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 寧 楊月月 劉好好 張宗逸 吳 欣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3.安徽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朱丹溪,字彥修,名震亨,義烏赤岸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倡導滋陰學說,創(chuàng)立丹溪學派。其中《格致余論》中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相火論”“百病皆生于痰”等,為后世醫(yī)家提供了診療思路。腰痛是指腰骶部的急性或慢性疼痛,部位通常是指肋骨下緣與臀下褶皺間的疼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這些疼痛可能與肌肉、韌帶、關節(jié)、椎間盤、椎體與神經(jīng)功能異常有關[1]。腰痛多以腰骶部或伴有下肢放射痛為主,中醫(yī)古代文獻中多將其稱為“腰腿痛”“腰胯痛”“痹癥”[2]。中醫(yī)學上的“腰痛”包括了現(xiàn)代醫(yī)學的腰部骨骼肌肉病變,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三橫突綜合征、腰肌勞損、風濕病等[3]。其腰痛在臨床中極為常見,發(fā)病機制復雜、治療方法多樣[4].。筆者基于“丹溪學說”對于《丹溪心法· 腰痛》中“腰痛主濕熱,腎虛,淤血,挫閃,有痰積。脈大者腎虛……;脈澀者淤血……;脈緩者濕熱……;痰積作痛者……”等關于腰痛的篇章,對朱丹溪治療腰痛的思想進行探討。
任何導致腰部受累的因素和疾病都可能引起腰痛,例如突然負重或扭轉、腰部外傷、體位不當,長期居處潮濕及腰部受涼、腎積水及結石等。腰椎間盤病變、退行性脊柱炎、腰肌勞損、腰肌纖維炎、腎輸尿管疾病、盆腔炎、女性經(jīng)期、外傷等引起腰痛者,均屬中醫(yī)腰痛的范圍。腰痛的發(fā)病機制雖較為復雜,但無外乎外感、內傷與跌仆損傷三大類。朱丹溪認為外感的腰痛多因濕、熱之邪侵入人體,其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阻遏氣機,也易形成瘀血;熱邪易生風動血,侵犯人體,耗傷陰液,易導致筋脈失養(yǎng),從而引起的腰痛[5]?!把粗髂I虛……挫閃……”朱丹溪認為多與腎有關,腎藏精、主水、納氣,若腎氣不足,封藏精液的能力下降,不能固攝精液,腰府失其濡養(yǎng)溫煦,則會出現(xiàn)腰膝酸軟四肢發(fā)冷,傷及腰而引起腰痛。中醫(y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足以說明腰痛與腎不足有密切關系。楊準[6]教授對于腰痛采用疏肝補腎法治療方法,療效突出。此外,“濕熱腰痛者,遇天陰或久坐而發(fā)者是也?!毖芯勘砻?,久坐也會引起腰痛,如北京體育大學黃均教授對于久坐腰痛的患者做出相應的研究,黃均[7]教授認為腰痛多因久坐產生的。
朱丹溪對脈象的生理特點大多遵循《黃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稘}論》對“平人”呼吸頻次與脈搏運行規(guī)律的描述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一晝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并認為這是“平人血氣運行之定數(shù)”。此觀點與《內經(jīng)》中的“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所謂交通者,并行一數(shù)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不謀而合。朱丹溪提出的此觀點不僅只存在《內經(jīng)》中,在《難經(jīng)》中也有類似論述?!峨y經(jīng)》:“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于身?!焙粑l率與脈搏運行規(guī)律息息相關,朱丹溪對于脈象的論述沿用了《脈經(jīng)》二十四種脈象的觀點,并指出“其狀大率多兼見”,反映了脈象的復雜性[8]。 在《丹溪心法·腰痛》中朱丹溪云:“脈大者腎虛,杜仲、龜板、黃柏、知母、五味之類為末,豬脊髓丸服;脈澀者瘀血,用補陰丸加桃仁、紅花;脈緩者濕熱,蒼術、杜仲、黃柏、川芎之類……”[9]。根據(jù)臨床癥狀及脈象的判斷,朱丹溪對于不同證型的腰痛采用不同的藥物。如腎虛型腰痛,除腰膝酸軟、腰背冰冷、手腳冰涼外,脈象為大,采用補腎滋陰益髓的藥物,如杜仲、龜板、黃柏、知母、五味子;如瘀血型腰痛,因氣滯瘀血或痰食阻滯,氣機受阻,血行壅滯,則脈澀,采用補陰丸加桃仁、紅花,補腎滋陰、活血化瘀;如濕熱型腰痛,因濕性重著黏滯,阻礙氣機,阻壓脈道則脈來緩怠無力,馳縱不張,朱丹溪采用祛濕清熱藥物蒼術、黃柏、川芎等藥物,補腎祛濕清熱[10]。朱丹溪依據(jù)主要的脈象變化,采用不同的藥物來治療腰痛。丹溪學說中所提到的脈象辨證治療腰痛的思想,在醫(yī)者的治療中有所體現(xiàn),例如李勉治療脈澀或弦緊的頑固性腰疼采用血府逐瘀湯合真武湯,雖然兩個方劑均未提到能治療腰疼,但學者應思辨,自出杼機,其理明而法自然通,中醫(yī)之道尊古而不拘泥于古矣[11]。
“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這是朱丹溪對于人體陰陽的基本觀點闡述。朱丹溪認為這是自然界的普遍現(xiàn)象,整個自然界都處于這種狀態(tài)中,中醫(yī)中的“陰陽”指的是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但丹溪學說中的“陰陽”并非如此,其中的陰所指的是精血,陽所指的是氣火,即由于精血虧損所產生的虛火,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不斷消耗,易損難復,故陰常不足。如嗜酒縱欲,不注意保養(yǎng)精血,以致?lián)p傷過度,則會導致陽氣易亢,虛火妄動,故陽常有余。臨床上也稱為陰虛陽亢,表明機體陰陽失衡,可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縱欲過度等因素影響所致,朱近人指出朱丹溪的“陽有余陰不足論”可以從飲食養(yǎng)生、房事養(yǎng)生、情志養(yǎng)生等多方面顧護陰氣,對當今慢病防控及養(yǎng)生抗衰老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2]。朱丹溪對于腰痛的思想上也持有此觀點,“腎為水火之宅,寓真陰而涵真陽”腎陰腎陽為五臟陰陽之本,腎為陰陽之根,臟腑之本。前人所謂“腎無實證”“腎多虛證”[13]。腎在體為骨,腎藏精,精能生髓,精髓不僅可以上充腦髓,還可以充養(yǎng)脊髓,腰痛的病因病機與腎虛有密切關系,腎虛影響腎封藏精血的能力,導致精血不能滋養(yǎng)筋骨,故陰常不足。
痰在人體不斷的變化,致病比較廣泛。對于痰證的致病特點,朱氏認為“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這是他對眾多痰病的反復研究和臨床實踐后得出的結論,是對痰邪致病的廣泛性、復雜性、多樣性的概括。痰邪產生后可以積聚在人體的各處,導致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痰在人體內形成后,它不僅作為一種病理產物,還是一種致病因素,會引起人體各器官更為廣泛的病理變化,因此會產生更多的疾病。朱丹溪認識到,痰之為病,來去無定,聚散無常,或停于五臟六腑,或客于經(jīng)絡四肢。痰內至臟腑,外至筋骨皮肉,隨氣升降流行,“無處不到,無所不之”,妨礙升降,變化多端,證狀不一[14]。由此可見,“痰”對于眾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影響,腰痛也不例外。朱丹溪提出“百病中多有兼痰者”“腰痛有痰積”,《癥因脈治·內傷腰痛》:“脾濕不運,水飲凝結,則為痰注腰痛?!毖X重滯,牽引背脊,或有一塊冷痛處,遇寒則痛劇,得熱則稍減;或兼有腰間微腫,按之濡軟不痛,皮色不變;或伴有腹瀉,其脈沉滑或沉伏,宜滌痰化濕。痰的積聚影響水液代謝,還會阻滯于腎,導致腎的生理功能降低。朱丹溪在治療上多以“氣、血、痰、瘀”為辨證綱領,腰痛的痰積,采用朱丹溪的基礎方:二陳湯加祛風解肌,南星化痰,半夏祛痰治療。朱丹溪治痰有不同的治療方藥:濕痰,施以蒼術、白術類;熱痰,施以青黛、黃芩、黃連類;寒痰,施以二陳類;風痰,施以南星、白附類;老痰,施以海石、瓜萎類;食積痰,施以神曲、麥芽類。還指出:“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痰在皮里膜外,非竹瀝、姜汁不可導達;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痰結在咽喉中,燥不能出入,用化痰藥加咸藥軟堅之味”[15]。根據(jù)痰的性質、質地、新舊等采用不同的方藥治療,從而達到痰去則腰痛除。
在《丹溪心法·腰痛》中,朱丹溪云:“凡諸痛皆屬火,寒涼藥不可峻用,必用濕散之藥,諸痛不可用參,補氣則疼愈甚,人有痛,面上忽見紅點者,多死?!被凇秲冉?jīng)》的基礎上,朱丹溪對于“火”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朱丹溪結合《內經(jīng)》中論述六經(jīng)病指出“少陽病為瘛疭,太陽病時眩仆,少陰病瞀暴喑郁冒不知人,非諸熱瞀瘛之屬火乎? 少陽病譫妄,太陽病譫妄,膀胱病狂顛,非諸躁狂越之屬火乎?少陽病胕腫善驚,少陰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非諸病胕腫疼酸驚駭之屬火乎? 又《原病式》曰:諸風掉眩屬于肝,火之動也;諸氣憤郁病痿屬于肺,火之升也;諸濕腫滿屬于脾,火之勝也;諸痛癢瘡瘍屬于心,火之用也?!绷?jīng)病中少陽、太陽、少陰等病及六淫之邪屬五臟,皆于“火”息息相關,火之為病繼而引發(fā)痛。[16]對于腰痛的“痛”,丹溪認為其屬于火。筆者通過對于以往文獻的查找發(fā)現(xiàn),此“火”與“相火論”中的相火之變的“火”大致相同。《格致余論》中有“相火起于妄,變化莫測,無時不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相火妄動與君火不節(jié)制、耗精傷陰聯(lián)系起來,認為人之貪欲最易引起相火妄動,病位在肝腎,主張收心養(yǎng)心,滋陰降火,保護真陰。“君火不妄動,相火惟有稟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焰,飛走之狂勢也哉?”丹溪這一觀點與《內經(jīng)》“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的養(yǎng)慎思想相承,說明了意識上的寧謐,精神上的清靜,能夠起到制火的作用,對于保養(yǎng)陰精十分重要。朱丹溪創(chuàng)立的相火論是相火與濕熱的結合,腰痛的“火”是濕熱之火,腰痛的患者體內有濕熱,內火旺盛,如若遇到天陰,會出現(xiàn)腰痛加重的現(xiàn)象,即相火妄動而引起的腰痛;腎是腰痛中最重要的臟腑,濕熱相火的妄動,會耗傷機體的陰精,導致陰虛火旺的腰痛,丹溪倡導滋陰降火,用黃柏以降之,采用大補陰丸、大補丸(1 味黃柏)或四物湯加知柏等治療腰痛[17]。
朱丹溪學術思想無論是從“脈象”、從“陰陽”、從“火”還是從“痰”,對于雜病的治療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丹溪心法· 腰痛》“腰痛主濕熱,腎虛,瘀血,挫閃,有痰積……”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朱丹溪對于腰痛的治療是基于“丹溪學說”的基礎上進行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導致腰痛腎虛;痰積聚瘀阻脈絡,筋脈不能濡養(yǎng),致腰膝酸軟引起腰痛;濕熱之邪侵襲,以致相火妄動,耗傷精液而導致陰虛火旺引起腰痛的病癥。另外,丹溪對于腰痛的治療還提及針灸治療,《丹溪心法·腰痛》中“腰曲不能伸者,針人中”,人中穴位于上唇上方正中的凹痕處,臨床曾針此穴,治療腰痛不能伸者,療效顯著[18]。西醫(yī)治療腰痛,大多使用止痛藥、肌肉松解類藥、體態(tài)與步態(tài)的調整、強調臥床等,較為嚴重者采用手術治療;而中醫(yī)不僅可以采用補肝益髓,活血化瘀的方藥治療,還可以采用針灸推拿等方法來緩解疼痛,療效顯著。俞麗君[19]選取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痛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采用腰痛貼、布洛芬緩釋膠囊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針灸推拿治療;經(jīng)過一年治療,發(fā)現(xiàn)針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較好,有效緩解了疼痛,改善了功能,降低了炎癥程度,優(yōu)化了血流動力學指標,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復發(fā)率較低。朱丹溪對于腰痛治療貢獻較大,據(jù)丹溪學說所述,可以從脈象、陰陽、痰積以及內火來辨證腰痛的病因病機,為后代臨床治療提供了診療思路,對腰痛進行辨證論治,從而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法,減輕腰痛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以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