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曉虹 (江蘇省徐州一中)
北宋杰出的文學家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指出:“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裼^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边@一識見頗具生命教育之意蘊,成為后世文學批評方面的常用術語,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在談論作文之道時,蘇轍認為“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并且談到了修養(yǎng)歷練、積極實踐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指出了教育的真諦:重視生命本身的精神成長,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本身即是一種教育。
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以生命為本的活動,離開人的生命,教育就無從談起,極富人文意蘊的語文教育尤其如此。寫作學習絕對不僅僅是學習文法技巧,決定文章厚重感的是詩意而濃郁的人文情懷。蘇轍的重大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善于學習圣人,獲得崇高的人生操守。孔子提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論語·憲問》),表明儒家自古以來就有重視德言統(tǒng)一、砥礪人生的傳統(tǒng)。尤其文人,更是以靜修文德為人生追求。蘇轍秉承孟子的“浩然正氣說”,認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憂。行乎夷狄患難而不屈,臨乎死塵得失而不懼,蓋亦未有不浩然者也。故曰:‘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乎天地?!睂⒚献雍迫恢畾獾闹链笾羷偟膬热菥唧w化為對富貴、貧賤、夷敵、困難、死生、得失的正確態(tài)度,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
努力學習勇者,獲得堅強的奮斗精神。黃宗羲在《謝翱年譜游錄注序》中提出:“夫文章,天地之元氣也”,“逮夫厄運危時,天地閉塞,元氣鼓蕩而出,擁勇郁遏,坌憤激訐,而后至文生焉?!毕荣t們窮且益堅的抗爭精神是形成美文的生命底色。蘇轍曾在《為兄軾下獄上書》中說蘇軾“少報有為之志”,并對其人格進行贊美,說明其兄長堅韌樂觀的精神感染了蘇轍,無論人生如何跌宕起伏,為人志氣不可缺少。
虛心學習智者,獲得恢弘的人生智慧。蘇轍最推崇的無疑是孔孟之書,也能在品讀中有自己獨到的人生感悟。在《缸硯賦》中,他借談從黃泥而成為缸、到碎而為硯的現象,表達了他全真守正的人生思考,批評了世人汲汲于事物的變幻之中而不能自拔,指出“守性”乃是事物處于平靜狀態(tài)下最為本然的特質。養(yǎng)性的問題,就是一個使人向善而臻于理想人格的問題。蘇轍在不自覺地努力涵養(yǎng)自己高貴的生命特質和文化人格。
體驗首先是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然后才是內心的形成物。體驗是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的內在感受、主觀體驗和深刻情感,生命通過體驗感知自我、認知他人、解讀生活;生命更是通過體驗獲得意義、升華情感、凈化靈魂。歷史上的名人義士都十分重視游覽名川大山,耳聞目見,生動深刻地體驗人生百態(tài),而后訴諸文字。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山川歷目前,而英靈助文字” (《碧溪詩話》)。自然偉大而永恒,鐘靈毓秀、雄奇?zhèn)グ?,總能給人以無限遐想,使人們敬畏而慨嘆,從而變化氣質,生發(fā)豪情。莊子主張“乘物以游心”,繼而達到“萬物與我為一”。白居易在《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中說:“天地間有粹靈氣焉,萬類皆得之,而人居多;就人中,文人得之又居多。蓋是氣,凝為性,發(fā)為志,散為文。”正如蘇軾稱贊蘇轍所言:“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碧K轍生活的巴山蜀水,自古就是景色奇秀之地:“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旖旎的山水、變幻的風土人情給蘇轍以無限的生命激情,長期徜徉其間,或居或游,耳濡目染,滌蕩心靈,久而久之,便會化為一種秀杰之氣,孕育華章。
另外,游歷過程中的目見耳聞即為豐富的社會資源,在經歷中體會“萬物洞察皆文章”,作為對讀書養(yǎng)氣的補充。司馬遷早年遍游名山大川,積累了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方能“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蘇軾在《江行唱和集序》中也說:“山川之秀美,風俗之樸陋,賢人君子遺跡,與凡耳目之所以接者,雜然有觸于中,而發(fā)于詠嘆。”蘇轍更是大力倡導走進山水的“養(yǎng)氣”之法,指出廣泛游覽可促進養(yǎng)氣:“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時,“慨然想見古之豪杰” (《上樞密韓太尉書》)。反對一味死讀書本,并且批評那種自閉于閨闥之中、兀然頹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是“腐儒” (《上兩制諸公書》)。
蘇轍在文章中多次提及登臨游覽的經歷。他登上黃州快哉亭時,觸景生情,于是感嘆道:“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表示了不隨世俗流傳、不戚戚于個人遭逢不幸的決心。他在游覽過宜賓夷中亂山、目睹亂山之中生民的生活后,從內心迸發(fā)出“遙想彼居人,狀類麋鹿竄。何時遂平定,戍卒從此返” (《過宜賓見夷中亂山》)的感嘆。
米靖指出:“對話即意義在個體之間或通過個體而流動,這種流動導致某些新的意義產生,從而在團體中形成某種‘共享的意義’,作為保持社會或群體團結一致的粘合劑。”世界著名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提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樣看來,中國古代的稷下之談、書院教學均與現代的對話教育思想有神和之處。與同時代的名士交往,成為古代文人尊崇的時尚。
蘇轍出身于詩書之家,當然重視對孔孟之書的學習。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能看到“百氏之書”“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氣” (《上樞密韓太尉書》,下同),主張積極交游當時各類名人賢士,借以“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壯”。蘇子由曾經激動地描述他拜謁歐陽修時的場景:“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可見其難以抑制遇到志同道合者的喜悅之情,并且格外珍惜對話交流的機會。他在《兄除翰林承旨乞外任札子四首》中自謙地說,“臣自知才氣學術皆不如兄”。在與其兄長交流的過程中,他總能獲得裨益、取長補短。他曾說:“今大天下之士,轍已略觀之矣,可謂見多識廣?!彼钌铙w會到,一個人,于此有不足,則于彼有所長;于此有所蔽,則于彼有所見,其勢然矣。他同蘇軾一樣,兼濟儒釋道各家思想。因此,他在榮升之時,決不會“春風得意馬蹄疾”;失意落魄之時,也能始終保持樂觀、不改素志。他的所作所為充分證明,廣泛接觸各類人物,確實能對開闊眼界、養(yǎng)氣起到促進作用。在行文時總是把持有度、敦厚持重,這與其廣交名士、深入對話、感悟生命真諦不無關系。
總之,蘇轍在重視文學寫作時能夠較早地認識到“功夫在詩外”的道理。他的養(yǎng)氣說重視學養(yǎng)與閱歷,這也正是言語活動不可或缺的兩大元素。正所謂“凝心以養(yǎng)氣,煉識而成其才”,“養(yǎng)氣”本質上是個人稟賦、情感情結、經驗閱歷的潛移默化,雖然漫長緩慢,然有智慧之光燭照其中,亦有生命之火燃于其間。
參考資料:
1.葉瀾《“新基礎教育”語絲》,《基礎教育月刊》2004年第5期。
2.程紅艷《教育的起點是人的生命》,《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22期。
3.余冠英等《唐宋八大家全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4.米靖《論基于對話理念的教學關系》,《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5.〔巴西〕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