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

2021-09-27 12:53:22常芳玲
理論縱橫 2021年6期
關鍵詞:構式語法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方向

常芳玲

〔摘要〕構式語法自引入國內后,與漢語研究相結合逐漸成為一個新增長的研究熱點。鑒于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與過去相比變化較大,文章借助 CSSCI 數(shù)據(jù)庫,以“構式”或“構式語法”為檢索關鍵詞,從理論研究、運用研究和應用研究3個方面考察2010—2019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的研究現(xiàn)狀。文章發(fā)現(xiàn)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與之前相比雖有較快發(fā)展,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量化研究、中介語研究成果不多,構式對/構式群取例標準單一等,這些不均衡現(xiàn)象有待研究者進一步挖掘。

〔關鍵詞〕構式語法;漢語研究;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 H14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8?2689(2021)06?0606?08

1995年, Goldberg 所著的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1]6一書出版,構式語法由此產生。此后,諸多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對其進行討論,由此衍生出伯克利構式語法[2?3]、認知構式語法[1]和激進構式語法[4]等若干構式流派。其中,以 Goldberg 為代表的認知構式語法影響力最高。Goldberg 指出,如果 C 是一個獨立的構式,那么當且僅當 C 是形式(Fi)和意義(Si)的一個形義配對體,且 C 在形式上或意義上的某些特征,不能完全從其構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構式中推知。1999年,張伯江[5]將構式語法引入國內,借“構式”這一概念重新解讀現(xiàn)代漢語雙及物構式,為漢語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到目前為止,構式語法引進國內僅20年左右,但其與漢語研究相結合催生的成果數(shù)量已逾千篇。2013年,張娟[6]發(fā)表了題為《國內漢語構式語法十年》一文,從理論研究、運用研究和應用研究3個角度討論了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態(tài)勢,對推動國內漢語構式研究產生了積極意義。近年來,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發(fā)展較快、變化較大。因此,本文擬梳理近十年(2010?2019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的相關成果,旨在發(fā)現(xiàn)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顯現(xiàn)的新特點,為漢語構式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一、文獻來源及相關

為保證所選文獻質量,本文選用 CSSCI 數(shù)據(jù)庫為檢索平臺,將檢索關鍵詞設為“構式”或“構式語法”,時間為2010?2019年,以此考察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的研究特色。在返回結果中,人工剔除非漢語構式的研究成果①,最終得到有效文獻479篇。為進一步了解近十年漢語構式語法研究年度發(fā)文量趨勢,文章以年為單位對所選文獻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圖1所示。

由上圖可知,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發(fā)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不同年份上升幅度存在差異。具體而言,2010?2014年發(fā)文量波動較小,處于穩(wěn)定發(fā)展期;2014年后波動幅度較大,但未影響發(fā)文量上升總趨勢??偟膩碚f,構式語法與漢語相結合的研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研究熱點,值得進一步的挖掘與探討。

二、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特點

張娟[7]在對國內漢語構式語法進行綜述時,按照理論研究?運用研究?應用研究的線索梳理了相關文獻。為了更直觀地與之比較,本文同樣從理論研究、運用研究和應用研究3個視角出發(fā)梳理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構式語法研究發(fā)展概況。

(一) 理論研究

在當前研究中,理論研究指對構式語法理論本身進行解釋與討論、不涉及其他借助構式語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理論研究是任何一個新興理論能夠廣泛應用的前提,構式語法引入國內僅20年左右,雖然發(fā)展速度較快,但理論研究仍是當前國內構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近十年國內構式語法研究在理論層面上多集中于基本理念、家族流派及研究視角的探討。

1. 基本理念

近十年與構式基本理念相關的探討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1)關于構式性質、特點及形成機制的討論。此類研究多基于 Goldberg[1]對構式的定義,針對構式的某個性質或特點展開研究。例如,許艾明[7]、鄭娟曼[8]關于構式不可預測性或不可推導性的論述。陸儉明[9]指出構式語法理論的本質特點是構式本身能表示獨特的語法意義,構式的形式和意義均不能從其組成部分或其他構式完全推知,以及構式必須是一個結構。同時,該文還從內在語言和外在語言兩個方面討論了構式的產生機制。在前文基礎上,陸儉明和吳海波[10]進一步解釋了構式語法研究中需要特別澄清的若干問題,深化了國內學者對該理論的認知與理解。( 2)構式壓制。施春宏[11]從構式對組構成分的“招聘”和組構成分向構式的“求職”兩個角度著眼,刻畫了構式壓制過程中存在的雙向互動的合力機制,同時討論了構式壓制的可能性與現(xiàn)實性問題。隔年,施春宏[12]又從語言研究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入手,分析了構式壓制這一現(xiàn)象。此外,語篇構式壓制[13]、構式體壓制[14?15]、構式項壓制[15?16]和構式對詞項主觀性的壓制[17]等構式壓制現(xiàn)象也受到國內學者關注。( 3)構式互動。施春宏[18]認為構式系統(tǒng)的互動關系包括構體互動和界面互動。其中,構體互動涉及構式中不同組構成分間的互動、構式和組構成分的互動及不同構式間的互動。界面互動則指影響構式結構體形式和意義作用因素間的互動。在構式互動類理論研究中,構式義與動詞義的互動受關注度較高[19?20]。除上述3個主要方面外,也有部分學者從構式的方法論價值[9,21]和構式交替[22]等問題入手對構式語法相關理念進行理論闡釋。

2. 構式語法家族

國內研究對構式語法家族的理論介紹既注重對經典理論的反思,同時又嘗試拓展構式理論研究的新視角。經典理論的反思或介紹單個構式理論,如王寅[23]、馮奇和吳海波[24]及楊坤[25]討論了認知構式語法的相關問題,龍磊、盧衛(wèi)中[26]介紹了構式語法的詞匯構式模型?;騻戎貎蓚€及多個構式語法理論的對比,如高波和石敏[27]在簡要介紹伯克利構式語法、認知構式語法、激進構式語法、涉身構式語法、動變構式語法、詞匯構式語法模型和基于符號構式語法7種模型的基礎上,著重對比分析了前3種模型;胡旭輝[28]則對比了認知和生成學派視角下的構式理論。學者在對經典理論反思的基礎上,積極嘗試構建構式語法的新理論,代表性的有語篇構式語法[13]、構式語塊分析法[29]、歷時構式語法[30?31]和互動構式語法[18]等。構式語法家族經典理論與新興理論的結合拓展了構式語法的研究視野,為該理論全方位、多角度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3. 研究視角

從研究視角的宏觀層面上看,近十年國內構式研究注重探討構式語法與其他學科領域相結合的可能性。首先,構式語法與認知語言學的密切聯(lián)系使認知角度的構式研究較為常見。張翼[22]、何中清[32]、徐永[33]等從認知語言學的不同側面探討了構式語法的研究路徑。其次,構式語法與歷時語言學結合的理論研究熱度較高,主要包括語法化、構式化以及構式演化等話題,其中構式化研究尤為突出。龍國富、陳光[34]指出構式化的基本特征是圖示性、能產性和組合性,同時還介紹了詞匯構式化、語法構式化兩種構式化類型。再者,語料庫語言學的相關概念、量化研究方法與構式研究相結合。王雅剛和劉正光[35]認為語料庫語言學中的語義韻概念與構式語法具有相似性,提出基于構式語法的語義韻研究是一個新的理論增長點。胡健和張佳易[36]、房印杰[37]等研究介紹了構式搭配分析法( 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這一語料庫語言學量化方法,闡明了該方法在構式研究中的適用范圍。張懂[38]總結了語料庫量化方法在構式研究中的應用視角,文章不僅對構式搭配分析法予以介紹,同時還提及了多維尺度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兩種語料庫分析方法。最后,修辭學角度的構式語法研究。自劉大為[39?40]論述了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這一演變路徑以來,修辭學視域下的構式研究逐漸流行起來。陸儉明[41]基于劉文的觀點,認為構式研究在完成語法構式向修辭構式的演變后,修辭構式會進一步向新的語法構式發(fā)展,歸納了“語法構式?修辭構式?新的語法構式”的構式發(fā)展模式。除上述4個主要結合領域外,語用學、篇章語言學、自然語言處理和神經語言學等也進入了構式語法的研究視野。

從微觀層面上看,國內學者關注構式語法在漢語研究中的適用性。劉利民[42]和張伯江[43]總體上思考了構式語法在漢語應用研究中的若干問題。鄭娟曼[44]就構式語法理論與漢語口語研究相結合的現(xiàn)實可能性問題予以解釋。施春宏[45]對句式分析中構式觀的形成過程、理論結構以及分析策略做出了新的邏輯分析和理論闡釋。袁野[46]和安豐存、程工[47]則分別從短語層面和詞匯層面討論了構式語法與漢語研究的結合點。對漢語構式語法研究的理論探討,不僅是對構式研究宏觀研究視角的細化和深化,而且還展示了國內構式語法研究的切入點。

(二) 運用研究

運用研究指在構式語法理論指導下,旨在解釋漢語特定語言現(xiàn)象的研究。本節(jié)擬從相關結合理論、研究對象、研究范式與方法和研究特色4個方面,概括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運用研究的研究特點。

1. 相關結合理論

構式語法在具體的運用研究中,通常與其他理論相結合共同解釋特定語言現(xiàn)象。在實證研究中,與構式語法共現(xiàn)率較高的理論除認知語言學相關理論外,還包括語義學、歷時語言學、語言類型學、修辭學、語用學、語音學以及篇章語言學等領域的理論。其中,語義學理論常在構式義和成分義等語義解釋部分出現(xiàn)。歷時語言學用于考察某一具體構式或兩個、甚至多個相似構式的歷時發(fā)展過程,如語法化、構式化研究。構式語法與語言類型學理論的結合,通常表現(xiàn)在構式研究對構式成分語序的關注上。修辭學理論和語用學理論多用于強調構式的修辭效果與語用功能。語音學理論在漢語構式實證研究中,多體現(xiàn)于對構式成分音節(jié)數(shù)量和韻律特征的解釋中。構式語法與篇章語言學理論相結合的研究,則主要表現(xiàn)在對語篇構式的考察研究中。具體而言,語篇構式研究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以單一構式為例討論其語篇特點及功用,二是以某類語篇為例從整體上考察此類語篇構式特點。

2. 研究對象

國內漢語構式研究關注的具體對象據(jù)角度不同可劃分為不同類別: (1)從語言屬性上劃分,多數(shù)研究關注漢語共同語,同時也有研究涉及方言、少數(shù)民族語言及某地區(qū)普通話。( 2)從語體上來看,口語研究占主導地位,書面語構式研究數(shù)量較少。在口語構式研究中,出現(xiàn)的具體構式多為一些固定結構、非常規(guī)表達或流行語,如雙及物結構、副詞+名詞構式、“V 都 V 了”、新被字結構(被就業(yè)) 和“最美 XX”(最美教師)等。 (3)從語言結構上劃分,漢語構式研究涉及詞語(包括成語)、短語、句子和語篇多個級別。以往研究多以句子層面的構式和短語構式為主,近年來詞語構式和語篇構式成為新興研究熱點。( 4) Traugott[48]認為構式具有層級性,將構式分為宏觀構式、中觀構式、微觀構式和構例4個層次。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從廣度上來說各個構式層級均有涉及,從數(shù)量上來說宏觀構式、中觀構式研究多于微觀構式和構例。(5)從語言形式上劃分,研究中常涉及的構式有開放結構、半開放結構和固定結構。開放結構多與宏觀構式重合,指類似動結式這樣雖然在語義或形式上有一定制約,但未規(guī)定具體用詞的構式結構。半開放結構是部分固定、部分開放的構式,如“有 X 有 X”“V 都 V 了”等,這類結構也被稱為待嵌構式或框式結構。固定結構多與具體構例重合,此類研究多對一些經典但爭議較大的句式,如對“王冕死了父親”進行構式視角的重新解讀等。不過,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固定結構構式的相關研究成果較少。

3. 研究范式與方法

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的典型范式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首先,研究者對擬剖析構式進行簡要介紹,解釋該結構可以作為構式被研究的原因,接著說明該構式的構式義和形成機制,然后對能夠進入該構式關鍵組構成分的詞語開展多個角度的特點分析,如形態(tài)、句法、篇章、語義、功能、語用、音系和韻律等角度的特點。同時,也有部分研究梳理所選構式的歷時演變過程,以期發(fā)現(xiàn)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使用特點和演變規(guī)律。如果涉及兩個或多個構式,則按照上述路徑對不同構式進行比較。不過,從這一典型研究范式可知,目前國內漢語構式研究仍停留在構式的描寫層面上,對構式深層次的解釋仍顯不足。如吳長安[49]、施春宏[45]所述,目前國內多數(shù)構式研究僅就單個具體構式的語義功能進行分析,對構式理論體系缺乏深刻理解。如果去掉構式研究標簽,這些研究與傳統(tǒng)的非構式研究或格式研究并沒有本質差異。

另一方面,國內近十年研究仍主要采用主觀內省方法,量化統(tǒng)計方法使用較少。構式語法研究中量化統(tǒng)計研究方法主要借鑒于語料庫語言學。以往雖也有部分研究涉及語料庫,但僅是借助語料庫抽取部分實例,未使用語料庫語言學的統(tǒng)計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一步解釋。近年來,構式搭配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等量化統(tǒng)計方法在漢語構式研究的應用,豐富了構式語法的研究路徑,同時也提升了構式研究的客觀性以及研究結果的可信度。不過,目前量化統(tǒng)計方法雖然在漢語構式研究中受到一定的關注,但尚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借助量化方法的漢語構式研究仍是少數(shù)。

4. 研究特色

總體而言,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呈現(xiàn)多元共存、相互交織促進的局面。所謂多元共存,是指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關注的話題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具體來說,熱門話題主要包括:(1)主觀化。主觀化,是指漢語構式研究多以口語為研究對象,在解釋口語構式時通常涉及主觀量大小、主觀評價程度和其他主觀態(tài)度的衡量標準。主觀化為構式研究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釋方法,同時也成為此類研究特色之一。( 2)流行語研究。在漢語構式語法研究中,所涉及構式除一些特殊結構和日常表達外,流行語構式也備受關注。近十年研究中涉及的流行語構式貫穿語言的不同層次,既有類似“秀 X”“X 門”這樣詞匯層面的構式,也有像“甄嬛體”“凡客體”等語篇層面的構式,同時也涉及介于詞匯和語篇中間的構式,如“吹響 X 的集結號”“厲害了我的 X”等。( 3)歷時構式語法。共時和歷時是構式語法研究視角的一體兩面。從研究成果數(shù)量上來看,共時漢語構式研究所占比重較大,但近年來歷時構式語法研究成果逐漸增多,彌補了以往對構式演變過程等歷時因素關注較少的缺陷。( 4)互動構式語法。目前,國內漢語構式互動研究以施春宏的相關成果為代表,其全面性與系統(tǒng)性相對較好。此前多數(shù)研究雖也涉及對構式互動關系的探討,但未能從綜合、全面的視角進行闡釋。( 5)修辭構式。對修辭構式的關注是在語法構式研究逐漸深入的過程中顯現(xiàn)的。語法構式強調具有可推導性的形義結合體,而修辭構式則注重凸顯構式的不可推導性。此外,修辭構式注重對語篇修辭效果的解釋。不過,語法構式和修辭構式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處在一個連續(xù)統(tǒng)的兩端。( 6)詞語構式。在構式語法理論框架下,詞語構式研究關注單個或同類復合詞和成語構式的特點。由于漢語成句規(guī)則與成詞規(guī)則一致性較高,詞語構式的研究路徑多與句子構式的研究方法相似。( 7)語篇構式。語篇構式的概念由 Ost- man[50]首次提出,該學者指出應該充分借鑒篇章語言學和語用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將其與構式語法相結合,以此建立語篇構式。2011年,袁野[13]對語篇構式語法進行介紹,正式拉開了國內語篇構式研究的序幕。近年來語篇構式成為漢語構式研究熱點之一,為漢語篇章研究開辟了新的視角。( 8)量化統(tǒng)計方法。語料庫量化方法的引進和初步應用也是近年來國內漢語構式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構式搭配分析法等量化方法為構式互動關系的考察,提供了一種較為客觀的方法,彌補了以往研究重內省、輕數(shù)據(jù)的缺陷。

在上述提及的8個研究特色中, (1)為漢語構式的解釋提供了可參考的維度, (2) (5) (6)和(7)呈現(xiàn)了目前國內漢語構式研究重點關注的構式類型, (3) (4) (8)則是漢語構式研究在方法層面的創(chuàng)新。不過,上述各個研究特色并非完全獨立,而是處在一種相互交織、相互依存的關系之中。

(三)應用研究

施春宏[51]認為,應用研究常用來解決語言交際中的實際問題,有時也能與運用研究合為一體。本文采取寬式定義,將應用研究從運用研究中剝離出來討論。具體而言,漢語構式語法的應用研究指明確采用構式語法理論,對漢語教學中“教”與“學”兩個方面展開的研究[6]。遵循“教”與“學”兩條主線,筆者分別梳理了近十年構式語法視域下的漢語教學和習得研究。

1. 漢語教學研究

基于構式語法理論開展的漢語教學研究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成果以下列研究的代表性最高。2011年,施春宏[52]基于構式理念,較為全面地討論了面向第二語言教學漢語構式研究的基本狀況及研究取向。施文首先分析了面向漢語第二語言教學漢語構式研究的基本狀況,總結了當前漢語構式教學的研究熱點。同時著重分析了句型、句式和框架式結構兩類研究,指出目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構式研究的現(xiàn)存問題與發(fā)展空間。最后從8個方面,闡述了當前面向第二語言教學漢語構式研究的基本任務。

除此以外,構式語法視域下的漢語教學研究對教學方法關注度較高。近十年國內學者基于構式理論提出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構式?語塊”教學法和“詞庫?構式”互動體系?!皹嬍?語塊”分析法是蘇丹潔、陸儉明[53]結合構式語法理論和組塊理論,提出的一種基于認知的漢語語法教學法。該方法認為構式的劃分單位是語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階段應將所要教授的語法結構轉換為相應的構式,并概括其構式義。然后,將該構式切分為不同的語塊,組成一條語塊鏈。當進入課堂教學階段時,向學生介紹所教語法結構的構式義、組成語塊和語塊鏈等相關內容,引導學生掌握所學構式包含的語塊、順序以及內部要求。為驗證該教學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蘇丹潔[54?55]以存現(xiàn)句和兼語句的教學為例證明了“構式?語塊”教學法在漢語某些特殊句式語法教學上的優(yōu)越性,掙脫了傳統(tǒng)教學法“主?謂?賓”句法分析和“施?動?受”語義分析的桎梏。“詞庫?構式”互動體系認為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能較好地解釋漢語的意合特點,并構建了一種以概念結構為核心的“詞庫?構式”互動方式,以此來解釋漢語語法的意合機制,描述漢語通過詞語或小句直接組合來表情達意的規(guī)則和知識[56]。具體而言,該方法主張采用“大詞典、小語法”的策略,將語法組合和語法結構方面的選擇限制信息落實到大量詞語和少量構式上,使用分詞類、分層面的描述方式最終形成對漢語常用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等的物性結構、論元結構、配位方式、句式構造、構式系統(tǒng)、詞語和語句的蘊涵關系等完整的知識描述。最后借助由知識描述建成的知識庫,將其運用到漢語國際教育的課堂實踐中,形成一整套基于“詞庫?構式”互動的漢語知識體系和數(shù)據(jù)庫資源的教學理念和策略。

2. 漢語習得研究

漢語習得研究促使?jié)h語教師了解并掌握漢語學習的規(guī)律和方法,為漢語教學工作提供可參考的意見,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構式語法視域下的漢語習得研究,既包括理論層面的探討,也涉及對具體構式習得特點的分析。

在漢語構式習得問題的理論探討中,李小華和王立非[57]認為構式理論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指出構式習得遵循從慣用語出發(fā),經由低域模式最后到構式的發(fā)展路徑。施春宏、邱瑩、蔡淑美[58]立足構式語法的基本觀念和原則,從構式知識習得的表現(xiàn)系統(tǒng)及構式能產性、構式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機制、構式習得中界面互動關系、語言共性和類型特征以及研究方法五個方面,討論了漢語二語習得研究中的理論和方法問題。楊旭和劉瑾[59]指出構式語法理論中的構式化思想,揭示了語言演化領域的諸多共性特征,如層級性、概率性、動態(tài)性等,這些共性特征為基于使用的構式習得觀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jù)。

在實證研究中,一些學者重點關注漢語母語者的構式習得情況。如劉麗[60]借助兩項分級可接受度判斷測試,調查了不同年齡段漢語母語者對半固定成語構式能產性的習得狀況。結果發(fā)現(xiàn),漢語母語者高頻構式習得情況優(yōu)于低頻構式,成年本族語者對結構簡單、表并列關系和含復合詞選項構式的能產性認知,更趨向穩(wěn)固。低齡兒童的表現(xiàn)與成人稍有不同,但兩者總體趨勢相近。張云秋等[61]、高亮[62]分別考察了漢語母語兒童習得雙及物構式,和句末助詞不同語氣“吧”構式的習得過程。一些學者關注漢語作為二語的構式習得問題。其中,黃理秋和施春宏[63]、陸燕萍[64]從偏誤分析的角度分別討論了漢語中介語介詞性框式結構和動結式習得情況。朱旻文[65]、鐘書能和傅舒雅[66]未過多關注學習者偏誤,重點分析了漢語中介語構式習得的正確率及相關特點。此外,郝暾[67]借助實驗比較了構式和動詞在母語者和學習者理解漢語句子時的作用。

綜上所述,構式語法視域下的漢語習得研究范圍較廣,具有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舉、母語習得與二語習得共進的特點。不過,國內漢語構式習得研究仍處于發(fā)展初期階段,研究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結語

近年來,國內漢語構式研究蓬勃發(fā)展,與以往相比變化較大。為了對國內漢語構式研究有一個更為清晰、直觀的認識,文章借鑒張娟[6]的研究框架,以 CSSCI 數(shù)據(jù)庫為數(shù)據(jù)來源,從理論研究、運用研究和應用研究3個方面考察了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的特色所在。從理論研究層面來說,近十年構式語法研究與張文論述相比,不僅進一步深化了對關于“構式”概念本身的探討,同時還囊括了對該理論的不同流派、研究視角問題的考察,加深了國內學者對構式語法的理解,拓寬了該理論的研究視野,同時也為其實證研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理論指導。在運用研究中,張娟[6]指出構式語法在剛引入國內的十年中,構式語法的運用研究仍處于摸索階段,對詞語構式、語篇構式和修辭構式的研究十分匱乏,同時構式研究的方法與相結合的理論仍需多元化。反觀近十年研究成果,運用類構式研究成果不斷增多,無論從所結合理論還是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來說,近十年相較于前十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與突破,呈現(xiàn)多元共存、相互交織促進的研究特色。國內漢語構式的應用研究近十年雖有所發(fā)展,但增速較緩,借助構式理論開展?jié)h語教學與習得研究的優(yōu)越性還未得到充分挖掘,構式語法在漢語應用研究中仍有較大發(fā)展空間。

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質性研究占主要地位,量化性的客觀研究匱乏。多數(shù)研究在對構式進行解釋時主要依靠研究者的經驗與內省,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相較于傳統(tǒng)的內省方法,語料庫量化方法的引進,為構式研究提供了一種較為客觀的解釋方法。不過,目前基于量化方法的漢語構式研究還是少數(shù)。其次,漢語本體研究成果較多,中介語研究相對匱乏。這一特點可能是因為構式語法在漢語中的應用仍處于前期發(fā)展階段,在漢語本體研究還未特別成熟的情況下,國內學者尚未對中介語有較多關注。再者,對于兩個或兩個以上構式對/構式群的研究側重按形式一致性劃分,如“V 都V 了”和“V 就 V 吧”兩個構式的對比[68],對具有功能一致性構式對/構式群的對比研究較少。此外,國內大多數(shù)漢語構式研究停留于對構式語義功能等淺層特征的考察,更深層次的研究仍有欠缺。針對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未來同類研究應有的放矢,平衡當前研究所未涉及或涉及較少的領域及話題,促使?jié)h語構式研究朝著廣泛化、平衡化方向發(fā)展。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國內漢語構式的相關研究,有利于清晰地認識漢語構式研究在國內的發(fā)展軌跡,為其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 A Construction Gram-marApproachtoArgumentStructure[M]. Chicago: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1995.

[2] FILLMORE C J, Kay P & O' Connor M C. Regularity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the case of let alone[J]. Language, 1988, 64(3):501-538.

[3 ]KAY P & FILLMORE C J.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and 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the what' s X doing Y?” construction[J]. Language, 1999, 75(1): 1-33.

[4] CROFTW. RadicalConstructionGrammar: Syntactic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張伯江.現(xiàn)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J].中國語文,1999(3): 175-184.

[6 ]張娟. 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十年[J].漢語學習,2013(2):65-77.

[7 ]許艾明.構式定義中“不能嚴格預測”的再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44(6):935-943.

[8 ]鄭娟曼.不可推導性與構式的本質[J].學術研究,2012(7): 151-156.

[9 ]陸儉明.構式語法理論有待深究的三個問題[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2-7.

[10]陸儉明,吳海波.構式語法理論研究中需要澄清的一些問題[J].外語研究,2018,35(2): 1-5,112.

[11]施春宏.“招聘”和“求職”:構式壓制中雙向互動的合力機制[J].當代修辭學,2014(2): 1-11.

[12]施春宏.構式壓制現(xiàn)象分析的語言學價值[J].當代修辭學,2015(2): 12-28.

[13]袁野.論語篇構式語法及語篇構式壓制[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34(5):38-45.

[14]袁野.試論漢語的體壓制[J].世界漢語教學,2011,25(3):334-345.

[15]崔雅麗.構式語言壓制現(xiàn)象研究?基于構式法的認知機制[J].外語教學,2012,33(3):34-38.

[16]趙凌珺,盧植.基于認知構式語法的構式項壓制現(xiàn)象研究[J].外語學刊,2013(3):55-59.

[17]方強,張萍.構式對詞項主觀性的壓制研究[J].現(xiàn)代外語(雙月刊),2016,39(1):22-30, 145.

[18]施春宏.互動構式語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徑[J].當代修辭學,2016(2): 12-29.

[19]程琪龍,程倩雯.動詞和構式之間的關系?動詞語義焦點[J].外語教學,2014,35(3): 1-6.

[20]程琪龍,程倩雯.動詞和構式的關系?構式進路的利弊[J].當代語言學,2015,17(1):35-46, 125.

[21]陳滿華.構式語法的方法論價值芻議[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 13-16.

[22]張翼.認知語法和構式語法在論元結構問題上的互補性[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34(1):44-49.

[23]王寅.認知構式語法[J].外語學刊,2011(2):28-34.

[24]馮奇,吳海波.認知構式語法:主要思想和基本原理[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32(4):133-140.

[25]楊坤.認知構式語法的基本思想及最新發(fā)展[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41(1): 153-159,192.

[26]龍磊,盧衛(wèi)中.詞匯構式模型:構式語法家族的新成員[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9,42(6):18-27.

[27]高波,石敏.構式語法家族概覽[J].外語學刊,2010(1):57-61.

[28]胡旭輝.認知和生成學派視角下的構式理論對比研究?以構式語法和第一語段句法為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35(3): 13-23.[29]蘇丹潔.構式是一條語塊鏈?構式語塊分析法的理論框架[J].語言科學,2012,11(3):241-252.

[30]文旭,楊坤.構式語法研究的歷時取向?歷時構式語法論綱[J].中國外語,2015,12(1):26-34.

[31]彭睿.語法化·歷時構式語法·構式化?歷時形態(tài)句法理論方法的演進[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6(2):14-29.

[32]何中清.功能—認知視角下的構式隱喻理論研究[J].外語教學,2013,34(5): 1-6.

[33]徐永.認知修辭視閾下的敘事語篇理解[J].外語教學,2019,40(4):45-49.

[34]龍國富,陳光.試論構式化的概念及其理論發(fā)展[J].外語研究,2018,35(2):6-10.

[35]王雅剛,劉正光.語義韻研究的理論增長點?構式語法視角[J].外語教學,2017,38(6): 18-23.

[36]胡健,張佳易.認知語言學與語料庫語言學的結合:構式搭配分析法[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35(4):61-69.

[37]房印杰.搭配構式分析?應用與發(fā)展[J].現(xiàn)代外語,2018,41(3):425-435.

[38]張懂.語料庫量化方法在構式語法研究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外語,2019,42(1): 134-145.

[39]劉大為.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上)[J].當代修辭學,2010(3):7-17.

[40]劉大為.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下)[J].當代修辭學,2010(4): 14-23.

[41]陸儉明.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再到語法構式[J].當代修辭學,2016(1): 1-9.

[42]劉利民.構式的邏輯反思與漢語研究的本位問題?從構建中國特色語言學理論體系的角度看[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77-82.

[43]張伯江.構式語法應用于漢語研究的若干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4):2-11.

[44]鄭娟曼.漢語口語研究與構式語法理論[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4(1): 115-118,125.

[45]施春宏.句式分析中的構式觀及相關理論問題[J].漢語學報,2013(2):23-38, 95.

[46]袁野.新構式語法的外框架模式與漢語短語研究[J].外國語,2013,36(3):40-49.

[47]安豐存,程工.構式形態(tài)學及其對漢語詞匯研究的啟示[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7,40(4):44-54.

[48] TRAUGOTTEC. Theconceptsofconstructionalmismatchandtype-shiftingfromtheperspectiveof grammaticalization[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7(4):523-557.

[49]吳長安.待嵌構式的挖掘價值和未來話題[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8-12.

[50] OSTMANJO. ConstructionDiscourse: aProle-gomenon[C]// OSTMAN J O & Fried M. 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GroundingandTheoretical Extensions. Amsterdam: Benjamins, 2005:121-144.

[51]施春宏.構式語法的理論路徑和應用空間[J].漢語學報,2017(1):2-13,95.

[52]施春宏.面向第二語言教學漢語構式研究的基本狀況和研究取向[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6): 98-108.

[53]蘇丹潔,陸儉明.“構式—語塊”句法分析法和教學法[J].世界漢語教學,2010,24(4):557-567.

[54]蘇丹潔.試析“構式-語塊”教學法?以存現(xiàn)句教學實驗為例[J].漢語學習,2010(2):83-90.

[55]蘇丹潔.構式語塊教學法的實質?以兼語句教學及實驗為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2): 16-22.

[56]袁毓林,詹衛(wèi)東,施春宏.漢語“詞庫—構式”互動的語法描寫體系及其教學應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2): 17-25.

[57]李小華,王立非.第二語言習得的構式語法視角:構式理論與啟示[J].外語學刊,2010(2): 107-111.

[58]施春宏,邱瑩,蔡淑美.漢語構式二語習得研究的理論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7(5):34-48.

[59]楊旭,劉瑾.構式化的核心思想及其對構式習得的啟示[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8(4):26-31.

[60]劉麗.漢語構式成語能產性的習得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8,41(5):698-710.

[61]張云秋,高亮,王琛.漢語雙及物結構式的兒童語言習得[J].當代語言學,2018,20(3):334-356.

[62]高亮.構式視角下句末助詞“吧”的兒童語言習得研究[J],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8(4):102-112.

[63]黃理秋,施春宏.漢語中介語介詞性框式結構的偏誤分析[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0(3):33-41.

[64]陸燕萍.英語母語者漢語動結式習得偏誤分析?基于構式語法的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6):14-20.

[65]朱旻文.基于構式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動結式習得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7(4):26-35.

[66]鐘書能,傅舒雅.英語母語者習得漢語虛擬位移構式的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2017,38(3):49-56.

[67]郝暾.論元結構構式在漢語母語者與二語學習者句子理解中的作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4):90-101.

[68]周莉,曹玉瑤.評價構式“V 都 V 了”與“V 就 V 吧”的比較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4):69-80.

A Summary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Chinese Construction Grammar in the Last Decade

CHANG Fang-l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 Since construction grammar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research and grammar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hotspot. Considering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domestic Chinese construc- tion research during the past decad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studies on Chinese construction grammar in 2010?2019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oretical research, operationalre- 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Especially, this study would set “ construction ”or “ construction grammar” as search words based on the CSSCI database.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domestic Chinese construc- tions in the last decade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unevenly. For instance, few studies focused on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interlanguage. And in the selection of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ers tended to choose a fixedcri- terion. These imbalances are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grammar ;Chinese research;research status;developmental direction

猜你喜歡
構式語法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方向
基于構式語塊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01:04
構式語法與句法淺析
電子通信系統(tǒng)的探索
探討企業(yè)工商管理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07:29
我國環(huán)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
新形勢下公立醫(yī)院成本管理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
分析醫(yī)藥市場營銷的策略與發(fā)展方向
淺析電力系統(tǒng)諧波及其研究現(xiàn)狀
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理論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融媒體業(yè)態(tài)將決定報業(yè)未來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17:17
同德县| 公主岭市| 益阳市| 桂平市| 凤阳县| 兰州市| 三亚市| 陵川县| 扶余县| 轮台县| 铁力市| 宜章县| 图片| 巴彦淖尔市| 青龙| 阳曲县| 饶河县| 绩溪县| 绍兴市| 德清县| 潞城市| 彭水| 南雄市| 扎兰屯市| 灵丘县| 景泰县| 朝阳市| 建水县| 光泽县| 伊宁市| 张家港市| 长子县| 会同县| 清徐县| 清新县| 且末县| 吴桥县| 丹阳市| 磴口县| 溧水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