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張五郎與蚩尤的“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符號特征及其同構性

2011-04-01 10:41周行易
城市學刊 2011年1期
關鍵詞:蚩尤梅山甲骨文

周行易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經濟哲學研究中心,長沙 410003)

張五郎與蚩尤的“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符號特征及其同構性

周行易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經濟哲學研究中心,長沙 410003)

從文字學、民俗學角度分析,“人之倒立誕生”為原始生殖崇拜的最基本內容,梅山文化中的張五郎同中華民族的始祖神蚩尤應是同一個神 ,二者為同一個“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文化符號。

梅山文化;生殖崇拜;人之倒生;張五郎;蚩尤

梅山文化是集中保存在湖南中部和西南部的一種以張五郎崇拜為特征的原始漁獵文化,其中凝固了不少早已被我們遺忘了的人類最古遠的文化記憶。本文僅就梅山始祖神張五郎倒立形象的原始生殖崇拜符號特征作一初步探討,并以此揭示其與中華民族始祖神之一的蚩尤的關系及其文化符號的同構性。

一、“人之倒立誕生”為原始生殖崇拜的基本內容

生殖崇拜是全人類在原始時期所共有的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在中華文明的傳承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和明顯。然而,人們以往對原始生殖崇拜的關注和研究,一般都只注意到了原始人類對生殖器的崇拜,而對“人之誕生”系原始生殖崇拜的基本內容這一重要事實不曾涉及。這種狀況造成了我們對中國文化中許多關鍵性內容和符號的錯讀與誤解。

人類在原始時期為什么會形成生殖崇拜?這首先應當是出于對“人從女陰產出”現象的驚訝和對氏族生命繁衍的期盼。因此,對“人之誕生”現象的崇拜,應當而且必然是原始生殖崇拜的最早、最主要的內容。

人之誕生通常是“頭”先從產門出來的:人的胚胎在母體中發(fā)育生長一般有9個多月,稱“十月懷胎”,從第二個月到第七個月,胎兒在母體中都是頭朝上呈蜷局狀態(tài);到第八個月,身體完成往下旋轉的過程,雙腳蜷局交叉向上,頭部朝下;因此,到第九個月后胎兒臨產,總是頭朝下倒著生出來。

這一“人之倒立誕生”現象所形成的原始文化記憶,對中華文明的形成產生了十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對此,在漢語言文字中可以找到很多原已被我們忽略了的證據:

(一)如我們在行文時經常使用的用以表示先后順序的“首先”這個詞,即這一文化記憶的反映?!笆住睘槭裁从小跋取绷x?因為它是先從產門出來的?!伴_頭”、“起頭”等詞匯亦如此。另如“元旦”、“元月”、“元年”等詞匯中“元”的字義,亦與此相關:這些詞匯中的“元”字之所以有“第一”、“最早”、“開始”等義,便因為“元”的本義是“人頭”,而“人頭”自產門先出來。“元首”這個詞亦含有這種文化記憶。

(二)“倒”字本身即由這種文化記憶所構成。單人旁加一個“到”之所以能表示“倒著”的意思,便因為人是倒著生出來的。

這種“人是倒著生出來的”原始文化記憶,頑強地保留在“至”、“到”、“倒”這三個字的演變中。甲骨文中無“倒”而只有“至”,這種“人是倒著生出來”的意思原本由“至”字來表示?!兑住だぁ分械摹爸猎绽ぴf物資生”,可以說就是對“至”字的最好闡釋:這里的所謂“坤元”,即產門中胎兒之頭(“坤”即“女陰”)。后來“至”字的意義擴展,本義逐漸模糊,又造了一個“到”字來表示此記憶?!暗健弊值臉嫵蔀椤爸痢奔印柏啊保@個“匕”即斷臍帶的刀子或剪子,作為生殖符號,它保留在表示女陰的“牝”和表示母親的“妣”字中。再后來,當“到”字的意義再次擴展了,方才造出個“倒”字來。

至于《說文》將“至”字釋為“鳥飛從高下至地”,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將“至”字釋為“矢(箭)落地上”,這都是沒有依據的。甲骨文“鳥”作“”、③《漢典》(2006年8月第二次改版),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B8Zdic9F.htm,2010年6月2日;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增訂版),第233、309頁“”、“”,④《漢典》(2006年8月第二次改版),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B8Zdic9F.htm,2010年6月2日;劉興?。骸缎戮幖坠俏淖值洹罚ㄔ鲇啺妫?,第233、309頁倒過來與“至”上面的字符完全不同形;“矢”甲骨文作“”、“”,金文作“”、“”,⑤《漢典》(2006年8月第二次改版),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B8Zdic9F.htm,2010年6月2日;劉興?。骸缎戮幖坠俏淖值洹罚ㄔ鲇啺妫?,第233、309頁倒過來與“至”上面的字符雖然相似,但仍有區(qū)別。因此,“至”字的本義不可能是指“鳥飛從高下至地”或“矢(箭)落地上”,而應指“人之倒立誕生落地”。

“至”字作為人類倒立誕生的文化記憶符號,常被用作與生殖和繁衍有關的一些字的造字字符,如“窒”、“膣”、“姪”、“侄”、“胵”、“祬”、“耋”、“室”、“屋”等等?!爸稀弊值纳喜渴茄?,當表陰道,本義應為胎兒從陰道中頭朝下生出來。因古代醫(yī)療技術低下,生產時胎兒窒息死亡的幾率很高,“窒”字原有的本義逐漸被“窒息”的意義所替代,故又給“窒”加一個“肉”(“月”)旁,造一個“膣”字來表示它原有的本義?!半钡谋玖x即指“陰道”?!皧奔坠俏淖鳌啊?,像女人生子之形。合集二一○六六曰:“婦姪……”,“即嘉,佳也,生男曰嘉,生女則曰不嘉”;⑥劉興?。骸缎戮幖坠俏淖值洹罚ㄔ鲇啺妫?,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779、677、808、981、504頁。戰(zhàn)國王子姪鼎作“”,⑦劉興?。骸缎戮幖坠俏淖值洹罚ㄔ鲇啺妫?,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779、677、808、981、504頁。上面為“止”(腳),中間是倒人,人頭為圓形,下面是一個“生”字,“生子”之義更為明顯。如果“至”字的本義指“鳥飛從高下至地”或“矢(箭)落地上”,像上面這樣造字是不可理喻的。

(三)鐘靈毓秀的“毓”和“化生萬物”的“化”也反映了“人之倒立誕生”的文化記憶。“毓”甲骨文作“”、“”,⑧劉興?。骸缎戮幖坠俏淖值洹罚ㄔ鲇啺妫本簢H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779、677、808、981、504頁。象婦女產子形,左邊的字符為母,右邊的字符為倒生的嬰兒,其“小點”是流濺的“羊水”,生子之狀逼肖;“化”甲骨文作“”,⑨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增訂版),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779、677、808、981、504頁。右為母,左為倒生的嬰兒。朱芳圃《甲骨文字釋叢》云:“按‘化’像人一正一倒之形”。徐灝《說文解字注箋》云:“從倒人者,人之初生倒垂下也”。

這種人之倒立誕生的文化記憶,不僅在漢語言文字中留下了明顯的痕跡,而且還成為了中國哲學和文化的基礎。

中國哲學中的“道”,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其字義構成便形象地記錄了“人之倒立誕生”過程。金文“道”字中的“首”,即一個象形的“人頭”??梢姟暗馈钡谋玖x實應為“人頭先從陰道中生出來”。所以老子稱“道”為“天下母”,又稱之為“玄牝之門”(“女陰”),而將“元”(“人頭”)視為萬物之始。

中國文化中的“一畫開天”,其原初含義抑或指此。“一畫”指“至”字下邊的那一橫,即地;“開天”之“天”指倒立著地的“嬰兒之頭”( 甲骨文“天”字即“人之頭頂”)。⑩《漢典》(2006年8月第二次改版),http://www.zdic.net/zd/zi/ZdicE5ZdicA4ZdicA9.htm,2010年6月2日。原始時代孕婦產子,是在野外站立著生產的(如“”),嬰兒總是頭先著地,或因此而曰“一畫開天”。八卦中表示“一元”的陽爻排在下面,可能也是源于人出生時頭在下的認識。

“頭先著地”是人之誕生的原點,也是人類宗教文化的原點?!绊敹Y膜拜”即對此原點的崇拜,故“以首叩地”為人類最崇敬的宗教禮儀。這種對人之誕生原點的崇拜在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禮節(jié)中仍可見到,不過已簡化為鞠躬或點頭致意了。

二、張五郎是“人之倒立誕生”狀態(tài)的一個具象文化符號

在中國宗教文化中,有成百上千的神祇,梅山始祖神張五郎是唯一的一尊倒立神。為什么張五郎神象是“倒立”的呢?我認為這與上文所說的“人之倒立誕生”文化記憶有關。我這樣說的理由是:

首先,中國人所敬奉的神祇雕像,都有幾尺到幾丈高,講究的都是高大威儀,而倒立張五郎雕像卻一律都很小,只有幾寸高,酷似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

其次,張五郎雖貴為梅山的始祖神,但在梅山諸神排位中,卻被安在神龕最下端的地上,①參見馬少僑:《楚辭新證》,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第152、182頁,第158、160頁,第185頁。這正是嬰兒倒著落地的象征;

第三,傳言在古梅山腳下的茅棚里住著一位“梅婆蒂主”,她是一位專為孕婦臨產接生的接生娘,張五郎便是由她接生并撫養(yǎng)成人的男嬰;②參見黃鎮(zhèn):《梅山神的形成發(fā)展及其祭祀活動》,《梅山拾萃》,湖南: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邵陽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2000年,第3頁。

第四,在湖南婁底,民間傳言嬰兒無緣無故地啼哭不止,就是梅山神附體了。③參見彭逢澍:《梅山文化若干問題臆說》,馬鐵鷹主編:《中國第三屆梅山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第77頁。在這個傳言中,“梅山神張五郎”與“嬰兒”兩種身份合二為一;

第五,有論者指出,二郎神故事由梅山張五郎故事發(fā)展而來,而在流傳的“劈山救母”故事中,二郎神也是一個小孩子。④康保成:《二郎神信仰及其周邊考察》,《文藝研究》1999年第1期。此外,從有關張五郎身世的眾多傳說亦可證明這一點。

關于張五郎的身世傳說雖然五花八門,但通過故事的結構分析,我們仍可找出它們相同的深層結構。這個“深層結構”亦可證張五郎的“嬰兒”身份。

(一)“生于東瓜(南瓜)”說。⑤參見馬少僑:《楚辭新證》,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第152、182頁,第158、160頁,第185頁。在中國文化中,“瓜”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对姟ご笱拧ぞd》:“綿綿瓜瓞,民之初生”。“瓜”亦即“葫蘆”,而“葫蘆”在中國文化中也通常被釋為女性的子宮。張五郎生于東瓜(南瓜),即胎兒產于子宮。

(二)“盤瓠”說。此說在《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和梅山瑤族家藏的《過山榜》中均有類似記載,其主要故事是說盤瓠為一條“犬”,因有功被妻以公主,后與公主交媾生六男六女,成為南方瑤蠻的祖先。這個故事表層是說盤瓠娶妻生子,而據聞一多先生的《伏羲考》,“盤瓠”亦即“葫蘆”;因此,此說相通于上面的“生于東瓜(南瓜)”說,亦可證明張五郎是“嬰兒”。

(三)“太上老君女婿”說。此說流傳甚廣,且有多種版本,其基本情節(jié)都是:張五郎到太上老君那里學法,太上老君的女兒姬姬和張五郎相愛,太上老君極力反對這樁婚事,姬姬同張五郎私奔,為了保證他的安全,把他藏在一把傘中。太上老君得知此情,放出飛劍追殺張五郎,姬姬將月經布拋上云頭,玷污父親放出的飛劍保全了張五郎的性命。⑥詳見李懷蓀:《梅山神張五郎探略》,湖南安化縣梅城“中國梅山文化研討會論文”,1997年11月。這個傳說明顯受到道家文化的影響。表面看來,故事中的張五郎是姬姬的丈夫,是成年人;但姬姬用女人的“月經布”保全了張五郎的性命,正暗喻“母體對胎兒的保護”作用,由此也暗示出張五郎是“嬰兒”。

(四)“青州知府張世魁”說。此說亦有多種版本,《海游記》載:張五郎名世魁,乳名五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赴試得中,被朝廷選任山東青州知府。在攜妻赴任至青州嵩山嶺烏虎廟時,其妻月英被烏虎大王捉入洞中,張五郎歷盡艱辛學法救妻。這個傳說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很大,變形嚴重。在這個傳說中,張五郎雖成了一名儒官,但故事的情節(jié)和主題仍跟“男女性愛”有關,透過其所敘述的“男女關系”, 我們仍可看到原有故事深層結構的影子。

(五)“掌管五路猖兵的獵神(兵主)”說。在這個傳說中,張五郎演變成了“部落英雄神”。此說原有故事的深層結構亦表現得較為隱晦,但它還是與張五郎的“嬰兒”身份有關:“猖”字由“昌”發(fā)展而來,“昌”甲骨文作“”,像二日形;⑦《漢典》,2006年8月第二次改版,http://www.zdic.net/zd/zi/ZdicE6Zdic98Zdic8C.htm,2010年6月2日。在原始生殖文化中,日神和生殖神是同一個神,故“二日”應為寓意對生殖繁衍能力的崇拜,而“嬰兒”正是生殖繁衍的結果。在明代人所繪的新化“梅山圖”中,“五猖” 是五個女人,中間三個還是“裸體”,⑧周行易:《明代〈梅山圖〉:解密湖湘文化源頭》,新浪網,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cc1f0010006mt.html,2010年6月2日。這些都暗示“猖”與生殖和繁衍有關。張五郎作為一個與生殖和繁衍有關的“嬰兒”,掌管“五路猖兵”正暗合他的文化符號特征。

(六)“具有迷惑法力的倒路鬼”和“手持弓箭的壇主”說。此二說都與小孩有關:在梅山地區(qū),張五郎被傳言是個“倒路鬼”,故又稱“倒路張五郎”。他多迷惑小孩,經常令小孩在走夜路時迷失方向。⑨參見黃鎮(zhèn):《梅山神的形成發(fā)展及其祭祀活動》,《梅山拾萃》,湖南: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邵陽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2000年,第3頁。在梅山地區(qū),張五郎還被傳言是手持弓箭的“壇主”,⑩參見馬少僑:《楚辭新證》,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第152、182頁,第158、160頁,第185頁。他非常頑皮,喜用迷惑之箭射人,梅山民間(如新化縣)罵頑皮的小孩即罵“壇主射的”,或直接罵“壇主崽”。這兩個傳說中不斷地出現張五郎作弄小孩的情節(jié),亦應是暗示張五郎的“嬰兒”身份。

另外,從張五郎倒立原因的傳說,也可以證明張五郎與倒立誕生的嬰兒有關。關于張五郎倒立原因的傳說主要有兩種:

(一)“太上老君之女姬姬使其倒立”說。①詳見陳子艾、李新吾:《古梅山峒區(qū)域是蚩尤部族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調查》。此說是關于張五郎倒立原因傳得最多的一種說法。姬姬雖為太上老君之女、張五郎之妻,但她更是一個“女性”符號,因此,撇開其眾說紛紜的故事情節(jié),這個傳說所表達的中心意思當是:“女人使張五郎倒立”。這顯然是“母體使胎兒倒立”的隱喻。

(二)“打虎時摔下山崖倒掛樹上”說。此說為盤瓠神話的另一個版本。梅山瑤族家藏的《過山榜》、《評皇券牒》云:盤瓠與公主成婚生下六男六女后,鎮(zhèn)日尋山趕獵,被羚羊刺死,倒掛于懸崖梓樹上。②參見馬少僑:《楚辭新證》,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第158頁。《隨書·地理志》亦云:“盤瓠初死,置之于樹,乃以竹木刺而下之”。如上所述,盤瓠即“葫蘆”,而“葫蘆”喻女人的“子宮”,因此,此說中的“倒掛”仍可理解為胎兒從母體中倒著出生。

又,“梓”樹即“子”樹,為生子之樹。《爾雅·釋木》:“椅,梓。郭注:卽楸。《陸璣·草木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尚書·大傳》:“梓者,子道也?!?,可見“梓樹”乃樹的子宮,張五郎倒掛于此,其所喻之義甚明?!犊滴踝值洹丰尅拌鳌保骸懊麡K,江東人謂之虎梓?!薄盎㈣鳌迸c“打虎時摔下山崖倒掛樹上”說則意象全合;而“被羚羊刺死”,可能是隱喻胎兒之“破羊水”。今西藏有一支傳言是來自“南方”的狩獵民族珞巴人尚保留著一種原始葬俗——“樹葬”,死者被捆成胎兒狀裝于藤筐中,掛在村莊周圍的樹杈上。廣西大瑤山地區(qū)的茶山瑤和貴州黎平縣肇六鄉(xiāng)的侗族對死嬰也一般采用樹上“掛葬”,即先給死嬰穿好衣服,放在簸箕中,掛在村寨附近的樹枝上。該族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母親重新懷孕,否則會引起難孕或絕育。③參見佚名:《中國少數民族的樹葬風俗》,http://www.yododo.com/book/fsjj_8.html,《游多多旅行網》,2010年6月2日。此說或源于“樹葬”,而“樹葬”亦同胎兒有關。

三、蚩尤與張五郎系同一生殖崇拜文化符號

蚩尤作為神話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神之一,歷來有多種解讀。通過對張五郎“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符號的比照,我們發(fā)現,這位始祖神蘊藏著相同的文化內涵,亦與“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記憶有關??梢哉f,蚩尤和張五郎是同一個“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文化符號,只不過“張五郎”表現為形象的“倒立人形小木偶”,而“蚩尤”則表現為抽象的“倒立人形文字”罷了。

首先,我們通過對“蚩”、“尤”二字的解構來破譯這個文化秘密

可見,“蚩”(“”)實際就是“人之倒立誕生”文化記憶的象形文字表達。意思很清楚,即:胎兒腳向上、頭朝下連著胞衣臍帶從產門生出來。

以前我們對《歸藏》所云“蚩尤出自羊水”和《路史》所云的“蚩尤產亂,出羊水”不解,將其釋為蚩尤生于一條叫“羊水”的河邊,這是誤解;此之謂“羊水”,應指胎兒出生時胞衣所破之羊水。現代漢語中“羊水”一詞,即來自這種文化記憶?!稓w藏》和《路史》這兩處記載當為“蚩”字是“人之倒立誕生”文化符號的文獻佐證。此外,《六書正訛》云:“凡無知者皆以蚩名之?!薄盁o知”,亦是新生兒不諳人事之性狀的描寫。

其次, “端午節(jié)”可印證“張五郎”和“蚩尤”這兩個文化符號的同構性。

張五郎這個神祇蘊藏著人類最古遠的文化記憶,它的名字應非后世的“姓氏排行”,只不過它所蘊藏的原始文化記憶早已被忘卻,后人便將其視為“姓氏排行”了。我認為,“張五郎”這個名字與“端午節(jié)”密切相關,可以說,“端午節(jié)”就是紀念張五郎的節(jié)日。理由如下:

1. 梅山地區(qū)傳說,張五郎誕于“端午節(jié)”種的東瓜(或南瓜)中,民間稱其為“端午郎”。④楊自吾:《梅山宗教管窺》,新化縣文化局梅山文化研究會編:《梅山文萃》,1999年,第113頁。

2.“張五”同“端午”在語源上完全相通。在古漢語中,“張”、“端”二字是同源字,其語義相同,聲音相近,可以通用;在梅山新化方言中,“正月”稱“張月”亦稱“端月”。“五”和“午”也是同源字,二字完全同音;“午”與“五”語義密切或即為“五”?!稄V韻》釋“午”:“交也”;《韻會》:“一縱一橫曰旁午,猶言交橫也”。可見“午”就是甲骨文“五”字的繪形。而在古代,“端午”也叫“端五”。因此,“張五”亦可讀作“端午”。

3. 梅山地區(qū)還有這樣的傳說:“張五郎”本名“張五即”,是楚莊王時的一個巫師,曾成功地為楚莊王求雨,楚莊王很高興,在“即”字上加了一點,便成了“張五郎”。⑤詳見胡健國:《巫儺與巫術》,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年8月,第85—86頁;楊自吾:《梅山宗教管窺》,《梅山文萃》,第112頁。在梅山腹地新化方言中,“郎”與“即”同義,今仍稱“郎”(男孩)為“即”。而“即”與“節(jié)”亦是同源字,從語音上看,“即”與“節(jié)”乃一音之轉;從字形上看,繁體字“節(jié)”與“即”有關。今新化方言稱送節(jié)日禮物仍稱送“即”,如端午節(jié)給岳父家送禮就稱送“端午即”。故“張五郎”亦可讀作“端午節(jié)”。

4. 從關于張五郎身世的“盤瓠”說,也可以看出張五郎同端午節(jié)的關系。如上所述,“盤瓠”是一條“犬”,在梅山地區(qū),粽子總是做成有棱有角的樣子,便是為了像“犬”之頭——梅山腹地的新化民間稱粽子即稱“狗頭粽”。

5. 如上所述,張五郎為“人之倒立誕生”文化符號,與“葫蘆”有關,而《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亦云:“端午刻蒲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在古代,端午節(jié)就是一個與小孩成長有關的節(jié)日?!度莞尽わL俗篇》載:端午節(jié)“小兒以五色絲系臂曰長命縷”;日本的端午節(jié)源于中國,他們的端午節(jié)便稱“男孩節(jié)”。

同樣,端午節(jié)也是紀念蚩尤的節(jié)日:

1.《東國歲時記》載:端午節(jié)時王家“觀象監(jiān)本朱砂拓天中赤符,進于大內,貼門楣,以除弗祥。卿士家亦貼之。其文曰:‘五月五日,天中之節(jié)。上得天祿,下得地福。蚩尤之神,銅頭鐵額。赤口赤舌,四百四病,一時消滅,急急如律令!’”這明確指出端午節(jié)祭祀的是“蚩尤之神”。

2. 蚩尤發(fā)明了冶煉技術,《管子·地數篇》云:“蚩尤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端午節(jié)也與“冶煉、鑄造”有關,《論衡·亂龍》曰:“陽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惫湃擞性诙宋绻?jié)“鑄銅鏡”的習俗,晚世不少有關銅鏡的文獻和文物材料可證,如羅振玉《古鏡圖錄》卷中第29頁載,有銅鏡外層銘文曰“五月五日太歲在未吳郡鄭蔓作……”;溫州瑞安紅旗鄉(xiāng)礁石村唐代土坑墓曾出土四靈八卦鏡,其玄武左右也有“五月五日”、“百煉銅”字樣。①詳見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顧問):《由夏歷“五月五日”相關習俗的內容及其數術來源等論曾侯乙墓特殊甲胄上數字的含義與甲胄性質》,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32期,第26—28頁。

3. 蚩尤和張五郎系同一“人之倒立誕生”文化符號,還可由梅山巫師“儺面具”證明。儺面具是“儺祭”中驅鬼的重要工具。“儺祭”的司儀官是“方相氏”,古書載方相氏身蒙熊皮,頭戴“黃金四目”假面具。方相氏的面具為“蚩尤儺面”,即后世所云“饕餮”,獸面、巨目,頭上長角,口生獠牙。顧樸光在《中國面具史》中用大量材料論證了方相氏、蚩尤、饕餮三者的同一性。這種“蚩尤儺面”在梅山廣為流傳。代張五郎作法的梅山巫師的面具即“蚩尤儺面”,其“混元帽”上的“主體圖案就是蚩尤的頭像”。據1948年師公手抄本《混祖源流》,梅山巫師之所以戴“蚩尤儺面”,即因張五郎(張趙二郎)“為蚩尤大將”。②詳見陳子艾、李新吾:《古梅山峒區(qū)域是蚩尤部族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調查》。

四、結語

湖南集中保留有這種古老的“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文化信息絕非偶然。近20年來的考古材料證明:五千年前,湖南并非蠻荒之地,而是古人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和中華文明萌生的地理坐標。在這里,人類文明的共生帶北緯30°線同中國地勢第二三階梯連接線交叉,山川走勢由此改變方向,沿北緯30°線遷徙的古人類的前進路線也由此改變方向。古人類因此而在這里猶豫、盤桓、繁衍、生息,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記憶。

距今兩萬年至五千年間,人類史前文明的發(fā)育在湖南十分活躍。這里出土了1.4~2.1萬年前的陶片,③人民網-人民日報:《中以考古發(fā)現最早陶器》,參見搜狐IT頻道-科學頻道-歷史?考古,2009年06月03日,http://it.sohu.com/20090603/n264306663.shtml,2010年6月3日。出土了1.2~1.4萬年前的栽培稻,④參見衛(wèi)斯:《關于確定中國稻作起源地“三條標準”的補充——續(xù)說“中國稻作起源于長江中游”》,《農業(yè)考古》2000年1期。出土了9000年前的村落壕溝,⑤郭偉民:《城頭山城墻、壕溝的營造及其所反映的聚落變遷》,《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7800年前的“鳳鳥”圖騰和7000年前的大型祭壇,⑥賀 剛 陳利文:《高廟文化及其對外傳播與影響》,《南方文物》 2007年第2期。出土了6500年前的水稻田, 6100年前的古城。⑦郭偉民:《城頭山城墻、壕溝的營造及其所反映的聚落變遷》,《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這些都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特別是,在這里還出土了9000年前的“五”字符號“”和7800年前的八角形圖像”,⑧湖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編著:《彭頭山與八十垱》上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178頁—179頁;賀 剛、陳利文:《高廟文化及其對外傳播與影響》,《南方文物》 2007年第2期。可以說,由它們撐起了后來中華文明的“五行”、“八卦”文化空間。這些文明并非在湖南自生自滅,其由南向北傳播的痕跡非常清楚。⑨詳見劉志一:《賈湖源于彭頭山——關于稻作農業(yè)起源問題的通訊》,《農業(yè)考古》1994年3期;趙春青:《長江中游與黃河中游史前城址的比較》,《江漢考古》2004年第3期;賀 剛、陳利文:《高廟文化及其對外傳播與影響》,《南方文物》 2007年第2期。作為中國地勢第二三階梯連接線最南端的雪峰山脈,是其最早的出發(fā)點,也是其最后的集結地,從而在這里誕生了梅山文化奇觀。

梅山始祖神張五郎和中華民族始祖神蚩尤身上荷載著同樣的原始生殖崇拜文化記憶,它們是同一個“人之倒立誕生”文化符號,實際上是同一個神祇。張五郎和蚩尤這兩個文化符號有著悠遠而復雜的歷史背景。在漫長的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這兩個傳說中的神祇彼此游離而又相互重疊,留下了眾多歷史謎團。從“人之倒立誕生”生殖崇拜文化角度重新審視“張五郎”,或可為我們打開一個窺視中華史前文明的新窗口。

Zhang Wulang and Chi's “Inverted Person Born” Adoration Its Symbol Isomorphism

ZHOU Xing-yi
(Center of Economic Philosophy, Hu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hangsha, Hunan 410003, China)

Language, folklore perspective, “Man was born upside down” as the basic content of primordial germ Worship, with Meishan culture. Ancestor Zhangwu Lang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ould be the same God of gods Chi, both for the same one of “Man was born upside down”, Adoration of cultural symbols.

Meishan culture; reproductive worship; person anatropous; Zhangwu Lang; Chi

K 203

A

1672–1942(2011)01–0027–06

(責任編校:易永卿)

2010-12-09

周行易,男,湖南新化縣人,研究員,主要從事湖南地方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歡
蚩尤梅山甲骨文
大戰(zhàn)蚩尤
梅山
一百二十年來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統(tǒng)計
蚩尤之歌
甲骨文“禍”字新證
梅山情
三千年甲骨文
中、日、韓蚩尤信仰與蚩尤演藝說略
黃帝戰(zhàn)蚩尤
梅山鐵礦礦泥選別工藝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