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讀過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傳》,作者在其中虛構(gòu)了一個叫“差不多”的人:他的口頭禪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你讓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也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會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故事令人忍俊不禁,可在生活里,許多成年人發(fā)現(xiàn),這樣的“差不多”現(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和“差不多”先生一樣,他們也會寫、會算,只是寫得潦草、算得馬虎;他們明明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卻總是敷衍了事;他們就像是給別人完成任務(wù)一樣,做事只求速度、不求質(zhì)量,能糊弄則糊弄……
這些孩子看上去并沒有太多缺點,只是在某些事情上“得過且過”。有人覺得孩子還小或者開竅晚,等年齡大一些就能好轉(zhuǎn),但有些“不上心”可能只是表象,掩蓋著不容忽視的成長困境:孩子缺少責任心,對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習慣性敷衍。背后的緣由,可能是對成人事事要求完美的抵抗,也可能是被父母的包辦代替“圈養(yǎng)”成了不愿負責。然而時間久了,敷衍很可能會演變成一種能力缺陷,干什么都提不起勁,本該屬于童年的活力也就流失了。
心理學(xué)家武志紅說過:被動攻擊,是弱者的武器。對于或有意或無心的“糊弄”,時常連孩子自己都不清楚是哪里出了問題。冷漠、拖延等種種問題背后,是一顆柔軟、脆弱、渴望被看見的心,而成人的幫助也不該一廂情愿,逼著本就迷惑的他們繼續(xù)被“標準”“要求”所打擊。困擾“差不多小孩”的癥結(jié)何在?收到孩子行為的求助信號,我們該如何對癥下藥?本期“聚焦”,我們共同探討,為童年點燃雀躍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