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預防性戰(zhàn)爭:英國應對海權威脅的慣性思維*
——基于三大歷史案例的考察

2022-11-22 10:15
邊界與海洋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費希爾海權哥本哈根

胡 杰

預防性戰(zhàn)爭(preventive war)是國際關系理論,特別是國際關系史研究中耳熟能詳?shù)囊粋€概念,對這一現(xiàn)象的探討經(jīng)久不衰。迄今為止,提到預防性戰(zhàn)爭,人們通常會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德國、日俄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前的日本、1981年突襲伊拉克核設施的以色列、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美國為主要討論對象,但甚少提及歷史上英國所發(fā)動的預防性戰(zhàn)爭,(1)如Jules Lobel,“Preventive War and the Lessons of History”,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Law Review,Vol.68,No.307,2006,pp.307-339;Jack S. Levy and William Mulligan,“Shifting Power,Preventive Logic,and the Response of the Target:Germany,Russia,and the First World War”,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Vol.40,No.5,2017,pp.737-769;Robert A. 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2005,pp.7-45;梅然:《德意志帝國的大戰(zhàn)略:德國與大戰(zhàn)的來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等。一般只對英法未能在20世紀30年代對納粹德國發(fā)起預防性戰(zhàn)爭感到遺憾。(2)Norrin M. Ripsman and Jack S. Levy,“The Preventive War that Never Happened:Britain,F(xiàn)rance,and the Rise of Germany in the 1930s”,Security Studies,Vol.16,No.1,2007,pp.32-67.對于以海權為安全基石的英國,學界一般認為其受到海權局限性的制約,導致其戰(zhàn)爭哲學偏重于防御導向,(3)David French,The British Way in Warfare,1688-2000,London:Routledge,2015,p.130.特別是強調(diào)英國自擊敗拿破侖法國并確立海上霸權以后就奉行“守成”戰(zhàn)略,到19世紀下半葉更是疲于應付各種挑戰(zhàn)。(4)[英]約翰·古奇:《疲憊的巨人:英國的戰(zhàn)略和政策(1890—1918年)》,載[美]威廉森·默里等編:《締造戰(zhàn)略:統(tǒng)治者、國家與戰(zhàn)爭》,時殷弘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9頁。無疑,這種認識在相當程度上忽視了英國具有著眼于主動消除威脅的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

在概念的界定上,杰克·利維對預防性戰(zhàn)爭的定義代表了學界較為流行的看法,即預防性戰(zhàn)爭一般指在國際權勢結構中占優(yōu)勢的國家,為阻止本國與其潛在敵人之間發(fā)生不利于己方的權勢轉(zhuǎn)移,而使用軍事力量主動對敵人發(fā)起的戰(zhàn)爭行動。預防性戰(zhàn)爭與先發(fā)制人行動(preemption)有著密切關系,但兩者并不能劃等號,它們的區(qū)別主要有兩點:第一,先發(fā)制人是預感到敵人即將發(fā)動突襲而采取的反應,是面對迫在眉睫的威脅做出的選擇,著眼于“先下手為強”以掌握優(yōu)勢,而預防性戰(zhàn)爭則是為了阻止權勢不利于己方的轉(zhuǎn)移;第二,先發(fā)制人者并不想要戰(zhàn)爭,但別無選擇。預防性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則早已計劃開戰(zhàn),只不過希望速戰(zhàn)速決以防夜長夢多,避免拖延時日而無法在最有利于己方的條件下開戰(zhàn)。此外,預防性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沒有必要總是主動挑起戰(zhàn)爭,有時它們可以引誘敵方發(fā)動戰(zhàn)爭,如此則可以將責任推到敵方身上,由此占據(jù)道義高地,收獲豐厚的外交和內(nèi)政利益。(5)Jack S. Levy,“Preventive War:Concept and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Vol.37,No.1,2011,pp.87-88.先發(fā)制人者則強調(diào)要“打第一槍”。(6)Jack S. Levy,“Declining Power and the Preventive Motivation for War”,World Politics,Vol.40,No.1,1987,p.91.科林·格雷也指出,發(fā)動先發(fā)制人攻擊的前提是敵方已經(jīng)決意開戰(zhàn),本方要么選擇先下手為強以阻斷敵方的進攻,要么選擇坐以待斃。(7)Colin S. Gray,The Implications of Preemptive and Preventive War Doctrines:A Reconsideration,Carlisle,PA: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US Army War College,2007,p.v.

通常認為,預防性戰(zhàn)爭是非正義和違反國際法的。它僅憑發(fā)起者的主觀判斷就去挑釁一個主權國家,本質(zhì)上是一種侵略行徑。(8)Colin S. Gray,The Implications of Preemptive and Preventive War Doctrines:A Reconsideration,Carlisle,PA: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US Army War College,2007,p.31.盡管如此,預防性戰(zhàn)爭在西方戰(zhàn)略學界卻頗有市場,成為備受爭議但一直被津津樂道的理論范式,甚至有不少學者傾向于同情、理解和接受預防性戰(zhàn)爭。(9)葛漢文:《預防性戰(zhàn)爭:邏輯、倫理、美國經(jīng)驗及啟示》,《和平與發(fā)展》2019年第6期,第60—61頁。有學者指出,預防性戰(zhàn)爭或預防性軍事行動曾是一種普遍的歷史現(xiàn)象。例如,歷史學家泰勒就認為,1848—1914年間的大國戰(zhàn)爭基本上都是以一場預防性戰(zhàn)爭開啟的,而并非征服性的戰(zhàn)爭。(10)A. J. P. Taylor,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1848-1918,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p.166.

具體到英國,鑒于海權是18—20世紀英國國運的支柱和霸權基石,海洋利益構成了英國的核心利益,因此英國對威脅的判斷很大程度上是從對英國海權的威脅出發(fā),其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主要針對海權威脅,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三個歷史案例上,即1807年炮轟哥本哈根的行動、1899—1915年對德國進行預防性打擊的構想以及1940年的米爾斯克比爾事件。由此可見,英國從未放棄以優(yōu)勢海權力量在敵人做大前對其進行預防性打擊,并在條件許可時積極予以實踐,這逐漸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11)以筆者所見,無論是國際關系理論還是國際關系史著述,盡管在不同程度上承認炮轟哥本哈根和米爾斯克比爾事件帶有預防性戰(zhàn)爭行動的特點,但鮮有將英國作為預防性戰(zhàn)爭的發(fā)起者詳加研究。國內(nèi)外學者主要關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德國對俄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的心理沖動,卻淡忘了英國也一直謀求對德國公海艦隊發(fā)動突襲,以徹底消除德國帶來的海權威脅。當然,也有少數(shù)學者通過分析一戰(zhàn)前英國基于主動進攻思想而設計的一系列對德作戰(zhàn)計劃,在不同程度上默認了費希爾的對德預防性戰(zhàn)爭構想。See Arthur J. Marder,F(xiàn)rom 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The Royal Navy in the Fisher Era 1904-1919,Introduction by Barry Gough,Volume II,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3;Barry Gough,Churchill and Fisher:Titans at the Admiralty,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7. 此外,個別學者也有關于英國“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可能性的只言片語,如William Mulligan,“Restrains on Preventive War before 1914”,in Jack S. Levy and John A. Vasquez(eds.),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Structure,Politics,and Decision-Mak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p.130.

一、炮轟哥本哈根與“哥本哈根綜合癥”

近代以來,英國以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應對海權威脅的實踐,首推1807年英國艦隊炮轟哥本哈根(bombardment of Copenhagen)的行動,這一行動往往被視為英國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的奠基之作。當然,在1807年的炮轟行動之前,英國艦隊在1801年也曾在哥本哈根附近擊敗過丹麥艦隊。不過,丹麥對英國的海上威脅并未因此消除。1806—1807年,丹麥—挪威聯(lián)合王國是歐洲第五大海軍強國,其海軍實力僅次于英國、西班牙、法國、俄國。(12)Hans Christian Bjerg,“‘To Copenhagen a Fleet’:The British Pre-emptive Seizure of the Danish-Norwegian Navy,180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History,Vol.7,No.2,2008,p.4.

在拿破侖戰(zhàn)爭中,為阻止丹麥加入法國的“大陸封鎖”體系,特別是擔心丹麥在法國的壓力下封鎖對英國至關重要的波羅的海,利用其可觀的海軍力量阻斷來自波羅的海的商品和海軍造船材料供應,甚至與法國并肩作戰(zhàn),直接挑戰(zhàn)英國的海上霸權,(13)John Arquilla,“An Ounce of (Virtual) Prevention?”,in George Perkovich and Ariel E. Levite(eds.),Understanding Cyber Conflicts:Fourteen Analogies,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17,p.100.英國蓄意制造了炮轟哥本哈根的行動。1807年7月18日,英國內(nèi)閣一方面對丹麥政府發(fā)起外交攻勢,要求其交出艦隊,另一方面決定派遣詹姆斯·甘比爾海軍上將率領規(guī)模龐大的艦隊進入波羅的海,對丹麥進行監(jiān)視和恫嚇。8月2日,英國艦隊完成了對哥本哈根所在西蘭島的封鎖,切斷了其與大陸的聯(lián)系。除海軍外,卡斯卡特勛爵率領的英國陸軍也挫敗了丹麥軍隊的微弱抵抗,從陸上包圍了哥本哈根。兵臨城下的英軍共有2.7萬人,裝備至少65艘戰(zhàn)艦和377艘運輸船。(14)Christopher T. Golding and Christopher T. Goulding,“Amphibians at Heart:The Battle of Copenhagen (1807),The Walcheren Expedition,and the War Against Napoleon”,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rmy Historical Research,Vol. 90,No. 363 (Autumn 2012),pp.169-170.

在丹麥最終決定拒絕交出艦隊后,英軍突然于1807年9月2日炮轟哥本哈根。攻擊一直持續(xù)到9月5日,其間英軍還使用了新式的康格里夫火箭。英方估計,持續(xù)不斷的炮火至少讓哥本哈根四分之一的城區(qū)化為灰燼,1800棟房屋被毀,約1500名市民喪生,傷者則不計其數(shù)。(15)Edward Pelham Brenton,The Naval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 from the Year 1788-1836,Volume I,London:H. Colburn,1837,p.177.英軍的傷亡則微乎其微。9月7日,丹麥被迫屈服,同英國簽署投降協(xié)定,交出了殘存的艦隊。10月21日,英國艦隊帶著俘獲的丹麥艦只撤離。

英國突襲哥本哈根的行動表面上是針對丹麥艦隊,以避免在拿破侖大陸封鎖的重壓下,波羅的海通道對英國關閉,(16)A. N. Ryan,“The Causes of the British Attack upon Copenhagen in 1807”,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Vol.68,No.266,1953,pp.38-39.但實際上是為了挫敗拿破侖法國在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失利后繼續(xù)尋求在海上挑戰(zhàn)英國的努力。這一行動有力地鞏固了英國的海權優(yōu)勢,奠定了最終擊敗拿破侖法國的基礎。(17)John Arquilla,“An Ounce of (Virtual) Prevention?”,in George Perkovich and Ariel E. Levite(eds.),Understanding Cyber Conflicts:Fourteen Analogies,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17,p.102.不過,英國做出這一決定的依據(jù)并不可靠。1807年7月,力主奪取丹麥艦隊的英國外交大臣喬治·坎寧聲稱,他從秘密情報源得知法國和俄國將聯(lián)合對丹麥施壓,要求獲得其艦隊以用于對抗英國,但面對反對黨在議會下院的質(zhì)詢,他始終無法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證明法俄采取了實際行動,而丹麥也確實臣服于拿破侖和亞歷山大一世。面對洶涌而來的質(zhì)疑和批評,坎寧拒絕公開其情報來源。(18)A. N. Ryan,“The Causes of the British Attack upon Copenhagen in 1807”,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Vol.68,No.266,1953,p.37.他在給英國駐俄大使高爾勛爵的私人信件中暗示,這一情報來自參加了法俄皇帝會晤的在場人員。(19)Thomas Munch-Petersen,“The Secret Intelligence from Tilsit in 1807”,Napoleonica. La Revue,n° 18,décembre 2013,pp.26-27.

有歷史學家認為,英國在法俄和解之前就已在醞釀對丹麥的攻擊,而《提爾西特和約》與其說是導致炮轟哥本哈根的動因,毋寧說是促成英國對丹麥動武的催化劑。(20)Hans Christian Bjerg,“‘To Copenhagen a Fleet’:The British Pre-emptive Seizure of the Danish-Norwegian Navy,180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History,Vol.7,No.2,2008,pp.5-6.這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原因有二:第一,在拿破侖如日中天、英法矛盾最為尖銳的19世紀第一個十年中,丹麥想在兩大強國之間保持中立無疑是一種奢望,而它與葡萄牙同為拿破侖大陸封鎖體系的兩大缺口,也使得英法都想將其控制在手中,更何況丹麥曾加入反對英國的武裝中立同盟,英丹不睦由來已久;第二,丹麥同樣擁有發(fā)達的海上貿(mào)易,它與英國持續(xù)的貿(mào)易摩擦導致兩國關系十分微妙,尤其是英國限制中立國船只運送法國商品的政策損害了丹麥利益,(21)A. N. Ryan,“The Causes of the British Attack upon Copenhagen in 1807”,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Vol.68,No.266,1953,p.46.兩國圍繞商船拿捕問題產(chǎn)生的矛盾隨著普魯士在耶拿戰(zhàn)役中慘敗和拿破侖大陸封鎖體系的推行而不斷加劇,(22)Carl J. Kulsrud,“The Seizure of the Danish Fleet,1807:The Background”,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 32,No.2 (Apr.,1938),p.295.因此英國具備以武力壓服丹麥的經(jīng)濟動機。

不過,即便英國有種種理由,但都無法否認炮轟哥本哈根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在法國明確向丹麥提出要求之前,英國即向后者發(fā)出最后通牒,并無緣無故地攻擊一個毫無惡意的中立國,足以證明炮轟哥本哈根具有明顯的非正義性。(23)N. A. M. Rodger, The Command of the Ocean:A Naval History of Britain,1649-1815,London:Penguin Books Ltd,2006,p.549.此舉在英國國內(nèi)引起了諸多非議,甚至英王喬治三世也對其嗤之以鼻。(24)Hans Christian Bjerg,“‘To Copenhagen a Fleet’:The British Pre-emptive Seizure of the Danish-Norwegian Navy,180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History,Vol.7,No.2,2008,pp.11-12.英國突襲哥本哈根、強奪丹麥艦隊的主要依據(jù),就是所謂“來自提爾西特的絕密情報”以及由此衍生的猜疑和恐懼,而在決策過程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就是坎寧。此后,“哥本哈根式打擊”(Copenhagen Attack)作為預防性戰(zhàn)爭理論的著名案例而被寫進國際關系史,特別是海軍史的著述之中。美國學者喬納森·斯坦伯格由此創(chuàng)造出“哥本哈根恐懼癥”(Copenhagen Complex)這一概念,用以描述德國決策層因為擔心遭到英國突襲(coup de main)而陷入極度恐慌和焦慮,進而盲目追求絕對安全的病態(tài)心理。(25)Jonathan Steinberg,“The Copenhagen Complex”,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Vol.1,No.3,1914,1966,pp.23-46.

二、費希爾的對德預防性戰(zhàn)爭構想

約翰·費希爾在1904—1910年和1914—1915年兩次出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他以對英國海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著稱,特別是一手掀起了劃時代的“無畏艦革命”(Dreadnought revolution)。同時,費希爾也一直積極籌劃對德國的戰(zhàn)爭,費希爾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就是重新調(diào)整英國海軍的全球部署,以集中力量應對德國對英國本土的威脅。不僅如此,費希爾還著眼于對德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即“哥本哈根化”德國公海艦隊,以一勞永逸地消除德國對英國海權帶來的威脅,這從他一系列對德戰(zhàn)爭構想中就可見一斑。(26)費希爾是否真的有意對德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學界對此存在較大爭議。不少學者,如馬修·塞利格曼、安德魯·蘭伯特、拉多克·麥凱、肖恩·格萊姆斯等人,認為費希爾不過是在虛張聲勢,主要目的是在威懾和警告德國的同時,為英國海軍改革贏得更多支持。不過,這種觀點無法解釋費希爾為何要兩次向英王愛德華七世建議“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以及早在英德關系尚好時就主張威懾甚至對德國動武,并制定了一系列奉行主動進攻精神的對德作戰(zhàn)計劃。有鑒于此,阿瑟·馬德、巴里·高夫、羅爾夫·霍布森等人雖然不能肯定費希爾想法的真實性,但也未簡單地將其否定。因此,本文認為,費希爾確有“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想法,雖然他也深知短時間內(nèi)不具備實施這一構想的條件,但他在一系列對德作戰(zhàn)構想和計劃中融入了預防性戰(zhàn)爭的思想。

早在1899年,時任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的費希爾就曾考慮在未來的對德戰(zhàn)爭中對距柏林僅90英里的波美拉尼亞海岸發(fā)動兩棲突襲行動。在1905年的摩洛哥危機中,費希爾曾主張派出英國海峽艦隊前往波羅的海演習,以在德國近海展示英國壓倒性的海軍優(yōu)勢,從而威懾德皇威廉二世的冒險傾向。(27)Barry Gough,Churchill and Fisher:Titans at the Admiralty,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7,p.297.他甚至提出,英國艦隊在必要時可以將演習變成真正的戰(zhàn)斗。(28)“Fisher to Corbett,July 28th,1905”,in Arthur J. Marder,ed.,F(xiàn)ear God and Dreadnought:The Correspondence of Admiral of the Fleet Lord Fisher of Kilverstone,Volume II,London:Jonathan Cape,1956,p.63.這番建議非常耐人尋味。1905年時,德國公海艦隊顯然還羽翼未豐,不會主動挑起戰(zhàn)端。而英國艦隊在德國近海舉行演習至多會招致德方的抗議或警告,雙方“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英德真的爆發(fā)沖突,英國艦隊對德國主動發(fā)起攻擊幾乎是唯一能令人信服的解釋。由此可見,費希爾至少在1905年就有意觸發(fā)英德沖突。

如果說費希爾在1905年的主張還是以威懾德國為主的話,那么他主持制定的1907年英國海軍作戰(zhàn)計劃就旗幟鮮明地體現(xiàn)了其主動進攻精神。這份作戰(zhàn)計劃中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英國的海軍優(yōu)勢以挫敗德國的海岸防御,繼而為后續(xù)部隊登陸掃清沿海地區(qū)的障礙。(29)Lieut-Commander P. K. Kemp,ed.,The Papers of Admiral Sir John Fisher,Volume II,London:Spottiswoode,Ballantyne and Co. Ltd.,1964,p.316.這份計劃首先提出奪取德國近海的博爾庫姆島,由此使英國在德國眼皮底下牢牢地嵌入一顆釘子,便于英國奪取波羅的海的制海權。同時,此舉還可使英國掌握戰(zhàn)略主動權,迫使一直堅守不出的德國公海艦隊出港同英國展開艦隊決戰(zhàn),為英國徹底摧毀德國海軍創(chuàng)造機會。不僅如此,英國以博爾庫姆島為釘子,還可擾亂甚至切斷德國近海的交通線并對德國的側(cè)翼構成威脅。(30)Lieut-Commander P. K. Kemp,ed.,The Papers of Admiral Sir John Fisher,Volume II,London:Spottiswoode,Ballantyne and Co. Ltd.,1964,pp.349-351,pp.418-430.在1909年3月23日的帝國防務委員會會議上,費希爾再次建議在柏林以北90英里地區(qū)派遣一支陸軍部隊進行登陸作戰(zhàn)。(31)Barry Gough,Churchill and Fisher:Titans at the Admiralty,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7,p.298.

1915年初,費希爾又提出“波羅的海計劃”,進一步完善了對德進攻方案。1914年12月19日,時任英國海軍部高級顧問的海軍史學家科貝特受命向費希爾遞交了備忘錄草案,這份草案隨后更名為《波羅的海計劃》(TheBalticProject)。1915年1月25日,費希爾將這份備忘錄呈遞給了海軍大臣丘吉爾。這份備忘錄較為完整地闡述了費希爾對在波羅的海開展登陸作戰(zhàn)的構想,其主要內(nèi)容有兩點:第一,由英國艦隊運送大批俄軍在波美拉尼亞海岸登陸,迫使德國出動公海艦隊馳援波羅的海,為英國利用優(yōu)勢力量開展艦隊決戰(zhàn)創(chuàng)造機會;第二,俄軍登陸后直插德國腹地,而部署在西線的德軍主力難以及時回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俄軍攻占柏林,重演七年戰(zhàn)爭的一幕。(32)關于“波羅的海計劃”的詳細內(nèi)容,可參見“The Baltic Project-Lord Fisher”,The National Archives,Kew,CAB 21/5,另可見ADM 116/3454。由“波羅的海計劃”觀之,費希爾實際上一直反對單純的海軍進攻行動,而主張充分發(fā)揮陸軍的作用,有效開展陸海協(xié)同,此舉可以被認為是模仿英國在1807年炮轟哥本哈根的同時占領西蘭島的戰(zhàn)略,終極目的是迫使德國同英國進行艦隊決戰(zhàn)。(33)Andrew Lambert,“An Edwardian Intellectual at War:Julian Corbett,and the Battle for British Strategy”,in David G. Morgan-Owen,ed.,Jutland,History,and the First World War,Corbett Paper,No.18,London:The Corbett Centre for Maritime Policy Studies,King’s College London,2017,p.22,https://www.kcl.ac.uk/dsd/assets/corbett-paper-no-18.pdf,visited on 30 July 2020.

費希爾提出“波羅的海計劃”之時,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已經(jīng)爆發(fā),但在協(xié)約國陸上戰(zhàn)場陷入僵局的同時,海上的形勢也不明朗,特別是英國一直未能盼來艦隊決戰(zhàn),德國公海艦隊對英國仍然是如鯁在喉的巨大威脅,而且其力量還在不斷增長。因此,“波羅的海計劃”仍然帶有明顯的預防性戰(zhàn)爭色彩。當然,這一計劃無法撼動英國首相阿斯奎斯對達達尼爾海峽作戰(zhàn)方案的偏愛。除“波羅的海計劃”外,費希爾還提出英國海軍可配合并運送75萬陸軍在荷蘭登陸,由此迫使德國公海艦隊出港同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英國大艦隊進行艦隊決戰(zhàn)。同時,在荷蘭登陸的協(xié)約國陸軍可從背后痛擊西線的德國陸軍,從而奠定勝局。(34)“Fisher to Churchill,January 18th,1915”,in Arthur J. Marder,ed.,F(xiàn)ear God and Dreadnought:The Correspondence of Admiral of the Fleet Lord Fisher of Kilverstone,Volume III,London:Jonathan Cape,1959,pp.132-133.

除提出一系列作戰(zhàn)構想和計劃外,費希爾還至少兩次直接提出“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設想。1904年底,費希爾在同英王愛德華七世的私人談話中首次提到在德國艦隊壯大之前應對其進行預防性打擊,即重演拿破侖戰(zhàn)爭中英國艦隊突襲哥本哈根的丹麥艦隊的一幕。1908年初,費希爾再次向愛德華七世提及在基爾“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設想。當然,費希爾的提議因為被斥為“太瘋狂”而遭到了愛德華七世的拒絕。(35)Arthur J. Marder,ed.,F(xiàn)ear God and Dreadnought:The Correspondence of Admiral of the Fleet Lord Fisher of Kilverstone,Volume II,London:Jonathan Cape,1956,p.20;Admiral of the Fleet Lord Fisher,Memories and Records,Volume I,New York:George H. Doran Company,1920,p.22.盡管費希爾從未公開宣稱要“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但從1899—1915年費希爾關于對德作戰(zhàn)的一系列構想看,他確實一直在謀劃對德國艦隊進行預防性打擊,謀求一勞永逸地消除這一對英國海權的最大威脅。

從德方的反應看,我們也可以認為,費希爾“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設想并非空穴來風或完全是別有用意。在英德海權矛盾急速激化的年代,“哥本哈根式打擊”已成為縈繞在德國決策者心頭的夢魘,“費希爾要來了”更是德國人揮之不去的心病。(36)Hans Christian Bjerg,“‘To Copenhagen a Fleet’:The British Pre-emptive Seizure of the Danish-Norwegian Navy,180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History,Vol.7,No.2,2008,pp.1-2.為防備英國,早在1904年,德國海軍就在演習中模擬了英國在易北河對德國艦隊的突襲。演習結果是,英國艦隊成功地阻止了易北河的德國艦隊同來自挪威的增援艦隊會合。(37)Shawn T. Grimes,Strategy and War Planning in the British Navy,1887-1918,Woodbridge:The Boydell Press,2012,p.58.德國決策層彌漫的這種恐慌和焦慮就是斯坦伯格所描述的“哥本哈根綜合癥”。如果德國主動在陸上對法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則英國更加有理由在海上突襲公海艦隊,讓德國也成為預防性戰(zhàn)爭的受害者。(38)William Mulligan,“Restrains on Preventive War before 1914”,in Jack S. Levy and John A. Vasquez(eds.),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Structure,Politics,and Decision-Mak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p.130.為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蒂爾皮茨提出了著名的“風險理論”(risk theory),而這也符合預防性戰(zhàn)爭理論中崛起國一方傾向于采取的韜光養(yǎng)晦策略,其本質(zhì)上是一種“爭取時間”(buying time)的權宜之計,以避免過早激化同守成大國的矛盾從而招致后者的預防性打擊。(39)Jack S. Levy and William Mulligan,“Shifting Power,Preventive Logic,and the Response of the Target:Germany,Russia,and the First World War”,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Vol.40,No.5,2017,p.732.

三、丘吉爾與米爾斯克比爾事件

“米爾斯克比爾事件”(Attack on Mers-el-Kébir)又稱“奧蘭事件”,它是指1940年7月英國為防止戰(zhàn)敗的法國將其仍完好無損的艦隊交給德國,而對駐泊于法屬北非米爾斯克比爾港和奧蘭港的法國艦隊發(fā)起突襲的事件,這次突襲屬于英國旨在奪取法國艦隊的“弩炮行動”(Operation Catapult)的一部分。盡管英國艦隊在發(fā)起攻擊前,已經(jīng)以最后通牒的方式進行了外交努力,以求說服法方按照英方要求繼續(xù)對德作戰(zhàn)、解除艦隊武裝或自行鑿沉,但其在進行外交溝通的同時已經(jīng)做好了隨時攻擊的準備,而法方雖然有所警覺但并未做好與英國艦隊交戰(zhàn)的準備,這也是英國以極輕微的代價取得米爾斯克比爾之戰(zhàn)完美勝利的重要原因。

雖然從戰(zhàn)術角度而言,米爾斯克比爾事件并非“不宣而戰(zhàn)”和嚴格意義上的突然襲擊,法方也深知英國人不惜動武的立場,并做出了命令駐土倫和阿爾及爾的艦艇火速增援的決定,但仍然沒有完全做好應戰(zhàn)準備,而英國艦隊則是有備而來且占據(jù)攻擊位置,這一事件仍然鮮明地體現(xiàn)了英國為預防潛在威脅和對最壞結果的預測變成現(xiàn)實而選擇戰(zhàn)爭的思維慣性,它所依仗的依然是英國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的海軍力量。法國崩潰后,英國認為德國利用法國艦隊對英國發(fā)起的入侵迫在眉睫,并且它已準備好利用占領的法國和低地國家海岸打擊英國的商船貨運,這是依賴海運的英國所無法承受的。(40)Arthur J. Marder,F(xiàn)rom the Dardanelles to Oran:Studies of the Royal Navy in War and Peace,1915-1940,Introduction by Barry Gough,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5,p.217.丘吉爾坦言,做出進攻法國艦隊的決定是艱難和令人痛苦的,它讓人想起了1807年英國海軍在哥本哈根港奪取丹麥艦隊的歷史,是一場希臘式的悲劇。盡管如此,英國的這一決定仍然至關重要。(41)[英]溫斯頓·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第三卷,李平漚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223頁。

1940年7月3日,由2艘戰(zhàn)列艦、1艘戰(zhàn)列巡洋艦、1艘航母、2艘輕巡洋艦和11艘驅(qū)逐艦組成的英國H艦隊對法國艦隊發(fā)動了兩次攻擊,(42)S. W. Roskill,The War at Sea,1939-1945,Volume I,Uckfield:The Naval﹠Military Press Ltd,2004,pp.242-243.共造成1297名法國官兵陣亡或失蹤,另有351人負傷。(43)Arthur J. Marder,F(xiàn)rom the Dardanelles to Oran:Studies of the Royal Navy in War and Peace,1915-1940,Introduction by Barry Gough,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5,p.275.7月6日,英國戰(zhàn)機再次攻擊了擱淺的法國海軍“敦刻爾克”號戰(zhàn)列巡洋艦。在米爾斯克比爾事件中,英國海軍擊沉了法國海軍“布列塔尼”號戰(zhàn)列艦,重創(chuàng)了“普羅旺斯”號戰(zhàn)列艦和“敦刻爾克”號戰(zhàn)列巡洋艦,只有“斯特拉斯堡”號戰(zhàn)列巡洋艦逃到土倫。米爾斯克比爾事件前后,英國在樸茨茅斯等本土港口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分別控制了2艘和1艘法國“布列塔尼”級戰(zhàn)列艦,在突襲達喀爾的行動中重創(chuàng)了法國“黎塞留”號戰(zhàn)列艦。在卡薩布蘭卡的“讓·巴爾”號戰(zhàn)列艦則一直未完工。(44)Arthur J. Marder,F(xiàn)rom the Dardanelles to Oran:Studies of the Royal Navy in War and Peace,1915-1940,Introduction by Barry Gough,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5,p.281;S. W. Roskill,The War at Sea,1939-1945,Volume I,Uckfield:The Naval﹠Military Press Ltd,2004,p.244.這一系列攻擊確保法國海軍徹底不再構成對英國的威脅,讓英國一直擔心的海軍力量對比失衡的危險不復存在。

丘吉爾的一番話道出了英國在攻擊法國艦隊時的堅定決心:“一舉就消除了法國海軍這一影響戰(zhàn)局的重要因素……正是這個不列顛無情地打擊它昨天最親密的朋友,把無可爭辯的制海權暫時掌握在自己手里。這表明英國戰(zhàn)時內(nèi)閣是無所畏懼的,是什么都會干到底的?!?45)[英]溫斯頓·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第三卷,李平漚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230頁。1940年的米爾斯克比爾事件表明,英國雖然對德國按兵不動,但并不意味著它忘記了哥本哈根的經(jīng)驗,當形勢需要時,它仍然有能力重演歷史。(46)Jonathan Steinberg,“The Copenhagen Complex”,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Vol.1,No.3,1914,1966,p.42.

四、海權與英國的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

從上述三個歷史案例中,我們可以概括出英國秉持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應對海權威脅的基本內(nèi)涵和主要特征:

第一,英國始終具有通過預防性戰(zhàn)爭方式消除海權威脅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源于英國在海權問題上強烈的不安全感,由此催生出追求絕對安全的心理需求。對安全感的極度追求往往會導致一個國家采取侵略行動,(47)[美]羅伯特·杰維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秦亞青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頁。英國正是如此。作為一個海權國家,英國對其他國家海軍力量的增長有著本能的高度敏感。在感受到他國海軍帶來的挑戰(zhàn)和威脅后,英國通常會有三種應對選項,即開展海軍競賽、通過談判要求他國裁軍或放緩海軍建設速度,以及通過預防性戰(zhàn)爭“哥本哈根化”其艦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面對快速崛起的德國海軍,英國一方面采取多種舉措強化自身海軍力量,另一方面也尋求與德國談判,就英德主力艦數(shù)量比例同德方達成一致,但談判未能取得成功。德國在以“無畏”艦為中心的新一輪海軍競賽中,仍然對英國保持了緊緊追趕的壓力,這持續(xù)加劇了英國的不安全感。因此,費希爾“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提議,也是英國為獲得絕對安全感而考慮的終極選項。從結果上看,英國在1807年和1940年的行動分別成功地打斷了拿破侖法國和納粹德國海權力量增長的進程,減輕了它對遭到權勢持續(xù)增長的敵人打擊的恐懼。(48)Sam R. Bell and Jesse C. Johnson,“Shifting Power,Commitment Problems,and Preventive War”,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No.59,2015,p.125.

1899—1915年,英國對是否發(fā)動對德國艦隊的預防性突襲及制定何種計劃來展開這一行動猶疑不定,結果就是英國對來自德國的海權威脅如芒在背,恐慌情緒持續(xù)上升,直接導致1909年“海軍恐慌”(Navy Scare)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49)胡杰:《1909年“海軍恐慌”與英國的海軍備戰(zhàn)》,《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第5期。從某種意義上說,英國慣于采取預防性戰(zhàn)爭應對海權威脅也是追求絕對安全心態(tài)的體現(xiàn),而這種追求很多時候都是徒勞的。(50)Colin S. Gray,The Implications of Preemptive and Preventive War Doctrines:A Reconsideration,Carlisle,PA: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US Army War College,2007,p.45.此外,無論是作為英國假想敵的德國還是作為旁觀者的美國,都認為英國“哥本哈根化”崛起中的德國艦隊是預料之中的事。德國自不多言,其決策層因為篤信英國艦隊某天會突然從天而降而患上“哥本哈根綜合癥”。他們從炮轟哥本哈根的行動中認識到英國“冷酷的商業(yè)利己主義”(the hard commercial egoism),并認為英國的這種思想自然會導致其對德國施加高壓。(51)Jonathan Steinberg,“The Copenhagen Complex”,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Vol.1,No.3,1914,1966,p.25.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也曾在私人信件中透露,他理解并支持英國對德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52)George H. Quester,“Two Hundred Years of Preemption”,Naval War College Review,Vol.60,No.4,2007,p.26.這從反面印證,英國確實基于追求絕對安全的心理需求而有充分的理由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

第二,英國以預防性戰(zhàn)爭應對海權威脅的慣性思維,主要受到假想敵的動機和實力兩大因素的制約。由于英國長期掌握海上霸權,因此動機因素對英國決策和形成預防性戰(zhàn)爭慣性思維的影響更大。就動機因素而言,杰克·利維概括了決定守成大國是否會對潛在敵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的主要因素,包括崛起中的敵國的意圖、守成大國對自己權勢相對衰落的預判及對衰落后果的恐懼等,而這種后果主要體現(xiàn)為三個方面,即守成大國同假想敵討價還價的資本銳減、實力膨脹的潛在敵國可能會漫天要價,以及守成大國可能會冒險在未來更加不利的環(huán)境下開戰(zhàn)。(53)Jack S. Levy,“Preventive War:Concept and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Vol.37,No.1,2011,p.87.一旦守成大國認為,潛在敵人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隨著權勢的增長,其將來如果會動武或以戰(zhàn)爭相威脅迫使守成大國做出重大讓步,則守成大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的可能性將大增。(54)Jack S. Levy,“Preventive War:Concept and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Vol.37,No.1,2011,p.91.丹麥在拿破侖法國的壓力下封鎖波羅的?;?qū)⑵渑炾牻唤o法國、威廉德國建成一支實力接近英國海軍的艦隊,以及法國艦隊加入納粹德國對英作戰(zhàn),對英國而言都是無法接受的后果。倘若拿破侖得到了丹麥艦隊或希特勒得到了法國艦隊,英國都將有直面被入侵的危險。即便威廉二世和蒂爾皮茨并不著眼于同英國開戰(zhàn),而是謀求以海軍為資本迫使英國在殖民地、商業(yè)等方面對德國做出讓步,同樣會嚴重削弱英國的權勢。在英國看來,前兩者無疑意味著敵人會選擇對英動武,而后者同樣是以戰(zhàn)爭相威脅迫使英國做出重大讓步。

實力因素是指英國對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的風險和成本的評估,即英國能否以可接受的成本來成功實現(xiàn)其打斷潛在敵國發(fā)展勢頭的目標。具體來說有兩點:其一,對象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海軍實力是否能給英國造成難以接受的損失;其二,英國是否能承受打擊對象國可能引發(fā)的政治后果,即打擊范圍和戰(zhàn)爭烈度是否可控。簡言之,英國能否有把握挫敗敵人的防御和反擊,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速勝,并且不至于導致沖突不斷升級。哪怕這樣的預防性打擊只是暫時打斷了敵國的發(fā)展勢頭,英國仍然有機會通過國內(nèi)經(jīng)濟、政治或軍事改革等方式來挽回自身衰落的頹勢,以及采用其他選項來改善自身處境,包括尋找盟友、改善同潛在敵人的關系、通過調(diào)整以適應變動的權力分布格局、等待并觀察預想中的威脅是否會成真,以及在今后時機更成熟時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等。(55)Jack S. Levy,“Declining Power and the Preventive Motivation for War”,World Politics,Vol.40,No.1,1987,p.91.

我們看到,英國在面對丹麥和法國時發(fā)動預防性打擊毫不手軟,但在面對威廉二世的德國時卻不得不考慮再三,即便是費希爾也不敢公開承認有“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想法。盡管客觀而言,丹麥和法國艦隊的威脅對英國而言是迫在眉睫且很難有軍事選項以外的解決辦法,英德關系則尚未發(fā)展到劍拔弩張的地步且英國傾向于通過談判解決兩國間矛盾,但在政治考慮之外,英國政府和軍方對通過一場速勝來徹底消除德國的海上威脅缺乏信心,才是費希爾的一系列對德作戰(zhàn)計劃難以付諸實施的關鍵原因。(56)即便不考慮英德開戰(zhàn)的政治風險,單從軍事角度而言,費希爾設計的從波羅的海進攻德國的多個方案也難以解決如何應對德國重兵反擊及英國艦隊怎樣安全通過水雷封鎖區(qū)域的問題。英國艦隊可能因為過于冒險而損失慘重,而且控制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多處海上交通線也存在諸多困難。See Arthur J. Marder,F(xiàn)rom 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The Royal Navy in the Fisher Era 1904-1919,Introduction by Barry Gough,Volume II,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3,pp.194-195.相比之下,英國能憑借壓倒性的海軍優(yōu)勢實現(xiàn)對丹麥和法國的速勝,即便突襲法國艦隊可能導致維希政府與英國為敵,但這一政治風險不足為道。

第三,英國發(fā)動的預防性戰(zhàn)爭遵循了其一貫的有限戰(zhàn)爭模式,這種有限性主要體現(xiàn)在目標有限和規(guī)模有限兩個方面。在目標方面,英國的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主要體現(xiàn)在應對海權威脅上,即局限在海權層面,并未如德國和日本發(fā)動的預防性戰(zhàn)爭一樣上升到賭上國運的高度。換言之,盡管海權是英國的核心利益,英國應對海權威脅的預防性戰(zhàn)爭同樣具有不惜代價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但它在戰(zhàn)略高度上無法與德日的舉動相提并論。英國的預防性戰(zhàn)爭更多地表現(xiàn)為海軍的戰(zhàn)術行動,其背后的戰(zhàn)略深意和決策思維特點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這也是1807年炮轟哥本哈根和1940年突襲法國艦隊的行動很少被視為預防性戰(zhàn)爭案例的重要原因。

在規(guī)模方面,英國發(fā)動的預防性戰(zhàn)爭(preventive war)與其說是戰(zhàn)爭,不如說是預防性作戰(zhàn)(preventive warfare)或預防性打擊(preventive military attack)。這也符合“英國戰(zhàn)爭方式”(British way of warfare)的有限性特點。英國并不尋求通過預防性戰(zhàn)爭推翻敵國政權或進行軍事征服,而是著眼于最大限度地削弱敵方的權勢,消除其對英國海權和國家安全的威脅,將戰(zhàn)爭規(guī)模和烈度限定在一定范圍內(nèi),這也是控制成本和風險的理念的體現(xiàn)。德國在1914年針對俄國的預防性戰(zhàn)爭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浩劫,日本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點燃了太平洋戰(zhàn)爭的導火索,美國在2003年發(fā)動的伊拉克戰(zhàn)爭也是一場典型的局部戰(zhàn)爭。相較之下,無論是炮轟哥本哈根還是攻擊米爾斯克比爾和奧蘭的法國艦隊,英國發(fā)動的預防性打擊均未導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其本身也是“短平快”的小規(guī)模軍事行動。

第四,決策者個人因素對英國以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應對海權威脅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它決定了英國是否能按照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制定政策,以及在關鍵時刻是否有決心發(fā)起預防性戰(zhàn)爭行動。坎寧是促成英國炮轟哥本哈根的關鍵人物,盡管其更希望以外交脅迫和武力恫嚇迫使丹麥屈服,而非真要讓哥本哈根陷入一片火海,但他派出陸海軍的決定表明,英國已做好了對丹麥采取軍事行動的準備。在波特蘭內(nèi)閣中,首相波特蘭公爵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內(nèi)閣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外交大臣坎寧、陸軍及殖民大臣卡斯爾雷子爵和財政大臣斯賓塞·帕西瓦爾手中,對丹麥政策顯然屬于坎寧的職權范圍。在敵友轉(zhuǎn)換只是一念之間、“密室外交”大行其道的19世紀初,坎寧本就對丹麥充滿猜忌和不滿,外交官、商人等發(fā)回的關于丹麥有助法反英跡象的報告加深了他的恐慌,即便這些觀察得出的結論不乏相互矛盾之處,(57)A. N. Ryan,“The Causes of the British Attack upon Copenhagen in 1807”,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Vol.68,No.266,1953,pp.43-51.而“來自提爾西特的絕密情報”更加佐證了坎寧的想法,哪怕這種想法有先入為主之嫌。盡管自1801年以來,英國一直對丹麥存有戒心,倫敦朝野上下也不乏同坎寧持相近看法之人,但在如何研判丹麥立場和處置丹麥的問題上,掌握外交系統(tǒng)情報網(wǎng)和消息源的坎寧無疑最有發(fā)言權,他也一貫以政治手腕強硬著稱?;蛟S英國可以坐等法國對丹麥發(fā)出最后通牒甚至入侵丹麥南部的荷爾斯泰因,這樣嚴陣以待的英軍可以理所當然地支援丹麥,從而實現(xiàn)將丹麥拉入反法陣營、避免丹麥艦隊與英國為敵的目的,但這么做將面臨極大的政治和軍事風險,特別是如果進入深秋和寒冬,桑德海峽和大貝爾特海峽的天氣將不利于英國艦隊作戰(zhàn)。(58)A. N. Ryan,“The Causes of the British Attack upon Copenhagen in 1807”,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Vol.68,No.266,1953,p.55.1807年7月13日,坎寧召集舉行內(nèi)閣會議,這次會議決定對丹麥采取“未雨綢繆”之舉。7月18日,內(nèi)閣會議通過了對丹麥的要求,即丹麥要么選擇與英國結盟并將其艦隊置于英國麾下,要么將其艦隊交給英國直至戰(zhàn)爭結束,以作為丹麥在英法間保持中立的保證。(59)Ole Feldb?k,“Denmark in the Napoleonic Wars:A Foreign Policy Survey”,in Jeremy Black,F(xiàn)rederick C. Schneid(eds.),Warfare in Europe 1792-1815,London:Routledge,2007,pp.91-92.這一系列決定的做出,既有英丹歷史積怨的原因,更是瞬息萬變的對法戰(zhàn)爭形勢所致,而英國對后者的判斷很大程度上就來自坎寧提供的法俄聯(lián)合反英的情報??梢哉f,英國“對丹麥先動手”的決策深深地打上了坎寧的個人烙印。

強勢人物影響決策的一個更典型例子是費希爾。不同于丹麥和維希法國,威廉二世的德國對英國而言是一個更為強大的對手,而且德國與英國一直保持良好關系,德國艦隊的壯大并不像丹麥艦隊控制波羅的海和法國海軍可能加入納粹德國對英作戰(zhàn)那樣,對英國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因此對德國公海艦隊發(fā)動“哥本哈根式打擊”表面上看是不可思議的。不過,考慮到費希爾的個人經(jīng)歷,這一決定并非毫無可能。費希爾在英國海軍內(nèi)一向以大膽、激進和強硬著稱,(60)William Mulligan,“Restrains on Preventive War before 1914”,in Jack S. Levy and John A. Vasquez(eds.),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Structure,Politics,and Decision-Mak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p.131.他參加過克里米亞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炮擊埃及亞歷山大港等一系列海軍行動,在升任第一海務大臣之前曾擔任艦長、艦隊司令、第三海務大臣、第二海務大臣等要職,并在各個崗位任上都表現(xiàn)出精力充沛、作風強硬、善于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的個性特征,(61)Barry Gough,Churchill and Fisher:Titans at the Admiralty,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7,pp.48-49.尤其是他在第一海務大臣任上推行改革時就一再強調(diào)要“冷酷、無情和不能有憐憫心”。(62)[英]溫斯頓·丘吉爾:《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第一卷,吳良健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52頁。羅伯特·杰維斯指出,如果政治事件和政治立場使一個人的早期事業(yè)獲得成功,那么這類事件和立場就會成為他今后決策的重要參照,變成一種成功經(jīng)驗。(63)[美]羅伯特·杰維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秦亞青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頁。費希爾的海軍專業(yè)人士和鐵血軍人形象貫穿了他整個職業(yè)生涯,他在多個崗位任上一直積極備戰(zhàn),(64)Paul Haggie,“The Royal Navy and War Planning in the Fisher Er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Vol.8,No.3,1973,pp.114-115.并奉行同敵人作戰(zhàn)要“先下手為強、迎頭痛擊、四處開花”的戰(zhàn)爭哲學。(65)Arthur J. Marder,The Anatomy of British Sea Power:A History of British Naval Policy in the Pre-Dreadnought Era,1880-1905,London:Frank Cass,1964,p.347.這種性格、經(jīng)歷和偏好決定了他在執(zhí)掌英國海軍時會以個人體驗和個性作風來影響其施政,因此其內(nèi)心始終潛藏著“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沖動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英國在1940年做出堅決消滅法國艦隊的決定,也在很大程度上與丘吉爾有關。丘吉爾曾擔任海軍大臣,深受其搭檔費希爾的影響,他也熟知1807年英國炮轟哥本哈根的歷史,(66)George H. Quester,“Two Hundred Years of Preemption”,Naval War College Review,Vol.60,No.4,2007,p.17.這種思維慣性很難說沒對丘吉爾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作為一戰(zhàn)爆發(fā)前夕英德海軍關系最緊張、最微妙歲月的親歷者,丘吉爾深知在海權問題上英國不能坐等事態(tài)改善,而應發(fā)揮主動進攻精神。(67)Barry Gough,Churchill and Fisher:Titans at the Admiralty,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7,p.324.在同費希爾共事時,他也曾提出在德國近海建立前進基地,以便英國海軍進行近程封鎖或突襲德國海岸的“博爾庫姆計劃”(Borkum Project)。丘吉爾原則上也支持費希爾關于主動進攻德國的“波羅的海計劃”。(68)Barry Gough,Churchill and Fisher:Titans at the Admiralty,Barnsley:Seaforth Publishing,2017,pp.298-299.可以認為,丘吉爾在決定對法國艦隊發(fā)動突襲時雖有猶豫,但其剪除對英國海權威脅的決心是無比堅定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他的個人經(jīng)歷。

五、結語

近代以來,海權構成了維系英國國運的基石,這決定了英國會不惜代價地維護其海權優(yōu)勢,包括采取預防性戰(zhàn)爭行動,預防性戰(zhàn)爭成為英國應對海權威脅的自然選擇,從而構成了一種慣性思維??v觀大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的例子,也只有英國是完全意義上以海權為核心利益訴求而發(fā)動或計劃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與之相近的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日本,但日本的利益訴求不僅僅是確保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優(yōu)勢,更多是為了抵制英美的壓力、鞏固侵華成果。通過梳理三個歷史案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英國在海權問題上的預防性戰(zhàn)爭思維是一脈相承的。正是有1807年奪取丹麥艦隊的成功先例,費希爾在一戰(zhàn)爆發(fā)前才始終存在“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的沖動?!安_的海計劃”便是費希爾“哥本哈根化”德國艦隊設想的最新實踐結果。盡管有學者指出,德國出于對英國突襲的恐慌而瘋狂擴充艦隊毫無必要,它在同英國的海軍競賽中毫無勝算,(69)Niall Ferguson,The Pity of War:Explaining World War I,London:Penguin Press,1998,pp.84-85.但我們通過“波羅的海計劃”不難看出,德國決策者的擔憂是有根據(jù)的——英國對德國發(fā)動“哥本哈根式打擊”并非空穴來風,更不是毫無計劃和準備的政治訛詐。1940年的米爾斯克比爾事件表明,“哥本哈根式打擊”從來不只是單純服務于政治目的的虛張聲勢,它一直是英國應對海權威脅的慣性思維,其思想基礎從未動搖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難覓英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應對海權威脅的新案例,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戰(zhàn)后英國的首要戰(zhàn)略任務是協(xié)同西方盟友應對蘇聯(lián)的威脅和挑戰(zhàn),海權雖仍是英國的核心利益之一,但它在英國大戰(zhàn)略中的地位已然下降,難以繼續(xù)構成英國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的強大動機;其二,英國國力衰退,尤其是失去了對海洋的統(tǒng)治地位,它不再具備對潛在敵人的顯著海權優(yōu)勢,而軍事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特別是核時代的到來,也使得發(fā)動預防性戰(zhàn)爭的風險持續(xù)上升;其三,英國不再是國際政治的主導者,風云變幻的大國關系和錯綜復雜的國際格局對其掣肘甚多,它尤其需要與美國協(xié)調(diào)立場,難以單獨行動。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以預防性戰(zhàn)爭應對海權威脅的慣性思維,隨著英國從世界權勢的巔峰跌落而就此煙消云散,我們從蘇伊士運河戰(zhàn)爭中仍然可以窺見“英國式預防性戰(zhàn)爭”的若干蹤影,包括戰(zhàn)爭目的是重新控制作為海權大動脈的蘇伊士運河、作戰(zhàn)模式是以??樟α繛橹鞯乃賾?zhàn)速決等。盡管嚴格說來,蘇伊士運河戰(zhàn)爭只能算作較為典型的干涉行動,它不過是英國沉醉于昔日帝國榮光的最后一次孤芳自賞,但這場軍事上成功、政治上失敗的冒險表明,在余威尚存時,英國仍然會不時迸發(fā)出“先下手為強”的心理沖動,而這一切正是預防性戰(zhàn)爭的慣性思維在作怪。

猜你喜歡
費希爾海權哥本哈根
馬漢海權論在我國百年翻譯史初探
中國需要確立自己的海權意識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新海權時代
哥本哈根自行車數(shù)量超汽車
淺析國際法視角下“一帶一路”中的法律問題
丹麥一哥本哈根三天三夜暴走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