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臨澤縣新華鎮(zhèn)中心小學,甘肅 張掖 734200)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隨著教學要求的不斷提升,對教學模式與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信息技術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課堂上進行教學,教師要學會努力整合信息技術和語文閱讀教學,完美地運用現(xiàn)代化技術,促進學生的學習。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群文閱讀”,是小學生培養(yǎng)語文思維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信息化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對于“群文閱讀”的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注重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良好的“群文閱讀”環(huán)境。
1.提高學生默讀能力
在許多時候,為了能夠快速了解每一篇短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不需要小學生對這些文章聲情并茂地大聲朗讀,而更需要的是小學生能夠用眼睛快速瀏覽的方式獲取相關內(nèi)容。通過“群文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2.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
“群文閱讀”是每一個小學生鍛煉自己閱讀速度的最有效方法。通過“群文閱讀”,小學生不僅能夠?qū)崿F(xiàn)錘煉自身閱讀能力,也能夠在日常的閱讀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閱讀速度,以求更快更好地達到高質(zhì)量閱讀的標準。
3.提高小學生對不同閱讀材料的適應力
閱讀資料是無窮無盡的,在日常的閱讀中,各種閱讀資料包羅萬象。通過“群文閱讀”,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掌握不同類型文章的共性,提高小學生對于不同閱讀材料的適應力。
4.提高小學生的文學表達能力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學作品內(nèi)涵豐富,通過“群文閱讀”,能夠使小學生更好地接近文學作品,使小學生領悟文學表達的能力。同時,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在日后的寫作鍛煉中有更加優(yōu)秀的表現(xiàn)。
5.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小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語文知識和寫作素材,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只有這樣,小學生在面對語文寫作時,才能夠有話可說、有章可循?!叭何拈喿x”的應用,能夠幫助小學生在閱讀時積累語文知識和寫作素材。
1.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專業(yè)能力
“群文閱讀”的施行,與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yè)密不可分的。只有小學語文教師也能夠進行大量的閱讀,給小學生樹立讀書的榜樣,才能在不斷的閱讀中豐富自己,才能夠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展現(xiàn)出語言文字的功底,也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才能培育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教和職業(yè)能力。
2.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模式
小學語文課堂模式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單一的。通過“群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加入閱讀的內(nèi)容。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使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當代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之下,把互聯(lián)網(wǎng)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結合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的趨勢。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超高速信息傳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相應的小學語文教學資源,或視頻,或圖片,或錄音等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很多的閱讀材料,通過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幫助小學生獲取更多的閱讀知識。同時,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教學資源,不僅可以豐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還能激發(fā)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有在對學習充滿濃厚興趣的前提下,小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才能更好地學好語文學科。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情景,不僅能幫助小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更能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1]。
例如,在人教版部編教材《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小故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創(chuàng)設情景,問學生是否喜歡聽小故事,然后運用信息技術播放備課時準備好的幻燈片,展示一個搖搖欲墜的老屋卻仍舊站立的圖片,接下來介紹老屋。教師講解結束后,進一步問學生是否喜歡老屋,并讓學生闡述理由。通過兩個簡短的問題和教師對于老屋的描繪,能夠充分引起學生對于老屋這篇小故事的興趣。閱讀完該小故事之后,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播放簡短的動畫《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學生在觀看三個小動物與老屋的情景對話中,更能激起小學生對該小故事的興趣。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在有聲、有形的課堂氛圍中,幫助小學生提升閱讀興趣。
2.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情景
閱讀就是通過對每一篇文章的仔細理解,走進作者當時所處的情景,感悟作者對當時事物的理解。一個良好的閱讀情景,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篇短文的豐富內(nèi)涵。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秀的閱讀情景,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閱讀《少年閏土》這篇作品時,如果任由小學生自己閱讀,只能知道其中的故事內(nèi)容,但卻不能夠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含義。對于這篇節(jié)選的短文,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資源優(yōu)勢,結合當時魯迅先生的寫作背景與寫作意圖,引導學生觸景生情。通過帶著這樣的背景閱讀,才能品味出魯迅先生對于其中的社會批判與先進社會思想,才能理解文中所蘊含的對于封建社會的憤懣。
“群文閱讀”是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的具體實踐,能給小學生帶來許多幫助?!叭何拈喿x”在要求對于閱讀量提升的同時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更高層次的閱讀能力,發(fā)散與啟發(f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每一篇短文的結構與內(nèi)涵梳理。因此,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當代社會,對于應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非常必要。
例如,在學習《不會叫的狗》一文時,對于小學生而言可能就是一篇簡單的小故事而已。該故事中的“狗”因為不會叫而被小動物忽悠做了他們的替身。因為不會叫而被所有人當成是異類,但卻對于自己不能像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一樣有專屬于自己的叫聲耿耿于懷。最后,在不斷模仿森林中小動物的時候,被獵人追趕。在這一篇短文的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更簡單地理解文章。對于這個小故事末尾的三個結局,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詮釋每一個小故事的結尾。通過羅列的方式,把這個故事的每一個結局分享給每一個學生。再如,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四季之美》這篇短文,雖然簡單,但卻真實地描繪了每一個季節(jié)的優(yōu)美。小學語文教師在這篇短文教學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對于四季不同景物的描繪,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掌握文章的要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閱讀理解,其實都有一些共性,通過閱讀量的積累,幫助學生找到其中的聯(lián)系。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資源。通過閱讀積累,對于一些文章內(nèi)涵就有了一定的深知,當他們遇到相類似的短文閱讀時,就可以通過以往的閱讀經(jīng)驗把握文章主旨。
例如:人教部編版教材中的那些古詩詞的閱讀與認知,如果單靠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閱讀,那無疑是難以理解的。在小學生的生活中,沒有接觸過閱讀文章中相關的情景,只能通過視頻、想象尋找感覺。因此,對于一些需要與時代背景或者是需要更多閱讀知識輔助閱讀的文章,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注重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達到學生依靠自己的閱讀就能讀懂的效果,而不是直接將每一篇短文的思想境界硬性塞給學生。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整合一些閱讀資源,在上課時留出部分時間,把這些資源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感覺。
1.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建立閱讀平臺
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化教育中廣泛應用?,F(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學習平臺,不管是什么年齡階段的學生都可以通過這些平臺進行學習。對于小學“群文閱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教育網(wǎng)站,如微信公眾號,釘釘?shù)龋l(fā)布一些閱讀感想與閱讀材料,通過利用這些平臺,小學生在空余時間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小學生提升語文能力。
2.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思維導圖式的閱讀方式
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析文章結構的教學方式。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按照文章的特點將每一篇短文的結構分點化,幫助小學生依點進行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將相和》的閱讀理解教學,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按照“將相的恩怨、相的大度、將的悔悟以及將相終和”四點設計《將相和》的思維導圖,小學生通過這樣的分點方式,對于《將相和》的閱讀更有層次感,更加容易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走向。
3.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與閱讀能力
以近年來不斷深入使用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為切入點,進行小學生閱讀現(xiàn)狀的綜合觀察,從而巧用信息技術進行優(yōu)化,讓語文教師通過明確閱讀教學目標,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欲望,實現(xiàn)當今時代小學生閱讀渠道的拓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對于語言的把握,是閱讀的目的。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信息技術已經(jīng)被廣泛地應用在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通過對文章的閱讀,體驗作者的思維走向,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是閱讀的基本要求。而要達到這樣的能力,就需要小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語言理解能力。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可以幫助小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資源,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小學生的語言理解與閱讀能力。
4.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各種資源的共享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中的常態(tài)。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小學生擴大閱讀范圍,是一種有效的“群文閱讀”方式。網(wǎng)絡上有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也有著很多的讀書感悟分享。通過網(wǎng)絡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相互融合,幫助小學生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修養(yǎng),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自律、自覺的閱讀習慣。
例如,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單元中的三篇節(jié)選小說,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就要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小學生獲得整本小說的閱讀,通過整本小說的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中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所要展現(xiàn)的創(chuàng)作意圖。同時,小學生也可以瀏覽其他人對于這三篇小說的讀書感悟,在此基礎上擁有自己的閱讀感受。
1.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的提升,才會使小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更加得心應手。同時,在小學生利用閱讀獲取這一類知識時,相信他們的語文能力也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例如,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單元中的《魯濱孫漂流記》,是一篇節(jié)選短文。文中介紹的主人公魯濱孫,一個人克服困難、順應時節(jié)在孤島生活多年的故事。小學生如果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就可以通過這篇短文,學到很多人生發(fā)展方面的知識,如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等等。
2.提高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宗旨就是幫助小學生學好語文知識。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寫作。通過小學生的作文,小學語文教師不僅可以看出學生的知識積累量,同時也能夠看出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
例如,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有的語文園地,就是小學生練習語文應用能力的最佳體現(xiàn)。通過語文園地的學習,開發(fā)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及能力,在此基礎上,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小學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教育和發(fā)展。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得閱讀能力,提高語言感知能力與豐富的想象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量,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在“群文閱讀”中的優(yōu)勢,幫助小學生從小建立自我學習的習慣,形成自立、自強、自律的人生品德,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讓學生感悟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