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利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尚不成熟,當他們出于好奇、表現(xiàn)自我等心理選擇去模仿影視劇、小說里的某些做法時,我們需要在滿足他們探索、實踐需求的條件下,引導他們模仿積極、正確的行為,發(fā)揮他們自身的特長。比如前段時間在班上發(fā)生的這件事。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我敏銳地感覺到班里最近有一股躁動的氣氛。男生們總是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討論著什么,經常成群結隊地行動。一天,下課的鈴聲響了,我準時喊了下課。孩子們像平常一樣,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的,有的玩起字卡游戲,有的在圖書角閱讀有趣的課外書,還有的到走廊踢毽子、跳繩等。
忽然,一陣吵鬧聲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見一群男生在教室后門處圍成一圈,伸手向中間的人討要著什么,時不時有人攥緊手里的東西美滋滋地從人群中離開。又一陣喧鬧聲后,我便聽見被圍在中間的男生緊張地說:“你們小聲點兒,別被汪主任發(fā)現(xiàn)了,不然咱們的五星班級就保不住了?!蔽伊⒖叹驼J出這是班里經常搗蛋的學生盧小豪的聲音。發(fā)現(xiàn)這次喧鬧的源頭又是他時,我本欲直接走過去一探究竟,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但是剛一邁步,我便想起以往批評盧小豪時,他的臉上總是寫滿了不服氣的表情,并且屢教不改。盧小豪的家庭條件較好,生活富裕。但父母工作較忙,疏于對他的管教,在教師三令五申不許把與學習不相關的物品帶來上學的情況下,他還總是偷偷地帶一些新奇的玩具到學校,甚至憑借這一點在同學間頗受歡迎。這一次我決定改變教育策略,先查清楚他們吵鬧的原因和目的,再“對癥下藥”,以免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于是,在之后的課間活動時,我都在暗自觀察盧小豪的活動,看到王曉晨等幾名男生經常跟在他身邊玩鬧,手上無一例外都捏著一張藍色的卡片,時不時還有其他男生過來圍著盧小豪爭取獲得一張“藍卡”。我不禁在心底疑惑地想:這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藍色卡片到底有怎樣的特殊之處?為什么男生都躍躍欲試地想要從盧小豪那里得到它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在放學后留下與盧小豪關系最好的王曉晨進行詢問。面對教師的詢問,王曉晨支支吾吾地回答不出來。于是我又問:“能讓老師看看那張藍卡嗎?”王曉晨見課后的小動作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也不再隱瞞,從口袋里掏出了那張藍色卡片。我接過后定睛一看,只見藍卡上像名片一樣寫下了王曉晨的姓名、班級、地址等信息,標注了他是屬于“藍卡隊”的一員。“藍卡隊?”我疑惑地重復著卡片上的內容,仔細一問才知道,盧小豪在班里成立了一個叫“藍卡隊”的小團體,只有得到他派發(fā)的藍卡的人才會被認可。盧小豪本身在班級中就積攢了一定的人氣,而許多學生出于新奇、合群的心理,都對加入他的小團體產生了極大的熱情,現(xiàn)在班里已經有十幾名學生加入了“藍卡隊”。他們平時經常一起活動,規(guī)定隊中“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老成員負責管理新成員,還形成了一定的層級關系。
聽完王曉晨的解釋,我才恍然大悟,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感到事情變得有點麻煩。與這件事情相關的學生太多,不能過于強硬地處理,否則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加強他們小團體內部的聯(lián)系,讓班主任后續(xù)的工作變得困難。怎么樣才能糾正他們盲目模仿的行為呢?這時,我想起了盧小豪的“藍卡隊”實施著分層管理的方法,這與班級里班長、組長、組員的關系有點類似。如果能夠讓他們將這種模式運用到學習中,便能夠一舉兩得。盧小豪雖然較為調皮,但是朗讀能力不錯,我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巧用“藍卡”,轉化他們的行為,落到提升朗讀能力的作用上。
第二天的語文課上,我一來到就發(fā)現(xiàn)盧小豪和部分學生的表情有點心虛,想必是王曉晨已經把昨天的事情告訴了他們。我裝作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正常地進行著上課流程,其中,我特意為盧小豪設計了一段朗讀的環(huán)節(jié),他順利地完成了并獲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下課后,我將他叫到辦公室,他表現(xiàn)得有點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似乎在等著老師因為“藍卡”的事情訓斥他。而我并沒有發(fā)怒,而是笑著問他:“你認為你的朗讀能力如何?”盧小豪怔了一下,說:“還行?!蔽矣终f:“你剛剛在課堂上的朗讀表現(xiàn)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想把檢查全班同學古詩文誦讀的檢查過關情況交給你負責?!笨吹剿@訝得漸漸睜大眼睛,我繼續(xù)說,“你負責分組檢查評定,給過關的同學發(fā)一個標志,最后由我抽點檢查,怎么樣?”此刻,他終于明白了老師的意思,開心地說:“老師,我會做得很好的?!?/p>
將任務交給盧小豪之后,他很快便組織分配好了幾名小組長,他與小組長之間互相檢查,再由小組長檢查其他組員。我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高漲了許多,完成朗讀并拿到藍卡的學生以此為榮,大大方方地將其放在顯眼處展示著,互相詢問著:“你背的是哪一首?”“剛才背到第三行差點混淆了,幸好馬上想起,不然就拿不到藍卡了,哈哈?!薄敖M長說明天要抽背的是《贈劉景文》,回去一定好好讀讀。”“聽說明天能夠有感情背出古詩的,還能在卡上蓋個超人印,我明天肯定能拿到?!薄R小豪將自己的聰明機智用到了學習上,在老師交給他檢查朗讀情況的基礎任務上,延伸出更多能引起同學朗讀興趣的方法,藍卡上寫著誦讀過關的詩名,根據(jù)同學朗讀時的語調、情感等表現(xiàn)給出了不同級別的評價,促使同學們從被動朗讀到主動朗讀,目標也從完成朗讀到追求更好地朗讀。兩天后,盧小豪向我提交了班級的朗讀檢查名單,共批準過關26人,高效的完成情況令我驚喜交加。受到我的表揚后,盧小豪愈發(fā)積極,認真地給同學們發(fā)放藍卡:“還不夠流利,再認真讀讀?!薄罢嫦裎?,富有感情?!薄皝恚@是頂級卡,給你的?!薄覍λ母淖兏械接芍缘男老病W詈?,班上大部分學生都能流利且充滿感情地背誦本學期要求掌握的14首古詩文,盧小豪最近在學校的表現(xiàn)也有了極大的進步。我在全班同學面前毫不吝嗇對盧小豪的表揚,看到他的臉上出現(xiàn)了燦爛的笑容。
經歷這件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教育學生應該多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學生犯錯時,一味批評訓斥有可能起到反作用,不僅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激化和學生的矛盾。要了解問題發(fā)生的原因,發(fā)掘學生的長處,因勢利導,巧妙地實現(xiàn)育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