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捷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既是貫徹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近年來高校教改的客觀要求。薪酬與福利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研究提出的教改路徑包括重構體現育人目標教學設計、探索適應思政教改要求的教學方式、整合課程資源挖掘思政元素、調整考核評價體系等,將課程思政元素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有效融合。
關鍵詞:課程思政;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薪酬與福利管理;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9-0084-04
一、“薪酬與福利管理”課程思政的意義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于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發(fā)揮思政課程育人作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四川工商學院積極組織全校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薪酬與福利管理課程被納入課程思政校級示范課程,并成功申報四川省2020年高等學校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薪酬與福利管理課程通過課程思政元素的引領,在強化學生理解企業(yè)管理問題的同時,嵌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價值觀等德育元素內容,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政治信仰、價值取向、理想信念、社會責任等,形成同向同行的協(xié)同效應。
二、重構教學目標,體現育人功能
課程思政是一種教學理念,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的教師可通過集體備課、教研討論、科研活動等交流學習、相互借鑒。通過重新梳理教學內容,聚合知識點,挖掘該課程內容中的德育元素,合理嵌入“思政內容”[1]。如表1所示,教學目標按知識、技能和素質三個模塊進行分解。
三、積極探索教學方式,適應思政教改要求
結合思政元素的新形態(tài)和各種信息載體,靈活擴展,兼收并蓄,展開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教學改革。
(一)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事實為依據
在講授法的基礎上,采取“講理論、擺事實、引案例”有機結合的方式來引入一些時事熱點問題展開[2]。如在闡述薪酬體系時,“講理論”為鋪墊,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為什么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具有巨大優(yōu)越性?如何有效實現效率和公平的統(tǒng)一?思政課件的設計要結合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數據,百姓收入穩(wěn)定增長曲線,作為“擺事實”的確鑿依據。
以媒體新聞報道“引案例”,介紹我國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安排,比如,黨的十九大報告鼓勵人們通過努力獲得合法報酬,在保持國民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長,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的同時提高各行業(yè)的勞動生產率;十九屆四中全會也強調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通過答疑解惑,剝絲抽繭,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參政議政,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樹立制度自信的信念,達到課程思政的教改目的[3]。
(二)指明思政目標,參與知識共享
大學生群體普遍關心有熱度的社會問題,可采用小組討論的互動式教學。如講授福利管理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引申出中國全覆蓋的發(fā)展型社會福利體系,基于人民對共同富裕的渴望,政府出臺各項措施以增加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盡量將更多的群體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成果的幸福感、獲得感。教學設計為社會實踐項目,要求學生搜集媒體發(fā)布的各種社論資料,結合自己家庭、社區(qū)、當地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圖表、照片等形式,分組討論這些改革的利弊、對社會個體或群體的影響,以此深化學生對“富強”“公正”“平等”“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三)現代化多媒體,包裝思政元素
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新瓶裝舊酒,將一些能充分體現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德育元素的一些音像、圖片、網頁等深度融入教學課件中,多角度滲透到“薪酬與福利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在制作涉及當前一些分配政策的相關內容時,PPT課件中嵌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或國內高層會議的圖像,以凸顯與時俱進的時代感。如課堂講授外部薪酬水平時,可結合經濟增長數據、充分就業(yè)形勢、物價穩(wěn)定等內容,通過新聞圖像及視頻展示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生們感嘆“厲害了,我的國!”在課堂上自覺踐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四個自信,從而達到如鹽入水、潤物無聲的思政效果[4]。
(四)拓展知識邊界 靈活兼容篤行
在教改實踐過程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適度擴展知識邊界,不受限于課本理論教學框架,單獨開發(fā)思政專題課件[5]。比如,作為五險一金的法定福利,足額按時交納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參保單位應盡的義務。在法定福利以外,可擴展介紹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配套制度,比如以大病統(tǒng)籌為主的農民醫(yī)療互助共濟制度,保證普通家庭不因病致貧,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再比如,可增設思政專題社會調查,不局限于以往企業(yè)調研的薪酬福利教學思路,學生分小組調研題目包括“調查了解近10年職工收入變化”“國家薪酬福利政策執(zhí)行情況調查”“大學生就業(yè)傾向和薪酬滿意度調查”“當地市場薪酬水平調查”等,要求每個小組形成調研報告并在課堂匯報。學生通過調研數據,論證在黨的領導下各級政府和單位為建設小康社會所做的努力及成效;通過實踐調研不僅拓寬視野,而且培育了學生經世濟民、德法兼修的職業(yè)素養(yǎng),自覺認同社會主流價值觀。
四、整合課程資源挖掘思政元素
教學內容要靈活“嫁接”人力資源專業(yè)知識與思政內容,不能簡單地理解成課程思政就是將“課程”加“思政”。從課程思政角度來看,薪酬與福利管理的課程思政內容設計具有天然優(yōu)勢,通過充分挖掘課程特色,提煉課程知識點中蘊含的思政德育元素,由近及遠、由表及里,增強課程思政的內容黏度和親和力。
(一)本課程思政內容聚合
薪酬與福利管理課程內容,可依據概念、理論、方法等方面進行思政元素的歸攏聚合和相互映射,如薪酬測算講求科學研究中的學術規(guī)范、薪酬診斷講求辯證唯物主義、矛盾學說要抓主要矛盾、薪酬結構的設計要鼓勵問題導向,理解人性的多面和復雜性等。在設計思政案例方面,應秉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靈活應變、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如教學薪酬制度的時候,可關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講授福利制度時,可關聯中國基本建成全覆蓋的發(fā)展型社會福利體系惠及13億國民。從薪酬和福利兩個角度,展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即制度自信。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元素映射表如表2所示。
(二)與專業(yè)模塊的思政內容耦合
薪酬與福利管理在課程設計中注重與人力資源其他專業(yè)模塊進行知識耦合,同向同行,合力協(xié)同。例如員工激勵、工作分析與崗位評價、人力資源規(guī)劃、招聘配置與人才測評、員工培訓管理、績效管理、勞動關系、員工關系等模塊。薪酬與福利管理課程安排在大學三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專業(yè)理論基礎,既是溫故也是知新。在對人力資源專業(yè)相關課程知識點邏輯銜接的同時,整合課程間關聯知識點的思政元素,不僅為打造人力資源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做好基礎建設工作,而且使育人體系形成邏輯閉環(huán),前呼后應。與薪酬與福利管理耦合的人力資源專業(yè)思政元素如表3所示。
五、調整考核方式及評價體系
健全課程考核體系是薪酬與福利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內容,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還要通過考核來檢驗。通過全過程貫穿課程思政元素,篩選可量化指標,構建多維度指標體系,以便更好地檢驗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一個完善的評估系統(tǒng)可以在多個頻道和維度上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程思政的成效[6]。期末的學科總分由平時表現和期末考試組成,再分別算上權重,其中期末考試成績權重占比60%,平時表現成績權重占比40%。
(一)平時成績
1. 出勤率及課堂表現占比10%,這是對學生平時表現最基本的評價指標。該項用于評估學生的自我管理、自身素質、遵守紀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
2. 期中測試占比10%。學期中段圍繞重點難點和課程思政安排一次測試,考核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思政融入點的接受程度,題型以選擇題和案例分析為主。該項加深學生對思政元素與知識點關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研究、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
3. 小組作業(yè)占比10%。該項要求學生以3~6人為一個小組,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觀點。該項目用于評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想道德、政治素養(yǎng)。以PPT的形式分組匯報和討論,既加深了學生對專業(yè)課知識點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又踐行了科學世界觀與實事求是的方法論。
4. 調研報告占比10%。通過社會實踐在當地開展薪酬水平調研,根據薪酬曲線確定調查對象的薪酬水平;薪酬調研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統(tǒng)計分析;薪酬調研報告的撰寫,設計薪酬方案。該項目用于考查學生科學研究中的學術規(guī)范,鼓勵問題導向,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合理預期未來收入,擺正就業(yè)心態(tài)。
(二)期末成績
該項考核內容占比60%,采用閉卷考核的形式。既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考查學生的價值判斷力,以及應用中國特色話語體系解釋分析薪酬福利問題的能力[6]。在試卷結構及分值的設置上,充分考慮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yǎng),調整主客觀題的占比,適度加大主觀題的分值[1]。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跳出單純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桎梏,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角度去思考去作答,踐行理論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協(xié)同:另一方面也為任課教師持續(xù)改進課程思政實踐提供了一手資料。
六、結語
從事人力資源相關工作的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管理水平,還要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道德修養(yǎng)。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準確把握教育教學改革的思政要求,憑借課程思政的教改政策東風,重新定義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加快專業(yè)與課程思政理念整合,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指引。
參考文獻:
[1] 陳柳源. 課程思政理念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融合路徑探索[J]. 高教論壇,2020(08):30-32.
[2] 王艷麗. 把握課堂六要素 創(chuàng)造教學高效率[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0(Z4):54-55.
[3] 李浩. 課程思政視域下專業(yè)課程思政教育路徑探究——以應用型經管類專業(yè)課程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20(33):49-51.
[4] 肖詠嶷. 新階段高校經管類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探討[J]. 教育現代化,2020,7(32):88-91.
[5] 余靖冉. 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內涵及實施路徑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20(52):75-76.
[6] 陳煒. 西方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7(10):100-104.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