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漢熹平三年中尚方鐵劍考
——兼論中國古代的灌鋼工藝

2022-04-08 00:29:22孫聞博
出土文獻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后漢書

孫聞博

中國人民大學(xué)國學(xué)院 “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協(xié)同攻關(guān)創(chuàng)新平臺

中國古代鐵劍的使用及其工藝技術(shù),是中國古代兵器史、科技史、工官制度等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一般認為,“漢劍是中國鐵劍的高峰”,“中國古代鋼鐵刀劍制造技術(shù)在漢代以后,幾無大的發(fā)展和突破”。(1)鐘少異: 《論鐵劍》,《古兵雕蟲: 鐘少異自選集》,上海: 中西書局,2015年,第147、148頁。而漢代鐵劍的使用及其工藝發(fā)展,又可具體分為幾個階段。西漢前期,鐵劍在中原地區(qū)取代了戰(zhàn)國以來的青銅短劍。后者在漢初仍有使用,西漢中期以后日趨衰亡,至東漢完全被鐵劍淘汰。與之同時,刀也開始興起。西漢中晚期,軍隊中劍與環(huán)首刀同時并存;東漢時,環(huán)首刀進一步興盛,劍的使用趨于衰落;東漢末,劍在實戰(zhàn)中已基本不再使用,而主要作為供權(quán)貴佩服把玩的飾物或?qū)毱鳌?2)蘇秉琦: 《戰(zhàn)國秦漢考古》第二章,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30—131頁。楊泓: 《劍與刀——中國古代兵器叢探》,原刊《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1979年第1期;后收入氏著《中國古代兵器論叢(增訂本)》,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7年,上編,第160—179頁。王仲殊: 《漢代考古學(xué)概說》,北京: 中華書局,1984年,第65頁。孫機: 《漢代物質(zhì)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35 武備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4—157頁。鐘少異: 《漢式鐵劍研究》,原刊《考古學(xué)報》1998年第1期;后收入氏著《古兵雕蟲: 鐘少異自選集》,第143—144頁。鐘少異: 《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shù)史(上古至五代)》第四編第三章,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84—385頁。西漢后期軍隊裝配劍刀情況,還可補充?!段鋷煊朗妓哪瓯嚻骷尽酚洝俺溯泟λ摹?,“盾九萬九千九百一,鑲一,劍九萬九千九百一,劍帶三萬七千六百一十六,涇路匕首二萬四千八百四,鐵□三,劍杖木杖廿八,鋸釦刀三萬九十八”,“劍杖,杖形劍。木杖,木棒”,“刀□四千五百七十五”,“刀十五萬六千一百卅五”,“大刀百廿七”。參連云港市博物館等編: 《尹灣漢墓簡牘》,北京: 中華書局,1997年,第104、108—109、112、114、117頁,木牘六。

麥克萊恩博物館(Maclean Collection)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北郊,建于2004年,是一家私人博物館。2018年8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xué)孫家洲教授率領(lǐng)學(xué)術(shù)考察團參觀該館。筆者作為考察團成員之一,得見該館所藏東漢熹平三年中尚方造錯金銘文鐵劍(見插頁)。(3)館藏中國古代青銅器資料已發(fā)表,參見Richard A. Pegg and Lidong Zhang, 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 The Maclean Collection, 2010。館藏前涼衣物疏材料也已發(fā)表,參見張立東: 《美國麥克林氏藏前涼郭富貴衣物疏》,《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此劍對研究相關(guān)問題多有助益,承博物館學(xué)術(shù)負責(zé)人尹彤云女士授權(quán),現(xiàn)將這一文物資料予以發(fā)表,并作考釋和研究。

一、 題銘釋讀與尚方造器

此劍藏匣題簽為“東漢熹平三年中尚方制鐵劍(宮廷用)中碳高碳鋼類鍛造制作”。館藏英文檔案4份,檔案原記“漢代鐵劍,鑲嵌黃金文字52字”,并有簡要解說。其中,第3、4兩份檔案列有用銥射線檢測鐵劍的照片及說明。(4)拍攝從劍莖開始,分段進行。今將檢測說明譯為中文:“從9英寸至17英寸處,黃色箭頭標(biāo)識出密度的細微變化,這種變化呈現(xiàn)為一道橫跨劍面的曲線。這表明劍身被鑄在劍柄上,整個武器并非整體澆鑄。但是,應(yīng)該注意的是,這也可能只是一片銹蝕區(qū),湊巧構(gòu)成了一條彎曲線。銥射線比傳統(tǒng)的X射線顯示的細節(jié)更少。對該區(qū)域進行X射線檢查或許可以說明這是鑄痕還是銹蝕紋”,“從33英寸到41英寸處,劍刃上有兩個缺口”,最后總結(jié)道“銥射線顯示劍身或劍柄沒有任何裂紋。鑄劍金屬的密度差異與銹蝕的鐵/鋼一致。射線照相師曾指出劍身稍帶韌性。這與之前關(guān)于劍身由低碳鋼制成的報告相一致”。參見麥克萊恩博物館檔案“Xiping Iron Sword_3”“Xiping Iron Sword_4”。銥射線較少用于科技考古,可以檢測金屬器物的損傷情況。此劍通長114.3厘米(45英寸),扁莖折肩。劍莖后部有一小孔,供釘固木柄所用。原應(yīng)配有劍首、劍鐔及劍削,今已不存。劍莖長度超過15厘米,劍身長寬之比大于15∶1。型式參據(jù)鐘少異的分類標(biāo)準(zhǔn),屬A型Ⅱ式的扁莖折肩鐵劍;(5)鐘少異: 《漢式鐵劍研究》,《古兵雕蟲: 鐘少異自選集》,第122—123頁。參據(jù)白云翔的分類標(biāo)準(zhǔn),屬C型窄體長莖劍。(6)白云翔: 《先秦兩漢鐵器的考古學(xué)研究》第五章,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214—215頁。

此劍劍身一面,臨近劍鐔部,由劍鍔向劍鐔方向有錯金銘文一行(見插頁)。銘文釋讀如下:

熹平三年中尚方造五灌廿五辟金題□□長□□,鐵工矦(侯)秋、削厲工□渠,中常侍育陽侯□(行?)中尚方令文書事節(jié)、丞穆、右丞萌、掾補、嗇夫弘主。

缺釋多因銹蝕造成,字?jǐn)?shù)實為55字左右,為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漢代鐵劍中銘文字?jǐn)?shù)最多的一件。

“熹平”,東漢靈帝劉宏年號,行用7年。此劍制造于東漢末葉的“熹平三年”(174)。處于最后一個發(fā)展階段,漢劍在當(dāng)時實戰(zhàn)中已較少使用,而多用作飾物或?qū)毱??!爸猩蟹健笔窃靹C構(gòu)。以往漢代工官研究,對中尚方略有涉及。(7)近年探討參見陸德富: 《西漢工官制度諸問題研究》,《文史》2009年第3輯;《漢代中尚方諸問題研究》,《漢學(xué)研究》第34卷第3期,2016年?!稘h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云:

少府,秦官,……屬官有尚書、符節(jié)、太醫(yī)、太官、湯官、導(dǎo)官、樂府、若盧、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東織、西織、東園匠十〔六〕官令丞,……又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nèi)者、宦者(七)〔八〕官令丞。諸仆射、署長、中黃門皆屬焉。(8)《漢書》,北京: 中華書局,1962年,第731頁。

西漢少府屬官有尚方。漢表的敘述模式實際提示,尚方與少府下屬其他負責(zé)物品制造的考工室、東織、西織、東園匠雖均置令、丞,但不屬于同一序列,因而特別予以分列交代。究其原因,前者多屬宮中(及殿中)省外機構(gòu),而后者多屬省中機構(gòu)。(9)陸德富已注意此點,提到《百官表》所記“尚方”,“這一系列官署都在禁中,其他的應(yīng)該都在省外”。參《漢代中尚方諸問題研究》,《漢學(xué)研究》第34卷第3期,第261、266頁。唯東漢時鉤盾在省外的認識,還可斟酌。少府主要負責(zé)帝室財政,所掌下屬機構(gòu)(也即都官)依政治空間大體劃分為兩個系統(tǒng): 1.宮內(nèi)省外;2.省中。尚方屬于后一序列,是省中工官的代表,因此又稱中尚方。具體職掌,師古曰“尚方主作禁器物”,“尚方主巧作”,(10)《漢書》,第731、3065頁?!逗鬂h書》卷一○上《皇后紀(jì)上》李賢注引《前書音義》曰“尚方,掌工作刀劍諸物及刻玉為器”。(11)《后漢書》,北京: 中華書局,1965年,第422頁。《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提到“延壽又取官銅物,候月蝕鑄作刀劍鉤鐔,放效尚方事”,(12)《漢書》,第3214頁?!稘h書》卷六七《朱云傳》載朱云語“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13)《漢書》,第2915頁?!端膸烊珪偰俊肪硭钠摺皾h紀(jì)三十卷安徽巡撫采進本”條云“朱云請上方劍,《漢書》作‘?dāng)伛R’,(荀)悅書乃作‘?dāng)囫R’。證以唐張渭詩‘愿得上方斷馬劍,斬取朱門公子頭’句,知《漢書》字誤”。然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嘉靖黃姬水刊本《漢紀(jì)》作為最早善本,仍作“尚方斬馬劍”。上述可參見《漢紀(jì)》卷二七、附錄、點校說明,《兩漢紀(jì)》,張烈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2002年,上冊,第474、565、4頁。至于“秦官”,《通典》卷二七《職官九》云“秦置尚方令,漢因之”。(14)《通典》,王文錦等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1988年,第759頁。不過,出土材料對此尚無反映。秦封泥所見諸尚類,有“尚冠”“尚佩”“尚衣”“尚劍”“尚浴”“尚帷”“尚臥”“尚犬”,(15)劉瑞編著: 《秦封泥集存》上編第二章,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20年,第377—390頁。無“尚方”?!吧袆Α鄙婕熬髋鍎Φ谋9苁褂?,應(yīng)非造劍機構(gòu)。

東漢情形,《續(xù)漢書·百官志三》記“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 掌上手工作御刀劍諸好器物。丞一人”,劉昭注補引《漢官》曰“員吏十三人,吏從官六人”,(16)《后漢書》,第3596頁。職掌手工制作皇帝專用器物,(17)《后漢書》卷四《殤帝紀(jì)》“其減太官、導(dǎo)官、尚方、內(nèi)署諸服御珍膳靡麗難成之物”(第197頁),《后漢書》卷一○上《皇后紀(jì)上》作“減大官、導(dǎo)官、尚方、內(nèi)者服御珍膳靡麗難成之物”(第422頁)。尚方所造,對應(yīng)“御”用的“難成之物”。中尚方還保藏省中財物,匯聚地方珍奇,所轄畫匠可“圖像立贊”,如《漢書》卷九九下《王莽傳下》“省中黃金萬斤者為一匱,尚有六十匱,黃門、鉤盾、臧府、中尚方處處各有數(shù)匱”(第4188頁),《后漢書》卷七八《宦者列傳》“而今中尚方斂諸郡之寶”,“伏承有詔敕中尚方為鴻都文學(xué)樂松、江覽等三十二人圖象立贊,以勸學(xué)者”(第2532、2499頁)。所造仍以刀劍為代表。中尚方作物可由皇帝賜予,然盜買、私作屬非法行為,漢魏大臣、宗室多有因此而被治罪者。(18)《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條侯子為父買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錢。庸知其盜買縣官器,怒而上變告子,事連污條侯”(北京: 中華書局,1982年,第2079頁);《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威王彰傳》“青龍三年,楷坐私遣官屬詣中尚方作禁物,削縣二千戶”、卷二○《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景初元年,琮坐于中尚方作禁物,削戶三百,貶爵為都鄉(xiāng)侯”,裴注引《魏書》載璽書曰“制詔彭城王: 有司奏,王遣司馬董和,赍珠玉來到京師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出入近署,逾侈非度,慢令違制,繩王以法”(北京: 中華書局,1982年,第556、580、581頁);《宋書》卷一一《禮志五》稱“是以尚方所制,禁嚴(yán)漢律,諸侯竊服,雖親必罪”(北京: 中華書局,1974年,第521頁)?!栋俟僦尽酚钟洝坝覍偕俑?。本注曰: ……自侍中至御史,皆以文屬焉。……章和以下,中官稍廣,加嘗藥、太官、御者、鉤盾、尚方、考工、別作監(jiān),皆六百石,宦者為之,轉(zhuǎn)為兼副,或省,故錄本官”。(19)《后漢書》,第3600—3601頁。西漢武帝時,欒大曾“為膠東王尚方”;宣帝時,劉向曾“典尚方鑄作事”。(20)《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jì)》、卷二八《封禪書》,第462、1389頁;《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第1929頁。東漢時,包括尚方在內(nèi)的少府下屬機構(gòu)不少變?yōu)槊x歸屬,多由宦官出任或兼掌。而宦官所掌控的,不僅涉及省中機構(gòu),也涉及宮中機構(gòu)?!独m(xù)漢書·天文志三》“中常侍張逵、蘧政、楊定、內(nèi)者令石光、尚方令傅福等與中常侍曹騰、孟賁爭權(quán),白帝言騰、賁與商謀反”,(21)《后漢書》,第3245頁?!吧蟹搅罡蹈!睉?yīng)屬“宦者為之”;(22)“爭權(quán)”主要涉及宦官群體?!逗鬂h書》卷三四《梁統(tǒng)列傳》作“中常侍章逵、蘧政、內(nèi)者令石光、尚方令傅福,冗從仆射杜永連謀,共譖商及中常侍曹騰、孟賁,……辭所連染及在位大臣”(第1176頁)?!叭邚钠蜕洹碑?dāng)指中黃門冗從仆射。《續(xù)漢書·百官志三》“中黃門冗從仆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 宦者。……”(《后漢書》,第3594頁)?!逗鬂h書》卷七八《宦者列傳》“(蔡倫)及和帝即位,轉(zhuǎn)中常侍,豫參帷幄?!蠹游簧蟹搅睢S涝拍?,監(jiān)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23)《后漢書》,第2513頁?!短祁惡肪硪弧鹌摺ⅰ妒挛锛o(jì)原》卷八引《東觀漢記》稱蔡倫“典作上方”,“典上方”,(24)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 《東觀漢記校注》卷一八,北京: 中華書局,2008年,第816頁。中常侍蔡倫應(yīng)屬“轉(zhuǎn)為兼副”。《通典》卷二七《職官九》還提到“漢末分中、左、右三尚方”。(25)據(jù)出土材料,尚方分為中、左、右的時間也可能早至西漢武帝時期。安作璋、熊鐵基: 《秦漢官制史稿》第二章第七節(jié),濟南: 齊魯書社,2007年,第197—198頁;徐正考: 《漢代銅器銘文研究》,長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8頁。傳世、出土所見兩漢中尚方造器有鼎、壺、鐘、燈、鐎斗、弩機及銀錠,(26)參見安作璋、熊鐵基: 《秦漢官制史稿》第二章第七節(jié),第197頁引?!扮姟?,應(yīng)作“鍾”,屬于容器。多屬銅器。中尚方造鐵器,特別是最具代表性的鐵劍實物,今為首次發(fā)現(xiàn)。

關(guān)于中國古代尚方劍的記載,較早史例見前引《漢書》卷六七《朱云傳》載朱云彈劾成帝師傅張禹語,“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所求“尚方斬馬劍”,不作為專殺之用。漢晉文獻時見君主賜劍,《后漢書》卷一二《彭寵傳》載朱浮對光武帝曰“前吳漢北發(fā)兵時,大王遺寵以所服劍,又倚以為北道主人”,《后漢書》卷一七《馮異傳》“乃遣(馮)異代(鄧)禹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具劍”,(27)參見《后漢書》,第503、645頁?!稌x書》卷八六《張軌傳》“(南陽王司馬模)遺軌以帝所賜劍,謂軌曰‘自隴以西,征伐斷割悉以相委,如此劍矣’”,(28)《晉書》,第2222頁。參看楊鴻年: 《漢魏制度叢考》“佩劍帶刀”條,武漢: 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535頁。皆體現(xiàn)君臣相契,以示信任之意,同樣不用于賜下專殺。宋代以降將軍出征,得賜御劍自隨,專殺行用于軍政領(lǐng)域。尚方劍在巡視、軍政中更多使用,主要是在明代。(29)周月峰: 《“尚方劍”考》,《浙江史學(xué)論叢》第1輯,杭州: 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63—76頁;王勇: 《漫談尚方劍》,《文博》2004年第4期;柏樺: 《明代賜尚方劍制度》,《古代文明》2007年第4期;高春平: 《明代尚方寶劍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人民論壇》2016年第21期;等等。由此,尚方劍的使用,存在一個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作為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一件“尚方劍”,其有助于研究相關(guān)兵器的功能及使用場合。

二、 “五灌廿五辟”與百煉鋼、灌鋼工藝

“五灌廿五辟”,內(nèi)容重要,涉及鐵劍的制造工藝。鐵劍在西周晚期出現(xiàn),以上村嶺虢國墓地M2001所出玉柄銅芯鐵劍為代表。鋼劍出現(xiàn)在春秋晚期,1976年出土于湖南長沙楊家山的楚國鐵劍材質(zhì)為退火中碳鋼。(30)李學(xué)勤: 《東周與秦代文明》第二十章,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5頁。戰(zhàn)國至西漢,鐵劍以塊煉鐵滲碳鋼方法制作為多,典型實物如滿城漢墓發(fā)現(xiàn)的長劍。(31)楊泓: 《劍與刀——中國古代兵器叢探》,《中國古兵器論叢(增訂本)》,上編,第169頁。與此同時,戰(zhàn)國晚期出現(xiàn)炒鋼技術(shù),并在西漢迅速發(fā)展。(32)鐘少異: 《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shù)史(上古至五代)》第四編第三章,第374—375頁。而以炒鋼為原料經(jīng)反復(fù)加熱折疊鍛打而成的制作工藝,被稱作“百煉鋼”(或稱“辟煉鋼”),多被視作漢代刀劍制造的最高工藝。(33)楊寬: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shù)發(fā)展史》第九章,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初版于1982年),第269頁;鐘少異: 《論鐵劍》,《古兵雕蟲: 鐘少異自選集》,第147—148頁;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編著: 《中國考古學(xué)·秦漢卷》第十章,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0年,第636頁。此類有銘短兵以徐州東漢建初二年鋼劍、蒼山東漢永初六年鋼刀為代表,相關(guān)銘文如下:

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孫劍□(劍莖)直千五百(劍鐔刻銘)(34)徐州博物館: 《徐州發(fā)現(xiàn)東漢建初二年五十湅鋼劍》,《文物》1979年第7期。金相分析參見韓汝玢、柯?。?《中國古代的百煉鋼》,《自然科學(xué)史研究》1984年第4期。

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35)劉心健、陳自經(jīng): 《山東蒼山發(fā)現(xiàn)東漢永初紀(jì)年鐵刀》,《文物》1974年第12期。金相分析參見李眾: 《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鋼鐵冶煉技術(shù)發(fā)展的探討》,《考古學(xué)報》1975年第2期?!耙俗訉O”,經(jīng)X光透視由李眾文發(fā)現(xiàn)(第317頁)。

年代分別對應(yīng)東漢章帝(77)、安帝(112)時期。按蜀郡西工造漆器、銅器時有發(fā)現(xiàn),特別是為中央所造乘輿器,銘文所序工官系統(tǒng)較為繁密。1950年初入藏故宮博物院的建武廿一年銅樽銘文,即作“建武廿一年,蜀郡西工造,乘輿一斛承旋,雕蹲熊足、青碧閔瑰飾、銅承旋徑二尺二寸,銅涂工崇、雕工業(yè)、洀工康、造工業(yè)造,護工卒史惲、長氾、丞萌、掾巡、令史鄖主”。(36)相關(guān)釋文多種,今參圖版,選據(jù)徐正考: 《漢代銅器銘文綜合研究》上卷第二章,北京: 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30—31、47頁。與之相對,建初二年鋼劍為地方所造,僅題“王愔”一人,較為簡略。此或可視作“工官監(jiān)制、私人作坊承制”(37)白云翔: 《漢代“蜀郡西工造”的考古學(xué)論述》,《四川文物》2014年第6期,第47頁。的產(chǎn)品之一。其中,“五十湅”“卅湅”與金相檢測的疊打?qū)訑?shù)對應(yīng),“‘煉’的含義已經(jīng)代表了一定的工藝和產(chǎn)品的質(zhì)量”。(38)韓汝玢、柯?。?《中國古代的百煉鋼》,《自然科學(xué)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320頁。楊寬結(jié)合傳世文獻,進一步認為“所謂‘卅煉’、‘五十煉’和‘百煉’的‘煉’,既包括加熱次數(shù),也包括折疊鍛打次數(shù)?!@種‘百煉’的利器,同時又有‘百辟’的稱呼?!佟恰拧募俳枳?,就是襞積折疊而加以鍛打的意思”。(39)楊寬: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shù)發(fā)展史》第九章,第273頁。這一問題,孫機也有研究,(40)孫機: 《百煉鋼刀質(zhì)疑(油印本)》,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1984年。具體貢獻有二: 一是特別注意材質(zhì)、器物差別,將“鋼鐵刀劍銘文與銅器銘文中湅數(shù)的含義”進行了區(qū)分;二是考證“鋼鐵刀劍銘中的湅字當(dāng)為‘’字之省?!墩f文·攴部》:‘,辟鐵也?!僖嘧黥?。王粲《刀銘》:‘灌襞以數(shù),質(zhì)象以呈?!稘h書·揚雄傳》顏師古注:‘襞,疊衣也。’所以朱駿聲在《說文通訓(xùn)定聲》中就說,是‘取精鐵折疊鍛之’”。(41)孫機: 《略論百煉鋼刀劍及相關(guān)問題》,原刊《文物》1990年第1期;修改稿收入氏著《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修訂本)》,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5年,第149頁。孫機: 《中國古代物質(zhì)文化》“六 冶金”,北京: 中華書局,2014年,第232頁。關(guān)于“襞”的史據(jù),這里還可補充?!稄V雅疏證》卷四上“僷、疊、襞、襵、、韏、結(jié),詘也”,王念孫引《徐鍇傳》云“韏,猶卷也。襞,折疊衣也。……”,認為“‘襞’字亦作‘辟’?!栽懬庖病?。(42)王念孫: 《廣雅疏證》,張靖偉等校點,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583頁。

至于灌鋼法,一般被視作魏晉隋唐時期冶鐵技術(shù)的最重要成果。(43)鐘少異: 《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shù)史(上古至五代)》第五編第二章,第466頁。灌鋼法出現(xiàn)的具體時間,有認為早至東漢晚期,(44)田率: 《對東漢永壽二年錯金鋼刀的初步認識》,《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2期,第68頁?;蛭鲿x時期;(45)楊寬: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shù)發(fā)展史》第十章,第285頁。也有認為是南北朝時期,(46)孫機: 《百煉鋼刀劍與相關(guān)問題》,《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修訂本)》,第149頁。特別是北齊綦母懷文創(chuàng)制“宿鐵刀”之時。(47)王兆春: 《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 軍事技術(shù)卷》第三章,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64頁。灌鋼從炒鋼工藝中逐步發(fā)展而來,主要為“先將生鐵炒成熟鐵,然后同生鐵一起加熱,使生鐵熔化,‘灌’入熟鐵,使熟鐵增碳而得到鋼”。(48)李眾: 《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鋼鐵冶煉技術(shù)發(fā)展的探討》,《考古學(xué)報》1975年第2期,第18頁。這一工藝一直延續(xù)至明清,“是在古代手工業(yè)條件下煉鋼技術(shù)的最高成就”。(49)孫機: 《中國古代物質(zhì)文化》“六 冶金”,第236頁。

近年,田率介紹了新發(fā)現(xiàn)的永壽二年錯金鋼刀,提示東漢晚期已有灌鋼法。該文發(fā)表于2013年。又,孫機《略論百煉鋼刀劍及相關(guān)問題》一文雖初刊于1990年,但在2015年收入《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修訂本)》時,改題“百煉鋼刀劍及相關(guān)問題”,并作修改,特別補充了永壽二年錯金鋼刀的材料。文中增補“我國很早已掌握勻碳制鋼法,即將生鐵液注入煉爐內(nèi)的熟鐵中,以取得含碳量適度的鋼。這種做法也叫灌”的論述,進而分析認為永壽二年錯金鋼刀銘文“‘百辟’并不代表冶金的工藝規(guī)格,‘廿灌’的性質(zhì)亦應(yīng)如此”。這實際不同意刀銘“廿灌”屬于灌鋼工藝。因此,該文1990年版“故至南北朝時,就發(fā)明了工效更高、利于大批量生產(chǎn)的灌鋼法”的認識,在2015年修改版中仍然延續(xù)。(50)具體參見孫機: 《略論百煉鋼刀劍及相關(guān)問題》,第74—75頁;《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修訂本)》,第149—150頁。由此,目前學(xué)界對中國古代灌鋼工藝的出現(xiàn)時間與工藝特征,仍在討論階段。有鑒于此,今利用文獻、文物材料對這一問題重新加以考察。

先看文獻記載。東漢末王粲《刀銘》曰“灌辟以數(shù),質(zhì)象有呈”。(51)張協(xié)《七命》李善注引。參蕭統(tǒng): 《文選》卷三五《七下》,北京: 中華書局,1977年,第495頁。章樵注本《古文苑》卷一三“辟”作“襞”,“有”作“以”。(52)俞紹初輯校: 《建安七子集》卷三《王粲集》,北京: 中華書局,1989年,第136頁。此為傳世文獻所見最早“灌”“辟”并舉的材料。西晉張協(xié)《七命》“銷踰羊頭,鏷越鍛成,乃煉乃鑠,萬辟千灌”,更稱“萬辟千灌”。李善注“鏷或謂為鍱?!稄V雅》曰: 鍱,鋌也”,“《說文》曰: 煉,冶金也。賈逵《國語注》曰: 鑠,銷也?!墩f文》曰: 銷,鑠金也。辟,謂疊之。灌,謂鑄之?!兜湔摗吩唬?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劍,長四尺”。(53)參蕭統(tǒng): 《文選》卷三五《七下》,第494—495頁?!稌x書》卷五五《張載傳附弟協(xié)傳》,“鏷”作“鍱”(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522頁)。楊寬討論古代冶鐵技術(shù)中的灌鋼,引“銷踰羊頭,鏷越鍛成”,以“‘鏷’是指經(jīng)過鍛制的熟鐵”,(54)楊寬: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shù)發(fā)展史》第十章,第286頁。但是沒有作進一步的論證。受李善注“鏷或謂為鍱。《廣雅》曰: 鍱,鋌也”的影響,《漢語大詞典》等辭書將“鏷”理解為未經(jīng)煉制的銅鐵,意見恰好相反。參據(jù)宋人唐慎微《重修政和證類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引蘇頌《本草圖經(jīng)》曰“《鐵本經(jīng)》云……初煉去礦,用以鑄器物者為生鐵;再三銷拍,可以作鍱者為鑐鐵,亦謂之熟鐵;以生柔相雜和,用以作刀劍鋒刃者為鋼鐵”,(55)唐慎微: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上海: 商務(wù)印書館,1919年,四部叢刊據(jù)上海涵芬樓景印金泰和甲子晦明軒刊本,葉三五背。我們認為應(yīng)以楊說為是,“鏷”指熟鐵;“銷”為生鐵,與“鏷”對言?!澳藷捘髓p”,“煉”固然可泛指冶金,然就刀劍制作而言,既包括加熱次數(shù),也包括鍛打次數(shù),而“鑠”更側(cè)重熔煉的含義?!氨佟?,指折疊鍛打,“灌”指澆筑。(56)孫機提到“很早已掌握勻碳制鋼法,即將生鐵液注入煉爐內(nèi)的熟鐵中,以取得含碳量適度的鋼。這種做法也叫灌”。參《略論百煉鋼刀劍及相關(guān)問題》,《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修訂本)》,第150頁。如此,“煉”與“辟”,“鑠”與“灌”,分別形成了對應(yīng)關(guān)系;且“萬辟”“千灌”呈現(xiàn)出前多后少的次數(shù)差異。上述應(yīng)據(jù)冶煉的實際情況敘說,并非隨意表述,符合灌鋼法的基本制作工藝。因此,從傳世文獻而言,相關(guān)記錄可早至東漢末期。

至于近年新公布的文物材料,以下列兩件較為重要:

永壽元年□□甲午,衛(wèi)尉梁君造作,五十灌二百五十辟,四尺七寸□,鍛工□□□、羼工孫□削、削工原生、錯工陳陽。

(東漢永壽元年錯金環(huán)首劍)(57)梁斌: 《兩漢時期銘文鋼鐵刀劍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碩士學(xué)位論文,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2014年,第28頁;轉(zhuǎn)引自白云翔: 《漢代“蜀郡西工造”的考古學(xué)論述》,《四川文物》2014年第6期,第47頁。

永壽二年二月濯龍造廿灌百辟長三尺四寸把刀。鐵工劉滿、鍛工虞廣、削厲待詔王甫、金錯待詔灌宜,領(lǐng)濯龍別監(jiān)唐衡監(jiān)作,騶姚卯主。(刀脊)濯龍持作百辟(刀柄)

(東漢永壽二年錯金環(huán)首把刀)(58)田率: 《對東漢永壽二年錯金鋼刀的初步認識》,《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2期,第65—66頁;田率: 《近藏集粹——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特展側(cè)記》,《藝術(shù)品》2016年第2期,第28頁;呂章申主編: 《近藏集粹: 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北京: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年,第300—302頁。“卯”,舊多釋作“北”,今據(jù)圖版改。

二器年代分別為桓帝永壽元年(155)、二年(156),略早于麥克萊恩博物館藏中尚方造鐵劍。“五十灌二百五十辟”“廿灌百辟”與“五灌廿五辟”形成對應(yīng),又可與“灌辟以數(shù)”“萬辟千灌”聯(lián)系思考。三件刀劍均同時出現(xiàn)“灌”與“辟”,且“辟”數(shù)皆為“灌”數(shù)的五倍。由此推斷,這些刀劍在制造時,每灌筑一次,須折疊鍛打五次。目前所見工藝最高者為永壽元年錯金環(huán)首劍,已達到“五十灌二百五十辟”。與此前學(xué)界認識稍有不同,我們傾向于“灌”“辟”應(yīng)當(dāng)可以“代表冶金的工藝規(guī)格”。以往判斷灌鋼法在南朝已普遍應(yīng)用,主要依據(jù)梁人陶弘景“鋼鐵是雜鐵生鍒作刀鐮者”(59)“清代學(xué)者成瓘在所著《篛園日札》卷6‘瑣語瑣事之沿’中,認為‘此灌鋼之始’”。參楊寬: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shù)發(fā)展史》第十章,第285頁。語。此屬對灌鋼法的反映,固無問題。不過,我們認為,金屬冶煉中的先進技術(shù)多率先應(yīng)用于軍事領(lǐng)域,特別是君主使用的刀劍一類近衛(wèi)兵器;待推廣至“刀鐮者”一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往往較晚。如商周時期,青銅器冶煉制造工藝的水平已經(jīng)較高,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仍多使用木、石器。東漢晚期出現(xiàn)的灌鋼工藝鐵器主要集中于刀劍,也符合相關(guān)發(fā)展的規(guī)律。田率還提示“從前文陶弘景的描述來看,南朝時已使用灌鋼法制造刀、鐮等普通的生產(chǎn)工具,說明灌鋼技術(shù)的誕生應(yīng)該更早一些”。(60)田率: 《對東漢永壽二年錯金鋼刀的初步認識》,《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2期,第68頁。當(dāng)然,相較于將“○灌○辟”理解為“結(jié)合了灌鋼和辟湅的冶煉工藝”,“使用灌鋼辟湅法”,(61)田率: 《對東漢永壽二年錯金鋼刀的初步認識》,《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2期,第69頁。此或受楊寬說影響。即視作灌鋼法與另一種工藝的組合(灌鋼+辟湅),我們以為,灌鋼工藝本身恐怕就是既“灌”又“辟”(鍛打),兩種操作在實際制造中交替進行。(62)“灌鋼法只是利用熔化的生鐵水使‘熟鐵’滲碳,而‘熟鐵’并不熔成液,故還是需要不斷地鍛打,使組織均勻并擠去雜質(zhì)”。參鐘少異: 《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shù)史(上古至五代)》第五編第二章,第466頁。此外,三件刀劍涉及折疊鍛打,均題作“辟”,而非“湅”。永壽元年錯金環(huán)首把刀的制作工藝為“廿灌百辟”,刀柄銘文卻作“濯龍持作百辟”,實際省略了“廿灌”。由此而言,傳世文獻所見“百辟寶劍”“百辟刀”“百辟寶刀”“百辟匕首”“金錯五十辟把刀”,(63)《北堂書鈔》卷一二三《武功部十一》,北京: 學(xué)苑出版社,1998年,第472頁;《藝文類聚》卷六○《軍器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81、1083、1085頁;《初學(xué)記》卷二二《刀第三》,北京: 中華書局,2004年2版,第529頁;《太平御覽》卷三四三《兵部七四·劍中》、卷三四五《兵部七六·刀上》,北京: 中華書局,1960年,第1577、1586頁。其中,“金錯五十辟把刀”,汪紹楹于“金錯”下?!啊稏|觀漢記》、《太平御覽》三百四十五下有刀字,此脫”,并斷句于“五十”處(第1083頁),應(yīng)予訂正。陳劍已指出前者之誤,參《結(jié)合出土文獻校讀古書舉隅》,賈晉華等編: 《新語文學(xué)與早期中國研究》第3編,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03—305頁。同樣可能既“灌”又“辟”,在制造上使用灌辟法。灌辟法出現(xiàn)于東漢后期,如理解不誤,“灌辟法”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灌鋼工藝。那么,中國古代灌鋼工藝的出現(xiàn)時間,或可提前至東漢后期,(64)《北史》卷八九《藝術(shù)傳上》“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shù)宿則成剛。以柔鐵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斬甲過三十札。今襄國冶家所鑄宿柔鋌,是其遺法,作刀猶甚快利,但不能頓截三十札也”(北京: 中華書局,1974年,第2940頁)。今按: 綦母懷文造“宿鐵刀”的工藝,相較鐵劍,更偏重對鐵刀的技術(shù)改進;相較“灌”“辟”之“辟”,更偏重“數(shù)宿則成剛”,并注意“浴”“溺”及“淬”“脂”等加工工藝創(chuàng)新。最初主要集中于中央工官制造的刀劍。

三、 中常侍曹節(jié)與中尚方工官

“金題”,在秦漢題銘中較為少見,指題以金字?!独m(xù)漢書·輿服志下》“后夫人服”條有“金題,白珠珰繞,以翡翠為華云”。(65)《后漢書》,第3676頁。曹金華按“繞”當(dāng)屬后句讀?!稌x書·輿服志》即作“金題白珠珰,繞以翡翠為華”(《后漢書稽疑》,北京: 中華書局,2014年,第1981頁)。今按: 洛陽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牌,銘文有作“金珠縷挍珰/金碧窴□劍/一具,柙自副”(M1∶319)。參李零: 《洛陽曹魏大墓出土石牌銘文分類考釋》,《博物院》2019年第5期,第14頁。“珠珰”指綴珠的飾物,“繞”字從下讀?!独m(xù)漢書·輿服志下》“后夫人服”條,以及《隋書》卷一一《禮儀志六》“金題,白珠珰繞,以翡翠為華”(北京: 中華書局,1973年,第237頁),句讀可調(diào)整。鐵工、削厲工涉及造劍工種。“削厲工”指制造劍鞘并磨礪劍刃的工匠。(66)田率: 《對東漢永壽二年錯金鋼刀的初步認識》,《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2期,第70頁。相較于永壽元年錯金環(huán)首劍、永壽二年錯金環(huán)首刀,中尚方造鐵劍所見工種偏少,沒有鍛工與錯工(“金錯”)。此劍“灌”“辟”的反復(fù)澆筑及折疊鍛打工序,主要由鐵工侯秋一人完成。

“中常侍育陽侯□中尚方令文書事節(jié)”,指東漢后期地位顯赫的宦官曹節(jié)。曹節(jié)歷事順帝至靈帝五帝,在靈帝時一度為宦官之首,于《東觀漢記》、謝承《后漢書》、范曄《后漢書》皆有傳?!逗鬂h書》卷七八《宦者列傳》記“曹節(jié)字漢豐,南陽新野人也。其本魏郡人,世吏二千石。順帝初,以西園騎遷小黃門?;傅蹠r,遷中常侍,奉車都尉。建寧元年,持節(jié)將中黃門虎賁羽林千人,北迎靈帝,陪乘入宮。及即位,以定策封長安鄉(xiāng)侯,六百戶”。(67)《后漢書》,第2524頁。時竇太后臨朝,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泄,被曹節(jié)等人矯詔誅滅。曹節(jié)因此遷為長樂衛(wèi)尉,改封育陽侯,增邑三千戶?!逗鬂h書》卷八《靈帝紀(jì)》又記建寧二年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覽諷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皆為鉤黨,下獄”,(68)《后漢書》,第330頁。曹金華按“‘中常侍侯覽’當(dāng)作‘大長秋曹節(jié)’?!饵h錮傳》作‘大長秋曹節(jié)因此諷有司奏捕前黨故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等,《后漢紀(jì)》卷二三、《通鑒》卷五十六同《黨錮傳》”,(69)曹金華: 《后漢書稽疑》,第156頁??芍芄?jié)隨后兼任大長秋,并迫害虞放、杜密、李膺等人,釀成第二次黨錮之禍。熹平元年(174),曹節(jié)與王甫又誣奏桓帝弟勃海王劉悝謀反,增邑四千六百戶,侯邑升至七千六百戶。這件熹平三年中尚方造鐵劍便是他在此后不久,以“□中尚方令文書事”名義加以督造的。此與蔡倫“加位尚方令”稍有不同,不屬加位,只是行文書事。曹節(jié)本官一直是中常侍,《續(xù)漢書·百官志三》稱“中常侍,千石。本注曰: 宦者,無員。后增秩比二千石。掌侍左右,從入內(nèi)宮,贊導(dǎo)內(nèi)眾事,顧問應(yīng)對給事”。(70)《后漢書》,第3593頁。衛(wèi)宏《漢舊儀》記“中常侍,宦者,秩千石。得出入臥內(nèi)禁中諸宮”,(71)孫星衍案“《通典·職官》引‘禁中諸宮’作‘舉法省中’”。參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 《漢官六種》,北京: 中華書局,1990年,第64頁。《漢官儀》又記“中常侍,秦官也。漢興,或用士人,銀珰左貂。光武以后,專任宦者,右貂金珰”。(72)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 《漢官六種》,第138頁?!爸谐J逃柡睢踔猩蟹搅钗臅鹿?jié)”的書寫格式,可參考蔡質(zhì)《漢官典職儀式選用》載立宋皇后儀時對宦官侯覽的記錄,后者作“中常侍長樂太仆高鄉(xiāng)侯(候)覽長跪受璽綬”。(73)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 《漢官六種》,第210頁。作為涉及宦官曹節(jié)的歷史文物,這也是首次發(fā)現(xiàn)。前舉東漢永壽二年錯金環(huán)首把刀題“濯龍造”“濯龍別監(jiān)唐衡監(jiān)作”,唐衡為桓帝時著名宦官。兩件器物雖非同一處制作,但監(jiān)作官員均為宦官,且是具有重大政治影響的宦官人物,反映東漢晚期乘輿器造作之制的發(fā)展。

中尚方造劍,呈現(xiàn)二級管理體制。工匠之上的督造體系應(yīng)為“中尚方令—丞—右丞—掾—嗇夫”。其中,“丞○+右○”的記錄格式略顯特殊。一般情況下,秦漢行政機構(gòu)設(shè)丞,或分設(shè)左、右丞,兩類不并置。漢代尚方一度分為左、中、右,右丞易被理解為右尚方丞。不過,右尚方丞在職官省稱時,不省作右丞,也不隸屬于中尚方。秦漢時期,都官也置丞、尉,但與縣一類行政機構(gòu)并不盡同,更顯靈活,《漢書·百官公卿表》《續(xù)漢書·百官志》載錄兩漢都官設(shè)丞有多達四至八丞不等,中尚方可能同時設(shè)丞、右丞。齊國文字博物館、平湖璽印篆刻博物館藏臨淄漢封泥既見有“服官丞印”“服官右丞”“服官左丞”,又見有“服官尉印”“服官右尉”“服官左尉”。(74)熊長云: 《齊封泥與“齊三服官”》,《國學(xué)學(xué)刊》2019年第3期,第52、55—56頁。這里,服官所置三丞、三尉或非存在先后,可能也是并置的。這為研究秦漢都官的丞、右丞設(shè)置問題,提供了線索。

附記:本文寫作得到尹彤云女士的大力幫助,孫家洲、馬利清、郭永秉、熊長云諸位先生也給予諸多襄助,謹(jǐn)此一并致以誠摯謝意。

猜你喜歡
后漢書
克己奉公
淺析《后漢書》和《通典》有關(guān)羌的若干異同問題
《史記》、《漢書》、《后漢書》之《西南夷列傳》異同比較
先秦至兩漢女性文本研究
《史記》、《漢書》、《后漢書》之《西南夷列傳》異同比較
論白壽彝先生對范曄和《后漢書》的研究
王符生平簡述——《后漢書·王符傳》釋讀附拾遺二則
《后漢書》郭玉脈法校文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尋根索源 別偽求真——曹金華教授《后漢書稽疑》簡評
平原县| 北辰区| 六安市| 岫岩| 广元市| 开鲁县| 辰溪县| 乃东县| 扎鲁特旗| 马龙县| 泰宁县| 越西县| 湾仔区| 奉新县| 荆门市| 平安县| 友谊县| 高阳县| 库车县| 察隅县| 苍溪县| 招远市| 榆社县| 保德县| 丰镇市| 麻阳| 湘阴县| 斗六市| 孟津县| 西贡区| 襄城县| 吴旗县| 安岳县| 五寨县| 长丰县| 和平县| 府谷县| 拉孜县| 岳池县| 古丈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