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波
課堂聚焦·特設專欄:三層級閱讀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十六)
【摘 要】運用“三層級閱讀教學”理論對《漏》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學生年齡段特點和民間故事的語言特點,將教材的語文要素、課后習題等巧妙融入教學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以講故事為主線任務,設計指向釋義、解碼和評鑒三個層級的學習活動,以“概括、完整地講故事”“有趣、生動地講故事”“比較、發(fā)現(xiàn),嘗試編故事”的教學任務聚焦三個層級教與學的核心要義和操作,對學生的關鍵表現(xiàn)進行階梯性評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習得閱讀方法,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三層級閱讀教學;《漏》;教學評價;核心素養(yǎng)
一、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在理解“漏”含義的基礎上讀懂文意,學會抓關鍵語句梳理課文脈絡,能完整且概括地復述故事。
2.通過朗讀仔細品味課文,從語言和結構兩個方面發(fā)現(xiàn)課文表現(xiàn)故事趣味的藝術手法,能生動、有趣地復述故事。
3.閱讀《虎怕漏》等異文,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文本的異同,嘗試編故事并選擇喜歡的版本講給別人聽。
二、教學過程
(一)任務一:概括、完整地講故事(釋義層)
1.以“趣”入手,學習“漏”字。
(1)課文的題目很有趣,只有一個字。讓我們一起學寫“漏”字。
(2)看字形,猜“漏”的意思。
“漏”字很有趣,看字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左邊的部件是“氵”,大家想到什么?右邊的部件,上面的“尸”就像房子,房子里面進了雨,現(xiàn)在你能猜到它的意思嗎?
2.發(fā)現(xiàn)有趣:默讀課文,說說故事中的哪些內容你覺得最有意思。
(1)借“趣”過渡:“漏”字有趣,課文更有趣。默讀課文,在課本上標記自己覺得有趣的地方。
(2)組織交流:自由地講一講你覺得有趣的內容。
3.順學而教:課文很有趣,有很多“漏”。圈一圈、數(shù)一數(shù),看看課文里有多少“漏”。讀一讀,議一議,這些“漏”的意思相同嗎?
(1)學生圈課文里的“漏”。
(2)分組出示含“漏”的句子,指導朗讀。
第一組:
①學習多音字“哩”,感受民間故事口語化的表達特點。
“哩”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讀“l(fā)i”。讀一讀,如果去掉“哩”,語氣上有什么變化?
②學習“莫非”,感受虎和賊內心強烈的疑惑。
想一想,“莫非”可以換成哪個詞?從“莫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③分角色朗讀,讀好人物的語氣,讀出趣味。
第二組:
①老師讀老虎的話,學生讀賊的話。提示:老師怎么讀,你就怎么讀。老師讀什么語氣,你就讀什么語氣。
②適時指導學生讀好“哩”“旋風一樣,停都不停”等口語化的詞句。
③這樣讀有趣嗎?與同桌合作讀,抓住關鍵詞,讀好語氣,讀出趣味。
第三組:
①與同桌合作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②齊讀,讀出趣味、讀出畫面感。
第四組:
齊讀,讀好“說……,就又……”的句式,讀出謎底揭曉后的輕松。
(3)與同桌交流,這么多“漏”,意思有什么不同?討論好后填寫空白處。
老婆婆說的“漏”是? ? ? ;老虎和賊聽到后都誤以為“漏”是? ? ? 。折騰了一夜,直到嚇昏過去,老虎和賊都沒弄明白“漏”是什么。因為誤會,就有了這個有趣的故事。
4.根據(jù)“漏”字梳理故事脈絡,概括地講故事。
(1)根據(jù)“漏”字,梳理課文主要脈絡。
①讀一讀所有含“漏”的句子,想一想:課文圍繞“漏”字寫了哪些事?然后補全下面的情節(jié)圖(如圖1)。
②組織交流,師生討論后,完成情節(jié)圖如下(如圖2):
(2)根據(jù)梳理好的脈絡,概括、完整地講故事。
①對照情節(jié)圖,與同桌練習概括地講故事。要求把故事講完整,不遺漏關鍵情節(jié)。
②指定學生講故事,圍繞要求進行評價。
(二)任務二:有趣、生動地講故事(解碼層)
1.講出故事的曲折,用離奇的情節(jié)吸引人。
(1)好的故事是有波折的。下面的兩個要素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能不能遺漏?
雨 歪脖老樹
①找一找:在課文中畫出含有“雨”“歪脖老樹”的句子。
②議一議:小組討論,這些要素能不能遺漏。
(2)出示含“雨”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雨”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聯(lián)系。
我發(fā)現(xiàn),故事剛開始,下的是“_________ ”;隨著故事發(fā)展,“_________”;故事結束了,雨也停了,只剩下“_________”的聲音。故事情節(jié)隨著雨的大小而發(fā)展變化,真有趣!
(3)出示含有“歪脖老樹”的語句,讀一讀,想一想:如果沒有這棵“歪脖老樹”,故事會有什么變化。
前邊有棵歪脖老樹……
到了樹跟前,……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繪制情節(jié)起伏圖(如圖3):
(4)正是有了這兩個要素,才使得故事情節(jié)有了起伏,節(jié)奏有了變化。講故事的時候突出這兩個要素,才能講出波折,講得有趣、吸引人。
2.講出故事特色,用生動的細節(jié)吸引人。
(1)默讀故事,小組討論:這個故事在敘述方式上有什么獨特之處。
(2)交流并明確故事的敘述特點,出示例句,學生讀一讀、填一填。
①老虎嘴饞,一心想著吃這頭小胖驢;賊? ? ? ? ? 。
②老虎趴在驢圈里想:“翻山越嶺我什么都見過,就是沒見過‘漏,莫非‘漏比我還厲害?”
賊蹲在屋頂上想:“? ? ? ? ? ?”
③老虎一邊往前跑一邊想:“終于甩掉‘漏了!”賊一邊往上爬一邊想:“? ? ?!”
(3)發(fā)現(xiàn)并歸納故事的敘事特點:寫完老虎寫賊,寫完賊寫老虎;老虎做什么,賊也跟著做什么。
(4)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表達,與同桌讀一讀。
(5)說一說,這樣的敘述方式有什么效果。
3.講、評一致,生動、有趣地講故事。
(1)師生合作制訂評價量表(見表1)。
(2)依據(jù)評價量表,學生分組練習講故事。
(3)與同桌講故事,依據(jù)評價量表互相評價。
①你覺得自己講得怎么樣?
②你覺得他講得怎么樣?有什么建議?
(4)指定學生講故事,師生借助量表共同評價。
(三)任務三:比較、發(fā)現(xiàn),嘗試編故事(評鑒層)
1.默讀《虎怕漏》,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2.交流、歸納。
(1)相同點:對漏產(chǎn)生誤解、雨天、老虎等。
(2)不同點:題目、人物身份、人物變化、故事情節(jié)等。
3.思考、討論:相似的故事,為什么會有不同版本?
4.改變要素,趣味編故事。
(1)出示創(chuàng)編要求:如果故事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虎換成狼、沒有歪脖老樹,雨停月亮出、虎和賊聽到老婆婆最后的話……猜一猜,這時會發(fā)生怎樣有趣的事呢?大膽想象,試著編一個新故事。
(2)小組合作,改變一個或多個故事要素,嘗試口頭創(chuàng)編新版本的《漏》。
(3)推薦代表,講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漏》的故事。
5.你喜歡哪一個版本的故事?把它講給身邊人聽,請他評價一下,故事講得完整、曲折、有趣嗎?
三、設計思路
《漏》是一篇民間故事,由陳清漳搜集整理,后編入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選入教材時有改動。文章講述了一虎一賊對“漏”產(chǎn)生誤解而引發(fā)的一個幽默、有趣的故事。口語化的表達、入木三分的心理描繪、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使得整個故事產(chǎn)生獨特的藝術張力,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傳統(tǒng)閱讀教學視域下,《漏》的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學內容細碎、繁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有的教師抓住“趣味”二字,對文章進行切片式的解讀(或者搬運教參解讀),將碎片化的解讀不作選擇地灌輸給學生。二是教學結構扁平,教學內容包含概括故事大意、分析人物形象、歸納故事道理等,看似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實則仍然停留在一個層級。三是第一點和第二點帶來的教學評價不充分的問題。由于教學中過分關注教學行為,而忽視了學習進程中學生語文能力發(fā)展的關鍵表現(xiàn)的評價。
南京師范大學黃偉教授創(chuàng)立的“三層級閱讀教學”理論,其核心要義是圍繞釋義、解碼、評鑒三個層級對文本進行解讀并設計教學,以此構建結構化、進階式的語文課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運用“三層級閱讀教學”理論設計《漏》的教學時,要綜合考慮學生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及民間故事類文本的語言特點,兼顧語文要素和課后習題對文本進行解讀,將解讀結果轉化為學習任務和活動,帶領學生由表及里深入文本,經(jīng)歷從釋義層到解碼層,再到評鑒層的閱讀學習過程。教師可以聚焦三層級教與學的核心要義與操作:1.讀懂(理解闡釋,讀出意思);2.讀通(通曉奧妙,讀出趣味);3.讀透(反思體悟,讀出我思)[1]。以此設計相應的階梯性評價活動,促使學生在“教、學、評”一致的閱讀活動中習得民間故事類文本的閱讀方法,形成對應的閱讀能力。
(一)釋義:在概括地講故事中習得把握文章內容的方法
釋義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讀懂文本的內容、主題、思想、感情等;二是明白“如何讀懂”的方式。讀懂文章,理解和把握文章大意,是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作為一篇民間故事,學生讀懂故事講了什么并不困難,教師在釋義層的教學重心是教會學生明白“如何讀懂”,也就是教給學生讀懂文章的程序性知識?!笆聦嵣希喿x是由字到詞到句到段的識讀過程,整體感悟必須建立在此之上,‘整體感悟是一個從具體理解到全篇理解的整合過程?!保?]出于這些考慮,教學時可以選擇“漏”這個關鍵性詞語作為學習的切入點,由字的含義開始,逐漸展開到對含有“漏”字的句子的朗讀、理解,以“漏”為線索梳理文章層次并嘗試概括且完整地復述故事。這一層級的教學主要評價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過程和復述故事時的具體表現(xiàn),由此判定學生是否真正掌握閱讀的方法以及是否讀懂,這也是判斷學生能否順利邁入下一層級學習的依據(jù)。
釋義層的教學設計以課后習題“說說故事中的哪些內容你覺得最有意思”為切入口。對“有意思的內容”的探尋就是學生讀懂文章內容的學習過程。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知可能是具體的、細碎的、局部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這些理解整合起來,讓學生以“漏”為線,把一個個“有意思的內容”串起來,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把握全文內容。
(二)解碼:在生動地講故事中發(fā)現(xiàn)民間故事的技術密碼和藝術密碼
解碼,就是解開作品的技術密碼和藝術密碼。在這一層級,我們要厘清文本的結構,探賞文本的表現(xiàn)手法和言語智慧[2]?!堵吩诮獯a層的教學設計延續(xù)了上一層級“講故事”的主線任務,在“概括地講故事”的基礎上,提升為生動、有趣地講故事。其中“講出故事的曲折,用離奇的情節(jié)吸引人”指向厘清文本的結構,“講出故事特色,用生動的細節(jié)吸引人”指向探賞文本的表現(xiàn)手法和言語智慧。
這一層級的教學設計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將“從文本中提取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進行無痕化處理,并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其中奧秘。通過“下面的兩個要素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能不能遺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歪脖老樹”的兩次出現(xiàn)使得文章在情節(jié)上有了起伏,營造出“緊張—放松—更緊張”的故事結構和閱讀心理結構;虎和賊相似、重復的話語,正體現(xiàn)了民間故事句式重復或相似,以及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這些體悟將文本中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地講故事的能力,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也為“有趣地講故事”這一目標的達成搭設了支架。學生使用評價量表評價自己和學伴所講故事是否生動、有趣,可以使其更好地“通曉故事奧妙,讀出故事趣味”,也可以幫助學生進入“評鑒層”的學習。
(三)評鑒:在嘗試編故事中發(fā)展深度思維和理性精神
“沒有獨立思考甚或批判性思考的閱讀是‘無我閱讀,也是無效甚或危險的閱讀?!保?]三層級解讀中的最高層級“評鑒”,正是為了解決閱讀中“無我”的閱讀。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采用了“互文閱讀”的教學范式,引入《虎怕漏》這篇異文,引導學生在比較研讀中發(fā)現(xiàn)兩篇文章在內容、表達等方面的異同,進而發(fā)現(xiàn)民間故事因為口頭流傳而產(chǎn)生的情節(jié)相似但細節(jié)不同的特點。如果說互文閱讀重在“評”,那么“改變要素,趣味編故事”則重在“鑒”,意在引導學生“汲取最有價值的營養(yǎng),內化為自己的素養(yǎng)”和“實現(xiàn)能力遷移,把所學的知識與能力用于新的情境”[2]。嘗試編故事也為單元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打下基礎?!澳阆矚g哪一個版本的故事”這個開放性的問題,意在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建立自己的價值維度和評判框架,學會獨立思考。把喜歡的故事講給身邊人聽,則延續(xù)講故事的主線任務,意在通過多次表達實踐,加深對這類文本的認識和理解。這一層級的評價,主要通過異文比較分析表及學生創(chuàng)編的新故事,來判斷學生是否“讀透”文本。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其本質是培養(yǎng)學生用語文做事的能力。作為一種嘗試,“三層級閱讀教學”理論走進小學語文課堂,可以讓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結構化、進階式的新樣態(tài),這也是對新課標提出的培養(yǎng)目標的順應。學生經(jīng)歷這樣的閱讀學習,其閱讀能力發(fā)展過程清晰可見。教什么、學什么、評什么,清清楚楚;教到什么程度、學得怎么樣,可評可測;為什么學、學了有什么用,明明白白?!坝纱顺霭l(fā),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也可變得清晰,變得可以把握和操作?!保?]
參考文獻:
[1]黃偉.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語文課堂實踐:要義與操作[J].中學語文教學,2021(6):10-14.
[2]黃偉.教學解讀與閱讀能力發(fā)展層級簡論[J].學語文,2019(1):4-8.
(責任編輯:朱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