cè)面證明了我們并不知道甄氏的全名。
“而后人開始叫她‘甄宓(下文統(tǒng)一以此稱呼),完全緣起于曹植的代表作,這個作品,就像是曹植與甄宓緋聞的潘多拉魔盒?!皇恰镀卟皆姟?,是《洛神賦》。
“《洛神賦》是因甄宓而作嗎?在各種正史記載中,曹植與甄妃并沒有什么正面接觸。
“最先傳緋聞的人是唐代一個叫李善的注書人,他在科舉必備參考書《邵明文選》里注了這樣一段話:魏東阿王(曹植)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縷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度轅,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席,歡情交集,豈常辭能具。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發(fā),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訖,遂不復(fù)見所在。遣人獻珠于王,王答以玉珮。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后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這一段信息量很大,演繹的部分居多,可以看出,《大軍師司馬懿》中曹植與甄宓的故事基本上以此段為藍本。但這段文字仍然有一兩點可信之處。
“可信之一,甄宓是因郭氏而死,而非曹植。據(jù)陳壽 《三國志》 記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即位為文帝,日益寵愛助他謀取大位的郭氏,甄氏時出怨言,帝大怒,(黃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賜死,葬于鄴,隨后,曹丕立郭氏為皇后?!?/p>
“歷史的層積總會讓一些故事變得更清晰或更模糊。
“在曹丕與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奪嫡故事下、在曹丕與甄氏的感情恩怨中、在曹植《洛神賦》的文采與遐思里,曹植與甄氏這兩個強權(quán)下的弱勢人物,被人們捏合在一起,生發(fā)演繹出了許多故事。
“甄氏被后人賜予了‘甄宓這個名字,她走進了唐人的小說、元人的雜劇、梅蘭芳的京劇以及你正在追的影視劇。一部分人覺得這純屬緋聞,另一部分則恨不得唱出‘因為愛情。
“《洛神賦》是源于愛情的遐想,還是出自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幾番玩味之中,好像可以看到曹植在三國魏晉那個群雄紛爭的時代,用自己的才思,在劍拔弩張之中辟出一道幽光,幽光里透著絢麗的柔情。
“《洛神賦》究竟是不是為甄氏所做的呢?大概只有作者知道。我們似乎更適合感嘆一句,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其實,深挖歷史,比看影視劇有意思多了?!盵4]
《洛神賦》語言優(yōu)美,感情真摯。唐代大學(xué)者李善注解《洛神賦》,將曹植和甄妃的一段戀愛故事講述得活靈活現(xiàn),生動逼真,更使洛神和甄妃等同起來。
四
關(guān)于《洛神賦》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一個千古之謎。蕭統(tǒng)《文選》歸之于“情”類《文選》李善注更詳敘曹植在甄氏嫁曹丕前就對她愛慕。有關(guān)《洛神賦》“感甄”一說,是曹植與宓妃的一段公案。關(guān)于曹植和宓妃關(guān)系的傳說,在中唐時期已經(jīng)流傳。東晉顧愷之所作《洛神賦圖》中宓妃所用的靈蛇髻,與晉陸翙《鄴中記》中宓妃發(fā)明靈蛇髻的記載亦相印合,雖不能確證此傳說產(chǎn)生于東晉時期,亦不失為有趣且可以進一步討論的史實。自南宋尤袤刻本《文選》李善注印有這段故事以后,流傳滋廣。
為什么要“感甄”?因為甄宓是被冤死的,且死得很令人同情。據(jù)《漢晉春秋》里記載“初,甄后之誅,由郭后之寵,及殯,令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一代佳人甄宓,就此隕落。
《洛神賦》原名《感-賦》。后來甄氏的兒子曹睿即位為魏明帝。魏明帝曹睿將《感甄賦》改為《洛神賦》?!案?賦”,又不是“感甄賦”,這和甄宓有啥關(guān)系呢?原來,“-”和“甄”,這兩字是通假字。這么說有什么證據(jù)?證據(jù)之一,按照許慎《說文解字》的記錄,“甄”字發(fā)音為Juan,而“-”字也讀成Juan,兩字發(fā)音完全一致;證據(jù)之二,據(jù)《三國志》記載,曹植在黃初二年時被封臨淄侯。曹植分封的地名,一直書寫的是“-城”。如《程昱傳》“張邈等叛迎呂布,郡縣響應(yīng),唯-城、范、東阿不動?!笨傻搅朔稌蠈憽逗鬂h書》的時候,每提到-城,卻都寫成了“甄城”,其下還特意標(biāo)明注解“縣名,屬濟陰郡,今濮州縣也”。由此可見,當(dāng)時“甄”和“-”,這兩字是相通的,“感-”實為“感甄”。
無論是曹植還是曹睿,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一改名舉動竟被后人理解成“欲蓋彌彰”,于是文人附會,臆想百出,那個在洛水之畔贈送枕頭的女子,便由宓妃變成了甄妃。
從《洛神賦》描寫的情況來看,其中不僅有明顯的甄氏的身影原型,更有兩人之間交往的細節(jié)原型體現(xiàn)。曹植所要反復(fù)申辯的,是兩者之間最后的歸結(jié)點,乃是“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洛神”以她那變化不定、搖曳多姿的舞步,展現(xiàn)了內(nèi)心的愛慕、矛盾、惆悵和痛苦。尤其是“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一波三折,一唱三嘆,更將這幕浪漫的悲劇美臻至巔峰。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有一個疑問:曹植所描寫的“洛神”和顧愷之畫中的“洛神”是現(xiàn)實中的人物還是夢境中的想象?
洛神到底是誰?如一頭霧水。有人認(rèn)為曹植以“人神殊途”的方式來暗喻兄弟反目;有人認(rèn)為《洛神賦》原名叫《感甄賦》,甄妃是曹丕的妃子,曹植對甄妃懷有仰慕之情(這一說法源于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選》后的注解里講的一個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結(jié)果卻被曹丕搶了先,曹植一直念念不忘)。
眾說紛紜,誰也不知道“洛神”是什么樣子,全憑曹植的文字描述。這些猜測對今人來說都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才高八斗的曹子建的筆下,東方的維納斯誕生了——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時光帶走了文人墨客,卻留下了藝術(shù)瑰寶。
何以消天下清風(fēng)朗月?古人云:“酒盞詩筒?!焙我灾x人間覆雨翻云?古人云:“閉門高臥。”
“閉門高臥”干什么呢?觀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自得逍遙?!堵迳褓x圖》描繪的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古人說,獲佳文易,獲文友難。“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庇^《洛神賦圖》,你可以與曹子建、顧愷之對飲。
俗心一消,白云亦可贈客。渣滓盡化,明月亦來照人。
江山風(fēng)月,本無常主,閑者即是主人。取云霞為伴侶,引青松為心知。林和靖梅妻鶴子,與梅同瘦。竹林七賢吟嘯江湖,與竹同清。陶淵明歸隱田園,與菊同眠。古人竹籬茅舍,石屋花軒,松柏群吟,流水繞戶,春鳥便是笙歌,春花便是粉黛。一軒明月,花影參差,席地便宜小酌。十里青山,鳥聲斷續(xù),尋春幾度長吟。
曹植所寫的愛情悲劇《洛神賦》,神人之戀纏綿凄婉,動人心魄。東晉顧愷之讀后大為感動,遂創(chuàng)作長卷《洛神賦圖》,描繪了他見到的洛神——東方“維納斯”,“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甭迳裆聿男揲L,容貌秀美,雙眼凝視著遠方,眼神充滿著幻想、迷惘與哀傷。
顧愷之忠實地描繪出《洛神賦》的故事情節(jié)與文學(xué)意境。他的畫風(fēng)獨特,人物清瘦俊秀,謂之“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展開畫卷,只見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凝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癡情向往。洛神盤著高高的云髻,被風(fēng)吹起的飄飄衣帶賦予了她出塵脫俗的仙人之美。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對曹植的傾慕之情。在整個畫卷中,畫家安排洛神一再與曹植邂逅,日久生情,后洛神乘龍車在云端漸去漸遠,留下情難自禁的曹植在岸邊,終日思念,最后依依不舍地離去。
“飛雪帶春風(fēng),裴回亂繞空。君看似花處,實在畫中游?!泵恳环嫷谋澈蠖加袆尤说墓适?,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也不例外。那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絕色美女和那個“七步作詩,詞采華茂”的落拓詩人在洛水相遇了。曹植身后的侍從,眼神都收斂于近處。只有曹植望向遠方,與洛神四目相對,一見鐘情。首先是“睹一麗人,于巖之畔”。初見之后,洛神一再與曹植相遇,時而在清流中和湘水女神、漢水女神嬉戲,時而在山林中邊走邊舞,顧盼生輝,行止輕盈。情到濃時,眾神也來同慶。風(fēng)神屏翳張開大嘴收風(fēng),水神站在河里平定波浪,黃河河伯馮夷擊鼓奏樂,衣著古樸、人身龍爪的女媧放聲高歌;其次是各自“解佩相贈 ”;最后,洛神離去,他悵然獨往,“人神殊途,依依不舍 ”。這全卷的高潮部分,洛神駕六龍云車遠去,云水翻騰中,旌旗飛揚,水族護衛(wèi)。
這世上有一種苦,叫“求不得”苦。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如果曹植真的娶了甄氏,還能寫出《洛神賦》嗎? 當(dāng)然寫不出。不曾經(jīng)歷,怎會懂得?人世間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我本可以”,最大的距離莫過于“咫尺天涯”,最大的悲哀莫過于“生死相隔”。
《洛神賦圖》將曹植初見洛神時的喜悅、激動,洛神離去時的惆悵、留戀,以及“若往若還”的矛盾心態(tài),都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堪稱妙筆神韻。這幅畫也是中國書畫歷史上的巔峰之作,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顧愷之創(chuàng)作的《洛神賦圖》,因年代久遠已經(jīng)失傳,流傳至今的均為宋以后的摹本。除了大畫家顧愷之,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也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fēng)貌形諸楮墨,為書苑和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寫這篇文章時,正值酷夏??嵯臅r節(jié),筆者置身河之畔,能看見蛙鼓一張一翕,爭相博眼球,鳴叫,仿佛在說:“我在河邊等你,約嗎?”當(dāng)然,還可以聽到千百只蟬齊聲鳴叫,頓生一種時光被煮沸的感覺。
高溫酷熱的夏天,人們往往容易肝火過旺,心煩意亂,食欲不振。除了身體中暑外,也有“情緒中暑”的說法。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入靜、調(diào)神,要求做到靜、定、虛、空,無我無物。
生命是一場修行。常言道: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這其中,情緒失調(diào)對身體、氣血、臟腑都會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而氣血暢通、心情愉悅尤為重要。想到周圍的人,部分成年人對“心情愉悅”有點遲鈍,他們覺得,日子沒有潮汐,因此沒有儀式也不覺得要命。晚上照樣“躺平”了,睡覺。他們再也不會因為一個笑話,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出快樂的笑聲!卻常常因為一件事,而傷心好久……還有個人,她整天忙,也不知道忙啥,反正就是忙。她對朋友說,上午喝了一罐咖啡,到現(xiàn)在都還沒睡意,真真的咖啡絕緣體啊。要命哦,累了一天,明天還有超多事要做、不睡覺真的輸不起的,并寫詩曰:
那些高樓之上無眠的燈光
又是誰 在靜夜里
等待另一場巴山夜雨
或者等待
腳步慢慢響起或者消失
多年后
有人問我風(fēng)花雪月是什么
我說
那只是一句成語。
此時此刻,也許,你需要再看一遍河南衛(wèi)視的《洛神水賦》,仿佛聽著潺潺的流水聲,頓覺涼意襲人。鞠一捧泉水,慷慨飲下,甘甜之味漫過肚腹,回味無窮。
“洛神一舞”再出圈,傳統(tǒng)文化成“頂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chǔ)、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洛神水賦》“爆款”出圈,其熱度直逼十多年前央視“春晚”“爆火”的舞作《千手觀音》。與其說,出圈的是《洛神水賦》;倒不如說,火出圈的是其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
為啥河南臺的節(jié)目拍一次火一次?有人說,這是因為河南本就是文化大省,“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先天資源稟賦固然重要,但能讓“挑剔”的網(wǎng)友集體點贊,說到底還是在于匠心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韓浩月.《端午奇妙游》出圈,不只是一場“視覺奇觀”[N].新京報,2021-06-13.
[2] 張晨昊.《唐宮夜宴》姊妹篇出圈,《洛神水賦》為什么能?[N].南方都市報,2021-06-14.
[3]曹雪芹.紅樓夢 [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0:901—904.
[4] 陸寒.曹植的傳世情書是寫給她的嗎?[N].光明日報,20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