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韓愈治潮的思想史意義

2023-07-18 03:47:28霍興聰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guān)鍵詞:政事宋學潮州

霍興聰

摘 要:韓愈的治潮觀念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經(jīng)術(shù)上,韓愈堅守了先王之道與對君子固窮的信仰;政事上,韓愈推行了安民除害與尊孔興學的善政;傳承上,韓愈招攬弟子并且受祭于潮,成為一方宗師。韓愈作為潮州宋學的先驅(qū),其治潮舉措是宋學在潮州歷史上的第一次實踐。

關(guān)鍵詞:韓愈;潮州;宋學;經(jīng)術(shù);政事;傳承

中圖分類號:I 10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6883(2023)02-0044-06

DOI:10.19986/j.cnki.1007-6883.2023.02.007

錢穆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中寫道:“治宋學當何自始?曰:必始于唐,而昌黎韓氏為之率。”[1]2韓愈在宋學上的地位可見一斑。而北宋學術(shù)之明顯特點,“不外經(jīng)術(shù)、政事兩端”[1]5,傳道者開宗立派,門下弟子代傳其學。韓愈晚年貶謫潮州,期間“恢復久廢的州學,自出俸祿贊助辦學;還組織驅(qū)趕惡溪(韓江)鱷魚的活動等”[2],完成了經(jīng)義之論辯、教化之推行以及師承之初建,使得“潮之士,皆篤于文行,延及齊民,至于今(宋),號稱易治”[3],這些治理觀念及其指導下的舉措,堪稱宋學在潮州歷史上的第一次實踐。

一、經(jīng)術(shù):先王之道與君子固窮

(一)堅持尊儒辟佛

元和十四年(819),韓愈上《諫迎佛骨表》辟佛,不料觸怒憲宗,“貶潮州刺史”[4]5261。韓愈貶潮事件不僅是他個人的政治危機,也是唐朝儒佛斗爭的具體表現(xiàn)。佛教在唐朝繁榮發(fā)展,“除個別皇帝之外,大多數(shù)皇帝或者對佛教采取包容以至于利用政策,或者干脆就信仰佛教。與最高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相應(yīng),佛教在民間、士人等階層中,成為普遍的信仰”[5],而憲宗尤嗜佛,元和元年就曾“詔沙門知玄入殿問道,賜號悟達國師”[6]。在此背景下,儒學的生存空間受到極大壓縮。韓愈“個性倔強”[7],自稱“讀書著文,歌頌堯舜之道”[8]646,一直想成為“一個衛(wèi)道者,一個在‘道統(tǒng)中的教主”[9],而他又是彼時的文壇領(lǐng)袖,抗佛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吨G迎佛骨表》“反復申明佛法來自‘中國之外”[10],其目的在于強調(diào)夷夏之辨,而夷夏之辨有名有實,名為胡漢民族之別,實為文化禮儀之爭,韓愈關(guān)注的是后者,他曾在《原道》中有言:“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8]3。中國之禮即先王之道,韓愈解釋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8]??梢钥闯?,此先王之道依然是儒家經(jīng)義里所規(guī)定的條文。

至潮后,韓愈仍堅持夷夏之辨。下車之初便上表談大唐之文德武功以及四圣傳統(tǒng),認為“國家憲章完具”[8]2922、“永永年代,服我成烈”[8]2923,這與其“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8]4的君臣觀念一脈相承。韓愈尊君,但依舊辟佛,在上表中他僅承認自己有辱圣名,說自己“言涉不敬,正名定罪,萬死猶輕”[8]2921,對排佛之事卻只字未提。質(zhì)言之,他仍舊固執(zhí)己見,不過采用了一種比較隱晦的辟佛方式而已。

月余后,他在《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里舉薦趙德,直言其“能知先王之道,論說且排異端而宗孔氏”[8]3214。在韓愈的思想體系之中,“異端”概念與佛教有著緊密聯(lián)系,其于《進學解》中有云:“抵排異端,攘斥佛老”[8]147。后世儒者完整接受了此概念,如朱熹《大學章句序》里曾言“異端虛無寂滅之教”[11]2,《中庸章句序》又言“異端之說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11]15,這些都足見“異端”與佛教之關(guān)聯(lián)。韓愈在《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中稱贊趙德“排異端”,幾乎等同于明言自己支持排佛,至此,韓愈在潮開始公然辟佛。

元和十四年(819)夏秋之間,韓愈大張旗鼓地在潮州祭神,并寫下祭神短文五篇,皆是祈禱神祇保佑之意。從文章格式與篇幅長短來看,《潮州祭神文五首》與《袁州祭神文》《祭湘君夫人文》《祭竹林神文》以及《曲江祭龍文》等祭文別無二致;但從祭神活動的影響來看,該祭神文卻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儒家的鬼神觀念不在于辨析鬼神之有無,而在于強調(diào)祭祀,主于“敬”字,從朱熹“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1]125、“非其鬼而祭之,諂也”[11]60和“敬鬼神而遠之”[11]89等言論中可見一二。韓愈在《原鬼》中寫道:“民有忤于天,有違于時,有爽于物,逆于倫,而感于氣,于是乎鬼有托于形,有憑于聲以應(yīng)之,而下殃禍焉,皆民之為也”[8]71。他沒有探討鬼神的有無,而是認為民不敬則有“鬼神之禍”,因此他便在《潮州祭神文五首》中反復祈禱,至誠至敬,申訴“百姓何罪”[8]1381,這都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對儒學經(jīng)義的貫徹,借儒家義理來對抗佛教思想。

韓愈在祭神文中敘述了整個祭拜過程,自道從挑選犧牲、制作祭酒到祭祀音樂,再到庭中跪拜,一一“如法式也”[8]1381,即盡合儒家儀式。而韓愈曾在貞元十八(802)、十九年(803)之間寫下《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其中有云“歌風雅之古辭,斥夷狄之新聲”[8]1011,這表明他早已有意利用儒家音聲來排斥夷狄音聲。以此而言,韓愈在《潮州祭神文五首》中特意提及儒家祭祀音樂,不無排斥潮州佛教聲樂的心思,再觀其整個祭拜過程,不難看出,韓愈有意利用儒家祭拜儀式來對抗佛教儀式。此外,在祭文字詞的使用上,韓愈別出心裁地把柔毛與剛鬣連用,以“柔毛剛鬣清酌庶羞之奠,祭于城隍之神”[8]1381,而“唐代國家祭神文中,柔毛、剛鬣的稱謂只見于天子祭祀大社大稷的大牢禮”[12]75,也就是說,“這兩個詞語在唐代官式祭神文中明顯只和‘社稷觀念扣連”[12]75,韓愈堅持儒家祭祀、尊重先王之道的態(tài)度可謂堅決。

(二)安貧守道見本心

元和十四年(819)七月二十七日,韓愈作《潮州謝孔大夫狀》,文凡一百五十二字,主旨在于安貧樂道,謝絕了時為嶺南節(jié)度使的孔戣的贊助。他在文中坦言“承命茍貪,又非循省之道”[8]3248;“積之于室,非廉者所為;受之于官,名且不正”[8]3248。當時他正處于“俸薄”[8]3250的窘境下,此種態(tài)度實是儒家君子固窮之道的體現(xiàn)?!墩撜Z·衛(wèi)靈公》記孔子之言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惫谈F有兩解:一是“固守其窮”;二是“固有窮時”。韓愈踐行的是第一種經(jīng)義,說自己“身衣口食,絹米充足”[8]3248,完全著眼于物質(zhì)方面。然而這些都是推脫之詞,因為在《潮州刺史謝上表》中他已經(jīng)明確表示了自己身處遠惡,“居蠻夷之地,與魑魅為群”[8]2922,如此看來,韓愈對孔戣贊助的辭讓,也是有意為之。須知韓愈并不似輕視錢財之人,而更似一個名利客,其年少時為了求取功名,曾經(jīng)寫下《上考功崔虞部書》等多篇干謁文,也曾為財諛墓,《唐才子傳》曾載錄韓愈高價之潤筆費,其云:“時韓碑銘?yīng)毘?,潤筆之資盈缶”[13]。司馬光也在《顏樂亭頌》中批評韓愈道:“好悅?cè)艘糟懼径芷浣稹保?4]。從這些記錄來看,韓愈似乎不是甘于貧窮之輩。他身處平時尚且戀財,于困窘處境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呢?

貞元十六年(800)前后,韓愈寫下《答李翱書》,其中有云:“仆在京城八九年,無所取資,日求于人,以度時月。當時行之不覺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8]738??梢钥闯觯n愈對過往追求名利之事深自后悔,雖是權(quán)宜之計,他仍然覺得有損君子之道,這表明其本性純樸,非真貪婪。而清人儲欣也評價《潮州謝孔大夫狀》說:“可見公之為人,廉靖其天性也。微時窮約,日求于人,以度時月,不得已也。明者無譏焉”[15]。此言有理。綜上可知,韓愈一直樂道安命,篤信儒學,而早期求取名利實為困境所迫;等到其名揚區(qū)內(nèi),他才能從容地信守古道,所以即使在潮又一次面對更加兇險之遭遇,仍能安貧守道,此實是用明確行動堅守自己君子固窮的信仰。

二、政事:安民除害與尊孔興學

(一)驅(qū)鱷及其影響

鱷魚之毒,古來有之,其為虐甚酷,以至于被當作刑罰懲治犯人,《梁書》記載扶南國時有言:“于城溝中養(yǎng)鱷魚,門外圈猛獸,有罪者,輒以喂猛獸及鱷魚,魚獸不食為無罪,三日乃放之。鱷大者長二丈余,狀如鼉,有四足,喙長六七尺,兩邊有齒,利如刀劍,常食魚,遇得獐鹿及人亦啖之”[16]。足見其害。潮州地處嶺南,這一地帶的鱷魚性情尤其猛烈,《周易函書》曾描述道:“廣州鱷魚能陸追牛馬殺之,水中覆舟殺人,值網(wǎng)則不敢觸,其一孕生卵數(shù)百于陸地,及其成形,則有蛇有龜,有鱉有魚,有鼉有蛟者,凡數(shù)十類”[17]。雖然以今天的科學角度來看,此條記載或有失實之處,但亦可側(cè)面反映出嶺南鱷魚的兇惡。

韓愈來潮時途經(jīng)江河,對鱷魚之險深有體會,在《潮州刺史謝上表》里說道:“臣所領(lǐng)州,在廣府極東界上,去廣府雖云才二千里,然往來動皆經(jīng)月。過??冢聬核?。濤瀧壯猛,難計程期;颶風鱷魚,患禍不測”[8]2922。韓愈認為颶風與鱷魚之患皆關(guān)系生死,可見鱷魚為惡之烈。至潮后,韓愈得知“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chǎn)且盡,民以是窮”[4]5262,個人和百姓的雙重慘痛經(jīng)歷,讓韓愈開始驅(qū)逐鱷魚。元和十四年(819)四月二十四日韓愈作《祭鱷魚文》[8]2759,開始著手驅(qū)逐鱷魚。他在文中自敘將選用“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8]2753的方式來斬除鱷魚。禱祝完畢的當夜,“暴風震電起溪中,數(shù)日水盡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無鱷魚患”[4]5263,可知驅(qū)鱷效果十分明顯。不過此條記載亦有夸大之處,因為潮州鱷魚并未滅絕,宋人陳堯佐任職潮州時,“惡貉、鱷魚為暴,公命捕得,鳴鼓于市”[18]。

韓江流域鱷魚的滅絕應(yīng)當是“歷經(jīng)了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19],是優(yōu)勝劣汰的結(jié)果。但不可否認的是,韓愈確實做了驅(qū)除鱷魚之事。明人郭棐《韓山祠記》說韓愈“除苛政,去鱷魚”[20]907;清人羅芳伯在異國仿韓愈除鱷之舉,“為壇于海傍,陳列犧牲,取韓昌黎祭文宣讀而焚之,鱷魚遁去”[21];清末王先謙亦曾為詩曰:“潮州鱷魚狂且惡,萬祀不滅韓公祠”[22]。足見韓愈除鱷善政之影響。

(二)唐代潮州學校的興起

唐統(tǒng)一后,潮州的土著民族紛爭不斷,朝廷多次下令圍剿,如高宗總章二年(669),“泉潮間蠻獠嘯亂,民苦之,命乞鎮(zhèn)帥有威望者以靖邊方”[23],結(jié)果“致使經(jīng)濟遭受嚴重破壞,教育呈現(xiàn)衰落面貌,造成了自開元以來一百多年的科舉中,未曾有過參加吏部考試而踏上仕途的人”[24]64。直到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28),潮州市區(qū)的甘露坊建立了開元寺,潮州文化才開始迅速發(fā)展,而后此佛寺成為了“潮州文化逐步成熟的重要標志”及“對外進行文化交往的重要場所”[25]3。

貶潮之前的韓愈曾寫下多篇關(guān)于教育的文章,如貞元十九年(803)前后的《師說》和元和八年(813)前后的《進學解》,其教學思想相當成熟。至潮后為了改變佛教對潮州文化的主導作用,韓愈開始祭孔興學。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在唐代發(fā)展迅猛1,在學校建制上,各級學校里均設(shè)置孔廟,融祭祀與學習一體,擴大了學校功能。這一趨勢在高祖武德二年(619)就開始了:“高祖武德二年,始詔國學立周公孔子廟,七年釋奠,以周公為先圣,孔子配。太宗貞觀二年,國學并祀周孔,前后凡十年,至是始用房玄齡議,罷周公,升孔子為先圣,以顏子配,如隋以前故事。四年詔州縣學皆立孔子廟,此唐世州縣學立廟之始”[26],所以《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里開篇即引孔子之語,以示學校祭孔之意;在文學上,出現(xiàn)了以《昆山縣學記》為代表的學記文這一文體,而韓愈的《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雖非記體文章,卻在內(nèi)容上呈現(xiàn)出與學記文相似的傾向。具體而言,學記文大概包含“興學歷史、修建原因、建筑描述、參修人員、寫作目的”[27]五個基本要素,《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則已經(jīng)具備了興學歷史與學校興建原因二個要素。關(guān)于潮州興學史,韓愈概括說:“此州學廢日久,進士明經(jīng),百十年間,不聞有業(yè)成貢于王廷試于有司者”[8]3214。而對于潮州修建學校的原因他則說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此州戶萬有余,豈無庶幾者也”[8]3214。從整個時代背景和文體格式來看,《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無疑是唐代文化教育繁榮之下的產(chǎn)物,此文的出現(xiàn)有其必然性,是韓愈對歷史走向的精準把握。以此而言,韓愈有意把自己的政事和文章結(jié)合起來,從而以“瞻我所在”[28]的文宗地位推進潮州文化教育的發(fā)展。此牒是韓愈治潮時期教育思想的具體呈現(xiàn),在此指導下,潮州出現(xiàn)了以海陽縣的學堂為代表的大批學校[25]3。毫無疑問,韓愈“對于振興潮州的教育事業(yè),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zhì),作出了卓越的貢獻”[24]65。

三、傳承:弟子交游與祠廟修建

(一)韓學在潮州

如前所述,韓愈在《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中舉薦了一個叫趙德的人,謂其“沈雅專靜,頗通經(jīng),有文章”[8]3214,又有《別趙子》一詩自言希望趙德與自己共赴袁州,“及我遷宜春,意欲攜以俱”[29],足見韓愈對趙德之欣賞與提攜。而趙德亦私淑韓愈,錄韓文七十五篇為《文錄》,使此書成為“我國編輯韓愈文章最早的選本”[30],并自為序言,稱贊韓愈是“圣人之徒”[31]2622。而魏仲舉在《五百家注韓昌黎集》中注解趙德“從公學文”[32],認可了韓趙二人的師徒關(guān)系。文天祥在《贛州興國縣安湖書院記》中寫道:“昔有文公,設(shè)教于潮。潮人趙德,以士見招”[33]??芍奶煜檎J同趙德與韓愈的從屬關(guān)系?!洞竺髡闹莞尽肪硎抖Y記·風俗志》也記載道:“潮人趙德從刺史韓公游,后人乃像配韓、趙。文公(朱熹)守茲郡,鄉(xiāng)人陳北溪寔從公游,不可以無配”[34]。陳北溪作為朱熹弟子,要配祀朱子,這樣做的先例是趙德配祀韓愈,據(jù)此則知韓、趙二人也應(yīng)為師徒關(guān)系。今人劉真?zhèn)愒凇俄n門師友弟子考索》中亦將趙德列為韓愈門下六十九名弟子中的“問學弟子”[35]。綜合來看,韓、趙二人的師徒交游關(guān)系十分明顯。

然而趙德繼承了韓愈的哪些學問呢?《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里寫道:“請攝海陽縣尉為衙推,專句當州學以督生徒”[8]3214。而《潮州市文化志》也記載:“韓愈到潮州后,任命他(趙德)當海陽縣尉,并負責興辦地方教育”[25]3??芍n愈讓趙德做海陽縣尉,專門管理學校事務(wù),趙德繼承了韓愈政事之學。此外,趙德《昌黎文錄序》盛贊韓文“光于今,大于后。金石銷鑠,斯文燦然”[31]2622。魏仲舉也認為趙德跟著韓愈“學文”,《集義軒詠史詩鈔校證》亦注“師道”曰“愈以生平所作文授之(趙德)”[36]1086,可見,趙德亦服膺并接受了韓愈古文之學。

依上文劉真?zhèn)愔f,終韓愈一生,弟子不過六十九人,而趙德居其一,其地位之重要性可見一斑;又因為他是“海陽人”,對潮州影響甚大,所謂“德崛起于盛唐,文章氣節(jié),卓有植立,為潮學先,固非待昌黎興起者,學者稱為潮陽宗匠”[36]1086,亦可從側(cè)面看出韓愈在潮州師徒交游之成功。韓學在潮州的傳承連綿不絕,趙德之后二百余年,劉允出,其人博覽群書,廣泛搜集京、浙、閩、蜀諸本韓集,是“潮州人中又一位研究韓愈著作取得成就的代表”[25]4。

(二)韓愈祠廟的修建

韓愈離潮后,其功績被潮州士民牢記并載入史冊。北宋咸平二年(999),潮州迎來了第一座韓文公祠堂——韓吏部祠,韓愈的功績與精神開始有了實物象征?!度栔尽酚涊d道:“宋咸平二年(999),陳文惠公倅潮,立公祠于州治之后”[37]2709。陳堯佐(陳文惠公)開創(chuàng)了潮州修建韓愈祠廟的先河。這次立祠事件對潮州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三陽志》評價道:“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韓公始”[37]2710。陳堯佐立祠后,潮州的韓愈祠廟逐漸興盛,歷經(jīng)元、明、清,至今不衰,韓愈在潮州得以長祀不絕。

立祠事件也擴大了韓愈在中央的影響,因為堯佐離潮后曾“直史館”[38],所以與之結(jié)交的京師學者或多或少受其感染,開始重新審視韓愈的地位,如歐陽修于慶歷六年(1046)寫下《讀徂徠集》,將韓愈與揚雄并列;又在至和二年(1055)寫下《答李詡第一書》,再將韓愈與孟子、荀子、揚雄并提。與此同時,王安石、司馬光和曾鞏等中央官吏也都展開了對韓愈的熱議,這無疑推動了朝廷對韓愈的重視?!霸S七年(1084),詔封昌黎伯”[37]2709,這標志著韓愈得到了朝廷的極大認同。地方和中央的雙重推動作用,深化了韓愈與潮州的聯(lián)系,令潮州“一泒山川盡姓韓”[20]932,韓愈也名正言順地成為潮州宗師,其神像望之儼然。

同時,立祠事件還對潮人思想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此后,為治潮有功的官員立祠以勸世的觀念深入潮人之心,并伴隨著他們對韓愈的崇祀而流傳下去,所謂“繼世邦人或因守倅之美政足以感人心,寓公之高行足以激流俗,皆為立祠,以為后勸云”[37]2710。

四、余 論

“宋代理學家都認為韓愈對‘道實有所見,但只是才高達到的見識,而沒有踐履功夫”[39],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韓愈不僅是古文高手,更是一名踐行理想的學者。他懷抱獨立的思想體系,又有治理潮州的經(jīng)歷,這兩者都是其作為潮州宋學先驅(qū)的重要依據(jù)。言行合一是宋學的重要標準,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解釋“子張問政”一條說:“以忠,則表里如一”[11]137。說明在朱熹看來,只有表里如一才能做到忠誠,此即是言行一致。桐城派楊象濟,史載其“篤志義理之學”“識言行合一之理”[40],這都表明宋學對“言行合一”理念的重視。而以往我們很少把韓愈治潮的措施與其思想放在宋學的背景下來論述,也很少注意到韓愈治潮所體現(xiàn)的“言行合一”理念在思想史上的意義,這無疑割裂了韓愈與宋學的關(guān)系,有失偏頗。錢穆認為韓愈“排釋老而返之儒,昌言師道,確立道統(tǒng),則皆宋儒之所濫觴也”[1]2,觀韓愈對潮州的治理,可知韓愈將經(jīng)術(shù)、政事與授學三者合一,錢穆所言良有以也。

參考文獻:

[1]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7.

[2]潮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潮州市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19.

[3](宋)蘇軾.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6:509.

[4](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賴永海.中國佛教通史(第五卷)[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163.

[6](宋)志磐.佛祖統(tǒng)紀校注(下)[M].釋道法,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968.

[7]馬起華.唐韓文公愈年譜[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2:19.

[8]韓愈文集匯校箋注[M].劉珍倫,岳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

[9]鄭振鐸.鄭振鐸全集·第八卷: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一)[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350.

[10]劉寧.韓愈的夷夏觀及其對古文思想的形塑[J].文史哲,2021(2):112.

[1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2]馮志弘.鬼神、祭禮與文道觀念——以韓愈《潮州祭城隍神文》等祭神文為中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

[13]唐才子傳箋證[M].周紹良,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919.

[14]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M].李之亮,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239.

[15](清)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04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490.

[16](唐)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789.

[17](清)胡煦.周易函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8:1123-1124.

[18](清)吳騫.吳兔床日記[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212.

[19]陳偉明,鄭穎.歷史時期韓江流域鱷魚滅絕原因新探[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170.

[20](明)郭棐.嶺海名勝記增輯點校[M].(清)陳蘭芝,增輯.王元林,點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

[21](清)魏源.海國圖志[M].長沙:岳麓書社,2004:489.

[22](清)王先謙.王先謙詩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2008:446.

[23](清)沈定均.漳州府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1:1159.

[24]林振海.從《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看韓愈的教學論思想[J].韓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1).

[25]陳俊麟.潮州市文化志[M].潮州:潮州市文化志編寫組,1989.

[26](清)王元啟.歷代廟學考[M]//祇平居士集.刻本.1812(嘉慶十七年):1-2.

[27]張德建.明代學記文的集體形態(tài)及其超穩(wěn)定性特征[J].文史哲,2013(3):150.

[28](唐)劉禹錫.劉禹錫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0:604.

[29]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M].方世舉,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615.

[30]林欣.唐代廣東藏書家趙德及其貢獻[J].圖書館論壇,2005(5):239.

[31](唐)趙德.昌黎文錄集[M]//永樂大典方志輯佚(第四冊).馬蓉,陳抗,鐘文,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

[32]五百家注韓昌黎集[M].魏仲舉,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9:1637.

[33](宋)文天祥.文山集[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586.

[34](明)陳洪謨.大明漳州府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2:237.

[35]劉真?zhèn)悾n門師友弟子考索[J].華中國學,2017(1):55.

[36](清)羅惇衍.集義軒詠史詩鈔校證[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37]三陽志[M]//永樂大典方志輯佚(第四冊).馬蓉,陳抗,鐘文,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

[38](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9582.

[39]陳來.宋明理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28.

[40]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撰述考[M].合肥:黃山書社,2012:232.

Ideological Importance of Han Yus Governance of Chaozhou

HUO Xing-c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Abstract: Han Yus governance of Chaozhou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In terms of academic study,Han Yu adhered to the ways of the previous emperors and his belief that a man of virtue would uphold his ideals even in frustrations. In terms of government affairs,Han Yu promoted good governance to pacify the people and to respect Confucius and promote education. In terms of inheritance,Han Yu recruited disciples and was worshiped in Chaozhou as a master of great learning and integrity. Han Yus initiatives to govern Chaozhou as a pioneer of the Song studies was the first practice of Song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Chaozhou.

Key words:Han Yu;Chaozhou;Song studies;academic study;government affairs;inheritance

責任編輯 許小曉

猜你喜歡
政事宋學潮州
青島市老年大學書畫作品展示
老年教育(2022年9期)2022-11-15 09:48:40
區(qū)域CGCS2000坐標獲取的歐拉矢量法
潮州樂調(diào)的音階流變梳理與分析
中國音樂學(2022年2期)2022-08-10 09:21:08
基于鉭酸鋰薄膜襯底的聲表面波諧振器
船山與宋學關(guān)聯(lián)的再探討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7:06
潮州手拉壺“飛鴻”的象征意義
政權(quán)、政事與朝政
地方政務(wù)新媒體要牢記做“政事”
潮州優(yōu)質(zhì)楊梅高接換種技術(shù)
論明代學術(shù)思想體系的建構(gòu)與分裂
求是學刊(2014年3期)2014-09-23 03:38:30
凌源市| 阜阳市| 张家界市| 小金县| 湖北省| 金坛市| 工布江达县| 大方县| 乌拉特后旗| 棋牌| 兰考县| 承德市| 泰安市| 收藏| 灌南县| 利辛县| 东平县| 龙岩市| 广安市| 咸宁市| 尚志市| 开鲁县| 天镇县| 绥德县| 寿宁县| 宁安市| 延长县| 河源市| 河西区| 玉山县| 宣化县| 仲巴县| 曲沃县| 荔浦县| 襄垣县| 全南县| 清涧县| 固阳县| 多伦县| 河北省|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