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壇中學 葉 平 任曉琦 孔田田
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和方式,通過可延續(xù)性的有效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應用,輔以情境教學策略,構建小初高貫通、長鏈條的一體化閱讀培養(yǎng)模式,可以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情境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教學需要出發(fā),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場景或氛圍,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情感和思維,以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首先是人們用以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而交流是一定脫離不了情境的。因此,通過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英語學習不再單調乏味,使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他們就會樂于參與到各種英語課堂活動中,學習英語的興趣會大大增加。
《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中對閱讀能力的界定:閱讀能力包含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而學生的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才有效。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驗、學習和應用英語,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閱讀是一系列的信息加工過程,其實質是一系列復雜的思維過程。通過在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策略,讓學生積極提取、加工和處理文本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預測、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在小學、初中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情境教學策略于讀前、讀中和讀后這三個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實現(xiàn)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貫通和長鏈條培養(yǎng)。
因為圖片、音頻和視頻比文字更直觀、生動和形象,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讀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圖片、音頻和視頻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圍繞閱讀主題給學生提出問題和任務,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從而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幫助學生了解相關文化背景知識,學習新的話題詞匯,構建新舊知識的銜接點,為接下來的閱讀做必要的鋪墊。
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片以及文章標題讓學生大膽預測文本內容,進一步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和欲望。例如在小學三年級故事Little Tadpole and his mum 這一教學中,讀前教師可以通過Free Talk介紹自己的Family,并復習家庭成員有關的詞匯。通過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他們想要介紹自己家庭情況的愿望,從而對所學的有關家庭成員以及描述人物外貌的詞匯進行復習。
初中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 9 Friendship Unit 2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的讀前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讓學生欣賞有關朋友話題的歌曲并回答What is the song about? 使學生得出歌曲的主題,進而教師通過追問與學生進行自由對話:How many good friends do you hav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each other? Have you got any important gifts from your friends? What are they? 以此引出學生閱讀的興趣。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選修六Unit 1 的讀前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呈現(xiàn)一些西方藝術作品的圖片,讓學生對西方藝術有一個初步直觀的了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學習了religion, abstract, realistic,detailed, symbol, focus 等生詞,為后面的文本閱讀理解減少了詞匯障礙。
在閱讀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提出一系列由淺入深,由整體到細節(jié)的問題,創(chuàng)設以問題為核心的情境,逐步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呈現(xiàn)出來。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故事Little Tadpole and his mum 精讀的過程中,教師通過TPR 的形式學習每一個動物的特征,師生一起用動作表現(xiàn)出該動物的特點,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融入了故事情境中,這樣有真實情景的設置和襯托,學生記憶更加深刻。在初中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8 Story time Unit 2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根據(jù)文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給所出示的六幅圖片排序并給圖片配文講述主要發(fā)生的事情,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圖文情景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清晰理解故事發(fā)生的過程。高中人教版選修六Unit 2 Poems 的閱讀文本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不同形式的詩歌,文本中涉及到了虛擬語氣的語法的運用,教師首先讓學生反復朗讀詩歌,在文本提供的語境中去猜測和理解虛擬語氣的形式以及在文本中表達的涵義,然后教師通過圖片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虛擬語氣的用法。
另外,有時候學生由于缺乏文化意識而無法理解閱讀文本中的一些內容,教師可以將閱讀文本中相關的西方文化和和中國文化進行情境對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三Unit 1 Reading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的讀中環(huán)節(jié),教師就把中國的節(jié)日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節(jié)日在時間、起源、慶祝方式、風俗和意義等方面進行情境對比。
在讀后輸出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一些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類的活動。例如:基于閱讀文本的內容設計角色表演的活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不僅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還可以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情感變化和性格特征的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把文本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完成自由表達觀點、辯論、寫作、演講等活動。教師在創(chuàng)設一個個情境的過程中,搭建起文本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學會運用文本中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情境與學生生活相關,學生有話可說,參與活動的熱情也會高。
例如:小學三年級故事Little Tadpole and his mum 的主人公由六個小動物組成,而且文本全部為對白形式,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小組進行合作表演,每人扮演一個小動物,讓學生在表演中用心體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和心情。
初中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6 Around town Unit 2 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 的文本主要內容是導游介紹了游覽倫敦的最佳線路及方式。學生閱讀完文本后,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介紹線路的真實情境,讓學生為學校門口的位置為起始點,為聽課老師介紹去頤堤港地鐵站的最佳線路及方式,這種生活化的逼真情境,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高中人教版版教材選修八Unit 2 Cloning 的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在讀后環(huán)節(jié)就“cloning is a danger or a hope”展開辯論活動,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運用文本中的信息,還可以進行批判性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閱讀抽象的英語文本對學生來說本來是一件枯燥乏味且有一定難度的事情,但教師們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策略,通過圖片、音頻、視頻、提問以及設計活動等不同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把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直觀,降低了學生閱讀理解的難度,而且把語言學習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實踐,教師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課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明顯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也提高了,閱讀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策略確實是實現(xiàn)小初高一體化貫通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