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娟 林秀潔
若給予新入職護理人員應用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較差,且受到教學時間限制,帶教老師難以充分回答全部提問,也就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受到限制。而當前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網(wǎng)絡已經(jīng)能夠應用于教學工作之中,師生之間可以通過網(wǎng)絡課堂的形式進行教學和學習,使教師的教學更加全面,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更加充分。釘釘即為一款現(xiàn)代化的團隊辦公通信APP,可以進行考勤、會議、審批、教學及考試等多項活動,將其應用于小兒血液科護理帶教工作之中,可以起到較好的帶教效果[1-5]。本次研究將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50名新入職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共50名新入職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學歷均為本科,且均為女性,運用隨機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5名,研究組護理人員年齡范圍20~23歲,平均年齡(21.5±1.3)歲;對照組護理人員年齡范圍20~24歲,平均年齡(21.7±1.1)歲,本次研究均征得護理人員本人同意,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批準。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后的結果均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1 基礎教學
針對全部新入職護理人員開展統(tǒng)一的培訓工作,之后再開展各個科室的臨床實踐工作,小兒血液科包含于腫瘤科室之中,護理人員輪轉時間應為兩個月,其中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有關于血液科疾病的理論知識、腰穿護理、骨穿護理、核心護理制度、臨床操作,且在培訓工作結束以后,各項培訓內容均需進行考核。
1.2.2 對照組護理人員教學方法
給予對照組護理人員應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統(tǒng)一定時上課,采用多媒體開展理論知識教學,教學結束后,學生可向教師提問,操作課程則由教師首先進行演示,學生在旁觀察,之后由學生參與練習。
1.2.3 研究組護理人員教學方法
研究組護理人員的學習內容與對照組護理人員的學習內容基本相同,教學方法則為應用釘釘軟件實施網(wǎng)絡教學,要求全部研究組新入職護理人員下載釘釘軟件,并加入規(guī)范化培訓群之中,通過其中的企業(yè)課程觀看教師上傳的視頻、PPT等,在統(tǒng)一上課前1周,即應開始進行自學。
從總體上來看,通過應用釘釘軟件,教師需要首先上傳教學視頻,學生于課前完成教學視頻的觀看和學習,并于課上與師生共同探討教學內容,教師則為護理人員答疑解惑,具體措施則如下。
1.2.3.1 教學內容準備
帶教老師應以規(guī)范化培訓指導書相關內容為基礎,合理設置培訓工作的計劃、內容和重難點,并根據(jù)此制作相應的教學視頻和PPT。在理論教學方面,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小兒血液科的常見疾病知識,例如血小板減少癥、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及白血病等,還包括護理核心制度,例如預防跌倒及墜床管理制度、口頭醫(yī)囑管理制度、壓瘡預防管理制度、患兒安全管理制度、化療藥物安全防護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等,同時需注意強化信息系統(tǒng)操作技能的培訓,包括心臟電除顫、心電監(jiān)護、經(jīng)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維護、吸痰、輸液港(PORT)維護、簡易呼吸器以及信息系統(tǒng)操作等。帶教老師應于開始上課前1周將教學視頻及PPT發(fā)送至企業(yè)課程之中,并提醒護理人員進行查看,護理人員則應在上課前全面、細致的觀看教學視頻和PPT。
1.2.3.2 課程教學
在進入教學階段之后,教師不需再對教學內容全面講解,而是應首先引導護理人員復習重難點,并鼓勵護理人員積極提問,教師則應給予全面細致的解答。
1.2.3.3 課后指導
教學結束之后,若學生仍對教學內容存在疑問,學生則可通過釘釘平臺與教師交流,由教師在線進行解答。
1.3.1 組間考核成績對比
包括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操作技能則包括心臟電除顫、心電監(jiān)護儀、PICC維護、PORT維護、吸痰、簡易呼吸器、信息操作系統(tǒng),各項滿分均為100分。
1.3.2 組間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對比
評價項目中包括學習主動性、操作實踐能力等共10個項目,使用三級計分法,“很滿意”為3分,“一般”為2分,“不滿意”為3分,“很滿意”+“一般”為滿意情況,總滿意度為(很滿意+一般)人數(shù)/護理人員總人數(shù)×100%。
1.3.3 組間護理人員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對比
評價項目中包括教學形式、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熱情共4個項目,使用三級計分法,總滿意度為(很滿意+一般)人數(shù)/帶教老師總人數(shù)×100%。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分別采用χ2、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心臟電除顫、心電監(jiān)護儀、PICC維護、PORT維護、吸痰、簡易呼吸器、信息操作系統(tǒng)等考核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組間考核成績對比(分,±s)
表1 組間考核成績對比(分,±s)
組別 理論知識 心臟電除顫 心電監(jiān)護儀 PICC維護研究組(n=25) 94.75±3.31 93.43±5.01 92.08±4.13 94.20±5.40對照組(n=25) 88.64±4.51 81.73±5.01 83.93±3.47 89.33±5.16 t值 5.461 8.257 7.554 3.260 P值 <0.05 <0.05 <0.05 <0.05
研究組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的總滿意度為92.00%,多于對照組護理人員的68.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組間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對比[名(%)]
研究組護理人員對帶教老師的總滿意度為92.00%,多于對照組患帶教老師的68.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組間護理人員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對比[名(%)]
根據(jù)相關研究顯示,應用手機或筆記本電腦、通過微課件開展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常規(guī)模式來說更高,并且該學習模式具有十分顯著的便捷性優(yōu)勢,不會受到場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學習活動的自由度較高,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所以在開展新入職護理人員帶教工作時,通過應用釘釘軟件聯(lián)合網(wǎng)絡課堂構建起新型教學模式,并通過“螺絲釘群”的建立,及時上傳教學視頻和教學PPT,護理人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總結和思考,大幅度提升了護理人員參與學習活動的便捷性,也就有利于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使其理論知識考核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得到顯著提升。所以可以認為,應用釘釘網(wǎng)絡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使護理人員的工作潛能得到有效挖掘,也就可以使其更加快速地適應臨床工作中的各項要求[6-10]。
表1(續(xù))
根據(jù)相關研究顯示,采用網(wǎng)絡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需提前將教學內容上傳至教學平臺,學生在課前即可獲取教學內容,并可隨時隨地進行自主觀看,也就實現(xiàn)了學生學習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從而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釘釘網(wǎng)絡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新入職護理人員的規(guī)范化培訓工作當中,該教學模式使師生關系得到了一定的轉變,教學過程中不需教師占據(jù)大部分時間講解基礎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共同掌握重難點并答疑解惑即可。由此,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推動了護理人員自主學習的意愿及能力的提升[11-16]。
本次研究顯示,教學結束之后,研究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心臟電除顫、心電監(jiān)護儀、PICC維護、PORT維護、吸痰、簡易呼吸器、信息操作系統(tǒng)考核評分分別為(94.75±3.31)分、(93.43±5.01)分、(92.08±4.13)分、(94.20±5.40)分、(92.10±3.68)分、(94.24±4.22)分、(93.10±4.14)分、(93.18±4.63)分,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的總滿意度為92.00%,護理人員對帶教老師的總滿意度為92.00%,各項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護理人員,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給予新入職護理人員應用釘釘網(wǎng)絡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帶教工作,有利于提升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操作實踐水平,使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也就有利于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得到提升,所以在小兒血液科護理帶教工作中應用釘釘網(wǎng)絡課堂教學模式,其應用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