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陽
摘要:幼兒與小學教育本質上不同,以幼兒教育為例,教學環(huán)境更為放松,且教學內容比較廣泛,教學方式多以游戲為主,以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為要領。而小學教育則對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幼兒培養(yǎng)獨立思維的習慣,同時還要掌握學習技能與生活技能,通過這種方式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過渡到小學生活。本文以幼小銜接為視角,探討小學一年級學生良好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以期能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幼小銜接;小學一年級;良好課堂學習習慣;培養(yǎng)策略
幼小銜接視域下,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過渡到小學的學習,同時也能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提升其學習信心。本文就幼小銜接背景下小學一年級學生良好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論述,具體如下:
一、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可以使剛進入小學的階段的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學習生活。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集中注意力,便于理解教師的講課內容。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來看,他們喜歡模仿。從這一特征入手,我們在于學生交流過程中要目視學生,同時還要適當放慢自己的語速,對待學生的疑惑,我們要給予其有效的回應,及時幫助其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便于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學生在傾聽過程中也會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傾聽他人的講話。此外,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我們也要應用標準的普通話,糾正自己的發(fā)音,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便于學生學習與模仿。此外,我們在講述某一內容時,可讓學生復述相關內容,更好地檢驗學生對教師講話內容的傾聽情況,使學生更加專注與從容。
二、培養(yǎng)小學生的任務意識
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為孩子們布置某些任務,但對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說,不能把握教師設置的任務的精髓,不利于完成任務。基于此,在幼小銜接過程中,我們可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從會看與會想兩個角度入手,第一,讓學生看圖說話,看圖說出圖片中的人在做什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還要讓孩子們思考問題,從圖片中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做?通過布置上述任務也能逐步提升學生的任務意識,使學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yǎng)小學生發(fā)言的習慣
從小學課堂的發(fā)言情況能夠有效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綜合來看,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表達欲,在老師提出某一問題時,部分知道答案的學生能夠快速回答問題。還有一部分學生想要回答問題,但怯于回答。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可引導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例如在“加與減”這一內容教學中,我們可引入一些簡單的計算題,例如1+2、2+3、4+5、6+7……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發(fā)言習慣。
四、培養(yǎng)小學生做作業(yè)的習慣
小學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做作業(yè)習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學習內容,也可以強化孩子們的作業(yè)意識。學生在做作業(yè)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與學生家長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督促學生完成相應的課外作業(yè),同時還要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客觀的評價,使他們把握數學學習方向。
五、培養(yǎng)學生復習習慣
復習習慣的培養(yǎng)也能使學生更好地渡過小學生活。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引導學生制定復習計劃,同時還要進行強化訓練。逐漸形成良好的復習習慣。以“加與減”這一內容為例,這兒可復習加法運算法則、減法運算法則、加減混合運算方法,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復習習慣,逐步突破數學學習困境。
六、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客觀來講,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數學不僅能深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而且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引導幼兒觀察時,應該讓學生靜下心,結合題目要求明確解題思路。以加法運算為例,在計算“2+7+8+3+5”過程中,多數同學采用直接計算法,計算時間長而且結果準確性也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可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如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數字,思考是否能湊整,觀察過程中,學生發(fā)現可將2與8、3與7放到一起,將其湊10,最后再加5,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加快運算速度,提高運算結果的準確性。
綜上,幼小銜接視域下,我們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可從傾聽習慣、任務意識、發(fā)言習慣等多個角度入手,使學生能夠順利過渡到小學的學習。今后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助力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苗詩偉.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與研究[J].科幻畫報,2022(02):207-208.
[2]辛佩霞.幼兒良好行為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探究[J].青海教育,2022(Z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