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反映,英語課程教學離不開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民辦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低、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內容缺失、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方式單一,造成學生文化意識培養(yǎng)效果不佳。在當前多元文化發(fā)展的背景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做到英語語言技能教學與文化意識培養(yǎng)并重,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能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實用型英語人才。
關鍵詞: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文化意識;培養(yǎng)現狀;對策
文化意識是在對中外文化有所理解的基礎上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跨文化認知。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國家認同,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民辦高校的生源質量不如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專業(yè)知識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而且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絕不是僅局限于英語文化、西方文化,應該強調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并重。在當前多元文化發(fā)展的背景下,社會對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辦高校在英語人才培養(yǎng)方面一直以實用型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不能滿足多元文化發(fā)展對英語人才的要求,應該調整培養(yǎng)目標,在英語語言技能培養(yǎng)中融入文化知識教學,讓學生不僅掌握英語技能,還知道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能利用英語去傳承和發(fā)展中國傳統文化。
一、英語學科文化意識的構成
(一)多元化的文化知識
文化知識是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過程中,比較中外文化差異、汲取文化營養(yǎng)的基礎。英語學科是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學科,英語學科中蘊含著多元的物質及精神文化。物質文化主要包括服飾、建筑、飲食等顯性文化,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價值觀念、道德情操、文學藝術等隱性文化。實際上,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教育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隱性文化的教育,隱性文化常依附且隱藏于顯性文化中,需要教師進行挖掘。大學生通過對中西方文化的比較、鑒賞、反思,可以更好地感受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發(fā)展性的文化能力
大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需要內化為自身的文化能力,促進自我的文化意識發(fā)展。文化能力從根本上說是跨文化能力,是理解文化差異的學習、適應、溝通能力??缥幕芰Φ膬群饕ㄎ幕幸庾R、目的語與母語文化的異同分析能力、對不同文化現象闡釋和評價的能力以及跨文化溝通能力等。
(三)審辨性的文化思維
語言的學習是為了應用,而應用的過程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英語中的文化思維可以理解為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全面認識,是通過對比分析后得出的科學理解。英語體現的是西方思維,因此,學生只有具備審辨性思維才能更好地以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理解文化差異、處理文化沖突,既承認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又追求不同文化的共通性。學生只有具備審辯性思維才會從多元的視角審視英語文化中的優(yōu)劣,才會正確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堅定文化自信。
二、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現狀
(一)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較低
在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只是注重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而忽視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因為教師本身的受教育經歷中缺乏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把英語當成一種交際工具。當然這也與我國多年的英語教育發(fā)展有關系,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將英語作為交際工具,忽視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導致英語教師成了工具的使用者和工具使用技巧的傳授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要么對文化知識進行簡單處理,比如只是羅列出漢語與英語在語法表達上的一些差異,不對造成這些差異的文化因素進行講解,要么直接忽略文化知識的傳授。有的教師雖然想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文化知識,但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不熟悉,即使有文化導入的內容,大多也是英美文化,讓本應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成為西方文化的“那邊風景獨好”。
(二)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內容缺失
在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教材作為最基礎的課程內容,在內容設置上存在中國文化“失語”情況。為了給學生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語,很多民辦高校采用由曾在海外學習的學者編著或中外學者合編的英語教材進行教學。這些教材以西方文化為背景,內容生動有趣,很好地展現了西方國家的物質及精神文化,但是這些教材中缺乏文化價值判斷,甚至有崇尚西方文化的意味,這就導致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文化的意味,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無法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平等對外輸出。比如,多數大學生不甚了解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卻熱衷過國外的節(jié)日;有的學生講起國外的流行音樂來滔滔不絕,而對我國的傳統戲曲文化表示不感興趣。
(三)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方式單一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當前大班授課模式下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更多的學生獲取英語知識。民辦高校的英語教學以課堂灌輸為主,這種陳舊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意識。因為大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教師挖掘教學資源中的文化素材,更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去引導、鼓勵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感受英語知識內容蘊含的文化內涵。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班容量比較大,而且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接受能力各異,加上教師的教學任務重,英語教師基本上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的知識點傳授為目標。如果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也以這種單向知識傳遞方式為主,學生就缺少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對于文化知識的理解就不深刻,難以真正感受文化的魅力,了解文化的價值。
三、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培養(yǎng)對策
(一)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
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英語教學技能,還要有較好的文化素養(yǎng),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更好地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教師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一是需要學校的支持,二是需要自身的努力。學校的支持主要是學校要為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提升搭建平臺,通過與其他院校的交流合作、校內培訓等形式,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拓寬其傳統文化視野,為其文化知識教學積累經驗。除了學校的支持,更重要的就是教師自身的努力,這是教師提升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可借助書籍、互聯網等更好地了解國傳統文化,真正將文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建立超語言意識,更多地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加強與同事的交流,分享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同時還要經常反思英語教學過程,反思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如何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融入有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階段性教學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等,反思的過程也會促進教師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二)豐富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教材,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英語教材對于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F行大學英語教材版本比較多,要選用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教材,讓學生既了解西方文化,又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堅定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條件允許的話,民辦高??勺孕芯帉懹⒄Z教材,要遵循科學性、實用性、文化性的原則,工具性與文化性并重,可以將本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觀等教學資源融入教材中,豐富教材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另外,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網絡資源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內容。但網絡資源良莠不齊,而學生的辨別能力較差,需要教師把好關,篩選出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學會挖掘網絡資源,將一些能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資源進行篩選整合,根據其主題特征與英語教材中相應主題的單元內容結合起來,拓寬文化語境,促進學生更深入地學習英語文化知識。
(三)創(chuàng)新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方式
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民辦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綜合運用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方式。英語教師要根據實際學情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綜合應用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進行深度學習和多元互動。比如,在對西方詩歌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入我國的古詩詞,讓學生對比西方詩歌與我國古詩詞在內容、結構、情感表達及意境等方面的異同,借機引出我國詩詞在表達上含蓄、委婉的特點與我國的儒家思想密不可分,進而介紹儒家思想在我國的發(fā)展歷程,讓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主動學習傳統文化的英語表達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中西方節(jié)日的異同進行探究,探究不同的節(jié)日習俗折射出的民族精神,讓學生自由討論,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不要過于追求答案的準確性和唯一性,只要學生進行了思考,就是有益的思維活動,對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內涵就會有幫助。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能只依靠傳統課堂,還要發(fā)揮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構建多元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將課外的碎片化時間合理利用起來,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英語教師可以整合教學內容,精心打造微課,或者精心選擇文化類閱讀材料,搜集網上的優(yōu)秀教學資源,通過學習平臺推送給學生,也可以利用視頻號、直播等傳輸文化知識,與學生進行互動,在線答疑解惑,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但一直以來,民辦高校英語教學只注重語言的應用性而忽視了其文化特性,這不利于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在當前多元文化發(fā)展的背景下,民辦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在注重語言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加強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不僅能掌握英語語言知識,還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能辯證地審視中西方文化異同,堅定對我國文化的自信。
參考文獻:
[1]隋瑩.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的有效對策探究[J].現代英語,2020(5):112-114.
[2]白鹍.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路徑[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5):41-42,45.
[3]劉余梅.如何在高校綜合英語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J].海外英語,2020(4):130-131.
[4]張雪遲.高校英語文化類課程中文化自覺意識的培養(yǎng)[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9(2):118-120.
[5]張小玲.基于文化意識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探索[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0(5):92-94.
[6]方涵,張建瓊.英語學科文化意識的價值、構成與實現路徑[J].教學與管理,2021(1):43-46.
[7]王毅,丁如偉.“中體西用”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路徑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12):51-52.
[8]付滿群.試論輸出理論指導下多元文化并重的英語教學實踐模式[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10):116-118.
[9]佟星,楊旭明.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2(2):135-137.
[10]侯曉媛.高校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J].英語廣場,2021(21):70-72.
[11]王智敏,董艷.后方法視域下英語教學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教學與管理,2020(36):98-100.
作者簡介:卜照里,長春光華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科研一般課題“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背景下高職學生英語文化意識培養(yǎng)策略研究——以大學英語課程為例”(課題編號:2020XHY20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