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潤澤 趙燈兵 吳 芳 張平勝
(北方工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北京 100144)
隨著高校擴招的進行,大學生人數(shù)不斷增加,許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門后便開始放松了自己,表現(xiàn)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興趣不濃厚、學風建設有待加強,導致了在期末考試中屢屢出現(xiàn)掛科的現(xiàn)象。在現(xiàn)有的文獻研究中,許多學者對大學生掛科原因均展開過探究,并構建了相應的模型對掛科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周慶等[1]通過校園卡消費來預測學生掛科情況,提出作息習慣對成績有很大影響的合理猜想。然后運用多種數(shù)據(jù)挖掘模型來預測學生是否存在掛科風險。顧秋麗[2]以某高校學生為樣本,調研了大學生目前的學業(yè)情況、日常學習狀態(tài)、對待考試不及格的態(tài)度以及課余時間的分配,分析了大學生考試不及格的原因。包志梅[3]通過調研指出,宿舍層面的同伴關系對本科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兼具顯著的正向與負向效應,班級層面的同伴互動對本科生課內外學習、個人探究以及逃課和掛科影響顯著。趙潔等[4]構建了計數(shù)數(shù)據(jù)模型,發(fā)現(xiàn)高考成績、早自習出勤率、所屬班級是否為優(yōu)秀班級以及是否參加學生互助活動的這4 個變量對學生掛科門數(shù)呈現(xiàn)顯著影響,是否為班委對于學生掛科門數(shù)的影響較前四者不顯著。徐鎂淇等[5]指出應引入學業(yè)優(yōu)異的學生作為小講師,為掛科學生設計搭建質優(yōu)價廉的個性化學習輔助平臺,既營造互幫互促的“同伴效應”,又為降低高校掛科率提供一種解決辦法。
但是,上述研究雖然能夠指明大學生掛科的相關原因,但是在影響掛科因素的指標選取上還存在一定偏差,在微觀層面不夠細致,不能夠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出影響大學生掛科的因素。此外,許多高校設置了早晚自習,并開設朋輩幫扶的課后小講堂等,但是否真的能對降低掛科率起到作用也值得探究,這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本文旨在探究大學生掛科的影響因素,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收集某高校部分2020 級學生的面板數(shù)據(jù),選擇相應的自變量,基于計量經(jīng)濟學視角,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二項Logistic 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計量實證研究,探究大學生掛科原因,找出大學生掛科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為今后有效降低大學生掛科率提供一定借鑒。
以某高校2020 級學生在2020—2021 學年春季學期的掛科情況作為衡量指標,因變量為“是否掛科”(虛擬變量),并設定為Y,選取高考成績、上學期績點、早自習出勤率、課堂出勤率、宿舍平均績點、是否班委、參加助學聯(lián)盟次數(shù)這7 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研究。
(1)數(shù)值型變量:“高考成績”為高考各科成績的加總;“上學期績點”為2020 學年秋季學期的必修課總績點成績;“參加助學聯(lián)盟次數(shù)”為本學年春季學期累計參與助學聯(lián)盟小講堂聽課的次數(shù);“宿舍平均績點”為每個學生所在宿舍所有成員本學期總績點的平均數(shù)。(2)虛擬變量:“是否班委”“課堂出勤率”“早自習出勤率”“是否掛科”均設置為虛擬變量,即“1=滿足條件,0=未滿足條件”。其中,衡量“課堂出勤率”“早自習出勤率”的大小,選取本學年春季學期的累計出勤率,并以95%為判斷標準,高于為“1”,低于為“0”,將數(shù)據(jù)進行整合。
二項logistic 回歸是一種廣義的線性回歸分析模型?;貧w的因變量是二分類的虛擬變量,Y值只能為0 或1,自變量既可以是連續(xù)的,也可以是分類的。通過二項logistic 回歸分析可以得到自變量的權重。由于因變量“是否掛科”為分類變量,類別有且只有兩類,因此,本文結合以往學者研究和本文選取的變量情況,建立了如下的二項Logistic 回歸分析模型。其中,Y為因變量,c為常數(shù)項,ε為誤差項,X1~X7分別為本文選取的自變量。
對2020 級學生信息進行匯總,共有228 個樣本。對“是否掛科”和“性別”進行交叉列聯(lián)分析得知,男生共有59 人,其中有12 人掛科,女生共有169 人,其中有23 人掛科。為進一步分析男女生在“是否掛科”上是否具有顯著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進行驗證,由sig=0.258>0.05,表明男女生在是否掛科的問題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對因變量和各個自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 可知,因變量“是否掛科”與上學期績點、課堂出勤率、高考成績、是否班委、參加助學聯(lián)盟次數(shù)、宿舍平均績點均呈現(xiàn)顯著相關關系(sig<0.05);是否掛科與早自習出勤率不存在顯著相關關系(sig>0.05),因此,在接下來的二項Logistic 回歸中,去掉“早自習出勤率”這一自變量,選擇其他6 個自變量進行模型回歸分析,進行下一步的檢驗。
因變量為“是否掛科”,對“上學期績點”“課堂出勤率”“高考成績”“是否班委”“參加助學聯(lián)盟次數(shù)”“宿舍平均績點”這6 個自變量進行二項Logistic 回歸。結果如表2 所示。
如表2 所示,根據(jù)二項Logistic 回歸結果,自變量“上學期績點”“課堂出勤率”“高考成績”通過顯著性檢驗,對因變量“是否掛科”具有顯著影響(sig<0.05),而自變量“是否班委”“參加助學聯(lián)盟次數(shù)”“宿舍平均績點”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對是否掛科影響不顯著。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進一步得知:
(1)上學期績點每增加1 分,掛科風險就會降低約10%,表明學習效果的累積對本學期是否掛科具有重要作用,前一階段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直接決定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專業(yè)素養(yǎng)情況,以及決定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況。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在上一學年、上一學期的學習沒有打好基礎,那就會影響后面的學習,有導致掛科的風險。(2)課堂出勤率高于95%的學生的掛科風險是出勤率低于95%學生的大約1/10,表明課堂出勤率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不應被忽視。良好的課堂出勤率首先是學習態(tài)度的體現(xiàn),態(tài)度決定行為,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有卓越的學習成果。同時,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渠道,在課堂上,任課教師講授知識、傳授方法,對學生掌握知識、提升學科素養(yǎng)、提高學習成績至關重要。(3)高考成績每高1 分的學生,其掛科風險就會約降低5%,由此解釋了為什么生源質量是高校一直看重的問題,具備良好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學生,能夠容易在大學課程學習中取得較好成績,大大降低掛科率。
通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結論:(1)高考成績、上學期績點、課堂出勤率這3 個變量對大學生是否掛科具有顯著影響。高考成績越高,掛科風險越低,高考成績每高1分的學生,其掛科風險就會約降低5%;上學期績點越高,掛科風險越低,上學期績點每增加1 分,掛科風險就會降低約10%;課堂出勤率越高,掛科風險越低,課堂出勤率高于95%的學生的掛科風險是出勤率低于95%學生的約1/10。(2)是否班委、參加助學聯(lián)盟次數(shù)、宿舍平均績點、早自習出勤率這4 個變量對大學生是否掛科并不具有顯著影響。結合實際,原因可歸納如:其一,是否班委并不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為是否擔任班委并不是由學習成績所決定。其次,作為班委或者其他學生組織的學生干部,無論成績高低,往往都容易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工作上。而一部分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學習,另一部分學生可能一味追求學生工作,忽視了學業(yè)。其二,參加助學聯(lián)盟次數(shù)、宿舍平均績點并不能直接影響學生成績,好的宿舍氛圍和外部學習環(huán)境固然重要,但學生學習主要是依靠自我的內驅力。朋輩幫扶和良好宿風只能起一部分作用,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產(chǎn)生緊迫感和學習興趣,從而激發(fā)自己的學習動力,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識。例如,學習動力不強或者學習基礎非常薄弱的同學,僅靠參加助學聯(lián)盟的次數(shù)或者靠宿舍同學的帶動,而自己卻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不能真正將知識掌握,從而不能獲得較好成績,因此對其有效降低掛科率的作用不明顯。其三,早自習出勤率對大學生是否掛科無顯著影響,許多學生在迫于早自習政策壓力的情況下,不得不去上早自習,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學生即使到了早自習教室,也并沒有真正投入到學習中,而是在看手機。再加上許多學生早上起來后困意還沒完全消除,這都會影響早自習的利用效率。早自習出勤率固然很高,但是對學生是否掛科無明顯作用。
為提高大學生學習成績、有效降低掛科率,本文提出建議:(1)從宏觀方面,高校應注重加大宣傳力度、實行獎勵優(yōu)質生源的政策,吸引到學習基礎更好、更優(yōu)秀的學生,把好“入口關”,從而提高學校整體生源水平,這也是有效改善掛科情況的方式之一。(2)從中觀方面,強化對學生基礎課的重視,加強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管理。特別是新生入學之初,就要引導其盡快融入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盡快適應大學期間的學習,引導各班級樹立“零掛科”的奮斗目標。因為學習是不斷積累、不斷進行自我激勵的過程,前一階段的學習成果會直接影響學生后階段的學習效果。為實現(xiàn)降低掛科率,就必須要從入學之初做起,引導學生為今后幾年的學習做好準備,在前面的學期里必須要打下堅實基礎,爭取不能掛科。(3)從微觀方面,加強對課堂出勤的管理。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渠道,課堂出勤率也是學風建設最不應忽視的部分。保障了課堂出勤率首先是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其次通過課堂學習也能使學生最有效收獲知識。因此,學院可設置“學風建設引領員”,由高年級學生或研究生擔任,使其在課前5min,入各個課堂協(xié)助任課老師進行抽查點名,將缺勤結果與評獎評優(yōu)掛鉤,從制度上引導學生加強課堂學習,完善學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