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龍 艷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學院 基礎部,北京 102205)
古今中外的倫理學家對什么是道德或道德本質的認識可謂眾說紛紜,正如王海明教授引證懷特利的話說:“道德的含義是如此眾多而又各不相同,以致試圖澄清它們的努力是無望的?!盵1]104然而,大凡談道德,總繞不開對“什么是道德”這一根本問題的探討。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盵2]56道德生活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本質上也是實踐的。亦即是說,道德的本質內容是實踐的。然而,雖說道德的本質是實踐的,但道德并不是一種獨立的實踐活動。如唐永澤教授所言:“道德不能獨立存在,它具有依存性、‘寄生’性。這就是說,道德存在于人們的各種社會生活之中,它不能單獨地、孤立地成為社會生活的一種,只能融入于、滲透于各種社會生活之中?!币虼?,道德“不是生活實踐、行為活動的本身”①。
雖然道德不是人的實踐、行為活動本身,但卻實實在在“寄居”于實踐之中,成為實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道德究竟是實踐的什么部分?我們說,道德不是實踐活動本身,而是實踐的方式。道德表征的不是人做什么,而是做的方式,即以什么樣的方式待人做事。人的實踐方式——待人做事的方式?jīng)Q定著實踐活動的性質及其影響。恰如生產方式?jīng)Q定社會的性質一樣,一個社會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如何生產,以什么樣的方式生產。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產方式是社會的決定性因素和力量。生產方式構成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領域的基礎,決定社會生活的本質,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人們用以生產自己生活資料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是他們表現(xiàn)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個人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2]67-68。
人們從事社會生產、處理社會關系和科學實驗等類型的實踐活動,但不能說人們從事這些實踐活動本身是道德或是不道德的,而根本在于人們是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實踐,即是怎樣生產、如何處理社會關系、如何進行科學實驗的。我們不能認為從事某種生產是道德的,而不從事某種生產是不道德的;或者相反,就像不能認為打獵、捕魚是道德的,不打獵、不捕魚則是不道德的一樣,恰如不能認為研制原子武器是道德的、不研制原子武器則是不道德的一樣。因此,人的實踐活動是不是道德的,不在于實踐活動本身,而根本在于人是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實踐的。比如,從他人那里獲得所需的物品,有征得他人同意的借用方式、等價交換的方式,有強取豪奪的方式、偷盜的方式等等,不同的方式?jīng)Q定著獲取財物行為的善惡性質。借用和等價交換的方式,是對人有利的,因而是善的、道德的;而強取豪奪、偷盜的方式必然會給他人帶來損害,最終會危害整個社會,因而是惡的、不道德的。人類道德體系所規(guī)定的諸如正直、公正、勇敢、無私、智慧、節(jié)制、仁愛、奉獻、廉潔、自律、自尊等道德要求或品德規(guī)定,無一不是做人做事的方式——實踐方式。認可人應該正直、公正的道德,就是要求人們以不偏不倚的方式為人做事;確立為官應該清正廉潔的道德,就是要求官員以公正的方式處置公共事務和公共財物;……人類所贊美的德性、品德,都是人們長期慣常的做人做事的方式。一個無私的人,一直是無私地為人做事;一個誠實的人,一直是誠實地為人做事;一個慈愛的人,一直是慈善地為人做事,等等。可見,“道德地存在或有道德地生活本身就文明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3]。所以,筆者認為,道德不是人做事待人的活動本身,而是人待人做事的實踐方式。
人的實踐活動多種多樣,實踐方式也多種多樣,并不是所有的實踐活動都是善的、道德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實踐方式都是善的、道德的,能夠稱得上道德的必定是善的實踐方式,即達成善的實踐方式。善是人的欲望、需要的滿足和實現(xiàn)。一般而言,那種能夠使客體朝著主體需要——實踐目的方向發(fā)生變化的實踐方式,是能夠給人類帶來福利——增進人和社會利益的方式,就是善的、道德的。比如,人們誠實、公正、智慧地為人做事,無論實踐活動是何等的復雜,實踐的結果是如何的不確定,但必定會是促使實踐成功的方式,必定能夠更好地使實踐目的和實踐結果取得一致,至少能讓人相信這樣的方式會產生出好的結果,從而實現(xiàn)人的實踐目的、給人和社會帶來好處,因而是善的。因此,誠實、公正、智慧、無私、勇敢、大方、節(jié)制、廉潔、慈善等等就是人們歡迎的、喜愛的待人做事的方式。人類社會那些禁忌性、禁止性的道德規(guī)范,就是要求人們避免或排除那些不利于或有害于人和社會生存發(fā)展的實踐方式。不說謊、不偷盜、不奸淫、不傷害無辜等等就是要求人們不要以給人和社會帶來損害的方式——惡的方式待人做事,從而預防、避免對人和社會的傷害。所以,唐永澤教授認為:“道德的本質是自主自覺行為對人對己的利害性。這一命題揭示了道德的本質屬性有且僅有兩條,一是行為對人對己的利害性,二是行為的自主自覺性?!盵4]其中,首要的、根本的是“行為對人對己的利害性”——善惡性質。因而,只有善的,才能成為道德的;能成為道德的,必然是善的。因此,道德活動是達成善的活動,道德必定是促成善、實現(xiàn)善的待人做事的方式。
眾所周知,完整的實踐活動包括實踐的目的、實踐的實施過程和實踐的結果。目的性是實踐的一個基本特征,是人高明于其他生命體的根本標志。實踐的目的是“人的意識對客體的超前改造,是主體把自己的內在尺度運用于客體,對客體自在形式的一種批判性、否定性的反映”。由于“目的既是實踐運行的初始環(huán)節(jié),也是實踐運行的內控因素,它貫穿和滲透于整個實踐過程以及結果之中”[5],實踐的目的影響著實踐的走向。但是,實踐目的并不決定實踐的善惡性質。目的善并不意味結果善,更不是結果善。因為,實踐的目的本身還并不是行為的實際結果。實踐的目的、動機是主觀的,實踐的結果是客觀的。主觀的東西并不對人發(fā)生利害關系,因而就無所謂善惡。因為,只有與人發(fā)生利害關系才有善惡之別。因此,只有實踐結果對人構成利害關系,因而具有善惡性質。同時,由于實踐過程的復雜性,實踐的目的和結果往往會不一致,甚至相反。正如毛澤東所說:“一般地說來,無論在變革自然或變革社會的實踐中,人們原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毫無改變地實現(xiàn)出來的事,是很少的。這是因為從事變革現(xiàn)實的人們,常常受著許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著科學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而且也受著客觀過程的發(fā)展及其表現(xiàn)程度的限制(客觀過程的方面及其本質尚未充分暴露)?!盵6]可見,實踐目的或動機并不決定實踐的善惡性質,我們不能根據(jù)實踐目的或行為動機判斷實踐活動的善惡。
決定實踐活動善惡性質的不是實踐目的,而是實踐方式。實踐方式是主體作用于客體的活動形式,包括主體作用于客體的手段、程序或程式、主觀態(tài)度(體驗)以及要求等。實踐自身是聯(lián)結目的和結果的中介。在實踐活動中,客體能否朝著有利于實踐目的和滿足人的需要的方向變化發(fā)展,根本在于主體是怎樣作用于客體的,即主體以怎樣的方式作用于客體,不同的實踐方式產生不同的實踐結果。實踐方式不僅決定著實踐的結果,而且標志著實踐的水平。實踐主體運用實踐中介作用于客體的方式,特別是隱含其中的主體能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實踐的成敗,決定實踐活動的善惡性質。實踐目的確定之后,主體必須運用一定的實踐中介——工具、手段、方法等,作用于客體,使客體朝著實踐目的的方向發(fā)生變化。如果人們作用于客體的方式能夠使實踐目的和實踐結果趨于一致,那么,便意味著實踐取得了成功,也意味著此種實踐方式是值得沿用或借鑒的。在長期、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如果人們真正感受到某種實踐方式是取得實踐成功的有利或最佳方式,那么,這就是達成善的方式。如果這種方式被上升為人們從事某種或某類實踐活動應當或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即確定為人們應當自覺遵循的行為要求,那么,這種方式可稱之為道德。因此,人們達成善的實踐方式就是道德,換句話說,道德就是人們達成善的實踐方式。
從道德和風俗、習慣的關系看,道德來源于習俗,又脫離于習俗,習俗包含著道德,道德又高于習俗。習俗是某一地域的人們待人做事的一貫做法,是待人做事的方式,是待人做事的規(guī)則要求。人們遵循習俗,就是按照習俗規(guī)定或要求的方式做人做事。一種行為方式之所以能夠被沿襲并保留下來成為習俗,根本在于這種方式事實上能夠或人們相信能夠增進人和社會的利益,給人帶來福祉。如果人們把那些能夠或相信能夠給人和社會帶來幸?;蚶娴牧曀酌鞔_規(guī)定為人們應該遵守或必須服從的行為規(guī)范,那么,習俗便上升為道德。因此,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性行為規(guī)范,其實是人們慣常的為人做事的方式,就是人們應該如何做人行事的方式。
在希臘文中,倫理是ethos,原意即指習慣,不僅僅是指個人的習慣,而且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同一時期的群體的習慣。習慣是人長期的慣常的為人做事的方式。馬克思指出:“在社會發(fā)展某個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的一種需要:把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規(guī)則概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guī)則首先表現(xiàn)為習慣,后來便成了法律?!盵7]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人的活動是靈魂的遵循或包含著邏各斯的實現(xiàn)活動;如果一個什么什么人的活動同一個好的什么什么人的活動在根源上同類(例如一個豎琴手和一個好豎琴手,所有其他例子類推),且后者的德性上的優(yōu)越總是被加在他那種活動前面的(一個豎琴手的活動是演奏豎琴,一個好豎琴手的功能是出色地演奏豎琴);如果是這樣,并且我們說人的活動是靈魂的一種合乎邏各斯的實現(xiàn)活動與實踐,且一個好人的活動就是良好地、高尚[高貴]地完善這種活動;如果一種活動在以合乎它特有的德性的方式完成時就是完成良好的;那么,人的善就是靈魂的合德性的實現(xiàn)活動,如果有不止一種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種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實現(xiàn)活動。不過,還要加上‘在一生中’。一只燕子或者一個好天氣造不成春天,一天的或短時間的善也不能使一個人享得福祉?!眮喞锸慷嗟逻€說:“道德德性則通過習慣養(yǎng)成,因此它的名字‘道德的’(Ethike)也是從‘習慣’(Ethos)這個詞演變而來?!盵8]可見,倫理德性不僅是活動的、實踐的,而且是一種習慣。一個人僅僅知道什么是德性不等于就有德性,一個人僅僅偶然做了合乎德性的事也不等于就有德性。不能經(jīng)常化、沒有成為習慣的行為還不是德性,還不足以構成好生活的內在因素。合乎德性的活動是一種行為習慣,或者說,德性就是人的行為習慣。只有經(jīng)常從事公正活動的人才是公正的,只有經(jīng)常從事節(jié)制的活動的人才是節(jié)制的,只有一貫做勇敢之事的人才是勇敢的。德性、品德是人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形成的一貫作風,是人的行事習慣。我們說人擁有某一德性、具有某種品德,即是說人一直以某種方式做事做人,或者說是人一貫的為人行事方式。王海明教授認為:“人的品德不但表現(xiàn)于、而且形成于他長期遵守或違背道德的行為;不但表現(xiàn)于而且形成于他長期的道德行為?!盵1]605所以說,德性、品德是人在實踐中一貫接受或違背道德規(guī)約的方式待人行事所形成的。做道德的事,其實就是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待人做事;做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其實就是長期以扶正祛邪的方式待人做事[9]。
眾所周知,習慣有好壞之分,即有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是指好的為人做事的方式,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形成和培育的,是能夠引導、幫助人順利地完成某種事項且達到預想目的的行事方式。相反,壞習慣,則是指不好的為人做事的方式,是給人帶來不利、有害的行為方式。好習慣,人們會不斷保留、積累、傳承下來,而壞習慣則會慢慢被拋棄。道德是達成善的待人做事方式,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傳統(tǒng)就是保存下來的好的做人行事方式、好的行為習慣?!叭祟悮v史就像一個過濾器,會把壞習慣過濾掉,而保留下來的則是好的或比較好的習慣,能夠世世代代承繼下來,成為一個源遠流長的道德傳統(tǒng)?!盵10]101
道德的實質內容是人的實踐方式,道德的形式是成文的規(guī)則、規(guī)范或不成文的風俗習慣。事物的內容決定形式。事物的內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與之相適應。同一實踐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規(guī)范形式。善的實踐方式,既可以表述為倡導性的道德規(guī)范,也可以表述為禁止性的道德規(guī)范。眾多的道德規(guī)范構成了社會的道德體系。如果社會的道德體系在本質上是促使人們達成善的實踐方式,那么,它就是優(yōu)良的;反之,則是惡劣的。人們只有遵循優(yōu)良的道德體系待人行事,才能促進社會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才能促使個人形成優(yōu)良的品德、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不斷完善自我和實現(xiàn)自我。
人所從事的一切總是從自身出發(fā)的,因而道德總是為特定的群體(階級、集團)和個人服務的。不同群體、個人作用于世界的實踐方式,尤其是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同時,不同的環(huán)境、社會和歷史階段,人們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生存方式也需要不斷變化發(fā)展,不然,就難以創(chuàng)造滿足人們生活的社會財富。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群、社會只能據(jù)此來確立人們應該遵循的實踐方式,告知人們應該怎樣行動、生活,什么樣的行為才是有效的、合理的,什么樣的生活才是有利于人生存和繁衍的。人類歷史上出現(xiàn)的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道德,無論彼此之間是多么的不一致,甚至沖突,都是社會對生活在某一特定地域的人們的實踐方式長期選擇的結果。之所以社會把這種或這些實踐方式確定為人們應當遵循的道德,是因為這種或這些實踐方式對特定的人群乃至整個社會是最為有效和有利的。
人有眾多的欲望和需要,但人的欲望和需要并不是同等重要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人應該追求的,然而,人不可能獲得世間的一切美好之物。因為如果人什么都去追求,什么都想獲取,最終的結局可能是失去一切美好。為此,人便會對自身的欲望、需要和目標進行區(qū)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認為,人的需求是分層的,最低層次的需求是生理需要,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認為,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人類社會最崇高的目標。人的自我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和人的幸福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人的自我實現(xiàn)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人的幸福就是自我實現(xiàn)——自由全面發(fā)展。因此,人的最高價值目標就是促進自身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自我,過幸福的生活。
世界、生活從來就是善與惡的統(tǒng)一體。善是人的欲望的滿足、利益的實現(xiàn);惡則是人的欲望的壓抑、利益的損失。在一定意義上,人生就是對善與惡的選擇過程。幸福的人生就是不斷達成善。而要達成善,一是去惡,二是揚善。去惡,是減少對善的損害;揚善,是善的保存與增進。然而,眾所周知,善、惡都是多樣的。善可分為內在善和外在善、個人善和社會善等等;惡也可分為內在惡和外在惡、個人惡和社會惡等。因此,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人不可能同時實現(xiàn)所有的善,也不能除卻所有的惡,總是要在善與善、善與惡、甚至在惡與惡之間進行選擇、做出取舍。在善與惡之間,總體而言,應該選擇善。善的選擇,總是有益的,因而是道德的。但是,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使人在善與惡的選擇上并不容易做到理性、明智。就個人而言,許多時候,滿足一種欲望必定伴隨另一種或一些欲望的壓抑;同樣,在人與人之間,有時候,滿足一個人、一些人的欲望必定會壓制另一個人或一些人的欲望,即一種或一些善的實現(xiàn)是與另一種或一些惡的促成相生相隨的。那么,人應該實現(xiàn)什么樣的欲望而又壓抑什么樣的欲望呢?去什么樣的惡,揚什么樣的善,怎么去惡,如何揚善,才能真正達成善,特別是達成至善呢?總之,道德并不是一種簡單的達成善的實踐方式,而是一種復雜的達成善的實踐方式。
在善與惡之間,人無疑應當選擇善。但是,在善與善之間,人又如何選擇呢?在善與善之間,人應該選擇實現(xiàn)什么樣的善,才是道德的呢?總體而言,善,都是人應該選擇的。善,永遠是幸福生活的內容。由于人的幸福生活是由眾多的善構成的,人應該選擇、達成和擁有眾多的善,可謂是多多益善。然而,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有時善與善相互促進,有時善與善則可能相互沖突。如果善與善相互促成,人無疑應該選擇和促成所有的善。如果善與善相互沖突,尤其是個人善和社會善相沖突時,正如魚和熊掌、生與義不可兼得之際,人應該如何選擇呢?此時人當然應該選擇更大的利益、更高級的善,即兩利相權取其大。就是說,在善與善的沖突之際,選擇有利于達成最高的善,即至善——人的幸福(個人幸福和群體幸福)而舍棄較低級的善或小善就是應該的、道德的。因為舍小善取大善符合道德的終極目的或終極標準②,因而這種實踐方式就是道德的。
人不僅要在善與惡、善與善之間進行取舍,而且需要在惡與惡之間進行權衡。生活是復雜的,不僅有善,而且存惡,惡也是生活的構成部分。每個人都無法保證生活中不出現(xiàn)必須在惡與惡之間進行選擇的場景,這似乎是人生不能排除的一種際遇和選擇。只要我們生活著,就無法逃避惡,就無法不在惡與惡中進行取舍。那么,在惡與惡之間,人應該如何權衡和選擇呢?善有大小,惡亦有大小。當人與多種惡相遇,且不得不從中作出選擇時,人們便應該選擇小惡而避免大惡,即兩害相權取其輕。因為小惡對人的欲望和自由壓抑最小,對人的幸福生活的損害最輕。從這個角度看,選擇小惡而避開大惡,符合道德的終極標準,也是一種有利于達成至善的實踐方式,也可謂是生活的另一種幸和福。
依亞里士多德所見,人生的幸福是至善,至善建立在其他眾多不同層次的善的基礎之上,依賴于其他善,并由其他善構成。人生的幸福,離不開過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11]。人要過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便離不開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社會關系、家庭、運氣、特別是閑暇等等。然而,人的幸福,除了能夠過體面、有尊嚴的生活之外,還有一種更為重要的因素:人必須要有德性。幸福,不僅是一種受到社會尊重的體面生活,而且更是一種德性的生活。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人是不是有德性。外在的好處和德性對于幸福來說都是必需的,但德性更為重要?!耙驗橥庠诘暮锰幙窟\氣,但德性卻不靠運氣。如果你憑自身的努力形成了這種習慣,德性就會終生伴隨著你,一生都不會失去它,這不是命運所能支配的。既然德性終生可以伴隨著人,如果沒有偶然的厄運干擾,大部分人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獲得幸福?!盵10]96于此,道德不僅以善、至善——人的幸福生活③為最終目的,而且是人們達成至善——幸福生活的一種重要的行為要求和一種根本的實踐方式。
綜上所述,道德是一種達成至善——人的幸福生活的實踐方式。只要是有利于每個人幸福生活的,就是可以選擇的,就是道德的。道德之所以為社會、為人們所必需,根本在于它是促使人達成至善——幸福生活的實踐方式,是保全和增進人的利益、最終實現(xiàn)人的幸福生活的實踐方式。因此,道德是為實現(xiàn)人的幸福生活而存有的,為人的幸福生活服務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恰如韓東屛教授所說:“只有對滿足人的生存發(fā)展需要有益的行為規(guī)范和品質規(guī)范,才是真正的道德;相反,有害或有礙于人的生存發(fā)展需求的行為規(guī)范和品質規(guī)范,則不是真正的道德。”[12]既然道德是為每個人的幸福生活的,是人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實踐方式,那么,社會主義社會就必須創(chuàng)制有利于實現(xiàn)人生幸福的道德,創(chuàng)制“以人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原則”的道德[13]。
注 釋:
①參見唐永澤著《從生活實踐中探尋道德本質》,載《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論道德的本質屬性》,載《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在文章中,唐教授認為道德是“人們的生活實踐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屬性、一種品質”。筆者認為唐教授似乎是把道德和品德混淆了。道德不應該是一種品質,而德性、品德或美德才是人的一種品質。當然,如果像有的學者那樣把道德當作一個多義詞來理解和運用,即道德既可以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一種行為規(guī)范,又可以是人的德性、品德,那么,道德便可以看作是一種屬性、一種品質。
②王海明教授認為,“增減每個人利益總量”是道德的終極目的,“最大利益凈余額”是利益沖突的道德終極目的(參見王海明著《倫理學原理》第135-13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③亞里士多德認為,好生活就是最高的善,至善和幸福是同一回事,至善是人的幸福(參見宋希仁著《西方倫理學思想史》第87-90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王海明.新倫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萬俊人.人為什么要有道德[J].現(xiàn)代哲學,2003(1):65-75.
[4]唐永澤.論道德的本質屬性[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1(2):159-163.
[5]李秀林,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第4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84.
[6]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3-294.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09.
[8]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20;35.
[9]李青,王義.優(yōu)良道德的創(chuàng)制與美德的形成[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2(4):433-437.
[10]趙敦華.西方哲學經(jīng)典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11]宋希仁.西方倫理學思想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90.
[12]韓東屏.道德究竟是什么[J].學術月刊,2011(9):28-36.
[13]李青,王義.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集體主義原則[J].武陵學刊,2011(3):10-15.