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雁陽小學 譚延姣
差異化教學理念即為學生提供差異性教學,可以引導、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進步。不同學生的學習天賦存在差異性,主要表現(xiàn)在認知水平、表達能力、知識接受能力等方面。針對這種差異性,教師需要主動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差異性還體現(xiàn)在性格上,有的學生活潑好動,有的學生沉著冷靜,有的學生自信自強,有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比較自卑。正是因為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天賦,才使得差異化教學理念得以形成。教師要具體分析不同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采取差異化教學。如在面對性格內向的學生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逐步克服回答問題時的恐懼。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做好鋪墊。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教育高度重視學生主體性的提升。教師要主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轉變傳統(tǒng)灌輸式的知識傳授方式,兼顧學生的差異性特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以此挖掘學生的個性和潛能。差異化教學理念的出現(xiàn),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單一、枯燥的局面,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具有強大的激勵效果,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新時期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天賦,差異化教學理念要求教師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這能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差異化教學能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個性化指導,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幫助學生選擇最合理的方式吸收知識,促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學習成績得到提升。
由于學生的思維水平具有顯著差異,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差異,遵循個性化、整體性原則,針對課堂教學開展設置一個整體目標,在整體目標指引下考慮到學生群體的差異性,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認知水平,設置不同層級的目標,確保不同層級的學生可以在與之相適應的層級內得到發(fā)展與指引。
如教師以性格、天賦為分層標準,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級,其中A層級學生綜合水平最高,B層級學生次之,C層級學生綜合水平最低,由此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教學目標設計。
針對C層級學生的目標設計,要避免目標難度過高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學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在家長的幫助下聽寫、默寫課文中的生字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聽寫檢查,確保學生熟練掌握課文中的字詞;(2)學生可以熟練朗讀課文,明確課文大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C層級學生的朗讀訓練;(3)學生可以感知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
針對B層級學生的目標設計,需要適當提高目標要求,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學生課前利用微課進行預習,掌握課文中的字詞;(2)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在學生進行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引導,傳授學生朗讀技巧;(3)學生可以深入感知課文,體會課文蘊含的情感,把握課文寫作技巧。
針對A層級學生的目標設計,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學生利用微課提前預習課文,在課前完全掌握課文中的字詞,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與教師進行溝通,解決在自主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形成對課文的初步認識;(2)學生提高誦讀水平,增強品讀課文的能力,在學生進行自由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指導;(3)學生應深入理解課文,可以將課文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實現(xiàn)生活與課文的融會貫通。
教學目標設計要求教師兼顧全體學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教學活動,根據(jù)新課標要求,設置滿足不同層級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設計上體現(xiàn)出差異性,同時還需體現(xiàn)出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以此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在差異化教學理念下,教師選擇教學方法需要建立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需求以及差異性特征,靈活選擇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不同教學手段,在針對性選擇教學方法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自主性。如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分層情況,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從群體內部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實現(xiàn)學生的合作學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小組人員分配的合理性,每一個小組都需要包含1~2名優(yōu)秀學生、1~4名普通學生和1~2名學困生。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優(yōu)秀學生可以對普通學生、學困生提供學習上的幫助,并鞏固自身的基礎知識。學生之間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能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教師想要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激勵,除了要設置差異化目標、采取差異化教學外,還需要采取差異化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有效激勵,增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體驗,以此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如在學習《海底世界》的時候,針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學習能力,教師要采取分層評價的手段,以此形成對學生的有效激勵,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后續(xù)學習中。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帶領全體學生進行課文朗讀,讓學生初步形成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在這個時候學生的腦海中將勾勒出一幅海底世界的景象。在課文朗讀結束以后,教師可以留出十分鐘時間供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分享在朗讀和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并提出問題。隨后教師要留給學生5~10分鐘時間進行成果展示,讓學生通過發(fā)言談一談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對學生進行激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差異化教學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密切掌握學生的情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在教學的全過程都需要遵循差異化教學理念,從目標設計、課堂教學到后續(xù)教學評價,都要重視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和語文學科素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