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陳建楷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目標、課程體系結構、課程內容的變化最終要體現在課堂上,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經常出現如教學過程僵化,技術融合生硬,教學設計呆板等現象將逐步克服,教師不再只關注學生是否掌握比百度更多的知識,運算速度是否快如計算機,而更多關注學生是否學會了,是否會學了,而不是教師自己是否教到。那么,在課堂中教師如何進行深度教學,讓學生深度學習,以達到深度育人,個人認為,教師應研讀教材,用好教材,創(chuàng)設教材中的數學探究“實驗”情景,進行深度教與學,以學定教,讓思維發(fā)生,讓學習可見,讓學科素養(yǎng)落地課堂。
所謂數學探究實驗,是指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運用有關工具(如紙張、模型、測量工具、作圖工具以及信息技術等) ,教師提出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探究問題,創(chuàng)設數學實驗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教師協助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以學生的動手操作、動腦思維為基點,在實驗觀察、猜想、試錯、分析、歸納等思維活動中,自己發(fā)現數學的驗證或探究過程,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進行研究性學習,將知識內化于心的數學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能使學生體驗數學建構,逐步理解數學,發(fā)現真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創(chuàng)造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能力。
2019年11 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指出,要著力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數學探究性實驗是學生通過觀察、猜想、試錯、分析、歸納等方法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逐步建構和發(fā)展自己的數學認知的過程。數學探究實驗不同于物理化學等其他學科,它涉及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等材料,學生通過這些材料進行探究、觀察、猜想、討論、驗證、總結等活動與體驗,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相遇。本文是在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設教材中的數學探究“實驗”情景的幾點做法及思考。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學中,借助學生身邊的一些幾何模型,如觸手可及的筆、紙、文具盒、水杯、書桌、教室等,從具體模型中抽象出直線、平面、棱柱、圓柱、長方體等模型,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實驗探究學習情境,引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產生、發(fā)展的過程中真正達成對數學概念、法則、原理的概念建構和內化,讓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具體變得更接地氣,讓課堂教學有較低的起點又能有較高立意,
案例1:8.4.2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數學必修第二冊《立體幾何初步》,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實驗材料,創(chuàng)設空間幾何模型演繹的實驗情境。
實驗材料:筆,紙、書桌、教室。
實驗主題一:探究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
實驗步驟:
(1)觀察、分析:學生借助具體的模型如筆、紙、書桌、教室等,觀察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
(2)猜想、試誤:提出問題,空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幾種?除了相交、平行,還有嗎?兩條直線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是什么位置關系?
(3)動手、探究、討論:學生獨立操作或者學習小組內學生與同伴一起合作,想象一下,筆抽象為直線,桌面抽象為平面,要求學生動手操作演示直線的各種位置關系,其他同學提問或者糾正。
(4)合作、歸納,填寫實驗報告:只有兩條直線相交或平行才能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共面直線。同樣,兩條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直線,無論它們如何改變位置,都不能放在同一平面上,學生們一起抽象出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的概念,叫做異面直線。
(5)遷移與應用:引導學生共同歸納數學對象的研究路徑,先概括直線研究的問題、線索和基本方法:定義(組成元素、分類)→直線的性質(變化中的不變性、規(guī)律性,從度量關系和位置關系入手)→共面直線(平行、相交),異面直線(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和距離)→直線特殊位置的研究(平行直線、垂直直線)……類似地,拓展為空間立體幾何基本研究路徑:背景→概念→判定、性質→聯系(結構)→應用。師生共同總結數學對象研究路徑使學生知道研究問題的基本套路,類比的方法,再讓學生繼續(xù)動手做第二個實驗主題:探究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聯結數學的結構本源。
【設計意圖】選取學生身邊的實驗素材,創(chuàng)設空間幾何模型實驗情情景,給出富有挑戰(zhàn)性的實驗主題,學生動手、猜想、試錯、探索、分析、歸納等活動與體驗,視覺展示空間中直線與直線的直觀的位置關系及變化,從位置關系和度量關系入手,讓學生感受和體驗異面直線的概念由具體到抽象的形成過程。該實驗過程利用學生現有的平面幾何知識,即聯想和結構,進行轉化,并重新建構為新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對異面直線的概念就有了更深度的學習體驗。數學概念是抽象的,但抽象概念來源于現實生活實踐,因此,在概念數學中,通常借助于感覺和想象來描述,即回歸到直觀和具體的生活實踐中,通過創(chuàng)設適合學情的實驗探究情景,利用實物模型或演示實驗,使數學的抽象回歸到具體,讓數學概念更好理解,回歸到數學的生活本源,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觸發(fā)深度學習,滲透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體驗和理解數學概念。
教材是我們教好數學的根本,很多教師往往只是教教材,圍繞著教材上的內容對學生教學填鴨或者灌輸,更多地運用死記硬背等學習方式,使課堂技術大多徘徊在低階思維水平上,而高階思維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主動學習出來的。因而,讀好教材,教好教材,活用教材,比如設計實地考察與測量活動,創(chuàng)設體驗性的實驗情景,把教師灌輸、填鴨式的教學轉化為學生主動的學習,讓深度學習發(fā)生,讓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會發(fā)生。
案例2:探究學校的橢圓形操場的跑道是不是橢圓
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圓錐曲線的方程》的橢圓,教師可以設計與實地考察測量實驗情境,并利用幾何畫板制作教學課件,創(chuàng)設直觀、可視化的實驗情境。
實驗材料:筆,紙、尺規(guī)、幾何畫板教學課件。
實驗主題:學校的橢圓形操場的跑道是不是橢圓。
實驗步驟:
(1)觀察、猜想: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橢圓形曲線,橢圓有何形與數的性質,能否探究一下學校的橢圓形操場的跑道是不是橢圓。
(2)分析、試誤:有人說,學校的橢圓形操場的跑道看起來像橢圓型曲線,請問:這些曲線是如何曲?是不是橢圓?為什么是橢圓?如何驗證?橢圓的定義是什么?橢圓的焦點去哪兒了?橢圓的圓與扁即形狀如何數量化?能說明一下嗎?
(3)合作探究、動手實踐:學生通過探究學校的橢圓形操場的跑道究竟是不是橢圓,進行合作研究討論,制定探究方案。
(4)討論、歸納,得出實驗報告: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展開聯想與想象,有同學用直接排除法,有同學求助專業(yè),有同學用反證法,有同學回歸定義,得出了不同方案,并進行操作,形成實驗報告。
方案一:操場兩旁有一百米跑道是直線段不是曲線,故不是橢圓。
方案二:求助他人,如體育老師或者上網查找,得出操場曲線是由兩線段和兩半圓組合,故不是橢圓。
方案三:假設橢圓形操場的跑道是橢圓,學生小組合作,利用尺規(guī)和a,b,c 之間的勾股定理,定位橢圓的焦點位置,測量后發(fā)現不滿足橢圓的定義,即曲線上的任意一點到兩定點距離相等。
(5)提升拓展:學生歸納出研究一個數學對象的基本路徑:背景(現實需要、數學發(fā)展的需要)→概念(研究對象)→要素(對象、表示、分類)→性質(要素特征、要素、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變化規(guī)律等)→結構(相關知識的聯系)→應用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校的橢圓形操場的跑道是不是橢圓”實驗問題情境,重現了橢圓的發(fā)現、驗證、證明的過程。學生通過探究橢圓形跑道曲線是不是橢圓,動手測量動腦分析,以“做”實驗為支架,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互動交流等活動,經歷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關注學生經歷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體會了什么,注重學生的活動與體驗,讓學生可個性化地自主學習,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試誤、驗證推理、反思等過程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應用,讓學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學會學習。整個課堂大部分時間讓學生參與思考、參與討論、參與質疑,教師主要起到的是引導、點撥、釋疑的作用,學生在合作討論、交流碰撞中沉浸式學習,體驗學習數學之樂,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同時,課堂中,學生有機會和一定的時間進行展示自我,其他學生也可找出疑難,再進行合作探究,討論釋疑,學生在課堂上敢于表達疑難以及展示如何解決困難,小組其他同學也能夠進行補充、歸納解題策略,教師加以啟發(fā),教學過程就是理解數學知識、驗證數學結論的思維活動,課堂翻轉成學堂,課堂有思辨就有了深度,數學學習過程也變得有趣有料有效,教與學就有了深度。
隨著課堂技術的發(fā)展,中學數學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中,借助易學易用的第三方軟件如幾何畫板、超級畫板、3D 數學教學平臺、GeoGebra(動態(tài)數學軟件)等學科軟件,創(chuàng)設直觀、可視化的實驗情景,除了圖文并茂地幻燈片展示,還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將難以理解的知識直觀化、可視化,讓隱性思維變得顯性化。以幾何畫板為例,其作圖方法步驟和教師在黑板上尺規(guī)作圖基本相同,能快速、準確、便捷地在屏幕上完成尺規(guī)作圖,且圖形可變大小可移動且保持幾何性質和圖形間的關系,同時,可以在圖形上輕松地測算出圖形對象的相應數值(如點的坐標、線段的長度、圓的方程、直線的方程以及函數表達式等),并能把數和形的隱性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動態(tài)地顯現出來,呈現形與數的同步化和幾何圖形的動態(tài)化,更形象生動的展示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無論在學習還是教學中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生態(tài)課堂,拓展學生對知識認知水平,讓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知識脈絡和所處層次有更清楚的了解,讓學習深度發(fā)生。
案例3: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及變換
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三角函數》,函數y=Asin(ωx+φ)圖象及變換,圖像變換,如何變,如何換?若采用傳統的黑板,作圖量大,耗時耗力,因而專門設計了一節(jié)數學探究實驗。
實驗材料:幾何畫板教學課件,學生學習課件,計算機教室。
實驗步驟:
(1)分組,各組設計方案。設置恰當的實驗探究起點,由于函數y=Asin(ωx+φ),(A>0、ω>0)受到三個參數A、ω、φ 的影響,將問題分解為各個參數對函數圖像的影響,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2)學生確立實驗探究方向,小組合作探究,教師有必要技術支持和圖像變換指導。
(3)動手操作計算機,觀察,分析參數A、ω、φ 對函數圖像的影響。
(4)小組討論、歸納形成實驗報告,小組派代表進行展示,營造濃厚的實驗探究氛圍
(5)遷移與應用,能否推廣到一般函數如y=Af(ωx+φ) 的圖像變換。
【設計意圖】:當函數圖像變換遇見幾何畫板軟件,深度的學習從遇見到預見,學生動手操作,運用計算機中幾何畫板軟件探究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變換,借助其強大的作圖和分析功能,操作改變三個參數A、ω、φ 進行數學實驗,觀察各個參數對圖象的影響,獨立探究,動腦分析,小組合作,把圖形的直觀感受與已知的經驗相互轉化,培養(yǎng)學生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數學源于實踐,源于生活;充分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當完成函數圖像變換的學習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引導學生對各個函數的關系與圖象的結構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整理上述探究所得的信息,使學生全面認識與理解函數圖象的變換關系,從而升華實驗探索,學習更有深度。
創(chuàng)設教材中的數學探究“實驗”情景,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僅僅是教教材,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實驗探究,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參與數學知識的探究活動,在猜想、試錯、探究、分析、歸納等活動與體驗中,讓思維發(fā)生,讓學生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相遇,達到深度的教與學,讓深度學習變得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