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西關小學 馬 麗
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困惑:為什么課堂教學效果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是教學理念出現了差錯,還是教學方式不合適?經過認真反思和總結,教師會發(fā)現: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任何一方面出現了問題,都難以使語文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再加上對學生學情的分析不夠,導致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難以有效發(fā)揮,這都會造成最終的教學效果不佳。對此,教師將目光投向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將其和小學語文教學有效結合起來,找到了突破傳統語文教學的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源自生活,其存在的意義也是為了服務生活。根據陶行知先生主張的生活教育思想,教師應該把生活中的元素應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學生的生活而開展教育,也從生活中獲取教育的內容。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多彩的生活中捕捉精彩瞬間,為學生創(chuàng)建適當的生活化情境,鍛煉學生的細心觀察能力。建立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聯系,使教學任務和目標中具有生活氣息,這相當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生活化的模擬,促使學生更有興趣學習語文知識。
小學生天性較為活潑,如果小學語文教學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難以建立宏觀上的認知,造成他們理解不深刻,自然就無法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深入挖掘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之后,要逐步擺脫教學時的空講,轉而要和學生的生活建立切實的聯系,做到“有的放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輸出相應的語文知識,判斷學生需要什么,語文教學就提供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加強了學生和生活的聯系,教會了學生熱愛生活和發(fā)現生活,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能體會到所學知識的真正價值。
以《夕陽真美》這節(jié)課為例,根據題目輕而易舉就能判斷出來此文主要圍繞“夕陽”展開,教師可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現美輪美奐的“夕陽無限好”的照片。首先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地感受到夕陽的獨特之美;其次教師可以用播放適宜的音樂,再挑選一位學生為大家有感情地配樂朗讀;最后引導其他學生閉上雙眼,在應景的音樂和閱讀聲中通過耳朵感受夕陽的美妙。此外,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教師除了課上采用多媒體為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之外,還可以結合課外活動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讓學生抓住課外活動的契機,認真觀察和欣賞夕陽,感受它的形象、顏色、變化,甚至可以要求學生畫出自己所看到的夕陽。所謂“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那么“一千個學生眼中就可能有一千個夕陽”,然后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畫作,欣賞各自眼中的夕陽。通過一幅幅美麗的夕陽畫作,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更能體會文中短短幾句話傳達出來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陶行知先生認為,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最普遍的形式就是語言和文字。例如,學生演講比賽中優(yōu)美的文稿、自信大方的語言表達;學校里無處不在的標語;大街上別出心裁、奪人眼球的廣告等,都體現出了語文的魅力。通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廣告內容及與語言相關的生活現象,讓學生能感知語言的魅力;通過學生學習語文教材,讓學生發(fā)現大多數課文內容都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語文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把課文內容與已有的生活認知結合起來,構建起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語文教學情境。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要根據適宜的課文內容,在合適的時機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語文教學情境,還原教材中的內容,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掌握和深入理解課文。
以《狐假虎威》這節(jié)課為例,課文內容生動有趣、富有深刻的哲理,而且學生對這類寓言故事感興趣,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學生的個性特點,重現文中的狐假虎威場面,學生自然樂于參與其中。因此,教師首先應帶領學生梳理課文內容,然后利用其中的對話,將這篇課文改編成課堂情景劇。通過讓學生舉手主動參與或者通過點名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參與。膽大的學生舉手要求參與后,可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愛的角色;為了讓剩下的學生也能參與到表演當中,更好地了解課文內容,感知課文的真正含義,教師需要根據剩下角色的特點使用點名的方式讓不同的學生扮演。所有的學生確定好了自己的角色后,讓學生用自己認為得當的動作和語氣表演出來。學生的表演將課文中的文字轉變成了有趣的畫面,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成語“狐假虎威”。這樣做既把全班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了起來,也激發(fā)出了全班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在教學將要結束之際,教師可留下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給予學生更深的啟發(fā)。如果老虎發(fā)現了狐貍是借了自己的威風,老虎會有什么樣的反應,會做什么?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聯想力續(xù)寫這篇文章,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路,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語文是一門重視知識積累的學科,學生的積累和沉淀越多,其語文素養(yǎng)就越高。由此語文教師要意識到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尋找機會向課后延伸。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完成知識遷移,還要讓學生學會利用身邊的事物聯想起教材中的內容,二者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索興趣。要想讓學生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過的課文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就需要調動起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從情感上去感知和體驗。語文不但是知識性學習科目,更是情感因素較為復雜的學科,教材里面的題材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時,可以順勢引導學生的情緒,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踴躍發(fā)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同時這對學生的寫作也有幫助。從微觀上來說,語文教學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學習語文,因此當從情感入手進行語文教學時,也能更好地刺激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觀察、聆聽和感受的過程中,能練就一雙慧眼,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更好地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學習準則。
以《沉香救母》這節(jié)課為例,教師在課堂準備環(huán)節(jié)先給學生預留小任務,讓學生自行查閱相關內容,或者請長輩講述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選取《寶蓮燈》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欣賞,使學生對整個故事有個總體的認識,便于后續(xù)的課堂講解。接下來可以從情感著手,將課文內容延伸至課后,讓學生舉手發(fā)言,向大家說下媽媽或者爸爸在平時都給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并且把最感動的部分提煉好,寫成一段文字。學生在課堂上講述后,可要求學生放學回家后,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做一件小事,或者當父母為自己做了一些事情后,要真誠地向父母說一句“謝謝”。這樣做能更好地將語文和生活結合了起來,讓學生體會母愛的無私、父愛的偉大,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沉香救母”蘊含的強烈思想感情。
綜上所述,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要學會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與語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改變學生學習語文的不良現狀,為學生構建起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讓學生認識到語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的關聯性,縮短語文和生活之間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還要讓學生懂得語文不止于課堂,不斷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向課后延伸,實現語文更深層的教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