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佳
摘? 要:在新媒體技術和信息全球化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中國泛娛樂化思潮逐漸興起。在如此大背景下,娛樂精神具有普遍性,青年學生的娛樂態(tài)度也隨之而來。和社會中的許多事物一樣,這樣的時代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巨大問題和挑戰(zhàn)。因此,在泛娛樂大背景下,對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的各方面加以研究有極大意義,可以對高校思政教育加以引導規(guī)范課程內容。本文結合泛娛樂大背景和對高校思政教育帶來的諸多影響,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范進行針對探索,以便能夠真正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作用,切實提升學生思想道德觀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泛娛樂;思政教育;高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10-0-02
隨著社會發(fā)展,各種思潮和不良因素紛紛涌現(xiàn),即使新時代高校對思政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愈加增強,但仍舊給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尤其以泛娛樂作為代表,在其不斷發(fā)展下,泛娛樂化大背景對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包括高校將思政教育教學課程娛樂化,以不正式方式講授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理論、突出的思想政治歷史事件化為段子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目光,網(wǎng)絡上流傳的一些負面思想段子作為教育學生的論據(jù)等。作出此舉也是出于吸引學生思政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但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偏離了思政教育教學應有之意義,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1]。學生在泛娛樂大思潮的影響下,加之自身控制能力較差,受到外界輿論的影響,享受接受娛樂化信息。并且其也對泛娛樂化時代下紛繁復雜的信息缺乏甄別能力,常以膚淺和娛樂化的態(tài)度對待身邊事物,亟需思想政治教學予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本文在泛娛樂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應當采取何種路徑解決泛娛樂化思潮帶來的學校教育問題加以探討。
一、在泛娛樂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環(huán)境受到負面影響
其一,高校學生對思政課程的重視力度需加強。雖然高校學生近年對思政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強,但力度相較專業(yè)課程不夠。在泛娛樂大背景下學生對娛樂性事物喜聞樂見,而高校思政課程由于政治性、理論性較強,相較之下些許乏味,往往被學生不喜,認為高校思政課程枯燥無味且對現(xiàn)實生活沒有實際意義,由此輕視高校思政課程的重要引導作用。相比專業(yè)課程來說學生對高校思政課程的重視程度低得多。其二,高校學生對思政課程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泛娛樂大背景下各種娛樂信息盛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智能手機的發(fā)展更加便于學生接觸,學生自身也對娛樂信息十分感興趣,可以身處高校思政課堂利用手機隨時瀏覽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各類娛樂信息。部分高校教師由于學生上課態(tài)度很不積極,便放低了課堂標準,只注重課程知識的講解而對學生缺乏管理,使得思政課堂形式化泛濫。其三,有些高校思政課程缺乏嚴肅性、強理論性和思想性,使娛樂化傾向更為嚴重。許多高校思政課程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目光將思政課教學形式改革為大量播放視頻、圖片、音頻等內容,并采用學生分小組展示等教學手段,盡量增加學生參與感,以此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但是,由于思政課理論性和娛樂性的界限模糊,高校思政課程教師無法準確把握[2],使思政課程過分娛樂化,缺乏嚴肅性,教學內容脫離理論,沒有真正起到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作用。
(二)高校學生思政素養(yǎng)提升受到負面影響
高校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處于發(fā)展成熟的重要階段,雖然已經(jīng)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功底,但只有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才能使其更加完整成熟。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的目的包含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每天可以接觸大量繁雜的信息,思維方式極易受到網(wǎng)絡信息的影響,由于缺乏鑒別能力,學生受到很大影響。
首先,在泛娛樂化背景學生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摻雜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言論開放自由,智能手機作為便捷載體,學生有大量機會接觸各式各樣的思想價值觀念。網(wǎng)絡本身信息缺乏篩選,學生能接觸到的既有能夠引領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良好價值觀念,也有一些暴力、低俗等不良的價值觀念。學生在思想未徹底成熟的情況下,接觸到不良觀念時,缺乏甄別能力極易受到引導和誘惑,從而導致不良后果。高校學生很容易被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娛樂化價值觀念和信息吸引,由此關注放大。高校學生在完善和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期內頻繁接觸娛樂化信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不良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譬如,現(xiàn)在網(wǎng)絡時代的發(fā)展,通過代打游戲、直播打賞輕松得到不俗收入的傳聞產(chǎn)生,很容易讓接觸到此類消息的學生陷入不勞而獲的錯誤觀念當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不斷受到?jīng)_擊的同時,也給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其次,學生在不自知的情況下,以看待娛樂性消息的態(tài)度看待各類事物,遇見事情缺乏理論建立起來的理性思維支撐,是非觀念受到波及。時間也被追求娛樂占用,如當下最流行“殺時間”短視頻觀看、關注八樂新聞、追求明星等,導致學生最基本的學習任務被擱置,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主次排序顛倒,缺乏判斷事物的能力,把關注思考放置錯位[3]。
二、在泛娛樂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積極性
在泛娛樂背景下,為了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而使高校思政課堂過分娛樂化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但高校思政教育教學仍然應當堅守規(guī)范性、理論性的教學標準,擺正思政教育教學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作用,把握好娛樂性和理論性之間的平衡。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要結合學生實際,將思政課堂貼近生活,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師將思政課堂豐富理論與生活相聯(lián)系,增強與學生的鏈接,使其認識到到思政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改變學生對高校思政課堂的不重視、不認真現(xiàn)狀,使學生改變思政教育空洞乏味的刻板印象,教師可以利用思政知識進行講解和剖析時下熱點新聞,樹立正確方向,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最后用理論知識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引導學生直觀感受到思政理論知識與自身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對思政學習理論產(chǎn)生興趣,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利用,從而得到反饋。學生有了理性處理事務的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提升教師素養(yǎng),以身作則
要提升教學者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第一步。首先,學生需要良好的榜樣激勵,教師以身作則,學生才能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部分學生對思政課程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無法被教學內容吸引,原因是有部分教師上課過于機械化,采用模板教學,空談內容,灌輸理論性但實際缺乏深入剖析講解。教師提高自身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將課程內容豐富和學生本身的專業(yè)進行融會貫通,通過相關邏輯對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增加理論的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對重難點融入自身理解和結合切身體驗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最后,教師作為思政課程的主導者,自身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過硬的情況下巧妙設計課程內容也同樣可以使思政課程充滿吸引力。教師在提升自身素養(yǎng)后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思政課程的美麗。傳統(tǒng)的教學和創(chuàng)新模式相結合,在保證課程完整度的同時提高吸引學生上課注意力的能力,起到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三)加強高校力度,創(chuàng)造思政學習環(huán)境
高校思政教育除了教師和學生的努力,還需要學校的整體引導。其一,學校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校園里增加與思政教育相關的宣傳標語,并在宣傳欄中進行投放,起到強調和宣傳作用,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重視度。其二,統(tǒng)一舉辦思政教育趣味活動,如演講比賽、思政課堂知識競賽問答等,增加學生的參與感,使學生感受到思政課堂學習的樂趣。其三,舉辦思政大講堂等特色集體課堂。邀請本?;蛲庑?yōu)秀教師,進行統(tǒng)一講談、問答與討論,教師的個人魅力帶動講堂互動,從而感染學生,使其提高對思政學習的興趣。其四,組織教師培訓和賽課活動。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化統(tǒng)一培訓,使總體教學水平提高,創(chuàng)新課堂的方式方法增多,提高課堂趣味。在學校的組織下進行賽課活動,教師內部互相查漏補缺,保證課程完整性的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課堂本身力量。高校思政課程在泛娛樂的大背景下,加上學校整體環(huán)境的保證,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zhàn)[4]。
三、結語
高校思政課堂承載著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作用,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在泛娛樂化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受到了極大沖擊。學生自身對高校思政課堂重視不夠,缺乏積極性,對待態(tài)度欠缺認真成分,致使部分高校思政課程娛樂化傾向嚴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受到了極大影響,給高校思政教育教學造成很多問題。在泛娛樂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應減少過分娛樂化,通過提升教學者思想政治素養(yǎng)并創(chuàng)新相關教育方法,增加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耿銳.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泛娛樂化現(xiàn)象的反思[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58-62.
[2]劉白楊,姚亞平.“泛娛樂化”思潮下大學生黨史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9):52-56.
[3]常宇靖.泛娛樂化背景下大學生對高校教師角色期望調查分析——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為例[J].農(nóng)家參謀,2018(5):141-142.
[4]王懂禮.泛娛樂化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6):12-15.
(責任編輯:董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