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聯(lián)教材,引導教學應教盡教

2023-08-18 19:07王本華
語文建設 2023年7期
關鍵詞:引導教學

王本華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標;語文高考命題;統(tǒng)編語文教材;引導教學;顯性關聯(lián);深層銜接

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高中課標”)頒布;2019 年秋季,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開始在全國部分省市使用。對于新教材的問世,一線教師最大的困惑是:這些內(nèi)容高考會不會考?特別是對新教材中的一些新內(nèi)容,如整本書閱讀、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交流等,相當一部分教師都持觀望態(tài)度,或采取敷衍的辦法。

當前,教材建設已成為國家事權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考與教材相關聯(lián)、與教學內(nèi)容相銜接,應該說是歷史的要求與必然。伴隨著2019年《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以下簡稱“高考評價體系”)的發(fā)布,在“小步快跑”總原則的指導下,語文高考命題自2020年起新意迭出,不斷推進,特別是在關聯(lián)教材、引導教學方面作出了許多可貴的探索。

一、關聯(lián)教材的理論依據(jù)和現(xiàn)實要求

1. 因應課標的追求

與以往相比,高中課標的一大亮點是研制了學業(yè)質量標準,其研制的目的,就是“為階段性評價、學業(yè)水平考試和升學考試命題提供重要依據(jù),促進教、學、考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1]。

那么,教、學、考三者之間如何有機銜接,形成合力?其中的關鍵就是學業(yè)水平的劃分和學業(yè)成果的描述。高中課標將語文學業(yè)水平分為五級,并對各級水平在四大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不同表現(xiàn)作出了具體描述。在這五級學業(yè)水平中,“水平二是語文學科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依據(jù),水平四是高??荚囌猩浫〉囊罁?jù),水平五則是為對語文課程更有興趣的學生所設的較高要求,修習情況可供高?;蛴萌藛挝粎⒖肌保?]。也就是說,四級水平是高考命題的依據(jù),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一核”“四層”“四翼”對應的就是四級水平的要求。

有了學業(yè)水平和學業(yè)成果的描述,如何把教、學、考有機銜接起來?其中的重要紐帶就是教材。教材上承高中課標,是將課程標準的精神、理念、內(nèi)容、要求具體化,是課程實施的具體依托;下接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jù)。因此,教材是課程、教學、考試之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離開了教材,教、學、考銜接就成了一句空話。

教材編寫的重要依據(jù)是課程標準,教材編寫的原則、理念、內(nèi)容、方法、實踐等,自然要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和理念,落實課程標準的具體內(nèi)容和學業(yè)要求。以現(xiàn)行統(tǒng)編高中教材為例,整體框架以人文主題和語文學習任務群兩條線索組織單元,既體現(xiàn)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又符合以核心素養(yǎng)為綱設立語文學習任務群的總要求,重點關注學生的必備品格、基本知識和關鍵能力。從具體編排來看,以學習任務為導向整體設計單元核心任務和具體實踐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置身具體真實的語言情境,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相互整合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自主建構基本知識,形成關鍵能力,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樣的編寫精神、編排思路,不僅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思想,也與考試評價的追求一致。因此,考試關聯(lián)教材,既是回應課程標準的訴求,又是促進教、學、考銜接的有效方案。

2. 教材作為國家事權的必然

教材是國家事權,這是教材建設的一個重要命題。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教材建設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設什么樣的教材體系,核心教材傳授什么內(nèi)容、倡導什么價值,體現(xiàn)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3]。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意見》,從制度層面強調(diào)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即所謂“尺寸教材,悠悠國事”[4],可見黨和國家對教材建設的重視。

教材既然是國家事權,特別是在語文教材國家統(tǒng)編的前提下,如何讓教材發(fā)揮“培根鑄魂、啟智增慧”(2020 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的作用,如何讓教材落實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也成為教材編者首先要面臨的重大問題。作為意識形態(tài)屬性很強的語文教材,其在“體現(xiàn)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現(xiàn)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xiàn)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5]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起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說,教材寄托著黨和國家的巨大期望,那么,教師教好教材、學生學好教材自然也是黨和國家的要求,同時,作為高利害性的高考體現(xiàn)教材的要求也就成了必然。

3. 回應高考評價體系的訴求

在長期的教材使用跟蹤調(diào)研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突出的現(xiàn)象,即一線教師最關心的往往不是新課程出現(xiàn)了哪些新理念、新要求及其在教學中的落實,而是關心某些內(nèi)容考不考、如何考。比如,2019年秋季統(tǒng)編教材開始在一些省市使用后,一線教師經(jīng)常問:《鄉(xiāng)土中國》《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會考嗎?當代文化參與大概很難在高考中出現(xiàn)吧?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應該不好命題吧?這些本來都是課程標準要求的內(nèi)容,教材中以適當?shù)男问桨才攀抢硭斎坏?,教學時認真落實也是應有之義,可相當一部分教師卻以是否考試作為教學與否的依據(jù),這恐怕與多年形成的高考不考教材內(nèi)容的狀況密切相關。

在大多數(shù)教師看來,除了名篇名句默寫,高考是不考教材的。受這一認識的影響,有些教師或者將高中教材的選文變換為一道道模擬題,或者將教材內(nèi)容匆匆過一遍而把大部分時間用來進行高考訓練,這就使得體現(xiàn)國家事權的教材的教學價值大打折扣。

近年來,高中課標對教、學、考一致性的追求,高考評價體系將“引導教學”作為三大核心功能之一,促使高考命題方向有所調(diào)整。事實上,敏感的教師會注意到,自2020年起,教育部考試院推出的各年度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評析,都提到教、考銜接的問題。如果說開始主要還是比較宏觀地強調(diào)與課程內(nèi)容的銜接,或者大體還是與教材選文作者有關聯(lián)的話,2022年的試題評析則明確提出“關聯(lián)教材,提升課堂質量效率”,指出“試題材料呼應教材,題干設問、答案設計注意與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建立知識鏈接,增強與教材的關聯(lián)度……引導教學重視教材、用好教材,將功夫下在課堂內(nèi),以提升課堂質量的方式來提高學生成績”[6]。2023年的試題評析接續(xù)這樣的思想,進一步明確“銜接統(tǒng)編教材,推進課堂改革”,使得試題與教材的關聯(lián)度大大增加,可以說處處可見與教材的不同程度的關聯(lián)。

二、試題與教材顯性關聯(lián),回應廣大教師的關切

1. 名篇名句默寫與教材直接關聯(lián)

說到試題與教材的顯性關聯(lián),我們很容易就會想到名篇名句默寫的內(nèi)容。在過去很多年,試題與教材的關聯(lián)基本上體現(xiàn)在這一板塊,而且很長時間都是簡單的純記憶性默寫。

為了減少機械背誦,增強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欣賞、傳承、運用等能力,這一板塊的考查方式近年來出現(xiàn)了很多變化,理解式、運用式背誦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我們可以大致勾畫出這一板塊命題設計的發(fā)展線索:直接背誦—簡單理解—復雜理解—文化融入—情境運用。其中的文化融入和情境運用,可以說將簡單的背默考查提高到了帶有高階思維特性的文化傳承與轉化運用層面。

以2023 年的全國新課標卷為例,兩份試卷中的名篇名句默寫板塊,最后一個小題均出現(xiàn)了“小剛”這一人物:

【Ⅰ卷】小剛臨摹了一幅諸葛亮的畫像,想在上面題兩句詩,卻一直沒想好。汪老師認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Ⅱ卷】小剛在他創(chuàng)作的歷史小說《正氣歌》中寫道:文天祥月下獨步于江邊,眼前壯闊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誦起前人的寫景名句“ , ”。

Ⅰ卷小剛臨摹諸葛亮畫像后,老師提醒他可以直接用古人成句題詩,這個答案開放性很強,“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應該都可以成為答案。Ⅱ卷小剛創(chuàng)作歷史小說《正氣歌》,情境是文天祥獨步江邊看到眼前壯闊景象,“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這些與大江有關的詩句,應該也都可以成為答案(但需要注意,因為是文天祥吟誦,所以不能默寫文天祥以后古人的名句)。這兩份試卷,從為諸葛亮畫像題詩,到寫出文天祥可能吟誦的詩句,使得名篇名句默寫這一最容易成為簡單識記的題,如今由于有了具體的情境,便與理解、判斷、應用等產(chǎn)生了密切聯(lián)系,而且給予了考生比較寬泛的答題空間。

2. 材料選擇、題干設計與教材中的作家作品直接關聯(lián)

在引導教學這一總原則的指導下,近年來的試題在選取閱讀材料時會盡可能注意到教材中的相關作家或課文涉及的相關題材;在試題命制時也盡可能與教材中的作家或作品發(fā)生聯(lián)系。這樣的嘗試拉近了試題與考生的距離,讓他們有親近感、親切感、成就感,深切感受到命題者的友好,覺得學了有用,也會使考試時的極度緊張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以古代詩歌閱讀這項考查為例,我們會看到命題者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2022年全國乙卷選的是王勃《白下驛餞唐少府》,教材中學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相同,題材相似;同時設計了一個主觀題:“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蓖晷赂呖饥蚓磉x的是李白《送別》,其中一個選項是:“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毕襁@樣的題,作者熟悉、題材熟悉,但如果日常學習中沒有對所關聯(lián)的詩歌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把握,選項正確與否就無從判斷,對主觀題更是無從答起。

2023年的四套全國卷里,像這樣的直接關聯(lián)、顯性關聯(lián)非常多,通過閱讀材料的選擇、題干的設計或具體的選項很容易觀察到。比如四套試卷文言文閱讀的第11題都有一個或兩個選項與教材選文有關,其中新課標Ⅰ卷涉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舉”的用法、《兼愛》中“勸”的含義,Ⅱ卷涉及《桃花源記》中“果”的意思;全國甲卷涉及《送東陽馬生序》中“逆”的含義,乙卷涉及《送東陽馬生序》中的“窮”、《愚公移山》中的“出入”等。又如語言文字運用板塊,新課標Ⅰ卷用了老舍的《駱駝祥子》(初中推薦閱讀),新課標Ⅱ卷第20題有兩個選項分別與《沁園春·長沙》《誰是最可愛的人》有關,全國甲卷第21題要求學生講的三個成語——臥薪嘗膽、庖丁解牛、一鼓作氣,都在教材中出現(xiàn)過。

說到2023 年試題與教材的顯性關聯(lián),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課標Ⅱ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Ⅱ。這一題的閱讀材料節(jié)選的是沈從文的《社戲》,從作者看,沈從文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作家,初中推薦閱讀書目里有他的《湘行散記》,高中有節(jié)選的課文《邊城》,考生對沈從文的創(chuàng)作風格會有比較多的了解;從文章內(nèi)容看,初中教材里有魯迅的《社戲》,這是多年存在于教材的經(jīng)典課文,也是教師重點教讀的課文,雖然課文在初中,但至少大部分考生一定會有記憶。同時,這一閱讀的第7 題,其中三個選項也都與教材選篇相關:B 選項提到傳統(tǒng)白話小說的寫作手法,在初中教材里有一個單元專門講傳統(tǒng)白話小說,高中還有白話小說的節(jié)選,特別是有《紅樓夢》整本書閱讀;C 選項是將文本中的景物描寫與魯迅《社戲》中的景物描寫作比較,魯迅《社戲》中的景物描寫在教材中有相關練習;D 選項則是與沈從文《邊城》作比較,考生對《邊城》中風土人情的描寫應該有很深的印象。這樣的題與教材內(nèi)容有多方面關聯(lián),應該能更多喚起考生的親近感、學習成就感。

3. 材料選擇、題干設計直接指向看似難以測試的內(nèi)容

與以往的高中語文教材相比,統(tǒng)編教材最顯而易見的變化就是出現(xiàn)了以整本書閱讀和實踐活動為主的單元。而當統(tǒng)編教材逐年推行使用后,調(diào)研時一線教師問得最多的也是這樣的內(nèi)容會不會考。通過分析近兩年的全國卷,大家一定已經(jīng)看到了命題者探索的步伐。

首先看2020 年新高考Ⅱ卷的寫作,題目要求考生以《中華地名》節(jié)目主持人的身份寫一篇“帶你走近____”的主持詞。這個寫作題與教材關聯(lián)度極高。高中必修上冊第四單元是以活動為主的“家鄉(xiāng)文化生活”,活動一“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要求通過訪談等形式了解家鄉(xiāng)值得記憶的某個人或某一物,關注的是發(fā)現(xiàn)過去;活動二“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現(xiàn)狀調(diào)查”要求通過調(diào)查,了解家鄉(xiāng)的文化,關注的是考察現(xiàn)在;活動三“參與家鄉(xiāng)文化建設”是寫建議書,為家鄉(xiāng)的文化建設獻計獻策,關注的是未來發(fā)展。同冊第五單元是《鄉(xiāng)土中國》整本書閱讀,該書通過大量鄉(xiāng)野調(diào)查,分析并闡釋了中國傳統(tǒng)基層社會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多了解中國鄉(xiāng)村的歷史與文化、風俗與人情等。試想,如果這兩個單元都讓學生扎扎實實地實踐過、閱讀過、探討過,又何愁他們不能順利完成這樣一篇作文呢!

再看2022 年全國卷,其中新高考Ⅱ卷信息類文本主要是關于《紅樓夢》翻譯的材料,甲卷寫作引用《紅樓夢》“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材料,從形式上看都直接提到了《紅樓夢》。當然,這兩道題目設計和作文其實都與《紅樓夢》本身無甚關聯(lián),都不是直接考《紅樓夢》,但這一書名的出現(xiàn)似乎也在提醒教師,整本書閱讀應該受到重視。

2023年全國試卷在這方面有了更多的體現(xiàn)。比如新課標Ⅰ卷現(xiàn)代文閱讀Ⅰ,材料摘編自赫克托·麥克唐納的《后真相時代》,材料題目指向對信息真?zhèn)蔚姆直?,這與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下冊第四單元“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密切相關。這一單元包括三個活動,從了解媒介的特點,到學習綜合運用多種媒介,再到辨識媒介立場、辨析信息真?zhèn)?,安排得都很細致。而這一試題,材料本身有較多對多種媒介信息的引用和分析,考生如果認真學習過教材中的這個單元,對文本的閱讀應該沒有障礙;第4、5題又涉及對事實真相的甄別和作者辨析事實真?zhèn)蔚姆椒?,如果有了教學中對信息真?zhèn)蔚谋鎰e學習,完成起來難度也會大大降低。

又如新課標Ⅱ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Ⅰ,材料一摘自習近平《談談調(diào)查研究》,材料二摘編自費孝通《亦談社會調(diào)查》,其中第1題選項B又涉及毛澤東《調(diào)查的技術》的比較。這些內(nèi)容都與必修上冊第四單元“家鄉(xiāng)文化生活”和第五單元《鄉(xiāng)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有關,其中第四單元的第二個活動就是調(diào)查研究,后邊附的材料有毛澤東的文章;第五單元《鄉(xiāng)土中國》的作者是費孝通,整部書都源于鄉(xiāng)野調(diào)查,是基于調(diào)研的對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思考。

統(tǒng)編教材主編溫儒敏發(fā)微博,說“今年高考語文命題有‘回歸教材與平時教學內(nèi)容的趨勢”,其中舉到全國甲卷作文“人·技術·時間”與教材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一單元的作文題“如出一轍”,必修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材料《傳播媒介變遷的社會影響》也與這一作文題關系密切。其實,特別關注教材的教師會發(fā)現(xiàn),新課標Ⅰ卷作文“故事的力量”,直接呼應選擇性必修中冊外國文學作品研習單元。這一單元的寫作任務提供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段講話作為材料,材料的第一句就是“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

三、試題與教材的深層關聯(lián),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本質

直接的、顯性的關聯(lián)是很容易捕捉到的,看到這些關聯(lián),一線教師會覺得很欣喜,會覺得教材的內(nèi)容真的有用。事實上,潛在的、深層的關聯(lián)更值得關注,因為這樣的關聯(lián)更能體現(xiàn)出課程新理念、教材新思想,更加需要教師轉變課堂教學方式,適應新的挑戰(zhàn)。

統(tǒng)編教材有很多創(chuàng)新之處,歸納起來大致包括三個方面,見下表:

我們發(fā)現(xiàn),近年來的高考試題,尤其是2023年的試題,對上表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有充分的體現(xiàn)。立德樹人的方向引領最為明顯,大家可以參照歷年考試說明深入理解,這里談一談其他方面的銜接與關聯(lián)。

1. 強調(diào)整合

高中課標開宗明義地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保?]統(tǒng)編教材也以單元學習任務為抓手,靈活地整合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活動,力求讓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建構能力,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統(tǒng)編教材一問世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中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是用整體的單元學習任務代替了以往的課后練習;而單元學習任務的設計,按照教材編者的說法,充分關注了整合、情境、活動等語文課程新觀念。[8]

從整合出發(fā),近年來高考試題有了如下變化:

首先,高考試題從單一文本走向多文本閱讀。最早出現(xiàn)的是實用類多文本閱讀,緊接著思辨類、文學類多文本閱讀也漸次呈現(xiàn),甚至今年的文言文閱讀也有兩篇文本的組合。多文本閱讀形態(tài)的出現(xiàn),與統(tǒng)編教材設計了大量群文閱讀形態(tài)是一致的,都是在整合、綜合方面作的探索。如果說高考試卷中第一次出現(xiàn)組合閱讀材料時,師生們還都有些出乎意料,不知所措,到今天,即便文言文出現(xiàn)多文本閱讀,相信大家也都能泰然處之了。

其次,這種整合更體現(xiàn)在試題本身的綜合上。近年來實用類文本閱讀最后一個主觀題基本都是引向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在材料與生活之間建立聯(lián)系,引發(fā)思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將語文閱讀與社會現(xiàn)實相結合的探索。如名篇名句默寫題,上邊說過已經(jīng)有了很多新的嘗試,有些嘗試是將文化理解與記憶積累進行整合,有些則是將文化積累與實際應用發(fā)生聯(lián)系,體現(xiàn)出簡單的識記背默題也在向著綜合、運用的方向推進。

又如2023 年新課標Ⅱ卷寫作,要求結合語言文字運用Ⅱ提供的材料,圍繞其中提到的“安靜一下不被打擾”的想法,以“青少年自己的空間”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這是一篇典型的讀寫結合試題,是從閱讀有感而發(fā),延伸到寫作表達,體現(xiàn)出整合的理念。其實,像這樣的讀寫結合試題,在統(tǒng)編教材中是大量存在的,因為統(tǒng)編教材就是通過任務將語文實踐的各個方面整合起來,單元任務的設計就是從閱讀出發(fā)指向表達,整體思路基本是:從文本的思想內(nèi)容到寫作技巧、風格,到向外的延展閱讀,最后回歸自主寫作。

2. 關注情境

“情境”一詞在課程標準中出現(xiàn)34 次,主要用于“真實情境”“語言情境”“語言運用情境”“語言實踐活動情境”等;在高考評價體系中出現(xiàn)43 次,主要用于“學習情境”“復雜情境”“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等。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明確提出“以具體情境為載體”,高考評價體系則“規(guī)定了高考的考查載體——情境”[9]。統(tǒng)編教材在設計任務時也充分關注到情境,力求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高考命題者很快就捕捉到了“情境”這一典型高頻詞,自2020年起開始進行不同方向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寫作試題的命制。2020年共有五份全國卷,其中四份寫作題充分體現(xiàn)出考查學生在特定情境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全國Ⅰ卷提供了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的材料,要求根據(jù)材料,選擇感觸最深的人,為班級讀書會寫一篇發(fā)言稿——讀書會是設置的情境,發(fā)言稿是要求的文體。全國Ⅱ卷提供了中外名言和抗疫援助中的一些感人話語,要求結合材料內(nèi)容和含義,以中國青年代表的身份撰寫一篇主題為“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chuàng)未來”的中文演講稿——中國青年代表是設置的情境,演講稿是要求的文體。全國Ⅲ卷提供了一段帶有比喻意義的“鏡子”材料,要求結合材料,以“如何為自己畫好像”為主題,給高一新生寫一封信——給高一新生寫信是設置的情境,信是要求的文體。新高考Ⅱ卷則要求考生以《中華地名》主持人的身份寫一篇“帶你走近____”的主持詞——節(jié)目主持人是設置的情境,主持詞是要求的文體。這些寫作題有特定的情境,要求撰寫的都是實用類文體,考生如果脫離情境就無法很好地解決問題,如果不了解這種實用文體的格式、主要特點等,就難以恰切、得體地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

2023年高考試題繼承了這樣的創(chuàng)新,并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從寫作擴大到閱讀甚至語言文字運用。比如新課標Ⅰ卷現(xiàn)代文閱讀Ⅱ(文學類文本閱讀)第9題: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jīng)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未來·回憶·成長;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河流。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該題假設考生是讀書小組的一員,需要為提供的文學作品寫一篇短評;題目還給定了甲、乙兩組關鍵詞作為限制情境,要求考生任選一組;最終任務是圍繞關鍵詞寫出短評思路。統(tǒng)編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個學習任務就是寫作文學短評,考生對此題應該不陌生;但因為題目中還有真實情境,有限定指向,考生必須將自己轉換身份、適應情境,才能較好地完成這一試題的特定任務。

上文提到的2023 年兩份新課標試卷,其中的名篇名句默寫板塊均出現(xiàn)“小剛”這個人物,實際上就是典型的特定情境中的背誦默寫,情境的設置也激發(fā)了考生的思維,考查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語文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3. 重視運用

課程標準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凝練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在這四大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并在學生個體言語經(jīng)驗發(fā)展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的”。[10]統(tǒng)編教材也特別重視語言素養(yǎng)的實現(xiàn),除了設計專門的語言活動為主的單元,還在其他不同的單元中設計語言積累、梳理與運用的內(nèi)容,力求將對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落到實處。高考評價體系則從基礎性、應用性出發(fā),特別強調(diào)要重視這樣的基礎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在高考語文試卷中,語言運用的基礎考查越來越受到重視。

首先,高考全國卷中有獨立的“語言文字運用”板塊,內(nèi)容涉及詞語或成語(俗語)的選擇運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標點符號的用法、句子的銜接、修辭手法的分析、不同語用情境下的語言表達等。這一板塊在比較長的時間內(nèi)都是以客觀題為主,考查相對獨立的單一的語文知識或語言運用,內(nèi)容之間彼此沒有關聯(lián)。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和高考改革的深化,命題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正在逐步將這一板塊的考查向實際的語言運用方向推進。第一步,擺脫以往零散命題的限制,開始依托一定的語言材料設置不同的考查內(nèi)容,重在考查真實語境中的語言運用,試題之間也依托語料有了相互關聯(lián)。第二步,改變以往的純客觀題設計,開始出現(xiàn)主觀運用題,比如用成語直接填空、直接補寫語意連貫的句子、直接辨析并自主修改病句,甚至出現(xiàn)了與文學作品欣賞比較接近的對語言運用進行品析的考查。第三步,增加特定情境中直接的語言表達運用題??梢哉f,2023年的試題在這方面有重大突破,如全國甲卷設計的“一拖五”語言文字應用試題。這一試題使用的材料節(jié)選自張志公先生的《說工具》,節(jié)選部分主要是介紹三位教師對成語“破釜沉舟”的不同講法。圍繞這則材料,命題者一共設計了五道題:選用恰當?shù)乃渍Z填空;修改表述不當?shù)恼Z句;補寫語意連貫的語句;選擇兩位教師的講解寫簡要評論;以教師的身份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法,給小學生講一則指定的成語。這五道題,從以往常見的詞語選擇、語句銜接、修改病句,到寫評價文字,一直到給出情境讓考生完成相應成語的講解,體現(xiàn)出越來越復雜的語用情境,以及越來越符合語文生活實際的典型的語言任務,可以說把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核心素養(yǎng)考查到了極致。其中第五道題愈發(fā)顯示出試題命制的創(chuàng)新性:

星球小學邀請你給學生講解成語。請從下列三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解方法,擬出講解要點。要求闡釋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60個字。

臥薪嘗膽庖丁解牛一鼓作氣

這道題是課程標準要求的“典型任務”:以教師的身份,給小學生講成語,要求借鑒材料中第三位教師的講法,最終任務是寫出講解要點。要想較好地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明確自己的身份、知道面對的對象,還要能從給定材料中凝練出方法,最后要結合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這個任務的設計極為巧妙,能夠考查出考生真正的語言能力和語言品質。

其次,主觀題的不斷增加也是重視運用的突出表現(xiàn)。高考多年來都是以客觀題為主的??陀^題命題靈活,內(nèi)容覆蓋面廣,答案客觀。但是,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語言表達是其核心,文本解讀又往往有很強的個性化色彩,所以大量使用客觀題在很多情況下難以考出真實的語文運用能力。正是基于此,全國卷自2020年起,特別是新課標卷,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沒有唯一標準答案的主觀題。主觀題不僅能考查考生的個性化解讀能力、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等,還可以鼓勵他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自主表達。以2023年新課標卷兩份試卷為例,每卷各類閱讀一共17題,其中6道是主觀題(不包括斷句和名篇名句默寫),由此可見高考對學生建構語言、自主表達的重視。

其實,整合也好,情境也罷,最終都指向問題解決的實際應用,指向復雜情境中典型任務的完成。比如同樣是考查下定義,從2003年和2020年的兩份不同試題,我們可以看出命題理念的巨大轉變。

【2003年全國卷第24題】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遺傳”下定義。

【2020年全國新高考Ⅰ卷現(xiàn)代文閱讀第4題】

請結合材料內(nèi)容,給歷史地理學下一個簡要定義。

2003 年試題給的是80 字左右的一個材料,所以題目要求是“提取”“要點”,參考答案50余字。從本質上看,這個題其實就是語段壓縮、句式整合,考生只需依據(jù)下定義的基本方法與表述格式,將若干分句整合為一個單句即可。2020年試題是兩段約1900字的閱讀材料,考生需要準確解讀材料、篩選并整合信息,并通過分析被定義概念的基本特征、本質屬性,從而給出恰當?shù)亩x。這道題的參考答案80 字左右,從1900 多字的材料提取出80 字左右的信息,顯然對學生的思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綜上,高考試題與統(tǒng)編教材直接關聯(lián),固然需要我們高度關注,但事實上,深層銜接、潛在關聯(lián),更應該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因為這種關聯(lián)代表著課程改革的方向,引導著語文的教與學發(fā)生更深刻的變革。

猜你喜歡
引導教學
把握詩歌特征,課堂美好相遇
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引導教學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引導教學
引導式名著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初談探究式課堂教學
愉快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施
放手教學,讓孩子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