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浩
潘雨廷先生在《詩說》里講:“《小旻》篇,傳道之詩也,惜未知作者之名。當(dāng)西周淪亡,其道未亡,猶箕子之于殷……蓋作詩者即傳此《洪范》之道也。”所謂《洪范》之道,是指《尚書·洪范》中托名商代哲人箕子向周武王傳授的治國之道,古代學(xué)者多認為作于西周末年的《小旻》是繼承了《洪范》的思想,但到了現(xiàn)代,疑古思潮興起,如劉節(jié)《〈洪范〉疏證》就認為《洪范》是戰(zhàn)國末年的作品,并由此反過來認為是《洪范》襲用了《小旻》,遂引發(fā)種種爭議。劉起釪先生認為《洪范》當(dāng)是殷商思想和西周思想的糅合,并經(jīng)過春秋時期的傳寫加工,至戰(zhàn)國之世遂廣泛流行,它的最初成書年代應(yīng)略早于《小旻》,而《洪范》和《小旻》可能有一個共同的思想來源,未必就一定是誰在襲用誰。這是比較通達的判斷。
無論如何,從傳道的角度理解無名作者所寫的《小雅·小旻》,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詩與哲學(xué)之間古老深厚的關(guān)系,并將一個已被庸俗化了的“貧困時代詩人何為”的現(xiàn)代個體焦慮,轉(zhuǎn)化成“在每一個時代詩教何為”的積極探索。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邛。
《說文解字》:“旻,秋天也。虞書曰:仁閔覆下則稱旻天。”秋天是萬物成熟的時節(jié),同時也是萬物走向凋落的時節(jié)。古人將秋天稱作旻天,是在領(lǐng)悟某種對這塵世中的成熟和凋落懷有深深憐憫之情的天意,同時也是對大地上以天命自居的統(tǒng)治者的期許。疾威,迅疾威虐,即所謂的秋氣肅殺。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狈?,傳布,施行。通常,“敷”這個字是用在某種美好的東西上面,如《尚書·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又引申為生長、開放之意,如潘岳《秋興賦》“感冬索而春敷兮”;何劭《贈張華》“仰觀嘉木敷”。但在這首詩中,“敷”字卻被用在“疾威”上,詞語的預(yù)設(shè)突然落空,而隨之產(chǎn)生的驚奇和震肅,正是這首詩的開端。所以清代學(xué)者龍起濤《毛詩補正》會說:“敷字是好字面,用在疾威上最苦。”
“謀猶回遹”,這一句是全詩的核心。謀和猶,都有謀略的意思,但又有細微區(qū)分,并不像很多論者認為的那樣只是沒有區(qū)別的同義詞。何楷《詩經(jīng)世本古義》:“謀主臣言,猶主王言,各有所屬?!敝\,是自下向上貢獻的計謀,類似今天所謂的議會提案;猶,是自上而下頒布的計劃,類似今天所謂的政策方針。這首詩反復(fù)在講的,就是謀和猶的關(guān)系?;剡y,按林義光《詩經(jīng)通解》的說法,是古時常用的一個雙聲字,表示回旋不定之貌。這種說法和“遹”字的本義“回避”也是相通的,我覺得比一般注解中直接將“回遹”解釋成“邪僻”要好,更得本源,也和整首詩的意思一致。“邪僻”可能是毛傳給出的引申義,更容易看懂,但我們在讀詩的時候,更要注意體會詩人原本使用的詞語,因為很多的詩意恰恰來自詞語在本義和引申義之間所創(chuàng)造出的那個跨度?!爸\猶回遹,何日斯沮”,君臣上下的計謀政策都回旋不定,什么時候這種情況才能停止。在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危險關(guān)頭,負責(zé)國家事務(wù)的人還總是拿不定主意,這是非常糟糕的局面。
“謀臧不從,不臧覆用?!焙玫挠嬛\不用,不好的計謀反而要用。上面領(lǐng)導(dǎo)層的政策制定(猶),來自下面官員的獻計獻策(謀),計謀有好壞,需要領(lǐng)導(dǎo)層的判斷和選擇,一旦選擇錯誤,能被百姓看見的就只有病象叢生?!拔乙曋\猶,亦孔之邛?!蔽铱唇裉爝@些計謀政策,也有很大的弊病。邛,病也;孔,甚也?!耙嗫字边@個句式在《詩經(jīng)》中時??梢?,是一個程度副詞修飾形容詞或動詞的結(jié)構(gòu),比如《小雅·正月》“民之訛言,亦孔之將”。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王安石《詩經(jīng)新義》:“潝潝,茍有所合也;訿訿,茍有所毀也?!敝祆洹对娂瘋鳌罚骸皾敐?,相和也;訿訿,相詆也?!边@都是把“潝潝訿訿”解釋成小人之間的黨同伐異。將國家敗亡歸諸小人勾結(jié)謀求私利,這也是過去學(xué)者通行的思路。但陳子展用“唯唯否否”來解釋“潝潝訿訿”,卻也很有道理,由此出發(fā),這里或可講出一點前人不曾講出的意思。上一章講的是君王“謀臧不從,不臧覆用”,統(tǒng)治者在大的政策走向上判斷和選擇錯誤時,正是需要負責(zé)諫諍的官員挺身而出予以糾正的關(guān)鍵時機,但群臣各求明哲保身,只會順從君王的意思。“謀之其臧,則具是違”,“具”通“俱”,好的計策只要君王說不好,就都跟著說不好;“謀之不臧,則具是依”,糟糕的計策只要君王同意就都跟著同意。這種唯唯否否的氣氛,才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地方,“亦孔之哀”。因為,只要出謀劃策,總有好有壞;只要統(tǒng)籌決斷,也會有得有失,任何付諸實施的行動都有其風(fēng)險和不確定性,但一個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并不能因為有風(fēng)險就放棄行動,所以還需要一個反饋糾錯機制來預(yù)防危險,這在個人就是三省吾身,在國家就是監(jiān)察機構(gòu)。中國古代即便在大一統(tǒng)的王朝中,諫官的力量也還是很大的。但如果連這個監(jiān)察機制都敗壞了,那一個國家的命運就仿佛被綁在一輛脫韁的馬車上,不知道會跑到哪里去?!耙劣诤住保▽⑹箛遥┳叩绞裁吹夭健?/p>
這一章順承上章末句而來,于表面的重復(fù)中自有內(nèi)在的推進。
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
既然人已無法信任,那么只好將命運交給神,而就連神明也開始厭棄了?!抖Y記·緇衣》:“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為卜筮。古之遺言與?龜筮猶不能知也,而況于人乎?《詩》云:‘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薄逗榉丁肪攀轮幸嘤小懊饔没伞睏l,即統(tǒng)治者遇到疑難問題需要決斷的時候就用占卜的方式向神明請教答案。但這么做是有嚴(yán)格條件的?!逗榉丁罚骸叭陝t在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笔紫?,這要是一個關(guān)乎國家命運的重大疑難,而不是個人的一點點小事;其次,在占卜之前,要先自己問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繼而再向大臣、向百姓征詢建議;這些都做完了,才能占卜。并且,最終也不是光聽占卜的結(jié)果,而是綜合王者自己、大臣、百姓和占卜的多方意見來決定。
如果不管大事小事,自己都沒有主見,也不顧各方意見,一味依賴占卜,卜卦次數(shù)太多了,那么這個占卜的結(jié)果就不會靈驗。“我龜既厭,不我告猶”,我們國家負責(zé)占卜的龜靈已經(jīng)厭煩了,不告訴我們這政策的吉兇。龜甲本身不會說話,這里的不告訴,其實就是說占卜的結(jié)果已經(jīng)不靈驗了。這種不靈驗在詩人看來,是源自龜靈的厭煩,神已經(jīng)準(zhǔn)備拋棄這個國家。
“謀夫孔多,是用不集?!薄笆怯谩?,“用是”的倒文,因此的意思?!凹?,通“就”,成就。參與謀劃的人很多,因此難以有什么成就。為什么會這樣呢?“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因為雖然滿屋子的人都在發(fā)言,但其中沒有一個人敢承擔(dān)責(zé)任。大家都只是說些空話罷了。姚舜牧《重訂詩經(jīng)疑問》:“酌議必參之眾論,主張在決之一人,任德亦我,任怨亦我,而國是定矣。若‘謀夫孔多而無主,便各出議論,互相推諉,未有能善其謀者?!?/p>
“如匪行邁謀”,這句歷代歧解很多,因為一方面存在多種斷句和倒裝方式,另一方面也涉及“匪”字的解釋。現(xiàn)在常見的注本喜歡將“匪”解釋成“彼”,雖然也有文獻依據(jù),也能講得通,即“如同那趕路的人謀于路人”,但這種解釋一方面不顧《詩經(jīng)》中大量的“匪”通“非”的實例,甚至無視同一首詩中“匪”字一會訓(xùn)為“彼”一會訓(xùn)為“非”的怪異,另一方面也不太顧及詩意的精確。早在清代,胡承珙《毛詩后箋》就曾對此駁斥道:“雖字本可通,然以‘行邁謀為謀于路人,只與下章‘于道謀同意,而行路究與筑室不同,問途于道旁,未見其必不得道……詳玩二句文義,仍當(dāng)從鄭(箋)以‘非訓(xùn)‘匪為長?!钡退恪胺恕钡募m紛解決了,亦還有斷句與倒裝的分歧。稍微總結(jié)一下前人舊解,約有如下幾種倒裝法。其一,將“行邁”視為一個詞組進行倒裝,即“如匪謀行邁”,如同不和行過遠路的人商量;其二,將“行”與“邁”分開,即“如匪行謀邁”,如同不行路卻謀劃遠途,或,如同不可行的事卻要謀劃遠景;其三,將“匪行邁”作為一個詞組進行倒裝,即“如謀匪行邁”,如同和不走路或不走遠路的人商量……
這種斷句和倒裝的歧義,也正是詩歌會遇到的困境,因為詩歌往往不像散文那樣有清晰的斷句,同時詩歌也確實經(jīng)常會因為押韻和節(jié)奏的關(guān)系選擇倒裝的句法。而在這樣歧解叢生的時刻,往往有效的方式,是先回歸到最樸素的句法中來。
《邶風(fēng)·柏舟》里有“心之憂矣,如匪浣衣”的句子,是可以直接不借助倒裝來解釋的,即心里面的憂傷如同沒有洗過的衣服。在這里,“匪浣”是對“衣”的修飾?!缎F》中的“如匪行邁謀”,因為多了一個字,所以就生出很多別解,但如果徑直用類似“如匪浣衣”的樸素句法去解釋,將“匪行邁”視為對“謀”的修飾,即如同沒有行過遠路之人的謀劃,其實反而清通得很。并且,這種解法在前人那里也不鮮見,如朱熹《詩集傳》:“猶不行不邁,而坐謀所適,謀之雖審,而亦何得于道路哉?”其實就是不用倒裝的解法,只不過他沒有逐字逐句地直解罷了。
“是用不得于道”,因此找不到正確的道路。所謂“道行之而成”,道路是在具體的行動中,在不斷的實踐和糾錯中,慢慢形成的,而行動就會存在風(fēng)險和不確定性,但這也正是行動有別于言談的地方。而人必須是行動的人,行動,就是“執(zhí)其咎”,不敢執(zhí)其咎,就注定淪為空談家。
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jīng)。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這首《小旻》共六章,有一個明顯的結(jié)構(gòu),即每兩章構(gòu)成一個小單元。前兩章統(tǒng)觀“謀猶”,又略有區(qū)分,首章側(cè)重君主之猶,次章側(cè)重群臣之謀;中間兩章分觀謀和猶,第三章從官員的角度,講謀之不成,在于不敢將言談付諸有后果的行動,本章則從王者的角度,講猶之所以不成的原因。前四章可以說是在“謀猶”的問題上苦口婆心。陳子展《詩三百解題》:“如今所謂政策就是政治策略的省語。今言策略,古言謀猶或猶,正是同義語。好好掌握政策,談何容易?政策不決定不對,決定而不正確不對,正確而不執(zhí)行不對,執(zhí)行而不負責(zé)貫徹不對。細讀此詩,此理自明。作者自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詩人?!?/p>
但這第四章在同第三章勾連對應(yīng)的同時,又生出一個新變化,就是從此章開始,每章的句子從八句縮減為七句,句法的急促更凸顯出局勢的嚴(yán)峻。
“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jīng)。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痹凇鞍г跒楠q”的領(lǐng)句之后,是一組鏗鏘有力的排比對句。先民,古人,留在歷史中的人。程,本義是極精細的度量單位,“十發(fā)為程,十程為分,十分為寸”(《說文解字》),引申為度量物品的標(biāo)準(zhǔn),法式。大猶,通常解釋為大道,但略顯粗率,何楷《詩經(jīng)世本古義》釋為“謀慮之大者”,似乎更準(zhǔn)確一點?!洞笱拧ひ帧防镉小坝捴兌?,遠猶辰告”的名言,“有宏大的計劃就定為號召,有長遠的政策就隨時宣告”,恰和《小旻》里的“謀猶回遹”形成對照。此處的“大猶”即可與“遠猶”相參,也正和后兩句中的“邇言”相對。經(jīng),織物中貫通上下的縱向絲線稱為經(jīng);橫向的稱為緯?!斑冄浴?,近言?!胺讼让袷浅獭迸c“維邇言是聽”相應(yīng),不以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作為判斷標(biāo)準(zhǔn),不從歷史深處吸取教誨,就注定只能被身邊人的淺見諛辭蠱惑。同樣,“匪大猶是經(jīng)”與“維邇言是爭”相應(yīng),看問題缺乏深謀遠慮的整體思路,就只能在眼前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處糾纏。
“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钡谒恼陆Y(jié)尾處的這個比喻,既呼應(yīng)第三章末句的比喻,同時又有遞進。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但倘若單純地只是行路,就又成了沒有家園的漂泊者,所以還要建造房屋。筑室的比喻正相應(yīng)于前幾句提到的先民與大猶,是扎根,也是深謀遠慮。于道謀,向路人請教。造房子應(yīng)該向工匠請教,有關(guān)地基的深度,建筑的結(jié)構(gòu),材料的選用,等等,都需要工匠的深謀遠慮(相應(yīng)于“大猶”)才能做很好的整體規(guī)劃;造房子也應(yīng)該向當(dāng)?shù)鼐用瘢ㄏ鄳?yīng)于“先民”)請教,有關(guān)風(fēng)俗人情、歷史掌故、環(huán)境氣候等。而路人既不懂建筑技藝,又不清楚當(dāng)?shù)仫L(fēng)土,且各懷其私人目的,如此七嘴八舌,各抒己見,如何能夠蓋成房子?“潰”,通“遂”,達到;不潰于成,不至于成功。
將前面的四句議論濃縮在一個凝練的讓人難以忘懷的形象中,是這個比喻的精彩之處,也是詩意所在。
國雖靡止,或圣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
有關(guān)《洪范》和《小旻》的聯(lián)系,這一章是最確切的證據(jù),因為提到了圣、哲、謀、肅、艾。這五個字同樣也出現(xiàn)在《洪范》“五事章”中:“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睿作圣?!钡凇逗榉丁分?,這五種表現(xiàn)是歸諸君王的,而在《小旻》中,則要更寬泛些。
毛傳:“靡止,言小也?!焙髞碜⒓彝鶕?jù)此將“止”訓(xùn)為“大”,國雖靡止,國家雖然不大。但這在訓(xùn)詁學(xué)上是非常牽強的。在《小雅》的編次里,《小旻》緊隨《雨無正》之后,而《雨無正》中有一句“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沒有見過哪個注家將“靡所止戾”的“止”訓(xùn)作“大”的,而“國雖靡止”顯然就是“周宗既滅,靡所止戾”的簡略版。朱熹《詩集傳》將“止”訓(xùn)為“定”,大抵是對的。于省吾《澤螺居詩經(jīng)新證》將這兩處的“止”都解釋成“止息”,相對更為準(zhǔn)確。如此,國雖靡止,就是國家雖然動蕩不安的意思。或圣或否,有的通達睿智,有的則不太行。這一句所指“或圣或否”之人,和后面的“民”相對應(yīng),當(dāng)指這個國家的貴族階層,也就是孟子所謂的“世臣”和“貴戚之卿”。《孟子·萬章下》:“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詩人的意思大概是說,一個國家再怎么敗壞、動蕩,其統(tǒng)治階層中總會有一些智慧賢良的人才,他們完全可以站出來廢掉不稱職的君主,取而代之以通達智慧之人。
膴,在這里通常被解釋成兩個意思,盛多或美好。細究詩意,當(dāng)以后者的意思更深一些?!懊耠m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泵耖g從來不是世外桃源。和國家上層的昏庸敗壞相應(yīng)的,是民間的普遍墮落,是社會風(fēng)氣的日漸淪喪。但再怎么墮落,淪喪,在民間依舊還是會有一些人才,他們或是有清醒的認識(哲),或是有聰穎的判斷(謀),或是有嚴(yán)肅的態(tài)度(肅),或是有處理具體事務(wù)的才干(艾,通乂)。他們是這個國家挽狂瀾于既倒的希望。
“如彼泉流”,這里關(guān)于泉流的比喻,也一直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取喻法。一種取流水滔滔不復(fù)返之意,以泉流比喻國運無可挽回,賢愚共喪;一種取流水不腐之意,以泉流之清濁比喻人所擁有的可能性?,F(xiàn)在流行的解釋多以第一種為主,但結(jié)合隨后的“無淪胥以敗”,其中的“無”,通“毋”,似有勸勉之意,所以竊以為還是第二種取喻更得詩人之精神。如同那泉水,任何時刻只要流動起來就能夠有自我清理的能力,千萬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自甘墮落陷溺,因為那種墮落陷溺會相互影響,就像一片靜止的水域會快速被周邊的污濁吞噬,以至于一起走向污濁敗壞。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上一章提到《洪范》五事,暗示了一種危機中振拔有為的可能性,但這末章卻以兩個“不敢”開始,恰與《洪范》“敬用五事”的“敬”字相應(yīng),這是古典詩人和哲人相通之處。
暴虎,空手打虎。馮河,徒步渡河。兩件事都是顯而易見極危險之事。“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边@兩句詩最為微妙?!墩撜Z·述而》:“子謂顏回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普通人都知道暴虎馮河之危險,所以不敢;但對哲人而言,不去做暴虎馮河之事,不是因為怕死,而是怕死得沒有價值,不得其所。孟子區(qū)分北宮黝和孟施舍之小勇與孔子之大勇,后者“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豪俠之徒憑借血氣之勇輕擲生死,圣人君子則以道義之勇為重。《論語》講“殺身成仁”,孟子講“舍生取義”,先秦儒家絕非膽小怕事之徒,暴虎馮河之所以為先秦儒家所不取,是因為和仁義道德無關(guān),和國族命運無關(guān)。前人解此章,多以不敢輕犯小人為義,以明哲保身為誡,似乎又在走向另一個極端,是另一種“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比绻f前五章談?wù)摰亩际菄艺螌用嬷\,那么到了末章,詩人要處理的就是在這樣看似無可挽回的艱難時局中,個體對于自身之謀。這深淵,這薄冰,詩人并不是要逃避,也無可逃避,“戰(zhàn)戰(zhàn)兢兢”只是孔子所說的“臨事而懼”,而最終要達到的,是“好謀而成”。
而下一個太平盛世,就潛藏在這樣的臨淵履冰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