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珂,孫仁歌
(安徽新華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安徽合肥 230088)
如《唐代散文“道”“藝”論》所言,唐仿古文,遵先 秦與漢“散行單句的語言形式,謹嚴或通脫的散文風貌”[1],議論以澄清“道”的真諦,“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務采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2]是謂“文以明道”。沿襲2001年以來柳學研究陣地關于唐時“文道”變革的定義性認識與基礎性材料,近10—20年的前沿研究開始進一步關注“文以明道”觀在唐后代的闡釋與發(fā)展;研究脈絡囊括宋至明清,研究例證來自后代文學理論家、思想家所留的相關批評文獻與語錄資料,形成了“文以明道”觀點的歷時演變圖景,將“文道”觀綜合于不同社會環(huán)境、人文因素與多重、辯證的思想視角之中。鑒于以上研究背景,筆者篩選、梳理了2020—2023年間,國內文學界與漢譯、漢學界現有的柳學、唐古文學研究成果;按研究重點對其進行分類,簡要分析其內容概況,并解釋論文群體間的研究統(tǒng)一性;最后總結現狀,進行問題研討。借助以上綜述,本文以期錨定未來該方向的研討趨勢,并補足存疑、待解決的盲點。
自柳學、唐文研究主干編輯至較新的理論成果,本文擬將研究結果按照時間次序簡單劃分為以下三個板塊,并做出以下收集與整理。
根據25年來鄉(xiāng)邦文化對柳宗元文獻的集成和研究,第一批成果在《柳宗元研究1980—2005》序言中有明確的展示顯現,此文集合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明確了“文以明道”的定義、概念與中唐文學復古的具體狀況;2021年的柳學文獻研究仍在這一范圍中,溯源“文”與“道”之定義,并具體探究“文以明道”文論與具體的文學展現質料之間的辯證聯系。
將“文以明道”置于古文運動中進行概念溯源。學界在新階段對“文道觀”的闡發(fā)是循序漸進的。首先是陳江英與李青潔對“文質觀”的發(fā)展源頭進行了闡述。學者們舉古文運動先驅權德輿為例,共舉韓柳對文道觀的源頭啟發(fā)進行了橫向比較;由此,總結出了中唐宏觀視角下,古文運動的三個特征。
學者們得出,不論“文道”或者“文質”,二者都支持古文儒學新論;提倡貶斥對中唐官場“帖子”應酬之文,呼吁學習先秦古文。
首先,在“如何撰文”的問題上,明確文章“治世”而非“致仕”的功能意義,注重修養(yǎng)儒家的內在精神,如學者提到的,權氏與韓柳都“把尊經與以經干政、社會政治現實相結合,注重關注現實、批評社會現實的要求”[3]。
學者們提到,為了實現儒經的社會意義,新儒學之“道”就必然需要關注中唐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占有較大權重的佛、道思想;因而權氏也注重調和三教思想的意識,這一點與柳學“文道觀”基本相同,也追求“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4]式的“佛儒相佐”。
而在“文道觀”之間的關系上,學者們則點明中唐古文運動“文”“道”并重的特點:“提倡‘尚氣、尚理、有簡、有通’的文風”,并在滿足文章的社會實用性的基礎上提倡文章中應有“借物抒情”的志向表達和抒發(fā)憤懣的時弊針砭。
2022年為三年中柳學文獻研究產出的峰值階段,經筆者考察,大部分學者逐步聚焦柳氏文論中所明之“道”的思想內核,將其與文學形式和內容并議;作為重要的分析對象,將“文以明道”的內涵闡釋延展向哲學、社會學層面。
1.2.1 對柳學之“道”特殊的解構性與自然性的關注
如郭新慶《柳宗元“大中之道”新解》所述,柳氏在《寄許京兆孟容書》中對大中之道的“人本”核心進行了闡述,如:“勤勤勉勵,唯以中正信義為志,以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為務。”[5]從根本上解構了教宗化、教條化的儒家宇宙論,與西方文藝復興類似,充實了人性自然的語境。
段鴻麗在《柳宗元天人思想研究》中指出了柳宗元對儒家“元氣論”和“天人感應”神秘觀念的革新,著重闡述了柳宗元對天之“道”的解構,與其對人之“道”的關懷。學者指出,柳宗元將天道與人道共同融合于“自然”的統(tǒng)一運轉模型之中,天是由氣的變動而復形成的,如人的所明所志也由天道所賦予;然人先天的性質仍需受到后天習得的“道德”來規(guī)范,然而具體的社會秩序又是依照著天道“氣以形天”的自然規(guī)律與趨勢不斷進步的,如此兩道之間相輔相成,柳“道”之理論更具有包容性和辯證的發(fā)展性。
如郭華清學者引章士釗之文:柳“道”則講究中庸與平衡,不如韓“道”之“見極為歸”,更切合于“大中”[6]。如此可稱之為“大中之道”。
學者分析了柳宗元視角中“天道論”與“人道論”本質形成規(guī)律上的一元性,給予了“人道”歷史觀上的能動性,主張“天人不相預”,反對過度“敬天”和神化自然現象的行為,繼而將“保民”的思想重新納入了儒家思想的經世任務之中。借此,學者深度剖析了柳宗元文論中的哲學內涵;在政治觀點上,因人道精神而需“使民自利”,而官應“為民所役”,去除了集權統(tǒng)治的神秘化與象征化。
在柳宗元的“道”論的特殊性上,學者們多將“韓柳”進行對比。
在郭新慶《論柳宗元的天道觀》一文中,學者首先解釋了《天說》中劉柳二人對韓愈之天論的引述與批駁,點明“天道”“人道”邏輯上的不互證,并提出人的創(chuàng)造性對天道規(guī)律進行利用并“交勝”意義;同時,借《天論》闡述的天人聯系的無常,將形謝神滅的客觀物質生命階段與釋家時間輪回的思想進行了融合,側面闡述了柳之道對儒、釋、道三家思想的開放融合,以及其“唯物家言”在歷史縱橫上的客觀性。
再者,有2021年郭華清考章士釗《柳文指要》所作論文為例,該文也是借“韓柳”之辨,對柳氏的“文道”觀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學者提出,新中國的學術研究一直“尊柳抑韓”,而這以原因來源于柳學“文道”觀的科學性,學者指出,由章士釗文中見:“蓋子厚尊經,但不以經之一文一字,都成典要;子厚行文,以道為準則,但不以人人所認為道者,而己即盲從?!盵7]與韓愈不同,柳學之“道”并不教條,對經文與思想自身都秉承著一以貫之的審視,更有冷峻思辨的自主性;而其“文”所述也并非“強名曰道“,反以理論的實踐性為其科學性的衡量標準。因而學者提到,《柳文指要》中闡述的柳學之道的判斷核心“一是具有現實性(時代性),二是具有功用性,三是有利于民”[8]。
1.2.2 對明道之“文”溯源流變的新考
基于“道”的分析,學界進一步研究柳氏在“道”的思想性與“文”的表達性的實現上的實踐措施,有劉雨晴《柳宗元文章取法諸子論及其文章學意義》一文,該文多以后代柳文評述家之言為例,探討了柳宗元文學體裁、文學表達上的特點;接著指出,“文以明道”的方法論體現也是漸漸在后世學者的總結中可見的。
學者總結,在文學風格判讀中,柳氏的論辯文多被歸入名家,其文精于對現象風物的溯源定義和判斷性分析,不重辭章;然內容敘述上擅用“加托代言”的寫法,邏輯性較強,用語簡練精確且具辯才,表達上與諸子散文一脈相承;去除六朝以來文風浮于雕飾的積弊,被后代學者評為“譬喻之上的‘孟子語’貌”,而寓言則類似莊子。
因而,在重塑儒家“道”之思想的外在文藝手段的變革中,學者指出,柳宗元主張在寫作技法上對諸子學的復古,其文道觀與荀子相近,并未溯回“文勝質之史”,又未過度尊崇“質勝文之野”,主張文與道關系上先天的“明”、“志”與后天章法上和諧;且將“論、書、奏、議”等文體重新納入“文理”與“道義”[9]的敘述載體中。
相對于柳氏行文風格與具體內容的探討,在古文運動對文章體裁演化的推動性研究上,宋甜甜進行了補充,學者在其序文歸類研究中探討了柳氏開創(chuàng)的“雜記”類文體,認為柳氏將古文中的“序”體之抒情與“記”體之陳述相結合,舉例如柳任永州期間所著的游記,既有寫景、敘述游玩歷程的文章段落,又兼有感懷抒情。在此例上,作者引姚鼐《古文辭類纂》對文體與文體功能性的分類,對柳氏“雜記”新體進行了歷史流變研究。指出柳氏雜記中相較六朝“記”體更為突出的議論性與題材的多元性;繼而探討了柳氏雜記體與“序”一脈相承的“新聞”性質上的實錄意義與更生動的議論表達。
如此,如段鴻麗文中對柳“道”形成的背景因素的分類總結,注重“考源流、解章句”與復古,并進行新體、新文的創(chuàng)新,也加速了柳學之“道”在文學任務與“文藝”上的落實。一方面,柳氏文論致力于儒家經解的軼散與缺失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遏止了當時儒生們推崇的浮藻喧嘩之文藝。
1.2.3 注重探討“文以明道”的具體文例
在對柳氏之“道”的內涵與“文”的形式進行了明確分析之后,學者們開始具體論述“文以明道”的具體文例體現。
如郭新慶《論柳宗元的天道觀》,學者主要舉例為撥正史綱的 《非國語》與批判巫覡教化的 《時令論》,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斷刑論》中柳宗元對史學神秘化與自然迷信觀的抨擊。
學者舉出,柳宗元在《非國語》中對《曹劌論戰(zhàn)》篇進行了書評性的解釋,柳氏論“不可察獄而以情”獲得大眾的支持乃是得兵家爭勝的本質,然而以諸“祭祀之事”請求神靈為國戰(zhàn)降下福澤,這則是迷信與錯誤。此外學者對《時令論》與《斷刑論》的內容進行了分析性舉例,進一步闡述了柳宗元“道”的內核與“文”“道”觀的聯系。
通過具體文例,學者指出柳氏文論與其思想核心中最為重要的“天道解構”與“人道復興”觀念:柳氏批判“五行”說與“時序”祭祀在過度尊崇中超越了其理論本身適應農事活動的功能性意義,反而成為國家的儀典根基;而且,依托卜卦與預測妄圖左右社會生產與發(fā)展乃是“愚誣”的迷信,若要真正實現對國家的科學治理,亟待糾正的應當是不當施政與吏治腐敗的問題。
如2022年柳學研究成果的具體展示,學界已經總結出了柳宗元在文論中被反復演說的 “道”的內核,明確其反傳統(tǒng)意義與創(chuàng)新特點,將其總結為有異于儒家“道統(tǒng)”思想的分支之一;士人崇尚辭章的教化功能,因而在唐后代,柳學文論批評與柳學思想的社會和歷史研究逐漸結合。這一嶄新的研究視角促使學界在2023年進一步明確了柳學研究開始著眼于“文以明道”術語概念的歷史形成脈絡與其縱深影響。
1.3.1 北宋理學文論“尊韓貶柳”與南宋文壇對柳文的再發(fā)掘
早在2016年,學界已開始研究柳氏“文以名道”文論觀于南宋時的發(fā)展,王玉姝和董艷玲依托柳氏為宋代文獻輯錄的具體狀況為主要的研究線索,將宋代士人文化視域下的柳學批評與“文以明道”的闡釋學意義聯系在一起。
學者在文中提出,宋代統(tǒng)一之初,社會生產百廢待興,儒學式微,士子文壇為祛五代糜爛流艷之“邪癖”,文學界重拾了對唐詩唐文的學習。而在經解散文一途,柳集等研究材料得以刊印普及,士人追隨中唐“復古”之余韻,如學者引例中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所言,士子欲如韓柳“大吐古文”,追求文章的議論性上“辭章的嚴密性”;故而更加偏愛風格質樸且議論犀利的明“道”之文,普遍將“韓柳”并舉。
然在對于柳文所明之道進行思想本源上的分析之后,學界普遍認為“韓柳”之文道觀在哲學核心溯源上的較大的分別,兩宋“道統(tǒng)”更為類似韓愈之道;因而可進一步分析出,在理學官方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尊韓貶柳”的批評風向。楊再喜著重從這一視角調研了柳氏“文以明道”在宋代“道統(tǒng)之儒”間的評價狀況。
學者引孫復到二程之間六位儒學家對柳文論的態(tài)度,可見他們對于柳學普遍持批評與針砭的態(tài)度,且分析得出,柳學文道觀在儒士群體中的接受度與理學文藝論的影響力發(fā)展呈漸進著的反相關。
在“道”的層面上,學者認為,柳氏遭到排斥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由于柳學“文道”觀中大量融入了佛家思想,以期“統(tǒng)合儒釋”;然道學家們則恰恰傾向于排斥佛、道對于儒學的傾軋。其二,柳道中包含的“民本”思想中又暗含著“吏為民役”的要求,天下之“至公”的要求則與“道統(tǒng)”理學闡述政治合理性的功能要求背道而馳。
而在文藝形式與文道關系的層面上的矛盾,則如學者所引,石復評柳氏之詞采仍為“淫巧”,且認為其文章篇幅短小瑣碎,因而論述上也不足以中肯清晰地講明道義。如朱剛在《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中對宋代“文以載道”的觀點的論述,“古文是為了表達理性的思考”;這讓士大夫作文時更加注重“文道”之間的首、輔次序。道學多為文章明道之“質”而過度地貶損“文”的藝術價值,這與柳學要求的表達上的“文質彬彬”有所齟齬。
然而經過了激烈的“以柳為害”的階段,朱熹理學與陸王心學開始重新正視柳學批評的現實性意義。
在“文”的層面上,楊再喜提出,朱熹雖然仍對其佛家思想原理持保守態(tài)度,然而為駁正理學文論上“文”“道”關系的失衡,他主張學習柳氏的作文之法,如學者所引朱熹言:“作文之法:首尾照應,血脈通貫,語意反覆,明白峻潔,無一字閑。”[10]
在“道”義上,又有陳佩輝所議的張載對柳宗元《封建論》的反駁。張載重提柳文,通過強調儒家所尊的血緣世襲政治下,“親親”對“賢賢”的實用價值上的促進作用,彌合了柳學“自然運行”之道對“封建為圣人所創(chuàng)制”一說的本源性質疑,從而進一步穩(wěn)固了封建集權的政治理想。學者認為,張載雖拒柳宗元缺乏社會階級性的平等“至道”,然而這一議論仍打破了宋代柳學批評的停滯狀態(tài)。
1.3.2 明代柳學“文道”批評逐漸沉寂
宋、清兩朝為柳氏散文與其文論研究的高峰時期,主要是對其文論進行直接的批駁或評價;誠如黃文浩在明代柳宗元散文地位的研究論文中所指出的,明代并不重視柳氏文論研究。甚至與部分宋人“抑柳”的認知觀不同,柳氏散文的討論價值與辯論意義都大大降低,這一停滯時期,與柳文地位的下降處在同一時期。
黃文浩認為,這種對柳文論的“忽略”與“雪藏”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柳氏文論漸漸脫離出“韓柳”并稱或相比較的敘述語境,學者舉方鵬評《河間傳》例,柳文甚至被評為“讀污齒頰”和“書累毫楮”[11]的卑劣之文。其二,學者認為,柳文的地位已被蘇文所取代,蘇文承于韓文,以純粹“立言”的理性內涵為目的,而柳明道之文中的“薄峭”心理表達則異于二者,已然不屬于明代文壇的主流審美。
對于明代柳文論批評的沉寂之態(tài),許恒之、李奕琪與周玉華分別從明前期柳詩的收錄狀況與明后期王陽明對柳文及其文論的評價入手,探討了柳學批評衰落的原因。
許恒之、李奕琪以具體的詩文收錄量為依據,舉高棅所著《唐詩品匯》,指出其收錄時已將柳氏之“五古”詩定品為有異于盛唐之詩的“名家”;然而至于高氏定《唐詩正聲》時,只有兩首柳詩入選。由此可見,明初時柳氏文藝已經逐漸不符合社會審美的需要;而到了周玉華所寫“文必秦漢”的散文大復古時期,王陽明這類依程朱為宗、貴胄為頌,從容柔緩的“臺閣”文士多以悠然清寧的自然之境為美,必然更懼柳氏“文”中理性針砭與“道”里頗具鋒芒的現實主義。
黃文浩指出,在柳文論“正變”地位喪失的基礎上,又有明代極為嚴苛的士大夫道德的評價機制,柳氏為外謫“罪臣”,其文也在朱元璋時期被官方禁止,這一“人”與“文”相連累的枷鎖加劇了柳文地位的滑坡態(tài)勢,明代柳氏“文道觀”研究已被邊緣化。
1.3.3 清初文人對柳氏“文道觀”的重議
明末清初“文以明道”觀的研究者仍為周玉華,他以錢謙益的柳學評價為基礎,細致分析柳氏“文道觀”在清初的社會政治、文化審美意義上的新闡釋。學者指出,錢謙益作為清初文壇的代表,他對柳文的態(tài)度比之明代末期的嚴峻態(tài)勢已趨于緩和,他認同劉氏儒“道”觀中參與著的佛道思想,基于儒佛融合的理念;“錢謙益對宋代以來的儒士辟佛,禪教人士抨擊儒學的行為進行了批判?!盵12]學者又舉錢謙益之文:“……若夫以佛合孔,以禪合孟,則非余之言而柳子之言也?!盵13]同時,他也尊崇其作品的文學性高度;學者舉其對柳氏《平淮夷雅》的研究,錢對柳氏歌頌統(tǒng)治者的部分以“鏗鏘其音,灝汗其氣”[14]為評,但是,也只“強調了儒家之詩中風、雅、頌的特點”。學者寫道:“錢謙益是主張文學復古的……但在柳宗元參加革新運動的思想行為上,他卻持貶斥態(tài)度?!庇纱丝梢姡瑢W界所研清代“文以明道”文論的認識發(fā)展或呈“文論”與“文論的現實性”的分割局面,藝術的社會實際參與性正在被架空。也因此,學者認為錢謙益并不認同柳氏“文”“道”內容下宣揚的政治主張與其從政經歷。
筆者一定程度上結合時間分區(qū)的特點,在以下文段中總結了大部分研究者對柳宗元“文以名道”文論的研究,并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2.1.1 重視結合文論背后的藝術性與思想標志的政治性
在歷史性語境之下,另有一批學者著重分析“文”的藝術意義與“道”的政治參與意義。這種分析主要分為兩部分。
或重視柳氏文論在“文”的具體形式的體現,或是進一步細分“道”的內核;進而,重視對“文以明道”中反傳統(tǒng)思想的內容進行闡述,進而分析其在文風格調中的顯示。
在論述手段上,在具體詳發(fā)文道藝術性意義時,多引用柳宗元研究文稿與文獻集成中的具體內容;又多以批評家收集的柳文作品為考察數據,從社會價值角度理解“文以明道”文論的政治性。同時利用對照組思想,對比“韓柳”等同時期人物,對柳學文道觀誕生的社會、文化與歷史環(huán)境做了側面分析。
2.1.2 重視文論的歷史縱觀視野
總結2021—2023年,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柳氏作品文本自身轉向了其文論觀發(fā)展的歷史性的研究,引出柳學文論觀的社會實踐與歷史視角研究?!拔囊悦鞯馈币庥f明天道與人道之間有著辯證的聯系,多種文學樣式為思想服務;于是在實踐觀點上,學界更強調其理想的圣人秩序的實現,與“天地君親師”之倫理價值的復興。就這一點而言,在縱向的歷史視角下,學者們主要從宋理學、明代文學變革與清文章學與各代評家與語錄考據等角度進行論述;充分展示了后代人對柳氏思想 “無名之道”中儒、釋、道統(tǒng)合的批評,展現其樸素辯證的唯物原理與天人和諧并立的大同相融合的過程。
筆者并不認為,必然需要在文學史研究中引入符號學、闡釋學等西方文藝論的解讀性理論;然而柳學研究并不可拘泥于簡單的 “列舉文例+品讀理解”模式。論文模式嵌套將使得柳氏文論研究拘泥于經驗性強且較為淺層的結構形象,且讓多角度、多側面的研究缺乏相互之間系統(tǒng)性的貫通,有時僅拾前人牙慧而“文”“道”解讀割裂;有時鋪陳多個小點未有收束總結;解讀流于模式化的柳學刻板印象。繼而,“文以明道”觀的現代解讀也將喪失發(fā)展性語境。
綜上,時至2023年,柳學文道觀的學界總體研究狀況正向著“內涵解讀的思辨哲學性”與“研究視野的歷史性”這兩個主干方向拓展,在文道理論基本定義相對完善的基礎上,不僅僅止于與柳宗元諸遺書的文本解讀。
在宏觀上,學者們聯系文本、作家與世界等多個要素,分析柳學文道觀理論形成、思想發(fā)展等多個階段的人文思想背景,著重解讀唐后代文壇對文道觀的認識與評價;在微觀上,又采用比較學的視角,結合唐代社會的客觀背景,將柳學“文以明道”與古文運動中的其他文論思想進行對比。
借此,柳學研究的關鍵著眼領域得到了拓展,由中國古典文學向中國古代社會學與中國古典哲學的研究范疇發(fā)展,大大深化了多學科結合的緊密性。另外,新的研究成果使得學界發(fā)掘了柳學“文”“道”概念與其“文”“道”關系的新觀點,可指導后續(xù)研究的方向。當下,學者們亟待進一步梳理、聯系“文道觀”多元視野下的研究結論,并形成體系化的“文道觀”理論發(fā)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