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摘要:化學課程屬于基礎學科,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化學也是中職院校中開設的基礎學科,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實踐能力,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客觀認知。因此,本文基于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闡述了具體的中職院?;瘜W教學滲透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化學教學;滲透策略
引言
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滲透食品安全教育,使食品安全知識與化學教學有機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我國目前食品安全教育現(xiàn)狀
受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制約,我國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尚未完善,食品安全相關的正規(guī)教學課程尚未完全引入到中職院校的教育中,受全球化、經(jīng)濟化、綠色建設等的影響,我國已經(jīng)開始在中職院校的實際教學中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尤其是化學課程中。相關組織的宣傳、倡導和相關法治條例等的健全,已經(jīng)對食品安全教育產生很大影響。在食品安全相關問題上,顯著問題是食品生產企業(yè)的市場準入標準較低,食品安全生產技術專業(yè)人才欠缺,且不具備嚴謹而先進的食品監(jiān)測技術與方式。在中職院?;瘜W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進行食品安全教育,能夠切實強化學生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提升中職化學課程實際教學的實效性。
二、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目前最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合成材料這一節(jié)里,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很喜歡喝珍珠奶茶,那么在喝珍珠奶茶時,同學們將吃下什么物質,知道嗎?然后向學生解釋,其實,珍珠奶茶中,既沒有奶,也沒有茶,更沒有珍珠。濃郁的奶香來自于奶精,奶精使奶茶變得香濃源自于奶精中一種名為“植脂末”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中含有砷、鉛、銅等有害物質,長期攝入,可增加患冠心病、腫瘤、哮喘等疾病的幾率,幼兒更會變得智力低下。彈性十足的“珍珠”是在木薯淀粉中添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這些高分子材料是什么,說白了就是塑料,所以,大家吃“珍珠”就等于在吃塑料。講到這里,學生已經(jīng)很想了解塑料到底是什么物質了,然后再引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教師講課的效果定會事半功倍。將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寓于化學教學中,通過食品安全教育來引導學生理性消費,既培養(yǎng)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和科學態(tài)度,又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化學的樂趣。
(二)契合化學知識,具有學科優(yōu)勢
中職化學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從學生已有經(jīng)驗和將要經(jīng)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生活中的課程資源,使化學課程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梢?,在中職化學教學中進行食品安全教育不僅能充分體現(xiàn)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能使學生擁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素養(yǎng),加強自我保護能力,從而將食品安全的風險降到最低。因此,在中職化學教學中,將有關食品安全的素材與化學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滲透食品安全教育具有學科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教育,既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強化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對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通過生活化教學,開展食品安全普及教育
化學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記的東西非常多,并且隨著章節(jié)知識的增加,難免會理不出頭緒。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食品安全普及教育的時候,就需要引入生活化的知識,幫助學生又好又快地完成教學內容,不斷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聯(lián)想生活現(xiàn)象,對知識內容進行活學活用。例如,為了能夠增強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警惕意識,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哪些化學物質是危害人體健康的?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聯(lián)想近幾年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與身邊的同學暢所欲言,快速地融入到課堂的教學當中。緊接著,教師再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向學生介紹蘇丹紅這種人工合成的紅色染料,蘇丹紅的化學成分具有偶氮結構,它對人具有致癌的危險,如果在食品當中添加蘇丹紅,會對人體的肝、腎等器官產生明顯的毒性,而我國是嚴禁禁止使用這種食品的,但很多不良商家還在違規(guī)的食品中放入蘇丹紅,例如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蘇丹紅鴨蛋”,通過這一教學,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更好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滲透食品安全教育
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網(wǎng)上查詢、講座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探究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是進行食品安全教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開展“食話實說”專題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運用化學視角分析生活中出現(xiàn)的毒大米、毒火腿、毒香腸、毒藥品、毒酒、毒肉、毒奶粉、毒包裝等蘊含的化學知識,在討論中了解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通過討論,做出評價和感想,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白有毒食品對身體的危害,樹立食品安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成為關愛生命的人,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化學教學中滲透食品安全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食品安全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食品安全、衛(wèi)生等正確觀念。切實保障我國公民的身體健康與安全,推動國民經(jīng)濟、社會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豐杰.我國食品安全現(xiàn)狀及其對策.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6(12):74-75.
[2]秋平.如何加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寧夏教育,2007(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