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底和高”一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單元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認識并會畫梯形、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高。教材為何將這三個圖形的高編排在同一課時并且編排在“多邊形的面積”單元呢?教材為何先學習梯形的高,再學習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高?圖形高的本質(zhì)是什么?圖形的高對研究圖形性質(zhì)或特征有哪些價值?教學時如何讓學生真正通過探究來認識高的本質(zhì)和價值?如何借助該內(nèi)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通過思考并回答這些問題,能更好地理解2022年版課標為何將“圖形的認識”與“測量”整合為同一主題,也能更好地認識圖形的哪些要素是探究圖形度量公式的根本。
一、課前思考:圖形高的數(shù)學本質(zhì)及其價值
平面圖形或立體圖形的高刻畫了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脫離平行線(平行平面)就不存在高的概念。在數(shù)學中通常將平行線(平行平面)稱為底邊(底面),與它們垂直的線段稱為高,高與底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它與日常生活中的高既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
高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高線,即與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都垂直的線段;二是高度,即高線的長度。高指前者時,會說兩條平行線之間有“無數(shù)條高”;若指后者,則因為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即任意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之間只存在唯一一個數(shù)值刻畫它們之間的距離,這個數(shù)值就叫作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也可以稱之為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高度。所以,小學階段所研究圖形的高,其本質(zhì)是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之所以存在唯一一個數(shù)值,是因為對于兩條平行線來說,“一條直線上任意一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都相等”,或者高是“一條直線上一點與另一條直線上任意一點間所有線段中的最小值”。正是有了存在性、唯一性、最小性,才可以定義圖形的高,才能刻畫兩條平行線(兩個平行平面)的特征。反之,如果找不到這個處處相等的唯一值,就意味著兩條直線不存在“平行關系”。因此,只有兩條直線(兩個平面)互相平行,才有研究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因此,北師大版教材不但將認識梯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高編排在同一課時,而且先學習梯形的高(只有一組對邊互相平行,所以只有一個高度值),然后學習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所以有兩個高度值),最后學習三角形?!氨砻嫔稀笨矗切沃小安淮嬖凇逼叫芯€。難道三角形不存在高嗎?這樣認識圖形的高就能自然而然地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探究興趣和愿望。平行線之間的這個秘密可以由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從而理解高的本質(zhì),認識圖形的本質(zhì)特征。進而知道圖形的高度是幾,就意味著能夠擺幾行“小正方形(面積單位)”,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正方形面積之間的本質(zhì)聯(lián)系,也就可以將未知圖形的面積問題轉(zhuǎn)化為已知圖形的面積問題。圖形邊的長度、位置關系(用角度刻畫)以及邊與邊或面與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圖形的高)問題是求解圖形面積或體積的根本。因此,2022年版課標將這些內(nèi)容整合為“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一個主題。
小學階段高的學習內(nèi)容有明確的進階:第一層級是平面上兩點之間直線段的距離;第二層級是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的長度),這是學習圖形高的根本;第三層級是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三個常見基本圖形的底與高,在此階段應該再回首感受長方形、正方形的長和寬也就是它們的底與高,類似地,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也可以分別看作它的底與高;第四層級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與圓錐的高。關于高的進階還在延續(xù),例如,初中要繼續(xù)學習點到直線的距離、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到高中則要學習空間兩點之間的距離、點到平面的距離、直線與平面之間的距離、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等越來越抽象的內(nèi)容,研究手段也更加多樣,但其本質(zhì)都是轉(zhuǎn)化為垂線段的長度。研究距離問題并將其轉(zhuǎn)化為長度問題,在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學生更需要想象與推理等思維活動,因此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幾何直觀與推理意識。
二、課中實踐:讓學生“真探究”并感悟本質(zhì)
對于高,學生有較為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例如測量身高、建筑物的高度、山峰的高度等,也積累了豐富的操作經(jīng)驗和心理表象,這為后續(xù)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數(shù)學中圖形的高和生活中的高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是它們都是線段的長度、都與垂直相關,例如,生活中所涉及的高都與地面垂直。但有時生活情境中的高可以是“最高點”到“最低點”間的距離,基本都與“水平方向”垂直,高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的長度。學生的這些經(jīng)驗既有助于學習圖形的高,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負遷移。教學時要暴露學生關于高的迷思概念,利用變式圖形對比分析迷思之處,在辯論、質(zhì)疑與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強化對高的本質(zhì)的理解。
(一)由“生活經(jīng)驗”轉(zhuǎn)向“數(shù)學概念”,初步感悟圖形高的含義。
高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將豐富的實例做比較,初步感悟高的本質(zhì)。但是生活中對“底與高相對應”這一點感知較少,這也是生活中的高與幾何圖形的高的區(qū)別之一。因此教學時可以呈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高,例如:“公園免票限高1.1米,是什么意思?”(由學生最熟悉的身高抽象出對高的初步理解:1.1米是指從頭頂?shù)侥_底的垂線段)“橋洞限高4.5米,又是什么意思?”(如果把橋洞抽象成一個梯形,它的高在哪里呢?有多少條?有什么特點)由對高的“生活關注”,過渡到對底與高之間的對應關系和高的本質(zhì)特征上來。通過對不同情境中高的含義的理解,讓學生體驗由現(xiàn)實生活情境到圖形的過程,通過設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
(二)畫梯形的高,再次感知高的本質(zhì):平行線間的距離。
在前述“橋洞限高”環(huán)節(jié),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高,初步認識高是一條垂線段,初步感受高能夠刻畫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感悟垂直與平行互相依存。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畫梯形的高”,學生主要有以下三種畫法(如圖1),課堂教學時討論這三種畫法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學生概括出高的概念,尤其強調(diào)怎么畫,抓住學生的重要問題“從上面這條邊上往下畫,但是不能從斜邊上往下畫,那樣就不是梯形的高了。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是平行的,得找準位置”。(學生研討過程略)
(三)感悟“兩條腰”之間不存在“高”,再次強化高的本質(zhì)。
在前述研討環(huán)節(jié),生1說:“把你們的畫法總結(jié)一下,就是找到它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用虛線連上就行了?!边@個問題引發(fā)了全班學生的大討論:什么是“最高點和最低點”?兩條腰之間能否畫出“高”?下面是重要的討論環(huán)節(jié)。
生2:不對!不是找一個最高點和最低點。如果把圖形轉(zhuǎn)一下,這兩條邊(指梯形的兩條腰)就不平行了,要想畫圖形的高,得保證下面的這條邊和上面的邊是平行的。如果是三角形的話,上面沒有邊只有點,就找點,但要是上面有邊,上、下兩條邊就得是平行的。
師:你都聯(lián)想到三角形了!(豎大拇指)我特別喜歡剛才那位同學(指生1)的發(fā)言,她會把前面的發(fā)言概括出來,提到一個最高點和最低點,而生2補充梯形畫高時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得從兩條平行的邊上找,畫這兩條邊之間的垂線段。(學生紛紛點頭同意)那下面兩幅圖(如圖2)中的“虛線”是梯形的高嗎?
生3:我覺得①號圖形不是,因為它沒有從最上面畫到最底邊,像他那樣畫是畫不出梯形的高的。一般高都是豎的,不是斜的。
生4:我給你補充,他找的兩條邊不是平行的,怎么可能畫出梯形的高?
生5:我覺得他畫的不是垂線段。
生6:不是,他畫的是垂線段,但是是斜著的,和豎直的肯定不一樣,是有誤差的。
師:那我把它轉(zhuǎn)過來(如圖3),這樣呢?是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畫的虛線吧,但它是梯形的高嗎?
暴露學生的迷思之處。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是,一部分認為不是。
生7:我認為不是。你們看,如果像他這樣畫,另一個角和這個高度是沒有關系的,如果把它補上,就成三角形了,但又影響了平行邊之間的高。(該生“直覺”是對的,但表達不清楚)
生8:老師您看,這條線是高,但不是梯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該生仍然“腦補”出了一個三角形)
師: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們一起觀察一下,這條線是和對邊垂直的,但它是這個點到對邊的距離,和梯形的高一樣嗎?
生9:圖形轉(zhuǎn)一下不還是梯形嗎?它應該是梯形的高呀!
生4:它不是!我們可以算一下,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你把它當高求得的面積和根據(jù)剛才大家那樣畫的高求出的面積肯定不一樣??!
師:上底和下底,我們還沒明確學這樣的概念,但是你用這樣的知識儲備解釋,是你的優(yōu)勢!我們匯總一下大家的觀點,不管梯形怎么轉(zhuǎn),這兩條邊是它的“腰”,畫在兩腰之間的垂線段,我們還能找到多少條?(用手比畫后,出示圖4)
生:(齊)很多!很多條!
生7:我明白了,它們的長度都不一樣,不可能是梯形的高!
師:沒錯!就像剛才大家說的,梯形的高得畫在哪兩條邊之間?
生:(齊)平行的兩條邊!
師:這兩條平行的邊,就叫作梯形的底,較短的稱為上底,較長的稱為下底。在上底和下底之間,才有無數(shù)條高,但是長短一樣。那圖2中的②號圖形呢?
絕大多數(shù)學生異口同聲:是!
生1:是!因為把它轉(zhuǎn)過來,不就是剛才第二位同學畫的高(指圖1中的圖)嗎?
生2:可是它不是豎直的,怪別扭的!
師:它不豎直,那它是不是高?
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
師:你們最堅定的理由是什么?
生3:它是在兩條平行邊之間畫的。
師:你能用剛才學過的名詞說一說嗎?
生3:它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間的垂線段,所以它是梯形的高。
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關于高的迷思概念,能夠促進學生深度思考,讓深度學習真實發(fā)生。學生經(jīng)歷了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呈現(xiàn)三個階段,把想法暴露出來了。在生生互動質(zhì)疑、評價反思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進行了思維上的辨析和修正。數(shù)學中的高與生活情境中的高的不同點也是此環(huán)節(jié)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沒有學生獨立的想法,課堂目標的實現(xiàn)就沒有支撐。尤其是一個學生提到的“把它當高求得的面積和根據(jù)剛才大家那樣畫的高求出的面積肯定不一樣”,說明學生對平行線間的高可以作為圖形轉(zhuǎn)化的工具,利用它可以計算面積這一點有了初步的體驗,為后續(xù)在圖形度量中感受底和高的作用積累了經(jīng)驗。
(四)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水到渠成”。
“由此及彼”,學生很容易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并能夠解釋平行四邊形肯定有兩組“底、高”,為后續(xù)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奠定基礎:一定是底邊的長度與對應高的乘積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五)三角形到底有幾條高?
有學生提出:如果沒有平行線,還會有高嗎?三角形沒有平行線,三角形就沒有對應的底和高嗎?這個學生的問題一提出就激發(fā)了全班學生的思考:三角形有高呀,面積計算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但確實三角形中沒有平行線呀?三角形有無數(shù)條高、有三條高,還是沒有高?等等。在真問題引領下,每個學生都成了探究發(fā)現(xiàn)高之奧秘的高手。
生1:如果是等邊三角形,就有三條高;如果是不等邊的,就有一條高。
生2:其實可以有延長線。你看這個三角形(如圖5),是不是覺得它只有一條高?其實可以這樣延長,它是有無數(shù)條高的。
生3:我認為三角形有三條高。從上面的這個頂點向?qū)呑鞔咕€,垂線段是一條高。把這個三角形轉(zhuǎn)一下,再從這個頂點向底邊作垂線,就又得到一條高。再轉(zhuǎn)一下,從第三個頂點向底邊畫垂線段,就是第三條高。
生4:我覺得不對,三角形沒有高,因為平行線消失了!沒有平行線就沒有高!
生3:不是!看起來沒有平行線,是因為平行線變成了一個點,那這個點到對邊的垂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生4:其實是有平行線的。我認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是一樣的,都有無數(shù)條高。第一種就像剛才有同學說的,畫延長線,但也可以這樣,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不是能畫出無數(shù)條高嗎(如圖6)?
生5:我們畫的是單個三角形的高,你把兩個三角形拼起來,就不是三角形而是平行四邊形了!
師:那這些線(指平行線之間的垂線段)有什么特點?都和這一條高(指三角形的高)是什么關系?
生:(齊)平行且相等!
師:可以說,它們都和三角形的這一條高相等,等高!但是哪條才是這個三角形的高?
生:(齊)只有這一條!
師:沒錯!就像這位同學(指生3)所說,三角形的高,是它的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同樣的道理,三角形有幾條高?
生:(齊)三條!
師:但是,同學們能夠通過聯(lián)系和想象,發(fā)現(xiàn)有無數(shù)條和過三角形頂點的高都相等的高,在后面的學習中,會大有用處!
三、課后反思:有高階思維參與才能有效培育核心素養(yǎng)
小學階段雖然沒有給出點和線之間、線和線之間、點和面之間、面和面之間距離的定義,但圖形高的本質(zhì)就是更為抽象的“距離”問題,比之前學過的測量實物或線段長度更有困惑點、迷思之處。教師在把握高的本質(zhì)基礎上,可以將這些“真問題”充分暴露出來,使之成為學生研究高的載體。有真問題學生才能調(diào)動高階思維。
理解并掌握平面圖形底和高的概念,并不只是記憶概念的定義,而是基于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在真問題(揭示數(shù)學本質(zhì)的問題)引領下,學生才能真正有辨析、有相互評價、有概括歸納等高階思維參與到探究過程中,才能不但理解圖形高的本質(zhì)、感悟高對于認識圖形與度量圖形的價值,而且逐步提升空間觀念與推理意識的水平。教師只有把握了數(shù)學概念的本質(zhì),才能讓學生的數(shù)學探究活動真正成為“再創(chuàng)造”活動。
例如,本課設計“梯形的兩條腰之間是否存在高”這個任務讓學生思考時,有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畫從一條腰上一點到另一腰的垂線段,這些垂線段的長度都不相等,把哪個長度定義為兩條腰之間的距離呢?顯然不能確定,因此兩條腰不能作底,也不存在對應的高,又從“不存在”的角度強化高的本質(zhì)。這些探究活動既為研究與運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積累了活動經(jīng)驗,有利于感悟數(shù)學概念的確定性與價值性,更為學生“再創(chuàng)造數(shù)學”提供了機會,使其對數(shù)學探究充滿了興趣。
又如,在探索三角形有幾條高時,以某條邊為底,它對應的高有多少條呢?說“無數(shù)條”的學生雖然答案不對,但他的思維水平較高、空間觀念較強,因為他能夠想象出“三角形的一條底邊不變,過對應的頂點存在一條與底邊平行的直線”。這一想象過程意義重大,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更相當于該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了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中著名的第五公設“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也相當于學生自發(fā)、直覺地感悟“等底等高的所有三角形面積都相等”這一命題。這些探究活動中積累的如何發(fā)現(xiàn)和提出數(shù)學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為單元后續(xù)推導面積計算公式、運用等積變形思想解決較復雜的面積問題做了孕伏。學生帶著興趣和思考下課,高階思維活動貫穿始終,空間觀念與推理意識才能有效發(fā)展。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學院數(shù)學與科學教育學院,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