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青 王娟
[摘 要]歷史上疍民有“游艇子”“蜑”“蛋”等稱謂,選取海南陵水新村港的疍民音樂作為第一手材料,對其折射出的音樂內涵進行歷史與當下的書寫。首先,通過海南陵水新村港疍民在官方史料中的記載及在田野中搜尋到的資料進行“接通”,對陵水新村港疍民來瓊時間進行求證;其次,重點圍繞田野調查實錄中的疍民音樂及歌詞文本進行音樂形態(tài)分析,感受疍民愛情忠貞、生活樂觀的態(tài)度;最后,對疍民音樂進行現(xiàn)在、未來的分析,探尋陵水新村港疍民的音樂特點及未來疍民的音樂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疍民;音樂文化;文化變遷;田野調查;歷史文獻
疍民作為一個長期在海洋上生活的群體,其文化是中國海洋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海南東南部的陵水黎族自治縣是疍民的聚集地之一,筆者以疍民音樂為主要載體,探尋疍民信仰、歷史,挖掘疍民音樂所具有的巨大價值。
一、瓊下陵水與疍民
1987年12月31日陵水黎族自治縣成立,該縣位于海南東南部,南與三亞市接壤,西與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交界,北與萬寧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接壤。陵水黎族自治縣有海南東線環(huán)島高速公路從腹地穿過,向北距離??谑?97千米,向南距離三亞市65千米。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與陵水黎族自治縣比鄰的幾個市縣中多以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為主,形成以黎族、漢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大雜居,小聚居”景象。本文田野調查所在地陵水新村港,在史料中有清晰記載,《崖州志》言:“新村港,城西一百二十五里。感恩儋村港及抱峒嶺水、赤龍溪水所注聚處。可泊小船?!?除了官方史料,筆者還在田野工作中尋找到《新村舊時荒涼村》2中對新村港面貌的描述:“新村舊時荒涼村,漁民捕魚駛帆船?!边@些文獻讓筆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陵水新村港的歷史。
疍民在歷史上有各種不同的稱呼,這些稱呼因時因地而異,主要有“游艇子”“蜑”“蛋”等。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載“以舟為室,視水為陸,浮生江海者,蜑也”1,這種“以舟為室”的生活習慣,形成了疍民獨特的風俗文化;又有“欽之蜑有三:一為漁蜑,善舉網(wǎng)垂綸;二為蠔蜑,善沒海取蠔;三為木蜑,善伐山取材”2。從《嶺外代答》中的記載可知,當時以疍民獲取生活物資方式的不同而將其分為三類?!段鹘崱酚涊d:“疍民因所處的環(huán)境及生產方式的不同,又分為‘河疍和‘海疍。河疍生活在內陸河流,主要分布在西江流域的兩廣地區(qū),廣西的梧州、南寧、柳州及廣東的肇慶、番禺、順德、東莞等地,以航海、捕魚及水產養(yǎng)殖為生,又稱‘淡水疍?!?這是以生活環(huán)境為分類標準。
陵水新村港疍民的由來尤其值得注意,《陵水縣志》記載:“新村鎮(zhèn)的海鷹、海鷗、海燕行政村是水上居民聚集的地方,他們是在18世紀末,先后從廣東順德、番禺、南海、湛江等地遷居陵水的漢人,慣稱‘疍家人?!?可知新村港的疍民是從廣東地區(qū)遷徙而來;再結合當?shù)丿D民音樂歌詞文本中的“祖公又是廣東來,來到海南住海皮”5及藝人張桂花所言“我們祖輩是從廣東順德一帶過來的”,可知陵水新村港的疍民先民來自廣東。
二、陵水新村港疍歌音樂考察
2022年2月7日,正值大年初七,筆者與考察團隊一行人前往陵水新村港進行田野文化考察,采訪當?shù)氐拇硇詡鞒腥思耙恍┟耖g藝人(見表1),從他們的口中了解到風格多樣的疍歌。
由于歷史原因,疍民僅有少數(shù)人能識文斷字,傳統(tǒng)疍歌靠著口口相傳流傳至今。通過本次田野考察與歌曲錄制,筆者了解到,“疍民的歌曲主要分為漁歌、情歌、生活歌、婚嫁歌、喪事歌等”1,因情歌、漁歌、生活歌反映了當?shù)丿D民的歷史文化、生活狀況及風俗習慣,分析這三類歌曲,對于筆者了解音樂形成背后的原因具有重要意義。
(一)情歌類音樂形態(tài)分析
本次錄制的情歌類歌曲是《水仙花》,情歌反映了當?shù)丿D民男女之間的愛情及對于愛情的忠貞。
譜例1:
本文對《水仙花》的旋律記寫一部分,剩下的歌詞列舉如下:(女)水仙花如著香芽茶,今晚應詠明晚來。難為舍得心丟妹甘耐,并無書信寄封開來。北風呀去南風留,向郎云路幾時還。
《水仙花》以男女對唱的形式,講述男女之間對彼此的思念之情?!端苫ā犯枨囊粲驗樽畹鸵粜∽忠唤Msol到最高音小字一組la的大九度,歌曲朗朗上口,旋律發(fā)展較為平緩,全曲大部分落在mi、sol兩音之上。旋律流暢,一般以一字一音形態(tài)為主,偶有一字兩音或一字三音形態(tài)。歌曲的快慢、強弱及旋律走向展現(xiàn)了人物內心的情感。歌名“水仙花”暗示女子本人,從第1小節(jié)至第5小節(jié)是男子對女子訴說自己將要回家的日期,第6小節(jié)至第11小節(jié)表達女子對男子的擔心?!端苫ā犯枨詫υ挼男问綄⒛信畬Ρ舜说臓繏熘檎宫F(xiàn)得淋漓盡致。
(二)漁歌類音樂形態(tài)分析
疍民音樂與其他民歌一樣,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大多反映海面上的生活、風俗、地理、地貌等內容,例如《疍家姑娘補漁網(wǎng)》。這首歌講述疍民姑娘捕魚的場景及捕魚前要做的準備工作。
譜例2:
這首歌曲給予人們輕松、愉悅的感受。整首歌曲體現(xiàn)了即使海面上出現(xiàn)狂風大雨,也要迎難而上的樂觀精神,歌詞中的“吶”“啊”“嘍”是疍民音樂中較多使用的襯詞。
從曲式分析圖中可以看出,《疍家姑娘補漁網(wǎng)》這首歌曲為徵調式,其旋律具有一定規(guī)整性,以4小節(jié)為一句,全曲共有6句。e、f兩句相較于前面四句的a、b、c、d在節(jié)奏的規(guī)整性上差異較大。音樂的整體音程多集中于do-fa之間的大四度音程上,旋律易于演唱。前四句運用倚音的加花技術,讓音樂更具有流動性。
(三)生活歌音樂形態(tài)分析
通過對采錄的疍歌作品進行音樂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疍民對生活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精神。筆者將所收集的歌曲分為“樂觀精神中的自我歌頌”“族群遷徙”“女性神與當?shù)嘏缘匚弧奔啊懊枋錾鷳B(tài)好風光”四種。
1.樂觀精神中的自我歌頌
雖然疍民在海上辛勤勞動,生活環(huán)境艱苦,但依舊對生活保持著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在《疍家姑娘補漁網(wǎng)》這一首歌曲中,“日頭哦又曬天又熱啊,一日啊補網(wǎng)在船上哦”“風狂浪大頂硬上啊,浪花飛飛過頭上嘍”是對生活艱苦的直接描述?!段覀儻D家人》中的“我們疍家人,真真內最勤勞。每天捉魚,海味換山珍。晚上船出海,三更半夜都沒睡,天沒光就收網(wǎng),平平安安最要緊”則表現(xiàn)了疍民雖然生活艱苦,但以捕到的魚換取山珍時非常開心與滿足。
譜例3:
《我們疍家人》采用簡單變化的旋律創(chuàng)作手法,曲式結構具有對稱性。歌曲中使用“蟹多多”“蝦大大”疊詞,增加了語言的形象性及作品的感染力。疊詞用于歌曲中,使得旋律具有樸實、朗朗上口的特點。在演唱這首歌曲時,疍民還伴有舞蹈動作,展現(xiàn)了疍民齊心協(xié)力、共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整首歌曲以宮調式貫穿始終,音樂結構規(guī)整,節(jié)奏多使用十六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歌曲的音域為最低音小字一組sol到最高音小字一組la的大九度。
2.族群遷徙
疍民對生活極其熱愛,在他們的很多歌中都有展示民族遷徙、生活場面及反映他們吃苦耐勞性格的內容,正如《疍家人舊時住艇仔唱歌》中所唱的:
我們又唱疍家歌,疍家歷史千年多。祖公又是廣東來,來到海南住海邊。
祖公離鄉(xiāng)千里遠,來到海南住海邊。捉些魚來撥些錢,為著生活到今天。
搖櫓艇仔疍家人,海面生活真艱難。下大雨又披蓑衣,艱難勞苦在海面。
西南天時真是熱,田頭曬得皮膚裂。皮膚曬黑頂住過,來到海南娶老婆。
冬天時間真是凍,披張被頭頂北風。北風吹來喚喚凍,人仔艱難又過冬。
蓋棚艇仔疍家人,風大浪大真艱難。風吹下雨海面過,勞苦艱難過一年。
歌詞是一種文化的保存形式。場所具備時間與空間特性,通過歌詞和評論的敘事媒介來體現(xiàn)場所特征,表達人與地方的情感,也具有情感、記憶的特征1。從本首歌曲的歌詞中可以看出,疍民的歷史文化、當下生活情景在活態(tài)歌唱中留存?!动D家人舊時住艇仔唱歌》講述了陵水新村港疍民的先民因生活所迫,從廣東來到海南生活。在海上居無定所,疍民每日都擔心自己的生活及安全,但是即使生活艱辛,也會對生活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從廣東來的疍民到達海南后,生活環(huán)境與之前有較大不同。歌詞中的“田頭曬得皮膚裂”“冬天時間真是凍”“風大浪大真艱難”等從側面反映了海南的氣候環(huán)境。
筆者在陵水新村港的碼頭上見到疍民根據(jù)環(huán)境特點建造的獨特住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疍家棚。疍家棚上插有國旗,四周有多條漁船較為散亂地停泊在海面上,其中不乏已經(jīng)廢棄的船只。從圖1中可以看出,疍家棚按照一定線路排列,相鄰的兩戶人家,把兩家人的漁排用繩索或者鐵鏈拴在一起,防止海浪沖走,可見其具有一定的牢固性?!稁X外代答》云,“兒學行,往來篷脊,殊不驚也。能行則已能浮沒,蜑舟泊岸,群兒聚戲沙中”1,疍家棚的牢固性可從史料中得到佐證。
其他歌曲例如《漂流歌》2中的歌詞也展現(xiàn)了“疍家人想好日過,下海南離開故鄉(xiāng)”的歷史遷徙?!镀鞲琛分v述陵水新村港的疍民是從外地遷徙而來,不是本土的居民。以海為生、以船為家的疍民,面對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以歌為媒,唱出了自己的歷史。
3.女性神與女性地位
生活類歌曲中,歌頌女性、突出女性地位也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女子半邊天》這首歌曲就體現(xiàn)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思想主題,突出強調了男女之間的平等關系,契合現(xiàn)代的男女平等觀。
譜例4:
《女子半邊天》以鏗鏘有力的曲調展現(xiàn)了女子的精神氣概,歌詞描述了女子不甘人后的精神。旋律韻律和諧,小三度的使用在整首曲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歌曲中隨處可見的一字一音現(xiàn)象,加上疍民在演唱時對速度的靈活使用,使得一字一音形態(tài)具有雄壯、堅定的特點,充分反映了此曲“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思想。
疍民對于女性的尊重也體現(xiàn)在當?shù)氐纳钚叛鲋?,如考察團隊跟隨張亞妹和黎亞花前往三江殿考察時,發(fā)現(xiàn)殿內供奉的是三江娘娘(見圖2)。
三江殿中的“三江娘娘史料選”掛牌顯示:“三江娘娘,民間傳說是個海神,據(jù)說是宋朝莆田人林愿的第六女。”這說明了三江娘娘的身份,與《福建通志》中所載“天妃:姓林,世居莆之湄洲嶼,宋都巡檢林愿第六女也?!斡何跛哪甓率湃丈?不謀而合,由此可知,三江殿中的三江娘娘即為當?shù)靥戾址Q媽祖。南宋紹興年間,廖鵬飛著有《圣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其中記載:“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于本嶼。”2因媽祖聰明果敢,能預知災難、渡海救人,后人為紀念她能保佑一方水土的平安,便建造了廟宇。陵水新村港對于女性神的信仰對當?shù)嘏缘匚划a生一定的影響,這一觀點在上述分析《女子半邊天》中得以體現(xiàn)。
4.描述生態(tài)好風光
疍民的歌曲能夠真實反映疍民情感。陵水新村港作為海南疍民聚居地之一,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疍民,他們熱愛家鄉(xiāng),歌唱家鄉(xiāng):
歌唱陵水好風光,南灣有個猴子場。精靈猴子逗不厭,旅客逗后盡流連。
旅游定點猴子島,索道吊纜空中游。千里風光萬里秀,還是陵水第一流。
筆架銀灘分界洲,山清水秀現(xiàn)魚游。石花海螺處都有,坐上游艇海中游。
分界浴場人玩水,浪花潑面笑顏開。沐浴玩水一對對,嬉水鴛鴦二相隨。
陵水打造真是靚,千里荒沙變綠城。高樓大廈碧紗窗,北方來客睡暖床。
綠城連著清水灣,小城綠化真美觀。河水清清如明鏡,珍珠海岸鴛鴦城。
歌唱陵水好風光,兩條大橋架陵河上。陵水伴作青羅帶,吊羅山如玉簪。
陵水風光八景秀,打造文明鄉(xiāng)村游。吊羅猴島分界洲,天空海闊任魚游。
這首《歌唱陵水好風光》介紹了陵水的南灣猴島、吊羅山等旅游景點,陵水由沙地變成綠洲的環(huán)境變化及游客可以乘坐纜車前往猴島的旅游攻略;講述陵水除了可以看猴子,還可以乘坐游艇,欣賞石花海螺,內容一步步升華,體現(xiàn)了陵水新村港疍民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疍民音樂的現(xiàn)在、未來
(一)疍民音樂特點分析
對田野采集的疍民音樂進行分析,可見疍民音樂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結構較為規(guī)整。從上述的音樂譜例中,能清晰地看見疍民音樂具有規(guī)整性的特點。二是音樂篇幅較小。作為民歌一類的作品,音樂整體的篇幅都較小,音樂朗朗上口,也更易于流傳。三是音樂旋律平整。音樂的旋律走向較為平緩,并無過多的大音程的跨度,使得音樂在流傳上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讓疍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減少了難度。不同題材的疍歌,還具有一般是七言四句或者七言兩句為一段的特點,不過這一特點在譜例中體現(xiàn)得并不明顯,但在《歌唱陵水好風光》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疍歌除情歌,還有歷史歌曲、描述疍民來源和生活環(huán)境變化的歌曲,歌頌黨和政府的歌曲。在各類歌曲中,歌頌歌曲在疍民的音樂中占比很大(此為筆者對田野搜尋到的歌詞文本進行總結與梳理,得出關于音樂內容占比的數(shù)據(jù)),這是與時代發(fā)展的主旋律相契合的。疍民歷史歌謠除了體現(xiàn)疍民的精神風貌與文化信仰,也補充了海南疍民來源的田野資料,將歷史文獻與田野文獻進行“接通”。
(二)疍民音樂變化之路
趙書峰認為,“路”既是地理文化空間,又更多的是一種意義空間1。陵水新村港疍民從廣東一路南下,到達陵水新村港,即是地理文化空間,陵水新村港疍民接觸、借鑒、吸收、轉換的文化是一種意義空間。不同的音樂表達形式體現(xiàn)的是人的音樂感知、創(chuàng)造能力及人對社會文化的體驗,體現(xiàn)的是音樂、人和社會文化之間的有效互動關系2。按《陵水縣志》的記載,此時生活在陵水新村鎮(zhèn)(轄海鷹、海鷗、海燕等村委會)新村港的疍民并不是原先的疍民,而是在18世紀末從廣東各地來到海南陵水海岸中居住的疍民。這種“路”文化的變遷一方面體現(xiàn)在當?shù)馗枨母柙~之中,如《疍家人舊時住艇仔唱歌》的歌詞、演唱疍歌藝人張桂花口述“我們祖輩是從廣東順德一帶過來的”的信息,都證明了陵水新村港疍民的先民來自廣東,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歌唱語言中,當?shù)貍鞒腥私榻B他們所唱歌曲受到海南話的影響。因此,筆者還會在下一步的田野工作中做進一步的考察與分析。
在20世紀20年代,一批社會學家、民俗學家與歷史學者關注到疍家歌謠,鐘敬文、羅香林率先開啟疍民歌曲的收集工作,直至今日,疍民的音樂研究未曾停下腳步。筆者對此次在陵水新村港搜集到的歌曲進行分析可知,歌曲所體現(xiàn)的精神內涵緊緊貼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同時也記錄了疍民歷史文化的發(fā)展進程。在演唱《我們疍家人》這一首歌曲時,疍民進行了一場情景式的表演——在船的兩旁,各有兩名女性拿著“槳”3,船中間坐著三名女性在織漁網(wǎng),剩下的三名女性也跟隨在后邊織漁網(wǎng)。這種帶有表演性質的場景,并不是疍民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而是隨著文化的滲入,有了明顯的表演痕跡。任何音樂表演文本都是其過往的長期的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與其所處時代的周圍社會、文化、民俗信仰等多重因素互動、交流、融合、滲透而成的一種文化文本,是經(jīng)過長期的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變化過程縱向積累而形成的1。這也證明,受其他文化的影響,陵水新村港音樂形態(tài)及表現(xiàn)形式發(fā)生了變化。除音樂表演形式發(fā)生改變,“人”也發(fā)生改變。筆者詢問年輕人是否學習疍歌,參加此次疍歌演唱的疍民說,目前年輕人不喜歡這類音樂。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但是音樂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了“人”作為主體,那么音樂如何存活?沒有年輕一代人的傳承與發(fā)揚,疍民音樂該交與誰手?盡管張桂花說他們參加很多當?shù)卣e辦的活動及民間自發(fā)組織的活動,在新媒體的運用之下,傳播速度快及覆蓋面廣,但不能解決疍民文化持久力、活力不足等問題。面對此種困境,筆者認為在文化創(chuàng)新的同時,不能忘記傳承,除此之外,筆者還認為,如果能夠在婚嫁、祭拜媽祖等特定時期舉行一定的疍民文化交流活動,對于推動、傳播疍民文化,將會事半功倍,同時也需要滿足“共同尊重‘非遺,多維度提升受眾感知體驗”“倡導‘線上線下相結合,提升民眾文化自覺意識”2兩點要求。
結語
在歷史長河中,疍民音樂承載了疍民的歷史印記,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疍民的打磨,疍民音樂具有本地、本群體的特色,這種特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進一步發(fā)展,化為一種精神留存于疍民記憶與基因中。
在陵水新村港生活200多年的疍民,其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慣、文化內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疍民從海上居住轉變?yōu)殛懙鼐幼?,培育文化的土壤已然發(fā)生巨大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疍民音樂中。本文除探尋疍民音樂,也對海南陵水新村港疍民的來源做了分析。
作者簡介:陳小青,海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王娟,海南大學副教授。
1〔清〕張嶲、邢定綸、趙以謙纂修:《崖州志》,郭沫若點校,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第47頁。
2陵水新村港疍民所作歌曲。
12〔宋〕周去非:《嶺外代答》,中國書店,2018,第98頁。
2
3譚志堅、王易萍:《西江水韻》,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第55頁。
4陵水黎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陵水縣志》,方志出版社,2019,第857頁。
5陵水新村港疍歌歌詞。
1為便于書寫,筆者省略提問,張桂花所說的內容皆是對筆者提問的回答。
1洪學婷、黃震方、陳曉艷、徐冬:《場所敘事視角下鄉(xiāng)愁的多維解構與影響機理——基于新民謠歌詞與評論的分析》,《地理科學》2021年第41期。
1〔宋〕周去非:《嶺外代答》,中國書店,2018,第99頁。
2筆者此次田野搜尋到的疍歌歌名,歌詞為:疍家人想好日過,下海南離開故鄉(xiāng)。蓋棚艇仔過海過洋,受盡海上幾多風浪。天黑海暗心怕怕,提心吊膽漂流海上。不知水路有幾遠,為了生存漂者離鄉(xiāng)。一家老小在艇上,求神拜佛保平安。千里迢迢水路遠,日漂夜流幾多凄涼。西北打雷風雨猛,咬緊牙根頂過風浪。日望夜看幾時到,心情沉重睡不安。前方蒙蒙七州島,何時放下心上石頭。邁緊帆流州洋過,返港落錨放下心臟。
1郝玉麟等修,謝道承等纂:《(乾隆二年)福建通志》,載鄭麗航:《媽祖文獻史料匯編》第三輯(方志卷上編),海風出版社,2011,第9頁。
2廖鵬飛:《圣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載蔣維錟、鄭麗航:《媽祖文獻史料匯編》第一輯(碑記卷),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第1頁。
1趙書峰:《流域·通道·走廊:音樂與“路”文化空間互動關系問題研究》,《民族藝術》2021年第2期。
2肖文禮:《音樂·人·文化的互動——讀約翰·布萊金的〈人的音樂性〉》,《藝術百家》2010年第7期。
3表演搖槳者,手持綠色織物,上有花紋。
1趙書峰:《歷史民族音樂學研究問題的新思考》,《音樂研究》2015年第6期。
2孫傳明、李毅真:《科技創(chuàng)新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路徑研究》,《歌?!?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