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霞,史曉玲
(1.聊城大學,山東聊城 252001;2.聊城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山東聊城 252001)
近年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一直強調(diào)我國要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sh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這也是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關(guān)于文化建設(shè)的重要組成部分[1]。在黨中央的精神引領(lǐng)下,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中國故事被譯介到海外??追鄙脑厥论E就是眾多值得跨文化譯介的中國好故事之一。
孔繁森生前事跡曾感動無數(shù)國人,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多項榮譽稱號,如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18年入選100名改革開放杰出貢獻對象,后又被黨中央、國務(wù)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評為“最美奮斗者”。國內(nèi)眾多官方媒體、網(wǎng)站對其事跡報道上百次,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新華網(wǎng)、中國青年網(wǎng)、中國文明網(wǎng)等。在實地宣傳方面,其家鄉(xiāng)山東省聊城市專門建立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東昌府區(qū)堂邑鎮(zhèn)五里墩村孔繁森同志故居設(shè)立了孔繁森精神黨性教育基地。
他的事跡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敬業(yè)愛民、犧牲奉獻精神,也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儒家文化思想和對西藏傳統(tǒng)文化的尊敬與保護。講好孔繁森的故事有助于貫徹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講話精神,有助于用良好的政黨形象回應(yīng)國際社會的期待,傳播中國精神和中國正能量,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也有助于弘揚山東紅色文化與儒家文化,彰顯山東人的精神和齊魯文化的精髓。
目前,中國學術(shù)期刊網(wǎng)上以“孔繁森”為主題的學術(shù)論文2 500多篇,官方主流媒體和地方政府刊發(fā)的相關(guān)主題文章達100多篇,以孔繁森為題目的著作多達60多種,各類文獻多從黨風建設(shè)、價值意蘊、時代背景、文化價值、道德倫理等角度分析,學術(shù)性和理論性強。總體來說,以孔繁森精神傳播為主題的研究均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有關(guān)對外傳播涉及的跨文化翻譯卻缺乏關(guān)注。
孔繁森事跡對外宣傳的重要路徑之一是跨文化翻譯,其本質(zhì)是用其他語言把漢語所表現(xiàn)的以孔繁森為代表的紅色精神、蘊含的儒家文化底蘊和文學修養(yǎng),以及援藏經(jīng)歷涉及的藏族文化表現(xiàn)出來,而在跨文化翻譯中,因為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民族傳統(tǒng),孔繁森的這些優(yōu)秀文化特質(zhì)與譯文讀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文化鴻溝。因此,優(yōu)化翻譯策略,才能更好地掃除跨文化溝通障礙,進一步提升孔繁森精神的對外傳播效果。
翻譯有策略、方法和技巧之分??傮w來說,翻譯策略是翻譯具體文本過程中為實現(xiàn)特定的翻譯目的所依據(jù)的原則和所采納的方案集合[2],即語碼轉(zhuǎn)換時實施的某種宏觀層面的方案。在翻譯實踐中,常常會遇到源語和譯語之間存在明顯的文化特異性。針對兩種語碼的文化不對等,依據(jù)翻譯活動中對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接受的取向不同,譯者會選擇歸化或異化翻譯策略。歸化是在翻譯過程中采用符合譯語文化語境的原則,即Schleiermacher所言的“譯者盡量不要打擾譯文讀者,而是把原作者帶向讀者”;而異化是在翻譯過程中把譯語讀者帶入原語文本的文化語境,即“譯者盡量不要打擾原作者,而是把譯語讀者帶向原作者”[3]。
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各有其優(yōu)劣,兩者之爭自古至今貫穿于整個中國翻譯史。兩漢、魏晉時,就有佛經(jīng)翻譯的“文”和“質(zhì)”之爭,當時的佛經(jīng)譯者為受眾能接受佛教,理論上往往傾向于先采用歸化原則,但這并不等于翻譯實踐中完全棄用異化策略。漢語中大量的佛教外來詞如“佛”“沙彌”“閻羅”等就是異化策略的文字證明。近代以來,翻譯領(lǐng)域常有“信”與“雅”、“形似與神似”之爭。嚴復認為翻譯只求信則不如不譯,信達之外更求其雅;傅雷將翻譯比作仿畫,求其神似;朱生豪強調(diào)譯文應(yīng)“神似”原文;錢鐘書則提出化境說。與之相對,魯迅曾提出翻譯“寧信而不順”“保存洋氣”;瞿秋白也主張直譯。20世紀90年代后西方譯論傳入中國,延續(xù)了歸化與異化之爭。例如國內(nèi)有的學者接受奈達(Eugene Nida)觀點,強調(diào)譯文的可接受性,以英美文化為代表的強勢文化語境為主;也有學者支持韋努蒂(Venuti)的異化論,強調(diào)譯文的充分性,以保留源語的文化風味為主[4]。在實際的翻譯活動中,雖然近現(xiàn)代較古代科技交通有所發(fā)展,但中西方文化接觸并不如現(xiàn)在頻繁,彼此對陌生文化抵御大于認同,至20世紀70年代,文學翻譯常以歸化為主。進入21世紀,手機等媒體數(shù)字化、智能化程度飛速提升,溝通渠道多樣化,交通發(fā)達,使得國家、民族和文化之間交流頻繁,語言翻譯逐漸傾向異化。不過近幾年,我國重要政治文獻的翻譯也越來越強調(diào)文化協(xié)調(diào)和傳播效果,注重在忠實原文精神的前提下,提升譯語讀者的接受程度,翻譯策略由過去的異化原則為主逐漸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兼顧原文精神和譯語讀者的混合原則[5]??缥幕g一直以來都在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受眾的變化而改變。
總之,文化的不對等性程度越高,翻譯時越傾向于采用歸化;文化交流融合程度越高,翻譯時異化的接受度越高。然而,異化和歸化不是相互孤立排斥的范式,而是相輔相成的,具體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策略,應(yīng)視具體語境而定,有時為了更好的翻譯效果,也會采用兩者混合的原則。無論采用哪種策略,譯者須具備跨文化意識,兼顧原文精神和譯語讀者的接受度,才能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人故事,達到對外傳播效果。
孔繁森事跡的跨文化翻譯本質(zhì)也是一種文化交流,而文化之間的交流總是存在或大或小的不平衡和障礙[6]。針對跨文化翻譯必然存在的這種文化不對等性,《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英譯者之一徐明強曾說“首先我們必須要吃透精神,再用適合的英文來表述”,具體至中國特色詞匯,他還提出“我們的做法是盡量采用解釋性的翻譯?!苊庵弊g,有必要時還要加注釋介紹背景”;從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對外傳播的角度出發(fā),黃友義則提出了“外宣三貼近”原則:“貼近中國發(fā)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7]。因此,在英譯孔繁森事跡時,既要結(jié)合其本人的精神和文化內(nèi)涵,注重異化原則,將樸素真實的敘事風格融入中國文化特質(zhì);又要從譯語受眾的角度出發(fā),注重譯本的可讀性,使其符合地道英語的語言特征。接下來本文以語言實例分析孔繁森事跡的跨文化翻譯問題。
3.1.1 “孔繁森”的英譯
大部分圖書和官媒在宣傳孔繁森精神和講述孔繁森故事時,通常直接以人名“孔繁森”作為標題或者標題的一部分,因為“孔繁森”這個名字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成為共產(chǎn)黨楷模的代名詞之一而家喻戶曉,所以這樣的標題在國內(nèi)宣傳時醒目易懂,達到政治宣傳的良好效果。然而,在外宣翻譯中,像“孔繁森”這樣的人名和生平事跡,對于外國讀者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這類中國人名按照漢語拼音直譯,很容易讓外國讀者迷茫繼而失去繼續(xù)關(guān)注的興趣。如何處理好標題中“孔繁森”名字的翻譯問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英譯本就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如漢語原文題目“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譯為 “Be a Good County Party Secretary”[8]。漢語原文中“焦裕祿”的名字是直接作為標題的一部分,在正文中則是高素質(zhì)縣委書記的重要性論證,出現(xiàn)于列舉一系列歷史上著名縣級官員(如北宋的王安石和清代的鄭板橋)之后[9],漢語原文將標題和內(nèi)容相互照應(yīng),突出了主題,也強調(diào)了焦裕祿像中國歷史上的名人縣官一樣具有革新的勇氣和為民謀利的責任擔當。不過,英譯本并沒有采用異化原則用漢語拼音的方式音譯,而是采用了歸化原則,將原文的人名“焦裕祿”在譯文中用評價性形容詞“good”替換,從而提高外國讀者的接受度。有鑒于此,在翻譯孔繁森事跡的題目時,也應(yīng)注意人名英譯的歸化與異化問題。如果以譯語讀者的接受度為傾向,適宜采取意譯或轉(zhuǎn)換為主的歸化策略,例如“a good county party secretary in Tibet”,“ a glorious example for Party members and county Party secretaries in China”。不過,類似題目中的人名也非必須省略,在人名音譯后加以簡短解釋也是可行的,如“Kong Fansen--a good county secretary in Tibet”, “Kong Fansen—a glorious example for Party members and county Party secretaries in China”。中國與西方不同的政治話語體系造成了一些交流障礙和心理隔閡,所以在人名后面以附注的方式增譯,目的也是柔化政治色彩,使外國受眾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了解孔繁森其人其事。
3.1.2 “精神”的英譯
宣傳孔繁森精神,其實就是宣傳紅色精神,這種精神具有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和中國儒家以民為貴的民本思想,還代表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長期援藏建藏、艱苦奮斗、一心為民的奉獻犧牲精神[10]。單“精神”這一詞的英譯涉及一詞多義、哲學、文化等多方面的問題,很顯然,將其直譯為“the old-Tibet spirit”既不能準確解讀該詞所蘊含的光輝思想,也不能使譯語讀者準確理解?!熬瘛币辉~古已有之,并且隨著歷史發(fā)展,詞義和詞性均經(jīng)歷多次演變,成為一個詞性靈活、意義多樣的詞語。在以往各類政治文獻中,“精神”一詞以名詞和形容詞的詞性出現(xiàn)為主,它作名詞使用時蘊含豐富的意義,既可以表達人的意識、態(tài)度或典型品質(zhì),也可以表達某一群體的理想或在理想、態(tài)度上體現(xiàn)出的心理特質(zhì),甚至也可以表達文本要義等,因此,其對應(yīng)的英語詞不止有 “spirit”,還有 “ethos”“character”“intellect”“ethics”“mind”“guiding principle”“gist”等,甚至還有以“-ism”“-ship”等為詞綴的對應(yīng)詞,具體譯為哪個,應(yīng)以該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為依據(jù),不能隨意翻譯。如果是講述孔繁森個人事跡,彰顯他的人生境界和個人精神,最常用的英譯詞是“spirit”,如譯為“the spirit of Kong Fansen in Tibetan reconstruction”;如果是突出其人格魅力,也可以用“Kong's personality”“Kong's great personal chrisma”等;如果是強調(diào)以孔繁森為代表的群體精神,宜選擇有宏觀視角的“ethos”,譯為“the ethos of Tibetan officials”或者 “the time-tested Tibetan ethos”;如果是體現(xiàn)孔繁森的儒家思想,譯為“Kong Fansen's spirit of Confucianism”。由此可見,在非常具體的文本語境中,歸化和異化之間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無論采用哪種譯法和對應(yīng)詞,目的都是確保譯文通順,使譯語讀者易懂,同時彰顯源語文化。
3.1.3 佛教詞語的英譯
在宣傳孔繁森援藏經(jīng)歷的報道或新聞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他與當?shù)剞r(nóng)牧民進行話語交流的描述,這些話語中時常包含具有當?shù)刈诮蹋ú貍鞣鸾痰龋┥实难哉Z。例如,孔繁森為一位藏族老爸醫(yī)治腳傷,并把自己的衣物和僅有的30多元錢留給老人,被老人親切地稱為 “活菩薩”?!盎钇兴_”就是帶有鮮明佛教色彩的詞語,它不僅涉及佛教的教義,也涉及佛教進入西藏后被藏族文化吸收同化的復雜歷程。“菩薩”是佛教“菩提薩埵”的簡稱,梵語音譯“bodhisattva”,菩提在佛語中意指“覺”,因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薩埵”在佛教里的本義是“有情”,菩薩本義是“覺有情”,意指那些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癡中解脫出來而又徹底覺悟的人。佛教自漢末傳入中國以來,逐漸與中國本土人文思想相交融,其教義不斷豐富,“菩薩”逐漸泛指那些有慈悲心、樂善好施、能救民水火、解民之困、善良正直之人。因此,孔繁森被稱為“活菩薩”,不宜逐字直譯為“l(fā)iving buddha”,這樣很可能導致國外讀者產(chǎn)生文化和宗教上的理解障礙甚至誤解。然而,此類文化承載詞也不適宜刪減或省略不譯,否則無法顯示藏族特有的宗教文化特征;更不適合僅為了向西方譯文讀者靠近,以語義轉(zhuǎn)換的方式找其他詞替換,如霍克斯英在譯《紅樓夢》時用“god”一詞來替換原文中的“人在做天在看”中的“天”,須知一個“天”字蘊含了中國三千年來儒、佛、道等多家思想,對自然法則、道德境界等的各種理解,這種悠久的文化內(nèi)涵是不能用基督教色彩的“god”簡單替換的。然而,跨文化傳播或翻譯的目的首先是要讓譯語讀者看懂,因此,為了既保留佛教色彩又使譯文讀者易于理解,此處宜采取歸化與異化混合的原則。如果是書面文本外宣,此處宜采用加附注的方式對該詞的文化內(nèi)涵作簡略解釋,如“he is such a living buddha”,在后文或者腳注加以解釋:“‘a(chǎn) living buddha’is used as a metaphor for Kong Fansen’s warm and kind-hearted character”, 以平衡源語語境與譯語語境在宗教思想上的交流障礙。如果是電影等影視傳播,增譯和轉(zhuǎn)換為主的歸化策略則更合適,如“What a Buddha-like kindhearted man he is!”,此處英譯將原文的名詞詞組轉(zhuǎn)換為感嘆句的形式,“活菩薩”中的“活”在此處英譯中雖然沒有直接譯出來,但是感嘆句里的動詞“is”的現(xiàn)在時第三人稱單數(shù)的語法形式就明示孔繁森在當時的語境中是“活著的”人,“Buddha-like”揭示當?shù)啬撩竦淖诮绦叛?,“kindhearted”解釋了“菩薩”的民俗意義,從而在保留漢語文化的前提下,淡化文化和宗教隔閡,獲得譯語讀者的文化認同。
孔繁森事跡的跨文化翻譯還涉及他本人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底蘊??追鄙杂自隰斘鞴释恋娘L土人情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滋潤中成長,作為孔子后人,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不僅才華橫溢,還深悟修身立德之道,常懷仁愛之心。他對父母、妻兒至真至愛,至樸至淳,然而,一旦黨和人民需要,他毅然以小家服從大家。援藏期間,他曾作詩數(shù)篇,以抒發(fā)家國情懷。例如,援藏時他曾作詩寄思親人:“夜靜四無鄰,犬聲擾我心,思鄉(xiāng)思親友,更思老母親。”[11]翻譯此類詩詞時,譯者依然要審慎處理好歸化和異化的關(guān)系,既要努力再現(xiàn)原文風貌,也要考慮讀者的接受度,努力減少跨文化交流障礙。
雖然漢詩和英詩在表達風格、句式結(jié)構(gòu)等諸多方面有很大差異,兩者依然有很多相通之處,如都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特定的節(jié)奏和聲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也是人類所有詩歌共有的特征。詩詞翻譯不僅要注意詞句及語篇不同語言層級的對應(yīng)轉(zhuǎn)換,也須注重音、形、意的表達,同時尋求文化之間的融合。所以詩詞翻譯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呈現(xiàn)出來的譯文效果也截然不同。長久以來,漢詩英譯也一直存在歸化和異化之爭,無論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策略,漢詩英譯史上都留下很多精彩譯作。然而,在具體的詩詞翻譯時,通常的譯法還是靈活使用歸化和異化混合策略,以尋求兩種語言詩歌在創(chuàng)作上的相通之處,最大程度地傳達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上文提到的孔繁森詩作“夜靜四無鄰,犬聲擾我心,思鄉(xiāng)思親友,更思老母親”,在翻譯時如果嚴格遵照原文措辭,按照逐字翻譯法譯為“The night has no neighbors,the dog sounds disturbing my heart,miss home,miss relatives and friends,more think of the old mother”,這樣譯沒有改變原文的詞匯和句法特征,但是過于注重形式的一一對應(yīng),死扣原文字面意義,使譯文結(jié)構(gòu)過于生硬而晦澀難懂,畢竟?jié)h詩與英詩因各種差異,不可能做到形式和意義完全對等。如采用異化和歸化相融合,可以兼顧形式和聲韻,也能忠實表達原文作者的思念之情。例如,采用意譯加直譯的方法,譯為“When emptiness prevailed in the silent darkness,some dog barked with suddenness,so disturbing that wakened my homesickness,and missing my mother into deepness”,保留原文的聲韻特征和思鄉(xiāng)之情,也可增強譯文的可讀性。第二種譯法靈活使用歸化和異化混合策略,淡化了漢詩和英詩的特征差異。
本文分析了孔繁森事跡的跨文化翻譯,這既是歸化與異化兩種翻譯策略之間的衡量,也是一種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流??傮w而言,無論采用歸化還是異化,抑或是混合原則,目的都是讓微觀譯述承載宏觀意義,樹立文化自信,同時,實現(xiàn)漢語文本和英譯文本之間語碼轉(zhuǎn)換,講好中國人的真實故事與樸素情感,讓世人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如何保護西藏、服務(wù)西藏人民,了解真實的西藏,包括那里的歷史傳承、風俗習慣和民族特性,努力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和障礙,縮小海內(nèi)外受眾的心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