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恒
距離哈爾濱三十公里處有座小城,叫呼蘭,我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過的。呼蘭縣靠著呼蘭河,呼蘭河是松花江的支流。在我看來:呼蘭河是松花江的孩子,而呼蘭縣又是呼蘭河的孩子。
那時候,大人是不準孩子們?nèi)ズ舆呁娴摹5坏较奶?,我們腦子里想的,全都是怎么到河邊去痛痛快快玩一下午,回家還能不讓大人發(fā)現(xiàn)。可我媽精著呢,我一進屋,她就一把把我拽過去,用手指在脖子上劃一下,只要出現(xiàn)白道道,就二話不說,一大巴掌呼到我身上來?,F(xiàn)在的孩子們估計想象不到,我們那會兒,可以說都是這樣被大人打著長大的。
我第一次覺得我長大了,是一次橫渡呼蘭河后。當我站在河的對岸,遙望家的方向時,就想:有一天,我會離開呼蘭河,去很遠的地方,也許還回來,也許不回來,就像蕭紅一樣。
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知道我們縣有個蕭紅,她是寫《呼蘭河傳》的大作家。但直到我有了第一本《呼蘭河傳》,我才常常繞道從蕭紅故居門前走過,還常扒著門縫兒往里面瞅。但其實蕭紅的家人早已都不在那兒住了。
我坐在我家的樓頂上,開始讀《呼蘭河傳》。坐在這里,抬眼能看見呼蘭縣的全貌。我向蕭紅故居的方向望去,蕭紅寫的后花園,如今沒有了,應該是現(xiàn)在的菜市場。蕭紅常去玩的公園還在,可是同現(xiàn)在我眼中的公園一樣嗎?十字街也在,街口有個叫“厚德?!钡男★堭^,賣的鍋包肉好吃極了,蕭紅吃過嗎?
讀著讀著,我開始走進《呼蘭河傳》。我發(fā)現(xiàn),蕭紅寫的好多地方都已不在,比如我去那個叫“釣魚臺”的地方,呼蘭河應該在那個石臺子的下面,可現(xiàn)在站在臺上看呼蘭河屬于遙望了。那么,蕭紅描寫的看野戲的地方,就不是現(xiàn)在的河灘,究竟是哪里呢?
在工人文化宮樓前有一長溜的水泥臺,每天早上我們上學的時候,總有一位年邁的老人,腰彎得與地面平行,破舊的帽檐上插著一塊遮光的牛皮紙殼,一年四季的衣服永遠是黑色的,夏天,后背常有一層層白色的汗?jié)n,褲腿用一條帶子纏著,好像臉上什么地方還貼著一塊膏藥……他放好小凳,倚著墻根坐下,高聲地喊著:“虱子藥!耗子藥!……”我莫名地覺得他就是“有二伯”,書中說,有二伯可能死了。書中的那個死去了,那么這個老人肯定是從《呼蘭河傳》中走出來的。
就這樣,我拿著一本《呼蘭河傳》,沿著街道,沿著大河,沿著蕭紅的記憶,不停地走著。直到我能完全理解舊中國同新中國是不一樣的時候,我,十四歲了。
那時候,若是大人問我,長大以后干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學文學,當作家。
(源自《閱讀·中年級》,張甫卿薦稿,有刪節(jié))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