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鑫
[摘 要] 音樂教育作為構成素質教育的重要因素,在陶冶情操、美化心靈、拓寬眼界、豐富知識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音樂教育質量的提升對增強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實現(xiàn)音樂教育價值、發(fā)揮音樂教育優(yōu)勢,是音樂教育的根本所在,而針對音樂價值進行的多維評價與多樣認知則是音樂教育價值取向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音樂教育價值與價值觀的內涵,分析求知、審美、育人價值,探討音樂教育價值多維性平衡的現(xiàn)狀與爭議,并提出多元價值融合背景下的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路徑,構建多維性平衡的音樂文化格局,對學校音樂教育的建設與發(fā)展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音樂教育;求知價值;審美價值;育人價值;融合統(tǒng)一
[中圖分類號] G633.9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2991(2023)03-0092-10
音樂自誕生以來就給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重大改變,音樂教育價值客觀存在于人類的社會實踐之中,這是毋庸置疑的。實現(xiàn)音樂教育價值,發(fā)揮音樂教育優(yōu)勢,正是音樂教育的根本所在。而針對音樂價值進行的多維評價與多樣認知則是音樂教育價值取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音樂價值取向是指人們根據(jù)自身的利益關系以及實際需求對音樂教育進行的一種情感體驗、主觀選擇或判斷,是教育活動與教育主體所構建、指向或遵循的一種價值關系。而音樂教育價值取向的主觀性,是決定音樂教育價值多樣化、差異化以及社會歷史性的直接因素。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種族對音樂教育的需求以及利益關系不盡相同,對音樂教育價值的看法與認知也是千差萬別。因此,研究音樂教育的多元化價值,構建多維性平衡的音樂文化格局十分必要,對學校音樂教育的建設與發(fā)展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音樂教育價值與價值觀的內涵
所謂“價值”,從知識理論的角度講,是指客體與主體之間的一種效應或效用關系,即客體的屬性或功能可以滿足主體的需要。音樂教育價值則是指人們的需要與音樂教育客觀現(xiàn)象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假如將音樂教育當作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的話,那么教育價值則表現(xiàn)為教育活動可以滿足受教育者的需求。由于教育活動對參與者發(fā)展需求的滿足程度是評價其活動質量、效果和意義的重要因素,所以,這一部分價值可以被稱為音樂教育的內在價值、直接價值或本體價值。假如將音樂教育當作一種客觀存在或者社會現(xiàn)象的話,那么音樂教育的主體指向則是通過價值中介來滿足音樂、經(jīng)濟、政治、教育、科技以及道德等多樣化子系統(tǒng)的需求關系,間接指向人這一價值主體。這是客體(音樂)滿足價值主體(人)需求的一種間接方式,這部分的音樂價值可以被稱作音樂教育的外在價值、間接價值或工具價值。[1]隨著音樂教育價值研究的深入挖掘,尤其是到了近代,音樂教育價值的解釋、分析、研究與拓展越來越寬廣、越來越豐富,例如,提高心理素質、拓展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等等。
二、音樂教育的求知價值
所謂“求知”,就是獲取知識,而求知價值作為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主要是指被教育者在音樂活動中所獲得的知識構建,讓被教育者學習音樂的節(jié)奏、音色、節(jié)拍、力度、速度、和聲、調性、音區(qū)、復調等音樂語言要素,了解并掌握樂理、視唱、練耳等基本內容,[2]練習演唱、演奏的音樂技能,培養(yǎng)體驗音樂、表現(xiàn)音樂、欣賞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的能力。
(一)音樂求知價值的內涵
音樂教育的求知價值與審美價值、教育價值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換言之,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人們不僅可以獲得審美體驗,而且還會汲取一定的理性認知,激活思維、啟迪智慧、引導想象,從而增進知識積累,提高道德認知,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潤心靈、培養(yǎng)品格,促進“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個性”和諧共進。
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歷史和現(xiàn)實,同時也可以了解并掌握熟悉的音樂創(chuàng)作者在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心理情緒、情感意識等。音樂既不同于語義性藝術,也不同于造型性藝術,它主要是以象征、抽象以及暗示等為表現(xiàn)手法,以音的組合與運動為媒介,間接地在人們腦海中反映現(xiàn)實的物質生活。與美術、舞蹈等藝術形式相比,音樂的特殊藝術特性使其求知功能相對比較薄弱。想要通過音樂認識現(xiàn)實、獲取知識,就需要被教育者具備一些音樂基礎知識,經(jīng)常聽音樂或者進行專項訓練,不斷積累對音樂表現(xiàn)手法以及表現(xiàn)形式的認知經(jīng)驗。在經(jīng)常聽音樂的前提下,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訓練,從理論上熟知音響結構。
(二)音樂求知功能的體現(xiàn)
音樂的求知功能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超越現(xiàn)實。音樂不僅是體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藝術,同時也是表達人類理想與愿景的藝術。因此,音樂不僅可以反映現(xiàn)實,更能超越現(xiàn)實。與很多藝術形式一樣,音樂最早來源于勞動,以特有的調子和旋律來協(xié)調集體勞動,引發(fā)情感共鳴,消除懈怠情緒。第二,振奮精神。一首正能量的音樂,可以鼓舞社會成員的精神斗志,增加干勁,弘揚倫理道德,促進思想感情和意志行為的溝通與交流。第三,信號象征。音樂是依托抽象的聲音符號來抒發(fā)情感,表達情緒,聲音的屬性與情感的融合是以人們的審美觀點、審美態(tài)度以及審美價值為載體形成的。比如,通過樂器的獨特音色和人類情感的吻合體現(xiàn)時代精神與民族內涵:用銅管代表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用小號代表希望與光明。再比如,國歌體現(xiàn)國家與民族的時代精神,象征國家歷史的縮影,這種情感象征與民族精神是清晰的、明確的,隊歌、校歌、軍歌亦是如此。
音樂藝術主要通過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反映人們的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其表現(xiàn)形式多樣,表現(xiàn)能力突出。這里的主觀是指人類的主觀認識和精神面貌,客觀是指社會關系、客觀事實及歷史軌跡等。[3]音樂的審美體驗是依托情感認知在音樂中融入社會實踐認識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講,音樂的求知價值與人們常使用的參考文獻、影視資料等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為欣賞者提供研究依據(jù),滿足審美精神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音樂的社會功能,拓寬欣賞者視野。
三、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
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演奏、歌唱、作品賞析等實踐活動,將學生帶入音樂這一特殊的聽覺領域,以愉悅身心、激發(fā)靈感,培養(yǎng)感受美、領悟美、欣賞美的能力,進一步完善學生人格,提高品德素質。因此,在開展音樂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音樂教師要高度重視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充分發(fā)揮音樂教育在“以美培元”方面的優(yōu)勢,切實加強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一)音樂教育審美價值的內涵
審美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一方面,審美價值包含現(xiàn)實現(xiàn)象,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性質;另一方面,審美價值是人與社會在歷史實踐過程中產生的相互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具有客觀性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并不取決于人的主觀意識。審美價值是影響人類價值取向的根本要素,也是促進人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緊密結合的重要基礎。審美價值存在于審美主體與客體動態(tài)的、雙向的價值關系之中。一方面,客體的價值在審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中不斷發(fā)展;另一方面,主體的主觀審美意識在與客體的交互過程中不斷豐富變化,逐漸發(fā)展為人們感受美、體驗美、品鑒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音樂審美價值是建立在音樂作品能夠給人以精神享受這一客觀現(xiàn)象基礎上的,體現(xiàn)的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音樂的審美價值,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影響審美感受方法、審美體驗程度以及審美欣賞內容的直接因素。一方面,音樂作品中客觀存在審美價值;另一方面,音樂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不斷融合與發(fā)展形成了音樂審美價值。
(二)音樂教育審美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
音樂貼近生活、貼近自然、貼近生命,也正因如此,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音樂更善于激發(fā)和表現(xiàn)情感,直切人的內心世界。音樂作品所呈現(xiàn)出的情感美、形式美、風格美是音樂教育審美價值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
1.情感美
音樂是音樂創(chuàng)作者情感的獨白,通過具體化的表現(xiàn)形式抒發(fā)內心的愉快、憤怒、悲傷、欣喜、崇拜、贊美、敬愛等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所謂音樂,不僅僅是音響營造出的聽覺藝術,也是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表達了人世間的思想感情。音樂就如同清晨的陽光,讓人抱著對生活的無限憧憬,昂首闊步、勇往直前。優(yōu)秀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靈、激發(fā)情感、豐富想象。人們可以在音樂中愉悅舒心、汲取勇氣、感悟生活、品味人生,也可以通過音樂健全人格、平衡心理、擴寬視野、提升格局。音樂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語言,能夠超越國家與種族的桎梏,直擊心靈、引發(fā)共鳴。音樂是陶冶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不但能凈化身心、滌蕩心靈,更能激發(fā)想象、開發(fā)智力、提高記憶力,還能消除疲勞,使人精神興奮,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作活力與潛能。比如,在楚漢戰(zhàn)爭末期,四面楚歌的典故就是利用音樂瓦解敵方將士的士氣?!秶H歌》氣勢宏偉、振奮人心,同時讓人展開思維的翅膀,點燃創(chuàng)作熱情,激發(fā)創(chuàng)造能力。
“主情”是音樂最為獨特的魅力與精髓所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音樂作為寶貴的精神食糧,勢必會在人類精神生活中綻放絢麗的光彩。音樂是一種典型的、主情的表現(xiàn)藝術,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旋律、每一支樂曲、每一首歌曲都是情感的反應與表達。以情入手,用情欣賞,讓情感在音樂欣賞中飛揚,讓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享受音樂帶來的聽覺盛宴。
2.形式美
所謂形式,主要是指構成事物的各種內在要素的組織結構或外在表現(xiàn),具有一定的內在運動規(guī)律。而形式美則是指基于結構組合基礎上,且獨立于內容而存在的形態(tài)。形式美作為最普遍的一種審美形式,具有引起視覺美感、聽覺美感以及其他美感的特殊作用,在美學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席位。形式美是一種獨立性較強的審美對象,正確理解、深入挖掘形式美有助于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為審美能力的提升夯實基礎。
一切藝術的形式美都具有相對獨立性及其審美價值,聽覺藝術也不例外。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聽覺藝術,它不同于美術、文學、語言等藝術有準確的概念,也不同于造型藝術有直觀的視覺形象與視覺效果,而是以特定的音樂體系為要素,通過感性形象有選擇性構成的一種藝術形式,來把握情感脈絡,激發(fā)情感共鳴。音樂的內涵具有不明晰性,這種“朦朧美”使音樂的理解擁有更多可能性,而音樂這種藝術本身就是形式重于內容,其組織形式可以直接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也正因為如此,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音樂的審美價值更具有獨立性。
柏拉圖認為,形式大體可以分為外形式和內形式兩大類。[4]前者主要是指事物內容表露于外表的形式,以及事物構成與表現(xiàn)的形式、外觀等;后者是指事物內容要素的內部組合與結構。音樂形式亦同,音樂外形式是指以音樂語言為形的音響,它是人們感知音樂的一種傳遞途徑。而音樂語言則是指以自然音響為媒介,根據(jù)特定規(guī)律組織樂音進行排列組合,既不能單一地模仿自然音響,也不能單純地以語言為物質手段來傳遞思想。音樂語言的構成要素主要有節(jié)奏、和聲、音色、旋律和力度等,這些因素作為形成音樂形象的重要手段與關鍵基礎材料,是音樂作品表現(xiàn)美的不可或缺的具體形式。
黑格爾曾說:“音樂憑聲音的運動直接滲透到一切心靈活動的內在的發(fā)源地?!盵5]349雖然在形式上,音樂有其獨立的審美價值,但我們更應注重其內涵。音樂的形式與內涵是密不可分的。從形式上看,音樂有不盡的旋律,有各具特色的和聲,有豐富多樣的聲部,有各種音色合成的音響效果,還有多種多樣的曲式結構。人們能夠從各種不同的音樂形式中獲取美感,與此同時,也能產生更加豐富的審美愉悅,這種愉悅來自音樂形式背后所蘊含的豐富音樂內涵。聲樂與器樂都是以藝術媒介來譜寫時代最強音,定位民族精神內涵,人們則通過形式美的審美價值用心靈體驗音樂魅力,開發(fā)音樂感知力,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切實踐行時代精神。
3.風格美
音樂風格是指音樂創(chuàng)作者在音樂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個性,音樂風格的形成是一個音樂家在藝術上和思想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比如,國外的巴赫、貝多芬、肖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國內的聶耳、冼星海、黎錦暉等,這些音樂大家的音樂作品都有獨具魅力的代表性特征。當然,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能夠擁有特有的風格。音樂風格不僅是一種形式,而且也是基于國別、民族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在特定生活環(huán)境下,通過內容與形式的組織與結合,在音樂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必然性的內在特征。音樂風格具有較強的普遍性和概括性特征,而并非個別的或者偶然的現(xiàn)象。
音樂風格是在音樂藝術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代表性的形態(tài),這種表現(xiàn)特征既涉及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情緒,又與藝術作品的組織形式和結構內容息息相關。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通常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音樂作品表現(xiàn)特征和精神內涵也會有所不同。有的音樂風格詼諧幽默、輕松歡快,有的莊重嚴肅、氣勢磅礴,有的旋律優(yōu)美、舒緩身心,有的富于哲理、發(fā)人深省。比如,巴赫的管風琴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息,音樂風格宏偉、嚴肅、莊重;貝多芬的交響曲富于哲理性和戲劇性,表達了尊重生命、勇于拼搏的精神;肖邦的圓舞曲音調優(yōu)美、高雅華麗。
由于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民族信仰、地域文化、客觀環(huán)境以及自身性格、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導致音樂的風格迥異,也正因為多種多樣的風格,才給人們帶來一個豐富多彩、美輪美奐的音樂世界。因此,對音樂的風格美進行深入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是人們了解不同時代精神、民族內涵的重要手段。從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曲家創(chuàng)作時期的生活狀態(tài)、創(chuàng)作意圖、藝術風格等各個方面了解并深入研究,才能真正體會樂曲感情的內涵,準確把握作品的風格。
四、音樂教育的育人價值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的育人價值逐漸得到應有的重視,音樂教育的形式愈發(fā)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內容越來越合理,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音樂教育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他國的教育方法,應當同我國的音樂發(fā)展史、文化傳統(tǒng)和當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同時吸收中外音樂教育方面的寶貴經(jīng)驗,使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中國與外國相結合,取長補短,不斷探索中國特色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之路。
(一)音樂教育育人價值的內涵
音樂教育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涵:其一是通過音樂教育傳授音樂知識,使學生了解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此為音樂教育的直接目標;其二是通過音樂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建立完善的人格,此為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這兩個方面內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一方面,音樂教育的直接目標在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和音樂審美能力,更進一步地使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音樂,進而充分體會音樂的美感;使學生具備傳承音樂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傳承音樂文化的責任感。另一方面,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在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學生成為符合當代社會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音樂教育的直接目標與最終目標是相互聯(lián)系的。首先,音樂教育的直接目標是最終目標的基礎。如果學生缺乏必要的音樂知識,對音樂缺乏必要的欣賞能力,那么通過音樂教育來健全人格就無從談起。其次,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對直接目標的升華。如果音樂教育僅以傳授音樂知識為目標,那么音樂教育的意義和必要性都將大打折扣。與音樂教育的內涵相對應,音樂教育的價值也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音樂的本體價值,即音樂教育的文化傳承價值,通過音樂教育傳授音樂知識,傳承音樂文化;二是音樂教育的育人價值,即通過音樂教育培養(yǎng)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二)音樂教育育人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
第一,音樂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育是傳承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藝術教育發(fā)展方向的風向標。作為音樂教育的核心,提升審美能力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本質上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高尚情操。音樂教育要引導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從音樂的曲式、作品結構等方面對音樂作品本身進行分析,進而感受音樂的結構之美、內容之美和形式之美,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水平。
第二,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許多科學家除在其專業(yè)領域范圍內取得卓越成就外,在音樂領域也頗有建樹。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探索音樂同世界的聯(lián)系。學校的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象生動地認識世界的規(guī)律,拓寬視野,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注意力,提升對其他科目的學習能力。
第三,音樂教育有其特殊的實用功能。音樂同心理、建筑及環(huán)境等均具有廣泛的聯(lián)系。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音樂對性格特點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基于這一發(fā)現(xiàn),對性格活潑好動的學生,通過引導他們多聽曲風莊重的音樂能夠幫助其改正懶散的不良習慣;對于性情急躁的學生,通過引導他們多聽曲風安靜舒緩的音樂能夠使其克服過于急躁的缺點;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建議他們多聽曲風輕松活潑的音樂,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
第四,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互相補充。例如,音樂與美術均屬藝術類學科,二者有著聽覺與視覺的區(qū)別,卻在韻律與意境方面有很多相同之處。音樂與美術互為題材,可以增強作品的美感。比如,我國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了楚漢爭雄的宏偉場景,學生在欣賞這首音樂作品時,能夠通過琵琶這一樂器的特有音色,形象生動地感受楚漢之戰(zhàn)的殘酷與慘烈,進而幫助學生理解楚漢爭雄的歷史背景,對歷史學科的教學有一定的幫助。如果能將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有機結合,則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
五、求知、審美與育人:片面教育價值觀的現(xiàn)狀與爭議
音樂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訓練學科,需要與其他學科文化相互滲透和整合,以滿足音樂多學科交叉基本屬性的相關要求。有效開展音樂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是現(xiàn)代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具體來講,在視唱的過程中,通過體會音色、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等音樂語言,可以促進語言與智能發(fā)育;分析音樂和聲結構的功能、旋律發(fā)展形勢以及節(jié)奏變化頻率等,可以促進邏輯思維發(fā)展;表達音樂情感、鑒賞音樂藝術形象,能夠提高自我反省與自我觀察的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智能發(fā)展。但是,在音樂教育活動開展的實際過程中,存在教育目標不明確,教育實踐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導致音樂教育的多維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開發(fā)利用,使得音樂教育出現(xiàn)“重求知、輕美育”和“重美育、輕求知”等片面教育觀。
(一)問卷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沈陽地區(qū)3所中小學校200名學生和老師。發(fā)放問卷200份,收回195份,回收率約為98%,有效問卷190份,有效回收率為95%。調查的結果分析如下:
如圖1所示,在關于學校音樂教育的本體性質的問題上,選擇審美教育的占比44%;選擇道德教育的占比12%;選擇心靈教育的占比14%;選擇知識教育的占比30%。在關于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問題上,59%的人認為音樂教育非常重要,無可替代;25%的人認為音樂教育與其他文化學科應處于同等地位;16%的人認為音樂教育并沒有那么重要,可有可無。在關于音樂教育哪方面的價值最重要的問題上,20%的人選擇夯實樂理基礎,拓展知識廣度與深度;10%的人選擇引導學生傳承與弘揚傳統(tǒng)文化;10%的人選擇領悟時代精神,厚植愛國情懷;8%的人選擇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7%的人選擇培養(yǎng)價值觀;45%的人選擇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審美能力。
從調查結果看,在“音樂教育本體性質”和“音樂教育價值哪方面最為重要”的問題上,普遍選擇了審美教育,對于求知的重要性認知不足。由此可見,音樂教育的價值中審美、求知、育人需要多維平衡,片面的教育價值觀不僅違背音樂教育的初衷,影響審美熏陶與個體發(fā)展,同時還會影響音樂教育的獨立意義和社會價值。
如圖2所示,在關于學校音樂教育價值實現(xiàn)的問題上,9%的人選擇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專項機制;7%的人選擇加強法律、法規(guī)建設,提供有力法律支持與保障;28%的人選擇注重設施設備建設,強化硬件服務保障;11%的人選擇做精做強教師教育,選優(yōu)配強師資力量;33%的人選擇社會、學校、家庭達成全面共識,發(fā)揮協(xié)同效用保障;12%的人選擇落地落實教育監(jiān)管,重視邏輯教育與教育測評。在音樂教育價值多維性失衡的原因問題上,56%的人選擇學校音樂教育價值的認知不全面、不夠系統(tǒng)化;35%的人選擇音樂教育的思想不夠深入、不夠細致;9%的人選擇音樂課時不夠、音樂軟硬件設施不健全等其他原因。在音樂教育價值均衡發(fā)展的問題上,26%的人選擇參加與音樂教育相關的認知培訓;27%的人選擇加強自身樂理知識儲備,充分領會國家文件精神;32%的人選擇在實踐中改進思路,積累經(jīng)驗;15%的人選擇組織教學評比,加強教育監(jiān)督等其他途徑。
(二)片面教育價值觀的爭議與異化
音樂教育德育化、智育化的片面教育價值觀,嚴重影響音樂的自身價值與獨立意義的實現(xiàn)。無論是“重求知、輕美育”,還是“重美育、輕求知”,都對音樂教育價值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偏頗。
1.重求知、輕美育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考級”成為音樂教育中影響力最大的一項活動,音樂教育的求知價值產生嚴重的“急功近利”傾向,家長們紛紛讓孩子學習音樂,各類音樂培訓班“井噴式”發(fā)展,音樂教育活動與商業(yè)越靠越近,與藝術的距離越拉越遠。很多家長在報名之前,就提出升學加分的要求,對音樂的審美價值以及育人價值漠不關心。因此,在這種極端功利主義的環(huán)境下,藝術學習淪為簡單、重復地盲目模仿與機械訓練,學生們在“考級”強大的壓力下,不再考慮音樂的美,只強調技術,器樂學習盲目追求速度,聲樂學習盲目追求音高,沒有耐心一步一個腳印練習,都在急于跳級。學生在這種現(xiàn)象的影響下,對音樂的理解產生偏激,對音樂的熱愛逐漸降低,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也在逐漸降低,音樂陶冶情操、發(fā)展個性、拓展眼界等功能蕩然無存。
2.重美育、輕求知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一度成為近現(xiàn)代音樂教育觀念中最主流的一種教育思想。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美育論”的音樂哲學教育觀是片面的、有問題的,由于“美育論”與特定音樂之間缺乏有效抓手,過度依賴經(jīng)驗,輕視知識與理性,導致審美感知、美育育人流于形式。很多音樂教師缺乏理性思維和真理意識,在教學活動中過于強調音樂的育人與審美功能,忽視認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求知活動?!爸孛烙?、輕求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音樂教育的求知效果。
在以美育價值為核心的音樂教育環(huán)境中,“美”(美育)和“善”(德育)緊密相連,但卻忽視了“真”(求知)的重要價值。求知意志的缺乏,導致音樂教育走向實用主義傾向,受教育者不僅樂理知識儲備不足,就連與藝術相關的文化知識也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說達到 “感性與理性統(tǒng)一”“經(jīng)驗與理論相互轉化”的理想效果。
六、求知價值、審美價值、育人價值融合下的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智慧與理性,促進全面發(fā)展。音樂具有形象性、愉悅性、主體性與情感性等特點,通過樂音的運動與組織讓人們體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音樂教育不僅是審美教育,還是技術教育、智慧教育。學校音樂教育應采取“育人為本”的方針,以教育、教學為抓手,做到“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因此,學校音樂教育應樹立多元教育價值融合下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音樂教育體系,加強內外環(huán)境建設,實現(xiàn)審美與求知統(tǒng)一,知識與經(jīng)驗統(tǒng)一,智慧與理性統(tǒng)一。
(一)樹立多元教育價值融合下的音樂教育理念
學校音樂教育是一種課堂教育,從教學觀念、課程設置、教材使用到師資力量等諸多原因都會影響學校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我們應該充分領會國家文件精神,在實踐中改進思路,積累經(jīng)驗。我國《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堅持以美育人、重視藝術體驗、突出課程綜合是課程的理念。課程設計思路應遵循適應學生發(fā)展,分段設計課程;聚焦核心素養(yǎng),組織課程內容;體現(xiàn)藝術學習特點,優(yōu)化評價機制?;谶@樣的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方法,才是多種音樂教育價值多維性平衡的重中之重。為此,要從音樂教師的角度正視多元教育價值融合的功能與作用,不斷充實自我,通過參加與音樂教育相關的認知培訓,堅持音樂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完善教育理論的認知,才能充分理解音樂教育價值的多維性平衡。深入挖掘音樂教育的生命本質,精準掌握不同音樂的文化內涵與民族精神。對于非本民族的音樂,要以尊重的心態(tài),平等對待各種音樂形式,提高對其他文化的認知能力,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夯實人文底蘊。此外,音樂教師要以樂理基礎知識的儲備和音樂教學實踐活動為抓手,尤其是要注重課堂音樂教學與課外音樂活動有效結合,積極革新教學理念,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彌補人文素養(yǎng)的短板。教育部門還可通過組織教學評比,加強學校監(jiān)督等其他途徑,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二)健全多元教育價值融合下的音樂教育體系
基于多元化視野,建立并完善不同教育價值融合下的音樂教育體系是實現(xiàn)音樂教育價值多維性平衡的基礎保障與必要途徑。就目前而言,雖然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fā)展為跨地區(qū)、跨民族、跨國別的音樂文化交流創(chuàng)造了便利,但學校音樂教育仍是傳遞文化信息、加強素質教育的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與方法。
第一,科學審視音樂課程設置問題,優(yōu)化音樂課程結構,合理安排音樂課堂時間,扭轉“重美育、輕求知”和“重求知、輕美育”的兩極化格局,凸顯音樂教育價值多維性平衡的意義。對于地方的音樂教育價值觀,應做到“因地制宜”“取其精華”“精準施策”,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多元教育價值融合下的音樂教育體系。
第二,重視課外音樂實踐,加強多元音樂文化的溝通與交流。音樂教育體系的優(yōu)化與升級,不僅需要音樂教師改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同時應大力引進“民間藝術團”等多種藝術特色作品走進生活、走進校園,以促進多元教育價值的融合發(fā)展,打破課堂教學在時間與空間上的桎梏,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與氛圍。
第三,在構建多元價值融合下的音樂教育體系的過程中,要改變“反技能化”或“無技能化”的極端思想,應充分了解、全面掌握音樂教育的文化功能,切實發(fā)揮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育人價值以及求知價值,引導學生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領悟時代精神,厚植愛國情懷,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加強多元教育價值融合下的內外環(huán)境建設
音樂教師是多元教育價值融合下的音樂教育內外環(huán)境建設的主導者與踐行者。因此,選優(yōu)配強師資力量,提高音樂教育質量是高素質音樂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所在。就目前而言,高等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yè)是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孵化搖籃,但部分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還不明確,音樂教師教育還是將音樂技能視為重點,弱化師范技能,缺乏對實踐經(jīng)驗的培養(yǎng)。在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方面缺少足夠的教學內容加以支持,對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重點塑造和鍛煉,教學實踐流于形式。無法充分體現(xiàn)音樂教育體系的多元價值與作用。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應該掌握專業(yè)的知識、教育的科學知識、相關的文化知識和人文知識,形成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并且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要具備了解學生的能力,可以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手段進行正確的選擇和調整。
從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建設與發(fā)展出發(fā),應該加強大學生對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完善校內教學實踐類課程的建設,增加授課學時、豐富內容和手段。例如,增加《音樂教學法》課程的實操教學,側重教學方法與教材的有機結合,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創(chuàng)編課例的機會。完善微格教學課程建設。微格教學對于高校教育專業(yè)學生是培養(yǎng)教學能力極為有效的途徑。通過模擬音樂課堂教學情景,學生以同學為授課對象進行試講訓練,借助現(xiàn)代的試聽工具,加強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借此,通過微格教學的課程訓練,學生對于教材、教學方法、教案設計以及專業(yè)技能的展示都將在試講過程中具體體現(xiàn)出來,通過老師、自身、聽課的同學三方不同的視角發(fā)現(xiàn)試講中的不足,使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教學能力,為將來從事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微格教學課程是屬于一種校內培養(yǎng)教學能力的課程類別,通過學生說課、試講、評課等形式將音樂教學中所需要的音樂技能、樂理知識、音樂教學方法、音樂理論綜合運用于教育和教學實踐中,達到培養(yǎng)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獨立教學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和研究音樂教育教學規(guī)律,加大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校外真實課堂的見習和實習也不可流于形式,從高校的組織領導角度來說,要積極與各類學校建立聯(lián)系,設立校外見習實習基地,努力拓展校外見習實習基地層次的多樣化,讓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層次學校的音樂課堂。通過見習讓學生了解學校音樂課教學真實情況,初步了解教育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加深對學科教育理論學習的理解。通過學校體驗、教學觀摩、音樂教學、課外活動、教學研究等獲得更具體的認識。還可通過邀請一線優(yōu)秀音樂教師開設專題講座,以及舉辦教案設計、試講、說課比賽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教學能力。這些活動對學生增強其對教師角色的認識、鍛煉其課堂教學能力將會有很大幫助與提升,同時作為高校的管理者和專任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中學生們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自身授課過程中的缺失和課程設置上的不足,這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建設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隨著世界各國音樂教育思想的融入與沖擊,我們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學校音樂教育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成為當前我國音樂教育的工作重點與難點。基于此,政府層面應該發(fā)揮組織領導的優(yōu)勢,建立健全專項長效的保障機制,加強法律、法規(guī)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與保障;學校方面也應注重設施設備建設,強化硬件服務保障,做精做強教師教育,選優(yōu)配強師資力量。
七、結 語
總而言之,音樂知識是音樂教育的基礎,而知識的意義就在于深化審美與育人,只有消除“重美育、輕求知”和“重求知、輕美育”的短視,正確理解并全面掌握音樂文化的多維性功能與作用,才能充分發(fā)揮音樂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美化行為、啟迪智慧、拓寬眼界等作用。在知識經(jīng)濟與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當下,學校音樂教育迎來了許多新的挑戰(zhàn)。因此,在多元教育價值融合的背景下,學校音樂教育不應盲目迎合潮流,而應以“求知價值”為主導,以樂輔德、促智、怡性,實現(xiàn)審美、育人、求知等價值滲透融合、相互促進,構建多維性平衡的音樂文化格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肖罡.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教育觀與當代音樂教育觀[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20(3):55-59.
[2]上海市中小學音樂學科育人價值研究課題組.知音識曲 向善尚美:中小學音樂學科育人價值概述[J].現(xiàn)代教學,2013(7-8):89-90.
[3]吳磊.20世紀90年代中國流行音樂價值批判:從音樂藝術退化到產業(yè)文化與藝術價值背離[J].藝術百家,2019(6):30-32.
[4]舒也.價值論美學對認識論美學的挑戰(zhàn)[J].浙江社會科學,2012(1):93-102.
[5]黑格爾.美學:第3卷上[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特約編輯 龍? ?晟】
The Multidimensional Balance of Music Education Value:
Seeking Knowledge,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MENG Xin
(School of Music Education,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Shenyang,Liaoning 110818,China)
[Abstract] Music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constitutes quality educ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entiment, beautifying the soul, broadening horizons, and enriching knowledg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music education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and the leve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Realizing the value of music education and leveraging its advantages is the fundamental found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The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and diverse cognition of music value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values and values, analyzing the values of seeking knowledge,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explo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troversy of multidimensional balance of music education values, and propos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usic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fied value integration, constructing a multidimensional balance of music cultu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
[Key words] music education; the value of seeking knowledge; aesthetic value; educational value; integration and un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