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江 李卓遠
[摘要]學界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諸多認識分歧,均與對其范疇的不同理解有或多或少的關系。事實上,中國式現代化應有狹義、中義、廣義三種范疇。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化理論與列寧、斯大林領導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相關理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發(fā)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世界近代以來相關文明理念及西方現代化理論,則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調整優(yōu)化產生了重要作用。中國式現代化經歷了萌芽(1921—1952年)、起步(1953—1956年)、曲折(1957—1978年)、加速(1979—2012年)、優(yōu)化(2013年至今)五個演進階段。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范疇界定;理論基礎;內涵變遷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3)07-0010-07
在對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過程中,學界出現不少模糊和混亂,其中不少源于對中國式現代化范疇的不同理解。因此,科學界定這一問題具有正本清源、綱舉目張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只有搞清理論基礎,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主要特征、作用意義。此外,在明晰中國式現代化的萌芽——新民主主義時期工業(yè)化構想、起步——過渡時期工業(yè)化建設、曲折——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現代化建設、加速——改革開放新時期現代化建設這四階段內涵變遷情況的基礎上,方能準確了解新時代以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進展與完善路徑。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范疇界定
中國式現代化的范疇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現代化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認識成果,自然應與時俱進地優(yōu)化完善。
(一)中國式現代化概念的提出
由于自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黨內“左”的錯誤不斷發(fā)展,所以到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現代化程度依然甚低。1978年后,黨中央逐漸意識到要在20世紀末實現現代化并不現實。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說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辈痪?,他又將其修改為“中國式的現代化”,并解釋道:“就是把標準放低一點?!盵1]為更形象地描述這一新目標,鄧小平隨后開始運用儒家經典中對未來理想社會“小康”的提法來進行表述。為此,他在會見外賓時強調,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是“小康之家”。此外,他在現代化建設的探索中始終強調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性質和原則,認為“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2]。
需要注意的是,1982年黨的十二大后“中國式的現代化”一詞逐漸淡出政策話語體系,溫飽、總體小康、全面小康這些階段性目標則成為每一建設時期的高頻詞匯。直到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中央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名詞,從而對“中國式的現代化”進行了發(fā)展升級。2021年,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3]。黨的二十大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4],并對其主要特征、本質要求、戰(zhàn)略部署、重要原則等作了系統(tǒng)闡釋。概言之,“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完成了對“中國式的現代化”的繼承和超越,更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中國式現代化相關概念辨析
1.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現代化。這兩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聯(lián)系在于,一是兩者都描述了我國由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代工業(yè)社會的轉變過程。二是兩者都將“中國”作為現代化的定語,旨在強調現代化的主體意識。區(qū)別在于,一是從時間序列看,前者在狹義上是指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成功探索、在新時代系統(tǒng)完善的現代化理論體系與實踐模式;后者則是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戰(zhàn)爭侵入而被迫啟動的現代化進程。二是從內涵側重來看,前者強調我國已走過了“向西方學習”的階段,能夠展現出新的現代性;而后者則立足于世界歷史脈絡,屬于從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看中國道路。
2.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學者認為,這兩者構成“中國道路”的兩面,前者指明“中國道路”發(fā)展層面的規(guī)定性,后者彰顯其經濟社會制度層面的規(guī)定性[5]。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內涵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基礎上探索實現國家現代化一系列問題的戰(zhàn)略抉擇[6]。還有學者認為,前者以現代化變遷為主要敘事體系,意識形態(tài)色彩較弱;而后者則圍繞完善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的主題和目標,意識形態(tài)屬性明顯[7]。
3.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當前,學界對這二者的認識尚未達成共識,大致有“等同論”“包含論”“先后論”之說。如有學者認為,這二者的含義大體相同[8]。亦有學者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對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等概念及共性范疇的總體性指稱和內斂性表達[9]。持“先后論”的學者則將這二者界定為改革開放以來先后探索出的兩種不同的現代化道路[10]。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范疇界定
一段時間以來,學界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諸多研究,其中不少分歧均與對中國式現代化范疇的不同理解有或多或少的關系??偟膩碚f,學界對其范疇有如下幾種看法。
一是中國式現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fā)展特征的凝練表達。這一觀點認為從“中國式的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體現了黨情、國情、民情的重大變化和現代化模式的轉軌升級。二是中國式現代化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模式的規(guī)范表述。這一觀點認為,正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全新探索才使我們走上現代化建設的成功道路,從而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三是中國式現代化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現代化進程的整體性稱謂。這一觀點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的現代化建設是一脈相承的,這三個時期共同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完整過程[11]。四是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黨對國家現代化探索成果的總體性概括。這一觀點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黨對國家現代化探索成果的總體性概括。五是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近代以來現代化探索成果的統(tǒng)稱。這一觀點認為,鴉片戰(zhàn)爭將中國卷入世界現代化洪流,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等都可視為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對晚清以來現代化探索成果統(tǒng)稱的組成部分。
根據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論述,中國式現代化應有狹義、中義、廣義三種理解。一是從狹義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模式的規(guī)范表述。這是因為“我們黨領導人民探索和開創(chuàng)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就是成功開創(chuàng)、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這個‘中國式從根本上講就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形成的”,“離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就既不可能成功開創(chuàng),也不可能繼續(xù)向前推進”[12]。二是從中義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現代化探索成果的總體性概括。雖然中國式現代化是在2012年黨的十八大后被“成功推進和拓展”的,但這種“推進和拓展”卻是建立在黨對國家現代化長期探索基礎上的,即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探索國家現代化成果的總體性概括。三是從廣義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近代以來現代化探索成果的統(tǒng)稱。從歷史軌跡看,中國式現代化并非歷史斷裂的成果,而是近代以來國家現代化曲折漸進的接續(xù)過程。正是1840年以來,我國社會各階層的先進分子對國家現代化的不懈探索,才拉開了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演進升級的大幕。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化理論與列寧、斯大林領導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相關理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發(fā)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世界近代以來相關文明理念及西方現代化理論,則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調整優(yōu)化產生了重要作用。
(一)理論根基: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化理論
由于時代所限,馬克思、恩格斯并未明確提出當代的“現代化”概念,但他們關于現代化的思想卻十分豐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機器大工業(yè)生產是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機器大工業(yè)生產不僅是現代社會的本質特征,還是促使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主要因素。二是科技革命是實現現代化的巨大杠桿。馬克思、恩格斯把科學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13]。英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巨大的生產力,就在于他們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三是現代化要經歷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劃分傳統(tǒng)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分水嶺,而共產主義社會則是現代化水平的更高階段。同時,他們論證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固有性以及經濟危機的周期性,認為要克服這些弊端,就必須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取代資本主義現代化,進而實現向共產主義社會的跨越。四是獲得民族獨立是落后國家進行現代化的先決條件。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排除民族壓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發(fā)展的基本條件?!盵14]五是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在革命實踐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逐漸改變了原先認為“東方必然從屬于西方”的看法,認為由于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發(fā)展水平不同,現代化模式也不是唯一的。綜上所述,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化理論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基礎,并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現代化實踐中表現出強大的預見性和生命力。
(二)現實依據:列寧和斯大林領導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相關理論
1.列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在堅持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現代化相關原理的基礎上,列寧對經濟文化落后國家的現代化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成功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一是農業(yè)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農民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不滿,使列寧一方面提出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以此激發(fā)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認識到分散落后的小農經濟嚴重限制了農業(yè)生產力的發(fā)展,發(fā)展農業(yè)經濟必須走合作社道路。二是工業(yè)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鑒于當時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剛剛完成以電氣化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列寧認為只有將國民經濟建立在電氣時代的現代化大生產基礎上才能推動經濟發(fā)展和現代化進程。三是鞏固無產階級政權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障。在列寧看來,俄國只有通過徹底消滅資產階級、粉碎國內外反動勢力的陰謀、實現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將工人、農民、學生等緊緊團結在一起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四是要利用資本主義有益成分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列寧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并非完全對立,蘇俄必須大膽吸收和利用資本主義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等文明成果。綜上所述,列寧初步提出了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如何通過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來推進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方法,對后來中國共產黨探索國家現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斯大林的經典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理論。斯大林在探索蘇聯(lián)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過程中,逐漸放棄了列寧的思路和主張,形成一套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經典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理論。一是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中心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在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和列寧的生產資料部門增長快于消費資料部門增長論斷的基礎上,斯大林提出生產資料優(yōu)先增長理論和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工業(yè)化模式。二是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強調高速度。斯大林認為,因為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的經濟文化極端落后,而周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已完成工業(yè)革命且對新生的蘇聯(lián)政權采取敵對態(tài)度,所以必須加速完成工業(yè)化。三是計劃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有力保障。斯大林認為,要想在小農經濟基礎上高速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就必須依靠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和指令性計劃,來使蘇聯(lián)這樣一個落后國家盡快趕上并超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四是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工農業(yè)產品剪刀差。斯大林認為,蘇聯(lián)工業(yè)化的資金來源只能依靠國家內部的調整和變革來積累資金。應該指出,雖然這一經典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理論因其嚴重的內在缺陷,而對蘇聯(lián)和眾多傳統(tǒng)社會主義國家造成長期消極影響,但在其指導下不僅蘇聯(lián)一度成為國力僅次于美國的世界強國,也使不少傳統(tǒng)社會主義國家取得了初始階段的發(fā)展成就。
(三)重要借鑒:世界近代以來相關文明理念及西方現代化理論
1.近代西方啟蒙思想。歷史地看,先行現代化國家都經歷過啟蒙思想的洗禮,這些思想對歐美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一是提倡理性主義。啟蒙思想家們從各方面展開對封建社會的理性批判,如在信仰上反對上帝和宗教迷信,在哲學上批判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在經濟上主張自由放任政策,在文化上主張用科學啟迪人們的愚昧無知。二是倡導建立理性國家。在理性國家中,社會成員不是屈服于他人的意志,而是服從于符合自然法的準則。如伏爾泰提出自然權利學說,認為自然賦予人們在法律上的平等;霍布斯指出國家是人們?yōu)樽袷亍白匀环ā倍喠⑵跫s所形成的;孟德斯鳩則發(fā)展了洛克的分權學說,提出“三權分立”的政治原則;盧梭認為一切權利屬于人民,權力的運行和使用必須體現人民的意志。
2.近代西方經濟思想。近代西方經濟學產生于17世紀中葉的古典經濟學,延續(xù)至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形成之前,其思想演變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一是古典政治經濟學(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這一學說第一次將對經濟問題研究的出發(fā)點從流通領域轉移到生產領域,不僅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了初步分析,也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對批判封建制度、鞏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起了重大作用。二是庸俗經濟學的產生和初步發(fā)展(19世紀初到19世紀6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發(fā)展和兩大階級之間矛盾的加深,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科學研究越來越與資產階級的利益難以相容,這樣庸俗經濟學便取代了古典經濟學而居于統(tǒng)治地位。其特點,一是具有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辯護性;二是局限于描述從經濟表象所見的外在聯(lián)系;三是“邊際革命”與新古典經濟學(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邊際革命是邊際學派試圖用邊際效用價值論取代勞動價值論,用主觀心理解釋經濟現象。特別是在馬歇爾對其進行新的折中性綜合后,形成了一個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包容各派學說的庸俗經濟學體系,即新古典經濟學。其中,邊際效用理論為微觀經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均衡價格論確立了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正因如此,近代西方經濟學大多信奉市場在經濟生活中的自發(fā)調節(jié)作用,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3.西方經典現代化理論。二戰(zhàn)結束后,以推動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進程為主題的學術研究在西方國家悄然興起,并由此逐步形成了經典現代化理論。一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被劃分為傳統(tǒng)和現代兩種類型。傳統(tǒng)與現代是社會發(fā)展中相互對立、排斥的兩極,現代化就是從傳統(tǒng)向現代轉型的過程。根據歐美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情況,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詮釋了現代社會的特征。二是傳統(tǒng)國家由于內部因素的阻礙尚未能實現現代化。如麥克萊蘭認為,發(fā)展中國家沒能實現現代化的原因在于其本土的傳統(tǒng)文化和舊的價值觀念。庫茲涅茨則認為,第三世界國家經濟不發(fā)達的原因在于他們缺乏穩(wěn)定而又靈活的政治和社會制度難以適應體制性變化。三是發(fā)達國家的現代化模式是發(fā)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路徑和唯一選擇。該理論認為世界現代化的發(fā)展方向是趨同的,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區(qū)別只是速度的快慢和階段的前后。簡言之,經典現代化理論一方面開創(chuàng)了現代化理論研究的先河,其觀點與方法確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另一方面因其缺乏對欠發(fā)達國家實際情況的分析考慮,故難以對廣大發(fā)展中國家進行全面科學的有效指導。
4.依附理論。隨著諸多效仿努力的失敗,經典現代化理論引起了眾多爭議和質疑。正是在此基礎上,一些發(fā)展中國家的學者提出了相關解釋。如依附理論認為,一是西方先行現代化國家憑借其在工業(yè)革命以來所積累的實力,構建了與廣大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中心—外圍”的依附體系。在這一體系中,處于中心的發(fā)達國家向處于邊緣的發(fā)展中國家出售附加值高的工業(yè)產品,而邊緣國家則向中心國家出售廉價的初級產品。二是發(fā)展中國家低度開發(fā)與貧窮落后的根源,在于其在這種“中心—外圍”體系中所處的依附地位。該理論認為,率先崛起的中心國家通過不平等的經濟政治格局和世界貿易關系剝削外圍國家,而外圍國家由于嚴重依賴中心國家的資金、科技、人才等資源。這樣一來,中心國家不斷受益于“中心—外圍”體系,而外圍國家則愈來愈窮。三是發(fā)展中國家要實現自己的發(fā)展,就必須擺脫對發(fā)達國家的嚴重依賴,甚至有激進派學者提出應實行脫鉤戰(zhàn)略。這一理論一方面打破了經典現代化理論只從各經濟體內部孤立分析問題的做法;另一方面卻陷入了單純的外部因素決定論的片面性之中,存在著簡單化的分析傾向。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變遷
中國式現代化經歷了萌芽(1921—1952年)、起步(1953—1956年)、曲折(1957—1978年)、加速(1979—2012年)、優(yōu)化(2013年至今)五個演進階段,并在每一階段都擁有其獨特的內涵要義。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萌芽——新民主主義時期工業(yè)化構想(1921—1952年)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將實現國家現代化作為自己的使命任務,為此,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持續(xù)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時期的工業(yè)化構想。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新民主主義基本綱領規(guī)定了新民主主義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和建設方法,并經根據地、解放區(qū)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國民經濟恢復實踐驗證了其有效性,因此從根本上保證了這一構想的科學性。除此之外,這一構想還包括如下內容:在建設目標上,將工業(yè)化作為奮斗目標;在主導產業(yè)上,重點發(fā)展農業(yè)和輕工業(yè);在實施路徑上,通過“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xiāng)互助、內外交流”,來確?!八拿姘朔健钡睦妫辉诎l(fā)展方向上,是成熟發(fā)達的社會主義社會;在體制依托上,是直接計劃、間接計劃與市場調節(jié)相結合的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
雖然由于多種原因,這一構想后來被放棄了,但其所內含的諸多科學內涵,不僅是新民主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啟示價值。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起步——過渡時期工業(yè)化建設(1953—1956年)
由于重工業(yè)發(fā)展長期落后嚴重制約了工業(yè)化的起步和進程,同時,近代以來的慘痛教訓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朝鮮戰(zhàn)爭,都證明盡快建立強大國防的必要和緊迫,加之在兩大陣營尖銳對立和蘇聯(lián)工業(yè)化模式備受推崇且蘇方對華友好的情況下,“以俄為師”自然再次成為當時的不二選擇。
由于重工業(yè)投資數額大、技術含量高、周轉耗時長等特征,與新中國成立之初勞動力豐裕、資本技術稀缺的基本國情產生了無法匹配的矛盾,所以黨中央不得不依照蘇聯(lián)通過對經濟管理體制變革,來營造適合這一工業(yè)化要求的資源配置制度、宏觀政策環(huán)境、微觀經營機制,這就使原有的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經由過渡時期的“三大改造”,逐步轉變?yōu)樯鐣髁x建設時期的計劃經濟體制。正是由于這一邏輯,毛澤東同志于1953年前后,放棄了此前的新民主主義時期工業(yè)化構想,轉而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并使之成為這一時期工業(yè)化建設的總體依據。除此之外,這一時期工業(yè)化建設還包括如下內容:在建設目標上,依然是“由農業(yè)國變?yōu)楣I(yè)國”;在建設載體上,主要體現為“一五”計劃;在主導產業(yè)上,開始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并比較注重重工業(yè)內部的比例平衡;在實施路徑上,試圖通過中央大中型企業(yè)擴張,在幾個五年計劃內將中國建設成“一個工業(yè)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15];在資源特色上,蘇聯(lián)援助起到“奠定我國工業(yè)化初步基礎的重大作用”[16];在體制依托上,形成以“條條”管理為主的計劃經濟體制。
雖然由于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固有矛盾使這一模式具有不少內生問題[17],但因市場機制的退出是逐步的,同時負責經濟工作的領導人重視綜合平衡與比例協(xié)調,所以這一兼具歷史局限性與客觀必然性的工業(yè)化“舶來品”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效果,從而既“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也奠定了我國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曲折——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現代化建設(1957—1978年)
1956年蘇共二十大“揭蓋子”和“一五”計劃后期各種問題的暴露,使黨中央不得不在反思蘇聯(lián)工業(yè)化模式的基礎上開始新的探索。在加速農業(yè)改造、進行“反右”運動和批判“反冒進”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逐漸探索出一條快速實現工業(yè)化與現代化的路徑,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由過渡時期工業(yè)化建設向蘇聯(lián)工業(yè)化模式中國化的成果——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現代化建設的轉軌。
雖然這一時期的現代化建設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但除調整時期外,都貫穿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這一總體依據的主旨特征。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還包括如下內容:在建設目標上,這一時期黨中央將“工業(yè)化”逐步發(fā)展為“四個”現代化;在建設載體上,由初始的極端化階段——“大躍進”時期,經被迫暫停與局部糾偏階段——調整時期,先后向特殊實施階段——備戰(zhàn)時期和調試改進階段——“洋躍進”時期過渡;在主導產業(yè)上,由“大躍進”時期的“以鋼為綱”,先后轉變?yōu)閭鋺?zhàn)時期的國防軍工和“洋躍進”時期的基礎工業(yè);在實施路徑上,一方面主張通過群眾運動來進行經濟建設,另一方面強調通過拔高生產關系來發(fā)揮其對生產力的反作用;在體制依托上,這一時期雖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但以指令性計劃為主的資源配置方式并未根本改變。
不難看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現代化建設是試圖將過渡時期“拿來主義”的做法,修改為將蘇聯(lián)工業(yè)化模式的核心與我國資源優(yōu)勢和實際需要相結合的理想狀態(tài),其實質是蘇聯(lián)工業(yè)化模式的中國化。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必然因難以解決這種現代化模式的根本問題而使各種努力都難遂人愿。
(四)中國式現代化的加速——改革開放新時期現代化建設(1979—2012年)
20世紀70年代末國門漸開后中外發(fā)展差距的對比使黨中央逐漸意識到,必須在遵循一般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和符合世界文明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對我國現代化建設道路進行重新探索。
值得指出的是,這一時期所形成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核心,概述了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貫穿和指導著1978年以來實現溫飽、總體小康、全面小康目標的每一過程,從根本上保障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性。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還包括如下內容:在建設目標上,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其具體奮斗目標從“兩個文明一起抓”,逐漸演變?yōu)椤案粡姟⒚裰?、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在建設載體上,經歷了溫飽、總體小康、初始的全面小康三個階段;在主導產業(yè)上,由勞動密集型的農業(yè)、輕工業(yè),向資本密集型的建材、電子、新一代家電和與其相關的裝備制造業(yè)[18],進而又于新世紀向資本技術密集性的汽車、房地產、IT產業(yè)等升級過渡;在實施路徑上,提出并踐行鄧小平“兩個大局”的發(fā)展思路;在體制依托上,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
可以看出,改革開放新時期現代化建設是重新將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和世界現代化一般規(guī)律,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并與時俱進后的成果,其實質是將新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與一般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和世界文明發(fā)展方向進行契合對接,從而確?,F代化和民族復興目標的順利實現。
(五)中國式現代化的優(yōu)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現代化建設(2013年至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新時代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重大判斷和戰(zhàn)略部署。經過持續(xù)努力,2021年在慶祝建黨百年的講話中黨中央一方面宣告了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方面指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2022年黨的二十大又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zhàn)略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
新發(fā)展理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在新進程中時代化、應用化、實踐化的產物,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方法和行動指南。此外,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還包括如下內容:在建設目標上,黨的二十大明確了2035年和第二個百年時的奮斗目標分別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以及“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建設載體上,根據黨的十九大的部署,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三階段載體,黨的二十大重申并進一步細化了后兩步的相關內涵。在主導產業(yè)上,要“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huán)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在實施路徑上,必須一方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暢通國內大循環(huán),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國際市場和全球資源加快推動國際循環(huán)。在體制依托上,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5]趙凌云.科學認識和把握“中國道路”命題[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10-17.
[6]顏曉峰.黨的百年奮斗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J].思想理論教育,2022(4):4-11.
[7]梁崇.“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道路”同異辨析[EB/OL].(2022-11-29)[2023-03-15].https://theory.dahe.cn/2022/11-29/1141405.html.
[8]張振華.比較政治經濟視角下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科學內涵及其文明意蘊[J].人文雜志,2022(3):1-12.
[9]王維平,薛俊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總體性”闡釋[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22(1):13-21.
[10]任志江,林超,湯希.從新民主主義工業(yè)化道路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J].經濟問題,2022(2):17-26.
[11]蔣英州,王創(chuàng)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起點、主要內涵與使命追求[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1-13.
[12]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22:32.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60-261.
[15]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6]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06.
[17]任志江,劉雨薇,鄧惠.中國共產黨探索現代化道路的百年歷程與經驗啟示[J].財經科學,2021(6):53-66.
[18]武力,溫銳.1949年以來中國工業(yè)化的“輕、重”之辨[J].經濟研究,2006(9):39-49.
責任編輯: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