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穎 施帥帥
教育部(2010)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倡導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016年9月,我國提出《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框架》,以“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核心素養(yǎng)研究課題組 2016),認為小組討論可作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之一。教師應(yīng)進行小組討論技巧培訓、掌握學生的語言水平、重視形成性評價(陳錦英 2017)。
所謂小組討論式教學,指教師引導學生基于小組討論對新知識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以充分發(fā)揮,得到更多開放性的答案(Anwar,K.2016)。同時,學生能親身體驗新知識的構(gòu)建過程,這對其學習興趣及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張力 2018)。另外,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能夠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融入主動學習的過程,提升整體的課堂參與度(Burke,A.2011)。
小組討論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效實施卻面臨困難。研究者通過網(wǎng)絡(luò)向初中英語教師發(fā)放了“初中英語課堂小組討論實施情況調(diào)查問卷(教師版)”,收回有效問卷73份。
從表1可以看出,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教師都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組織過小組討論活動,而且使用頻率比較高;教師使用小組討論的時機存在隨機性,甚至部分教師“想到就會使用”,還有部分使用小組討論頻率高的教師可能沒有想清楚小組討論的必要性,不清楚為什么要設(shè)置小組討論活動,更沒有思考如果使用其他課堂活動能否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表1:教師使用小組討論的頻率(單選題)
從表2可以看出,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教師在初中階段涉及的各個課型中都使用過小組討論活動,其中在聽說課和閱讀課中使用次數(shù)最多,這兩種課型也是研究得最多、公開課中最常見的;在語法課中使用小組討論次數(shù)最少,這與牛津英語(上海版)教材中在六、七年級沒有單獨的語法課有關(guān)。在不同的課型中,教師可以使用小組討論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并為后面的教學活動服務(wù)。
表2:教師使用小組討論的課型(多選題)
從表3可以看出,雖然教師一直在使用小組討論活動,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多困惑。其中一個共同的困惑是: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小組討論。雖然小組討論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但是組內(nèi)的學生學習基礎(chǔ)有差異、學習主動性不同,部分成績較好或喜歡表現(xiàn)的學生會占據(jù)討論的話語權(quán),而個別學生會被邊緣化。
表3:教師使用小組討論的困惑(多選題)
針對調(diào)查問卷中反映出的現(xiàn)狀,結(jié)合教師在教學中的做法,研究者結(jié)合教學實際,在小組討論的布置環(huán)節(jié),從小組劃分和座位安排、角色分工、任務(wù)解讀和布置三個角度提出以下策略。
從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在進行小組劃分和座位安排時并沒有預先計劃和考慮,主要按照座位就近分小組;一些教師有目的地提前分好小組或者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結(jié)合。
表4:教師的小組劃分方法(單選題)
研究者給出的策略是教師在開展小組討論前有目的地分好小組。課堂時間有限,如果讓學生自主結(jié)合,尋找小組同伴的過程又會花費一些時間,而且可能會出現(xiàn)部分“學困生”沒有小組可去的情況,因此教師應(yīng)提前分好小組。
每個小組4—6人為宜。如果人數(shù)過少,可能會因缺乏思想碰撞而難以有效完成小組討論任務(wù);如果人數(shù)過多,難以保證每一個學生有充足的發(fā)言時間。
在確定小組組員時,不能簡單地按照座位就近劃分,而應(yīng)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原則合理劃分。教師在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每一個組中都應(yīng)有優(yōu)等生、中等生及“學困生”,以保證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在組內(nèi)學習、交流的過程中能互相幫助、發(fā)展思維。相較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小組討論可使班內(nèi)成績“兩極分化現(xiàn)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除了要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外,還要考慮其性格,要將特別愿意表達和內(nèi)向的學生分布在各個小組中,且要避免有矛盾的學生被分在同一個小組中。這樣能夠保證每組的實力均衡,同時處理好學生的人際關(guān)系。
在上公開課時,教師如果要在課堂上展開小組討論活動,事先會將座位按照小組排好,將桌椅并成幾個大組,但是這種方法不適用于日常課堂。因此,研究者提出的策略是桌椅不動、學生動。以36人的班級為例,6人一組,共分成6個小組,讓組長先就座,教師宣布小組討論開始時,再讓組員快速起身,找到組長就近圍坐在一起。
這樣的小組劃分和座位安排能讓小組討論成為一種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有助于達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難點的有效活動,而不僅僅是公開課上的展示活動。
從表5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教師在進行小組討論時考慮了學生的角色分工問題。角色分工有教師指定、教師指導、學生自主三種類型,大部分教師在日常課堂中選擇學生自主的分工方法。
表5:教師的小組分工方法(單選題)
教師指定、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這三種分工類型有不同的效果和目的,適用于不同的情況。這三種分工按照教師的限定程度,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教師指定、教師指導、學生自主。
在限定程度最高的教師指定分工方式下,教師指定好每一個學生需承擔的任務(wù),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任務(wù)討論狀態(tài),能夠較好地維持課堂紀律;教師也可以給特定的學生安排特定的任務(wù),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任務(wù)。但是,教師要在課前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并作好分工安排,因為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安排每一個學生的任務(wù)。
在教師有介入但最終由學生決定的教師指導分工方式下,教師要先確定好完成討論任務(wù)需要哪些分工,具體分工是學生自主安排還是在小組內(nèi)產(chǎn)生,保證學生擁有一定的自主權(quán)。但是,在小組討論活動中需要預留時間用于討論具體任務(wù)安排。
在沒有教師介入的學生自主分工方式下,學生自己確定任務(wù)分工及具體安排,有充分的自主權(quán),能培養(yǎng)組織能力和領(lǐng)導能力。但是,在小組討論活動中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確定具體分工,容易導致課堂秩序混亂,以及讓個別比較活躍的學生一直掌握話語權(quán),而“學困生”在小組中缺乏參與感、被邊緣化。
小組討論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在小組討論開展初期可以先使用教師指定的分工方式,再慢慢過渡到學生自主的分工方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小組討論訓練后,學生的自主分工能做到人人參與、角色輪換。
小組討論的角色分工方式還需依據(jù)具體的討論任務(wù)來定。小組討論產(chǎn)生的原因可能是開放性的問題需要盡可能多的答案,可能是小組成員需要通過討論達成觀點一致,也可能是小組成員需要共同完成某項任務(wù)。在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下,組員分工不需要非常明確,組長需要對整個發(fā)言進行引導,在此基礎(chǔ)上,由組員發(fā)表觀點、記錄他人發(fā)言、指出發(fā)言中的問題。雖然“學困生”無法全程用英語參與討論,但要盡量表述清楚自己的觀點,最后由組長統(tǒng)一匯報,或由組員補充回答。在第三種情況下,除了組長之外,組員要根據(jù)任務(wù)要求進行明確的分工安排。不管在哪一種情況下,學生的角色分工之間并沒有絕對的壁壘,即使有負責記錄的學生,其他學生在發(fā)言之后同樣需要記錄他人的發(fā)言,而負責記錄的學生同樣也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在課堂上增加聽說方面的訓練。
具體選擇哪一種分工方式,要結(jié)合課堂實際、學情、小組討論的內(nèi)容和要求進行判斷。
從表6可以看出,教師在布置小組討論任務(wù)前有解讀任務(wù)的意識,且大部分教師會讓學生參與。
表6:教師解讀小組討論任務(wù)的方法(單選題)
在布置小組討論任務(wù)前一定要有解讀的過程,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接下來10分鐘左右該做什么,以及呈現(xiàn)什么結(jié)果。教師在解讀完任務(wù)后,可以作示范,讓大部分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
在小組討論開展初期,教師可在解讀任務(wù)時細化、明確完成任務(wù)的過程,讓學生知道如何一步步完成任務(wù),使討論更加有序。教師甚至可以介入10分鐘的討論,要求學生統(tǒng)一按照所給步驟完成,再一起進入下一步。雖然這樣做能使課堂有序、討論明確,但由于教師操控性強,幫助學生完成了解讀過程,容易導致其能力提升有限。
在一段時間的小組討論后,教師可以慢慢過渡到和學生一起解讀任務(wù),最終讓學生自己解讀任務(wù)。讓學生自己解讀任務(wù)并不是給出任務(wù)后直接開始小組討論,而是讓學生思考后說一說解讀的結(jié)果,并進行指導。
下面結(jié)合牛津《英語》(上海版)六、七兩個年級的兩個課例說明初中英語課堂中小組討論任務(wù)解讀和布置的具體策略。
案例1
【教學材料】
牛津《英語》(上海版)6B Unit 9 Sea water and rain wate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How can we save water,本單元的話題是“節(jié)約水資源”,如圖1所示。
圖1
【設(shè)計思考】
學生在牛津《英語》(上海版)6A Unit 2 Friends of the Earth中已初步知曉地球面臨水污染問題,在本單元Sea water and rain water的前兩個課時中,也了解了海洋污染的嚴重性和水資源的重要性。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學生能反思浪費水的不良習慣。
這個課時的產(chǎn)出活動適合進行小組討論,第一是因為通過本單元第二課時的學習,學生能使用use sth.to do...描述水的用途,使用條件句談?wù)撊彼奈:?;第二是因為通過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詞匯和句式,討論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活動設(shè)計】
Make a report on how to save water.
Step 1:Assign tasks for each student in one group of four.One is organizer,one is reporter,another one takes notes and the last student can check whether all students in the group have talked about the topic.
Step 2:Tell students what they need to talk about.Firstly,find out bad habits of using water.Secondly,talk about suggestions on these aspects of using less water,reusing water,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and so on.
Step 3:Review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make a discussion.
Step 4:Make the group discussion.
【設(shè)計說明】
由于六年級學生剛開始初中英語的學習,屬于小組討論初級階段,還不具備完全自主解讀任務(wù)的能力,因此,本次小組討論解讀任務(wù)主要由教師指導完成。教師給每組分配了4個角色,將完成任務(wù)的過程分成3步,并告訴學生討論內(nèi)容涉及的方面及討論時要用的句型,使其明白應(yīng)如何一步步完成任務(wù)。
案例2
【教學材料】
牛津《英語》(上海版)7B Unit 2 Going to see a film Reading Choosing a film,該單元的話題是“一群學生去看電影”,如下頁圖2所示。
圖2
【設(shè)計思考】
閱讀課的話題是“一群學生在挑選去看什么電影”。閱讀課共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是學生在進行對話,教授了討論的句型,挑選電影的依據(jù)是類型和內(nèi)容;第二課時給出了更多的電影指南,提供了更多電影信息,學生可以用在第一課時中學到的句型,從更多方面考慮電影的選擇。
產(chǎn)出活動適合進行小組討論,第一是因為學生在第一課時中學習了討論,在第二課時中可以通過小組討論鞏固所學句型;第二是因為有值得討論的內(nèi)容,電影指南中包含很多信息,并用另一種方式呈現(xiàn),可以使學生在討論中學會閱讀電影指南并從中獲取信息。
【教學活動設(shè)計】
Choose a film which all group members would like to see after reading the film guide.
Step 1:Review what needs to be thought about while choosing a film.
Step 2:Talk about what else needs to be thought about while choosing a film after reading the film guide.
Step 3:Review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make a discussion.
Step 4:Make the group discussion.
【設(shè)計說明】
因為第二課時和第一課時緊密銜接,所以在進行小組討論前先帶領(lǐng)學生回顧第一課時中選擇電影時考慮的因素,然后讓他們閱讀本課時的電影指南,并說出還需考慮的因素。在解決了討論內(nèi)容后,和學生一起回顧、討論可能用到的句型,解決語言問題,最后進行小組討論。
雖然七年級學生還不具備自主解讀任務(wù)的能力,但是這一課時內(nèi)容較簡單,而且學生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小組討論,所以本課例的任務(wù)解讀是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完成的。
教師雖然已經(jīng)有了在初中英語課堂上使用小組討論的意識,但是開展小組討論比較隨意。用好小組討論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使用小組討論前應(yīng)結(jié)合學情,從小組劃分和座位安排、角色分工、任務(wù)解讀和布置三個方面進行規(guī)劃,理清為什么用、什么時候用、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