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朵,周心娜,王 碩,王小利,袁艷華,楊化兵,耿會珍,彭 兵,李子博,李 彬,任 軍△
(1.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腫瘤內科,腫瘤治療性疫苗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38;2.河北博海生物工程開發(fā)有限公司,石家莊 050035)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腫瘤治療的研究熱點,而腫瘤疫苗是免疫治療重要的選擇之一。由于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具有高效的抗原遞呈能力,選擇其作為載體制備DC腫瘤疫苗已成為有效的腫瘤免疫治療手段[1]。DC疫苗在使用中需要對其進行適宜的腫瘤抗原負載,其所負載的腫瘤抗原決定了DC疫苗應用的成敗[2]。同時由于腫瘤生物學的高度異質性,進行個體化治療也是腫瘤治療的重要發(fā)展方向[3]。利用個體化的、有效的腫瘤抗原負載DC細胞,將能更有效強化DC疫苗的抗腫瘤特性。
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庫(專利號CN 104655849 B,2016-08-24)包含360個多肽序列,每個序列分別含有15~30個氨基酸。這些多肽分子具有腫瘤特異性,特異多肽涉及26種腫瘤類型?;颊咄庵苎ㄟ^蛋白質譜分析并與多肽庫中序列進行比較,檢測得出患者特異腫瘤多肽靶點,據此體外合成該患者的特異腫瘤多肽序列。體外合成的患者特異多肽小分子同時具有患者特異性和腫瘤特異性。本研究利用DC細胞作為抗原遞呈載體,檢測了患者特異腫瘤多肽在體外對淋巴細胞的激活功能,為未來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負載DC疫苗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提供實驗依據。
研究使用的外周血來自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北京世紀壇醫(yī)院腫瘤內科住院治療患者,本研究開始前已經北京世紀壇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批件編號:2019-科研51),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使用的腫瘤細胞系(包括A549、TCCSUP、SGC-7901、BGC-823、CFPAC-1、MCF-7、MDA-MB-453、HCT-116)均購自中國科學院細胞庫。患者外周血特異腫瘤多肽由河北博海生物工程開發(fā)有限公司檢測并提供合成。患者一般信息及腫瘤多肽檢測結果見表1,不同患者檢測并合成的多肽序列類別數(shù)不同,體外實驗采用患者細胞及其各自特異的腫瘤多肽。
DC細胞培養(yǎng)基采用德國CellGenix 樹突細胞培養(yǎng)基(貨號20801-0500),淋巴細胞培養(yǎng)基Lymphocyte serum-free medium(LSFM)為美國Corning公司生產,胎牛血清、RIPM-1640、DMEM高糖培養(yǎng)基為美國ThermoFisher公司生產,細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ɑ)購自美國R&D公司,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GM-CSF)購自廈門特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細胞因子檢測試劑購自瑞典Mabtech公司,淋巴細胞分離液購自天津灝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CK-8檢測試劑盒購自廣州賽國科技生物有限公司。
外周血DC細胞分離及培養(yǎng)采用貼壁法[4],用含自體血漿的RIPM-1640培養(yǎng)液在37 ℃ 5%(體積分數(shù))CO2條件下靜置培養(yǎng)2 h,移除非貼壁細胞用于后續(xù)CIK細胞培養(yǎng),貼壁細胞用含TNF-α 2.5 mg/L、GM-CSF 0.4 mg/L和IL-4 0.02 mg/L的新鮮CellGenix 樹突細胞培養(yǎng)基,37 ℃ 5%CO2培養(yǎng),每2~3天補液并補充細胞因子。實驗組DC細胞培養(yǎng)體系中依據前期動物預實驗結果,按照每種腫瘤多肽2.5 mg/L的工作(質量)濃度加入患者特異腫瘤多肽。
患者體外CIK細胞的培養(yǎng)中,原始細胞為上述貼壁法移除的非貼壁細胞,培養(yǎng)方法依照文獻[5]的方法進行。
外周血DC細胞培養(yǎng)5 d后,按照數(shù)量比DC ∶CIK=1 ∶8的比例進行混合,繼續(xù)培養(yǎng)≥3 d后進行淋巴細胞功能檢測。實驗分為實驗組[DC細胞(經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刺激)+CIK細胞聯(lián)合培養(yǎng):肽-DC-CIK]、對照組1[DC細胞(無腫瘤多肽刺激)+CIK細胞聯(lián)合培養(yǎng):DC-CIK]和對照組2(單純CIK細胞:CIK)。
采用CCK-8法檢測不同組CIK細胞的增殖活性:采用96孔板進行接種,每孔腫瘤細胞接種濃度為6×103,每組設4個復孔,37 ℃分別培養(yǎng)2 d、4 d和6 d后每孔加10%體積的CCK-8,繼續(xù)培養(yǎng)2 h后,450 nm測定光密度值。培養(yǎng)體系設為兩組,一組含有終濃度為1 000 IU/mL的 IL-2,一組不含IL-2。
采用酶聯(lián)免疫斑點法檢測不同組CIK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的功能,每組設3個復孔,按試劑操作指南進行操作,細胞接種量為2.5×105/孔,孵育18 h后進行細胞因子分泌量檢測。
采用CCK-8法檢測不同組CIK細胞對腫瘤細胞株的殺傷作用。采用96孔板進行接種,每孔腫瘤細胞接種濃度為1×103,貼壁培養(yǎng)2 h后,按比例加入不同濃度效應細胞,并使效靶比為10 ∶1、20 ∶1、30 ∶1。同時設單獨效應細胞組和單獨靶細胞組,每組設3個復孔,37 ℃培養(yǎng)18 h和24 h后每孔加10%體積的CCK-8,繼續(xù)培養(yǎng)2 h后,450 nm測定光密度值,計算效應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率。殺傷率=[1-(實驗孔-效應孔)/靶細胞孔]×100%。
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增殖光密度比較、細胞因子分泌量比較及殺腫瘤效率的比較均采用秩和檢驗。存在多組間比較時,組間兩兩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檢驗,統(tǒng)計結果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體外研究涉及腫瘤類型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胃癌、乳腺癌、膀胱癌、胰腺癌、結腸癌等(表1)。
表1 患者一般信息及腫瘤特異多肽檢測結果Table 1 Patient characters and specific tumor polypeptide information
采用CCK-8 法體外測量腫瘤多肽對淋巴細胞增殖作用,測量時間點分別為當日、第2天、第4天、第6天。在培養(yǎng)體系中IL-2存在的情況下(圖1A),實驗組與對照組均增殖明顯,但腫瘤多肽組在第4天(Z=-3.79,P<0.001)、第6天(Z=-2.95,P<0.01)時光密度顯著高于單純CIK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并在第4天時光密度顯著高于DC-CIK組(Z=-2.02,P<0.05),提示在有IL-2存在的情況下,腫瘤多肽可刺激淋巴細胞的增殖。培養(yǎng)體系中無IL-2時,各組淋巴細胞均增殖緩慢,在各時間點光密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圖1B)。
* P<0.05,# P<0.001.A,in the presence of IL-2,the absorbance at 450 nm of different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B,the absorbance at 450 nm of different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 without IL-2.圖1 腫瘤多肽刺激淋巴細胞增殖情況Figure 1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when stimulated by specific tumor polypeptides
經18 h孵育后,腫瘤多肽刺激組CIK細胞的多種細胞因子產生量高于單純CIK組,其中IL-4(Z=-2.61,P<0.01)、GM-CSF(Z=-3.85,P<0.001)、IFN-γ(Z=-3.56,P<0.001)和TNF-α(Z=-3.40,P<0.001)的分泌量與單純CIK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腫瘤多肽刺激組與DC-CIK組相比,除IL-4分泌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外(Z=-2.15,P<0.05),其余各項細胞因子分泌量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DC-CIK組與單純CIK組相比,IFN-γ(Z=-2.44,P<0.05)、TNF-ɑ(Z=-2.26,P<0.05)和GM-CSF(Z=-3.73,P<0.001)分泌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2)。
*P<0.05,△P<0.01,# P<0.001.圖2 不同組細胞因子的分泌量Figure 2 Cytokine secretion of CIK cells in different groups
不同效靶比例下,腫瘤多肽組與DC-CIK組、單純CIK組在18 h與24 h的殺傷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腫瘤多肽組有高于其他兩個對照組的趨勢(圖3)。
圖3 不同效應細胞/靶細胞比共孵育18 h(A)及24 h(B)各組CIK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率Figure 3 The killing efficiency of CIK cells to tumor cells at 18 h(A) and 24 h(B)time point with different effector/target cells ratio
DC細胞具有強大的抗原遞呈功能,DC腫瘤疫苗能夠激活原始T細胞,同時激活先天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并可通過同時負載多種腫瘤抗原實現(xiàn)多種腫瘤抗原的遞呈,基于DC細胞的腫瘤疫苗在腫瘤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6-7]。目前,用于負載DC的抗原可以是腫瘤特異性抗原、腫瘤相關抗原或腫瘤全細胞抗原等[8],如采用個體化腫瘤抗原進行DC細胞負載,可達到DC疫苗的個體化治療特性,將更好地發(fā)揮DC腫瘤疫苗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采用的個性化腫瘤特異多肽,為一組患者個性化定制腫瘤多肽,通過DC細胞遞呈給T淋巴細胞,最終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腫瘤免疫反應。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經腫瘤多肽負載的DC細胞組與CIK細胞共培養(yǎng)后,相比較于DC+CIK組、單純CIK組,在有IL-2存在的情況下,能夠顯著刺激誘導淋巴細胞的增殖,增殖效果隨孵育時間延長而明顯提高,提示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可增強CIK細胞的增殖功能。培養(yǎng)體系中IL-2對維持T 細胞生存與增殖具有重要作用[9],IL-2的存在可顯著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培養(yǎng)體系中如沒有IL-2,腫瘤特異多肽對淋巴細胞的增殖沒有顯著影響。腫瘤特異多肽需要在有IL-2存在的情況下,才能發(fā)揮促進淋巴細胞增殖的功能。
DC細胞呈遞腫瘤抗原給T淋巴細胞后,活化的T淋巴細胞可分泌相應細胞因子。本研究發(fā)現(xiàn),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負載組可顯著提高IFN-γ的分泌量,與單純CIK組相比,IFN-γ分泌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IFN-γ可由活化的Th1細胞分泌,具有調節(jié)Th1細胞活化、分化、成熟,促進DC 細胞及巨噬細胞 MHC 類分子表達和抗原遞呈功能,并能激活 NK 細胞增強其細胞毒性[10]。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負載組的TNF-α、GM-CSF與IL-4分泌量顯著高于單純CIK組。有學者報道[11],高濃度TNF-α可以破壞腫瘤血管引起細胞壞死,并可促進MHC-1類分子表達,增強NK、CTL對腫瘤的殺傷作用,TNF-α已成功應用于臨床腫瘤治療。GM-CSF可由活化的Th1淋巴細胞分泌,有學者發(fā)現(xiàn)GM-CSF可改善放化療引起的T淋巴細胞損傷,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并可刺激特異性細胞毒性T細胞向腫瘤組織浸潤[12-13]。而IL-4在不同的細胞類型中參與調節(jié)不同的生物過程,如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有研究報道[14],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IL-4可通過增強 CD8+T 細胞的細胞毒作用,以及活化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等參與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此外,它還可通過協(xié)同TNF-α來活化內皮細胞,增加機體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有利于淋巴細胞的浸潤并誘導自然殺傷細胞的活化。本研究結果提示腫瘤特異多肽負載組,在體外可顯著提高多種細胞因子的分泌量,可潛在提高CIK細胞的抗腫瘤功能。
本研究不同實驗組在體外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實驗發(fā)現(xiàn),負載了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的實驗組,其對相應腫瘤細胞系的殺傷效率在兩個時間點及多個靶/效濃度的殺傷效率均顯著高于DC-CIK組及單純CIK組,但也有部分患者3組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系的殺傷效率無顯著差別??傮w殺傷效率經統(tǒng)計學分析后顯示,在不同時間點以及不同的效/靶濃度比,3組雖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腫瘤多肽負載組仍有高于其他兩組的趨勢。分析殺傷效率統(tǒng)計學無差異的原因可能為:(1)不同患者負載的腫瘤多肽均為患者特異的定制腫瘤肽,其與腫瘤細胞系之間不存在交叉抗原的可能;(2)可能有樣本量不夠大導致的統(tǒng)計偏差。另外,有研究者報告多種具有抗腫瘤效應的多肽,其抗腫瘤機制為誘導了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達到抗腫瘤目的[15]。本研究并未檢測多肽的體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功能,有待后續(xù)研究探索。
綜上所述,樹突狀細胞疫苗特異腫瘤多肽聯(lián)合DC細胞,在體外可有效增強T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力及多個細胞因子的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