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喜 (甘肅省靜寧縣第三中學)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應該與各學科教師積極溝通,以了解、調控學生的作業(yè)總量,避免學生有過重的學習負擔;做好作業(yè)批改安排,不能將任務轉移給學生家長;明確并規(guī)劃好階段性教學目標,避免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占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班主任要明確自己的管理職責,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服務;要基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思想上、教學上和管理上不斷完善,實施多元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工作的實效性。然而,當下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存在職責不明確、管理方式僵化、對學生缺乏了解等問題,影響“雙減”政策目標的貫徹和落實。為此,優(yōu)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可以從班主任職責、管理方式、學生認知三個方面予以探究。
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應當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當關注學生個體的長期發(fā)展和綜合發(fā)展,要切實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實際情況關注每名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同時,在新時代教育形勢下,班主任應當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利用符合新課程理念的管理方式,為班級管理任務投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在保證管理效率的同時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然而,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清楚自身的職責,無法積極、主動地關愛學生,只把班主任的工作當作一個任務。部分班主任在處理班級問題時常常會忽視學生的感受,形式化比較嚴重。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能力不足。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人員。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習慣運用“距離化”的管理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課堂紀律,但卻忽視了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越來越強,學生難以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敢就班級管理表達自己的想法,班級氛圍不活躍,導致班級管理僵化,使得師生溝通出現(xiàn)障礙,產(chǎn)生較強的疏離感。
許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偏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疏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許多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只圍繞成績一個指標,導致學困生在班級中缺少自信心,既對班級管理工作缺乏興趣,也不愿意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導致班級缺少向心力。這種片面性的評價主要由于班主任對學生興趣、需求等方面缺乏了解,在管理工作中存在功利化傾向,磨滅了學生多方面發(fā)展的可能,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悖。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對班主任職能的要求更側重于管理,是承擔整個教學任務的主體身份,而學生作為客體只需要被動地接受管理。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身份得到認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隨之得到進一步強調。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任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班主任對班集體的管理和調控能力也直接影響整體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應該因材施教,了解班級中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制訂學習方案,形成正確的學習思路,促進學生持續(xù)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另外,班主任還要積極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術,并在日常教學中靈活運用,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1)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其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也各有不同。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
例如,面對學生課堂違紀或者課下打鬧等問題,班主任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那些不善表達、性格內向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在私下對學生進行勸導,且要把握好批評的“度”。對于那些個性突出、較為自我的學生,班主任要借助真實故事和楷模人物來進行教育,使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做出相應的改變。班主任不應該以成績來判定學生的人格和品質,而要看到每名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脑u價,積極夸贊學生的優(yōu)勢,讓學生產(chǎn)生正向情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
“雙減”政策旨在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應該注意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及時為學生提供心理疏導。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從理論角度為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其具體表現(xiàn)可以是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班會,通過為學生講授基礎知識,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應當時刻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相關問題,要與學生及時溝通,并積極疏導學生,同時對學生要以鼓勵為主、懲罰為輔,多鼓勵和贊美學生,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進而獲取學業(yè)上的進步及人格上的完善。
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對學生的正確認識十分重要。只有深入了解每名學生,才能實現(xiàn)精準定位、對癥下藥,更高效地開展班級管理。
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種評價方式,涵蓋知識掌握、思維能力、實踐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評價可以包括小組討論、個人報告、項目作業(yè)、實踐考查、觀察記錄等形式,以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同時,班主任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評價標準,注重個體差異。評價標準可以包括知識水平、創(chuàng)新思維、合作能力、領導潛力等多個方面,以便更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另外,除了班主任的評價,可以引入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相互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通過反思和交流,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相互提供建設性的反饋。最后,班主任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并結合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激勵,推動學生形成積極心態(tài),使學生在班主任的激勵下積極地參與班級活動,并逐步樹立自信心,力所能及地為班級貢獻自己的力量。
綜上所述,提升班主任管理的實效性對“雙減”政策的落實具有重要影響。班主任應該深刻認識到自身工作中的局限與漏洞,并結合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深入探析,結合實際進行班級管理。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中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關懷學生,促進其全面、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